社会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

大学生情绪调节中萨提亚模式整合身体取向心理治疗的运用

来源:教育导刊 作者:李淑臻
发布于:2020-03-18 共5916字
心理学情绪管理论文第八篇:大学生情绪调节中萨提亚模式整合身体取向心理治疗的运用
 
  摘要:在结合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和身体取向心理治疗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 设计出一套针对大学生的情绪管理策略, 并对13人的大学生团体实施为期8周的干预。结果显示, 该团体干预对被试抑郁情绪的改善具有显著性影响, 自我接纳问卷总分的前后测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但针对自我接纳量表中两个分量表前后测比较来看, 自我接纳因子的改变有极其显著的差异;针对自我评价因子的比较来看, 也同样具有显著的差异。总的来说, 该策略对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效果显著。
 
  关键词:具身认知; 情绪管理; 身体取向; 团体心理咨询;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 萨勒维提出“情绪智力” (情商EQ) 的概念, 随后戈尔曼《情绪智力》一书的出版, 使情绪管理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情绪是个体行为的重要驱动力, 它影响着人们认识活动的方向、行为的选择、人格的形成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情绪研究专家保罗·艾克曼博士也说:“尽管人类生存的根本动机是饥饿、性欲和求生的欲望, 但情绪的作用大于所有的这一切。”[1]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 情绪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影响因素。
 
  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ABC理论认为, 如果个体出现了明显的情绪体验, 一定是一个外部事件激活了个体认识自己、世界、他人的非理性的核心信念, 这个被激活的核心信念导致了个体心理、生理和行为的反应。在对抑郁情绪的研究中也发现, 攻击转向自身, 是产生抑郁情绪的核心心理机制。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认知 (Embodied Cognition) 的概念被广泛关注和接受。具身认知又称涉身认知, 理论基础是杜威的自然主义观和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该理论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认为人的认知来源于人的大脑, 人的大脑依赖于人的身体, 人的身体又是处在环境之中, 这种关系决定了人的认知是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认知、身体和环境三者组成一个动态的统一体[2]。
 
  具身认知的概念弥补了第一代认知科学无法解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和知识获得机制的缺陷, 对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用[3]。
 
  在情绪认知领域, 情绪的具身观为我们解释情绪信息的加工提供了新的视角[4,5,6,7,8], 具身认知强调的是整个身体的体验性, 而不仅仅是头脑的逻辑思考, 情绪信息的知觉和理解都需要具身化才能完成。弗洛伊德也强调:“自我首先而且首要是躯体自我身体作为空间中的实在, 是所有心智活动不可替代的生发之源。在生命的最开始, 心理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对躯体的感知……”在这一视角的启发下, 或许存在一个身心完形取向的情绪管理模型, 该模型提供从身体和心理的角度和来访者一起工作的策略, 不仅通过传统的谈话治疗, 更通过改变来访者的躯体活动的状态, 如躯体张力, 来激发来访者在过往的“未完成事件”中被压抑的情绪, 配合身体运动、呼吸、发声等方式, 从而通过身体层面释放被压抑的情绪体验, 为情绪做一个身体意义上的完形。再配合心理层面传统的谈话的形式, 从而带动认知和行为系统体验性的改变, 改善情绪状态。
 
  德国身体动力分析协会主席、完形治疗师索尔曼博士提出了一个情绪释放模型。
 
  身体在情绪产生的过程中会蓄积能量, 当这些能量没有形成一个完形, 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压抑的情况下, 身体就会对这个情绪有记忆, 并且在无意识的状态下, 寻找释放这个情绪的出口。图1为索尔曼博士提出的关于身体释放情绪的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很好地支持心理学工作者如何在身体层面做情绪的完形。
 
 
  图1 身体释放情绪的模型   
 
  由家庭治疗的先驱维琴尼亚·萨提亚 (Virginia Satir) 女士所创立的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简称萨提亚模式) , 从本质上来说, 就是对未完成事件完形的过程。
 
  萨提亚模式又叫联合家庭治疗, 是一个非常强调体验性和转化性的模式, 尤其是其核心技术的家庭重塑的历程。该模式从家庭、社会、身体系统等方面入手, 采用身体雕塑、家庭重塑等途径, 更全面地处理个体在生命历程中在未完成事件中遗留下来的未被满足的期待, 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 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 内外一致”。
 
  萨提亚女士所创立的压力情景下的四种应对身体姿态, 是在不使用言语性治疗的情况下, 用身体呈现内在状态, 身体参与表达的过程往往会带来强烈的情绪体验性。在使用该模式家庭重塑技术带来改变和转化的历程中, 借助角色扮演的形式, “当下的自己”为“过去的自己”表达在过去的生命历程中“未完成事件”对“过去的自己”的影响, 从而释放压抑已久的心理和身体状态。
 
  在此萨提亚模式和身体取向心理治疗的理论假设基础上, 本研究设计了针对大学生的情绪管理的团体干预策略, 该策略的主要框架是:
 
  在营造安全信任的团体氛围的基础上, 探索出参与者和主要情绪体验相关的过往的生活事件, 以萨提亚模式中身体应对姿态的体验、原生家庭中成员的应对姿态互动体验开始, 从身体的角度唤醒参与者的情绪感受, 结合身体取向的心理治疗中对身体紧张程度的唤醒方法, 释放情绪在身体层面的压抑, 再结合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中的家庭重塑的历程, 针对参与者过去未完成的心理事件形成一个完形。
 
  二、研究方法
 
  (一) 被试
 
  参加情绪接纳与转化小组的大学生共13名。男生4名, 女生9名, 本科生2名, 研究生11名。
 
  该13名成员来自学校公开招募, 共有56名学生报名该小组, 通过一对一的初始访谈和问卷测验, 排除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中度及以上的学生, 在SDS问卷的分数中, 排除53分以下 (无抑郁症状) 和72分以上 (重度抑郁症状) 的学生, 最终留下13名学生参与本次研究。13名成员中, SDS标准分分布在53.8-68.7之间, 均分为61.5。
 
  (二) 测量工具
 
  1. 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含有20个项目, 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 原型是W.K.Zung编制的抑郁量表 (1965) , 采用4级评分制, 其中10个为正向陈述, 反向评分;10个为反向陈述, 正向评分, 粗分×1.25等于标准分。按照中国常模结果, 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 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 63-72分为中度抑郁, 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我国以SDS标准分≥50分为有抑郁症状。
 
  2. 自我接纳问卷 (The Self Acceptance Ques-tionaire, SAQ) :主要是用来对被试的自我接纳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共有16个条目, 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 该问卷分为两个因子, 一个是自我评价因子, 一个是自我接纳因子。两个评分之和作为量表总分。量表总分在16-64分之间, 各因子分在8-32分之间。总量表得分越高, 表明被试的自我接纳程度越高, 反之则越低。根据丛中、高文风 (1999) 的研究结果来看, 问卷的结构与概念构想相符, 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两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347和0.9124。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7653, 信度、效度良好, 在人格评定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三) 实施过程
 
  准备:首先通过预研究确定团体的方案和流程。之后, 确定团体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通过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官方公众号招募, 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实施前测和一对一半结构化访谈进行组员筛选。前测实施包括抑郁自评量表和自我接纳问卷。
 
  团体实施:团体设置为连续8周, 每周1次, 每次2-2.5小时。通过团体方案的实施, 协助参与者对情绪状态有明显的觉察, 对情绪的来源和发展有细致入微的体验, 并在团体中体验性地帮助参与者去掌管和转化情绪。在团体之外, 建议三人一个小组, 每周打卡运动, 每次45分钟以上, 出汗为宜, 运动形式自选。
 
  实施后测:团体结束后接受抑郁自评量表和自我接纳问卷的测试, 以及团体满意度调查问卷和反馈。
 
  (四) 团体方案
 
  第一次团体目标是互相认识、联结、建立安全感, 通过绘画的形式对小组的期望和个人的目标进行探索, 并成立运动互助小组。
 
  第二次团体目标是继续准备小组成员之间的联结、安全的氛围, 采用萨提亚模式中沟通姿态的讲解和体验对情绪进行初步的体验、觉察和认识。
 
  第三次团体目标是通过对原生家庭的深入理解, 看到情绪产生的根源, 探索成长过程中有什么资源。
 
  第四次团体目标是通过冰山模型更整全地觉察情绪的发生, 结合冰山模型的体验以及身体雕塑的体验。
 
  第五次团体目标是和自己联结, 整合掌管自己的资源, 使用萨提亚的工具成长轮。
 
  第六次团体目标是夯实和自己的联结, 更多地掌管资源。
 
  第七次团体目标是学习一致性沟通, 体验和一致性的不同层次。
 
  第八次团体目标是夯实之前所体验和学习的, 以及小组结束。
 
  在这个主线的基础上, 适时地结合绘画、冥想、身体等展开, 团体的开始和结束, 都是以萨提亚冥想为主。
 
  使用该策略的团体干预实践举例:
 
  小A, 男, 研究生二年级, 情绪接纳与转化团体干预小组的参与者。
 
  小A很害怕导师, 科研的过程不顺利, 在和导师的互动中非常退缩。其实在小A的心里, 对导师也有很多愤怒, 但是不敢表达, 有明显的抑郁情绪。小A的导师是一位理性、严厉的男性。
 
  团体进行到第4次的时候, 小A想要去处理自己和导师的关系。
 
  经过一番交谈, 发现小A在导师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严厉而冷漠的父亲, 小A小的时候, 一直是小心翼翼地讨好父亲, 但少有成功。
 
  在团体中, 请小A选择组员中任何一位来代表小A的父亲, 小A选择了B。请小A用身体语言表现出小时候的小A在父亲面前的心理体验, 于是小A胆怯地跪在地上讨好父亲。慢慢长大以后, 小A依然是这个状态, 但是内心里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愤怒, 一直无法释放。
 
  在团体中, 带领者邀请助教C站在小A面前, 请小A用力地去推开C, C只刚开始要用力抵抗, 但是慢慢地减少抵抗的力度, 小A可以最终将C推开。在这个对抗的过程中, 小A从刚开始的犹豫不决, 到在带领者的鼓励下, 用尽全力、大喊着将助教远远地推开, 后来小A失声痛哭。
 
  在团体和带领者的陪伴和支持下, 小A开始对B (小A的父亲的扮演者) 说了很多很多从没有说出口, 但是在心里压抑了好多年的话, 包括对父亲的愤怒、失望, 对自己的愤怒、失望, 对小时候自己所感受到的伤害……
 
  最终, 小A看到了父亲在小时候受到的爷爷的影响, 开始真正懂了父亲的严厉和冷漠的原因, 和父亲在心灵上达成了和解。
 
  在这次团体干预的过程中, 小A从身体的层面参与了情绪的宣泄, 并通过意识化的语言沟通, 表达了小A小的时候压抑下去的心理体验, 最终以一个成年人的立场, 理解了自己的父亲作为一个人的局限性, 从而达成在心里和父亲关系的和解。
 
  三、结果分析
 
  (一) 抑郁自评量表前后测效果
 
  针对13名小组成员的抑郁自评量表总分的前后测的配对样本T检验中, p=0.00<0.05, 前后测结果具有极其显著差异, 说明该团体干预对被试的抑郁情绪的改善具有显著性影响。
 
  表1 抑郁自评量表前后测比较     
 
  (二) 自我接纳问卷前后测效果
 
  针对13名小组成员自我接纳问卷总分的前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中, p=0.11>0.05, 前后测结果不具有显著差异, 说明该团体干预对被试的自我接纳总分不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表2 自我接纳问卷前后测比较    
 
  虽然自我接纳问卷总分的前后测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但是针对自我接纳量表中两个分量表的前后测比较来看, 自我接纳因子的改变有极其显著性的差异;针对自我评价因子的比较来看, 差异显著。
 
  四、讨论
 
  首先, 经过为期8周每周两个小时的团体干预之后, 13名成员在抑郁自评量表的分数有极其显著性的差异, 在自我接纳问卷中自我接纳因子也具有极其显著性的差异, 自我评价因子前后测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
 
  该团体的理论基础是:当个体和自己有更和谐关系即个体有比较高程度自我接纳的情况下, 自我攻击减少, 抑郁情绪也会随之减少。所以, 在干预的过程中, 重点落在协助被试借助情绪的发生, 去觉察无意识中的自我攻击, 觉察自我攻击的模式从何而来, 看到自我攻击背后隐藏的心理动力, 并联结到被试内在已经具有的、可以协助被试不断成长的心理资源, 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和希望, 从而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 和自己建立内在和谐的关系, 从而带来抑郁情绪的改善。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 在自我接纳因子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在自我评价的因子上也有显著性差异, 但是自我接纳总分差异则不显著。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通过干预, 被试的自我接纳程度有显著的提高, 自我评价程度也有提高, 但因为样本量较少, 在统计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 也可能存在有些被试的自我评价提高了, 但是自我接纳程度并没有提高, 也就是有些被试觉得自己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距离自己想要的目标还有差距, 所以并没有接纳自己, 这种情况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比较常见。
 
  在诸多运动对情绪影响的研究中, 均证明了运动的有效性。而在对抑郁症的运动、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结合运动三种干预模式的研究中发现, 仅仅通过运动干预后, 抑郁症的复发率相比较另外两种干预模式更低, 而且差异性较显著。
 
  在本次研究中, 通过组建小组打卡的形式增加被试的运动量和提升运动程度, 以持续运动45分钟以上为标准, 通过身体从紧张、到越来越紧张、到运动结束时的放松体验, 来完成抑郁情绪因为没有办法得到转化而在身体中集聚的负面能量, 而且, 组员借助运动这个挑战自己的形式, 成功完成后体验自我欣赏和自我认可, 这些部分可以从组员在团体结束后的填写的反馈问卷中体现出来。
 
  五、小结
 
  从小组结束后的问卷反馈情况来看,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整合身体取向心理治疗的情绪管理策略针对参与者的抑郁情绪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参与者对该团体的认可程度极高, 参与者不仅仅在情绪上有显著改善, 在人际关系、个人行动力方面也有明显提高。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 任何策略的达成, 都不是策略本身能够完成的, 使用策略的主体的内在状态尤为重要, 也就是作为一个真诚的、尊重的陪伴者, 才能将策略有效地呈现出来。
 
  此外, 本研究也存在诸多的不足, 如样本量偏少, 缺少人格特质对干预效果的影响研究, 缺乏采用对照组的研究设计, 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更客观的效果评估。此外, 本研究中整合部分不是特别完善, 也没有独立研究运动本身的干预效果。这将是后续更加深入和严谨的研究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少华.情绪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8.
  [2]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 (5) :706.
  [3]何元庆, 周宵.基于具身认知论的课堂教学探讨[J].铜陵学院学报, 2010 (5) :105-106.
  [4]Niedenthat P M.Embodying Emotion[J].Science, 2007, 316 (5827) :1002-1005.
  [5]丁峻, 张静, 陈巍.情绪的具身观:基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视角[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9, 54 (3) , 94-97.
  [6]Oberman L M, Winkielman P, Ramachandran V S.Face to face:Blocking facial mimicry can selectively impair recognition of emotional expressions[J].Social Neuroscience, 2007 (2) :167-178.
  [7]Niedenthal P M, Brauer M, Halberstadt J B, InnesKer A H.When did her smile drop?[J].Cognition and Emotion, 2001 (75) :853-864.
  [8]Damasio A.Descartes'error[M].New York:Grosset, 1994.
点击查看>>心理学情绪管理论文(推荐范文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原文出处:李淑臻.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大学生情绪管理策略研究[J].教育导刊,2018(05):73-7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