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居环境科学概述
“人居环境科学”的首次提出是在 1993年的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大会上,由吴良镛院士及其合作者所倡议,针对中国城乡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尝试建立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的新的学科群。此后,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得以迅速的发展壮大并应用到广大领域中。
顾名思义,人居环境简而言之即是人类所居住的地方,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核心是“人”;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媒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互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人在人居环境中结成社会.进行社会活动.努力创造宜人的居住地;人创造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总而言之,人居环境科学是以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满足人类居住需求为目的,围绕人居环境建设在地区开发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在内的多学科研究的科学群体,以其科学的知识理论指导人居环境建设,其最终目标是创造和谐宜人的人居环境。
2 人居环境科学指导下城市规划设计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使建设符合我国外部条件和内在需要的和谐人居环境,因此,人居环境的研究不能只限于对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更要使其能够指导人居环境的建设。人居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主导专业是建筑、地景与城市规划,三者处在人居环境科学学科体系的核心位置上。
城市规划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主导专业及应用对象,需要丰富的理论指导,适合我国人居环境建设的规划设计论的理论指导是:要在整体和整体性科学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融合规划设计原理,以协调控制的理论为指导,发展对规划设计的控制和引导,提高规划没计理念,更好地驾驭一般的规划设计原则。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对区域、城市、社会、建筑等不同层次的空间发展予以协调控制。
在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中,要建立发展、动态的规划设计时间观,汇时间、空间、人间为一体;在规划设计的整体思考上,重视各个要素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也就是要注意承上启下、兼顾左有,以及个性表达与整体和谐的统一。
3 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直以来,人类都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上溯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大地上立下第一根木桩,彼此便再也无法割裂,我们不断地对环境进行思考,解释、利用以及改造,维持并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
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并引发了业内广大关注与探索,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规避,经过多年的研究,环境心理学已拥有丰富的理论体系,从中可以了解到人对环境的心理需要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对人的影响,这以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的“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设计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3.1格式塔知觉理论——“图与底”的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 1912 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有这么一段话:“假使有一种现象,它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而且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即因为它与其他部分具有关系”,换而言之,格式塔并非孤立不变的的现象,而是通体相关的完整现象。在格式塔知觉理论中,认为所有的现象都是“有组织的整体”,具有格式塔性质。
图形与背景是格式塔组织原则之一,其中还包括群化原则(即指多个刺激被感知为统一整体的控制规律)与简化原则(即人们在组织视觉刺激时会采取减少或简化的方式使之更加有序和易于理解)。人们总是有选择的感知一定对象,而非所有对象,图形(?gure)即凸显出来的部分,背景(grand)即退居衬托的部分,这就是图底之分。
在环境设计中,感知对象如果暧昧难分,视知觉便会忽略不顾,事实上,应接不暇极易产生视疲劳。所以在环境设计中强调图底之分,比如强调某些景观或建筑,使人们第一眼便可轻松发现,形成积极的视觉效果。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图底关系可以指导我们更好的对城市的肌理与空间形态进行整体把握,自然生长的城市肌理形态遵循的是潜在的生长机制规律,而人为规划的城市肌理形态遵循的是几何格网的组织规律。
城市肌理的清晰可以通过街区的整合度来表示,即:街区的整合度高,获得的城市肌理形态就清晰,反之,城市肌理形态模糊。
3.2 城市意象——认知地图
1960年,凯文林奇出版《城市意象》一书,在书中,他对在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市市民进行了调查,请他们画出从家到工作地点的行走路线,对某些路径的细节进行描述,列出最独特的给人印象最深的途径,以及对某一城市的空间表征——认知地图。
认知地图可以使一个抽象的概念,也可以表现在画画中。 认知地图就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凯文林奇通过研究调查得出城市认知地图的五要素:
路径 人们在环境中使用的行进通道,如步行道、大街、公路、铁路等;标志 具有明显特征并且充分可见的参照物,引人注意的目标和醒目的图形;节点 行为较为集中的点,它连接主要的路径,或者是几条路径的终点,或者是路径在此处中断,如交叉路口、车站广场、交通枢纽等;区域 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的空间范围,具有相对性,如大学里的宿舍区,城市中的大学城;边界 不同区域的边界线,包括河岸、围墙等不可逾越障碍,也包括树篱、台阶等示意性可穿越界线。
认知地图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空间问题,例如指引寻路可通过绘画来解决;建立接受新环境信息的基础;以及促进公共活动与社会交往,城市公共意向,这就要求我们的环境具有可识别性。每个人的认知地图代表了他对其所在环境的理解 。物理环境的某些特征可能使人的知觉觉得更为重要或更加突出,于是也就更可能在记忆中储存。设计中应当注重城市的结构层次清晰分明;节点位置塑造标志物;加强区域共性,比如统一色彩、风格,添加符号等使其与其他区域区分;保留城市中有价值有意义的历史片段。
3.3 环境与行为的关系——刺激与场所
我们知道,环境知觉是环境刺激下的直接产物,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我们的行为,关于环境刺激对人行为的影响可以简单总结为以下三点:
1)环境刺激可以提高人的唤醒水平,唤醒在生理上表现为自主活动的提高,行为上表现为情绪的变化和体力活动的增加。环境刺激会影响到人的情绪、情感偏好甚至工作绩效;2)令人不愉快的刺激会引起人的应激反应,应激物包括灾变事件、个人应激物以及背景应激物;3)个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有限,过多的刺激会导致信息超载,令人难以负荷,失去控制。
因此,在规划设计中我们应当提供有利合理的刺激;减少不必要的环境应激,简化环境信息,提高人们对环境刺激的有效选择与控制。
以上所述为环境与个体行为的关系,在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还提出了行为场景论,非个体行为,我们将场所与人的行为共同构成行为场景。建筑现象学认为:好的场所存在着丰富的场所精神,这种精神来自于地景、建筑及人的塑造,同时也将反过来影响人的行为。
城市是为人而建设的,场所的建立即是关注城市空间的整体结构和联系,有效引导人们的行为,达成人与空间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出充满人文关怀、具有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活力空间(图 5)。场所的建立要求其具有相似的物理特性(材质相近、造型和谐、功能呼应)和文化特征(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具备相应的价值观或伦理功能)。
3.4 不良刺激——噪声、拥挤、空气污染.
在城市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背景应激物,背景应激物即指持续重复的干扰,在城市中,噪声、拥挤、空气污染是普遍存在的背景应激物,人长时间在这种条件下生存,极容易引发生理乃至心理上的问题。在设计中,我们应当给以注意,使用恰当的方法规避。
噪声,简单的说就是人们不爱听的声音,不断地噪声会使人失去控制感,心烦意乱,降低绩效,甚至减少人与人的交往,危害到身心健康。在城市中必须通过降低交通噪声的影响、限制施工产生的噪声、治理避开商业噪声是人们远离噪声带来的危害。
拥挤,在当今的中国最普遍也最使人头痛的便是拥挤问题,交通拥堵、排队困难、车厢拥挤等等,拥挤会使人感到个人领域受到侵犯,行为受到约束,因此,设计中必须考虑一设计的手法减少拥挤,合理的布置城市路网综合考虑缓解交通拥堵、在人口集聚的地方应当设置足够的疏散空间(集散广场等)等候或休息的座位、一定的分隔阻挡等。
空气污染,“蓝蓝的天空白云飘“在许多城市都已成了过眼云烟,空气污染的问题是复杂的,不是个人可以简单控制的,城市应该远离空气污染源,将污染隔绝在城市之外或者避开。
4 结语.
我们知道,进行城市建设时,应该综合考虑各类因素,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基础,加强对城市文脉延续的考虑,加强对地区生态系统的认识和重组;在对城市建设环境进行进一步的改造的同时,也必须考虑与其相关的经济、历史、生态等诸多因素;忽略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毁灭性的自由创作,最终会使城市发展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城市不应当是冷漠的,城市的设计应当是人性化的。现代城市高负荷的人工环境,错综复杂的道路、拥挤的交通、嘈杂的声音、各种各样的气味挑战着人们的生命,纷纷扰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使人们难以负荷,令人疲惫与浮躁,在城市设计和规划中,应当运用相关的理论对城市环境加以合理的组织,使人们的信息处理简单化,生活简洁有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人们不再满足于物质上的满足,而趋于追求精神的满足,城市的设计应当注意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结合。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城市应当塑造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在人居环境科学的指导下,将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实践,做“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设计,为人民提供有价值、有文化、有意义的场所,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城市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规划师,2001,17(6).
[2] 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2000.
摘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审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体系结构,不仅是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实践的迫切要求。社会心理既有普通心理层面,也有社会潜意识。社会普通心理又可区分为社会时尚心理、社会正统心理与社会传统心理三个基本层次,...
焦虑症一词最早由玩ibowitz于(1985)提出,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在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andStatisticalNanuanlofNbntalDisorders,4rdedition,DSM一IV)中给出如下定义,社交焦虑障碍也被称作社交恐怖症,是指对一种或者多种社交场合存在显著...
作为我国主干课程之一的社会心理学,在教学方法上应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进程中,对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和相关教学制度实行改革非常重要。一、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一)改变传统集中教学模式改变传统集中教学模式,即集中时段实行课堂...
根据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上的定义: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是一种社会服务活动,主要指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人员,运用心理健康的规律,保持与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即通过培养人们的健康心理,从而达到预防心身疾病的目的。其宗旨在于促进儿童青少年的正常发展...
摘要: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具有多方面的根源。但引起人们重视的是它会给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造成破坏性的后果和偏见给受害者带来的心理后果。因此,只有消除社会偏见的消...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伴随着研究生数量连年增加,而隐藏在此群体中各种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研究生面临的问题多、压力大,其中就业心理问题是研究生的面临的大障碍。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年龄偏大,心智成熟,就业时考虑因素较多,某种程...
摘要:引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2013年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一年,互联网格局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其中最较引人瞩目的事件就是当下的AQ大战了,今年五月份阿里巴巴战略投资新浪微博,从传统电商涉足到社交媒体;以及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