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心理学论文 >

基于社会心理学分析社会上的“跟风”现象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3-31 共5453字
论文摘要

  通俗而言,“跟风” 是指没有或缺少主见的人们对于突然盛行起来的事物不经过仔细思考, 盲目跟随、参与或模仿的现象。 近年来,我国形形色色的“跟风”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随大流、“跟风”已成为一种普遍心态。 因“跟风”所产生的丑剧、闹剧、悲剧不断出现,而且弄得累累伤痛的事例也处处可闻。 这种社会现象不仅折射出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浮躁心态,而且, 在一定程度上也构成了社会群体心理 “亚健康”的表征。

  一、“跟风”现象产生原因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人具有社会性, 而人们对社会刺激能够作出反应是其社会性的体现。 社会心理学正是基于人的这一特性,从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出发,探讨社会情境以及个体的内在心理因素。 “跟风”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其形成和发展与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很大的相关性, 是人们的某种心理因素驱使其在思想情感、 行为方式乃至社会生活等方面表现出“跟风”这一独特性。

  (一)他人取向

  社会心理学中所言的人的社会取向有自我取向和他人取向之分。 其中他人取向是指人们在心理与行为上易受到他人影响的一种强烈趋向。 表现为人们对“镜中自我”特别敏感和重视,在行为上则努力与别人一致。 在这方面,中国人表现得尤为突出。 特别是在潮流面前避异趋同思想较为明显, 更加在意或重视他人的看法或想法, 表现出追随别人行为的一种心理, 且往往会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在他人取向的驱使以及社会竞争与生存压力摆布下,他们克服困难的耐力下降,奋发向上的耐心也渐渐失去,不愿用勤勤恳恳的劳动来获得成功和荣誉, 加之受一些媒体不负责任地炒作和推崇各种“快餐式成功”和“速食式成名”的“典范”的诱惑 ,他们不愿为自己做出具有价值的努力,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跟风”。

  (二)心理依赖

  心理依赖是人们由于缺乏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能力,依靠别人反馈获得自我价值的一种依赖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跟风” 主要来自于人们对各类专家的依赖。 吉登斯指出:“在晚期现代性的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 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

  [1]P106按照吉登斯的看法,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相信专家指导系统, 在社会行动中总会去寻找并参考能够作为自己行为依据的各种各样的指导意见,否则,个人将迷失在社会当中,一事无成。 在人们的社会行动中,充当这一指导者角色的是所谓的 “专家指导系统”———大众媒介。 众所周知,许多“风”是以对科学主义的文化体系进行颠覆甚至戏弄为前提的, 但能够驱使人们络绎追随这种“风”的是其对“媒介”的过度依赖。 因为,在现实中,当人们的自主选择能力受到巨大的冲击而成为脱离了庞大的文化系统就难以生存的族群时,他们只能依赖大众文化媒介来获得信息。

  “跟风”现象之所以在今天以如此空前规模的形式盛行,也正是人们对这种媒介心理依赖的结果。

  二、“跟风”现象得以扩展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一)暗示效应

  人的大脑具有可暗示性的功能。 这种功能能够唤起观念, 使人将所接受的外来信息经过思维加工并付之于实践性的行动。 而且,人的思维还具有这样一个特点:人对于某一见解、计划或目的具有强烈的信念和期待时, 会对其进行多次的深思熟虑并深深地植于自己的潜意识中, 最终变成自己积极行动的向导和源泉。 这样,我们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所认为的个体行为就是一种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 通过暗示能够引起他人的行为变化并产生的连锁反应。 “跟风” 最初是源于暗示的。 这种暗示是这样传递的:“风”以一定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 从而 作出相应的 心理乃至行 为反应———“跟风”。 例如,在我国,各种媒体长期以来宣传某某产品的效果如何如何好,老少妇孺皆宜;某某做法有益于人们的健康,能够延年益寿,等等。 这些不遗余力的宣传,对于“跟风”现象的形成自然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盲目从众和模仿

  从众是指在大众化行为或潮流的引导下, 个体的观念与行为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对多数人而言,偏离的恐惧是其与群体融合的心理反应。 所以,当个体看到很多人参与一件事时,可能会不由自主参与进去, 因为他们唯恐因不参与而会被别人视为异端,受到排斥和打击。 “跟风”方面的从众行为是这样产生的: 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和暗示后,人们开始萌发从众心理。 在此心理的驱动下,个人的认知、 反应及言行等也逐渐向公众或多数人的舆论靠近,最后表现出与之相符合的行为。 从众心理往往来自于人们不够充足的自信心。 缺乏自信心而使得个体不能确定自己的思想行为的正确性, 从而产生了转向群体寻找依据的心理, 以期来支持或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 或者是虽然能够肯定自己思想行为的正确性, 但往往因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随大流思想,或者因个人的行为不能扭转大局而从众。 因不能扭转大局而表现出的从众是屈从, 尤其是这种屈从能给个体带来某些利益时, 从众心理更容易产生。 在我国,这种行为也是屡见不鲜的,而且是起落无常。 从众的同时,还存在靠模仿讨好受众的行业通病。 如大同小异的娱乐类节目的泛滥,小孩上兴趣班跟风等现象都程度不同地存有模仿的成分。

  (三)特殊感染

  “跟风”得以扩展的另一重要“助推器”是特殊的感染。 人具有主观能动的特质。 这一特质使得人们在做决定时会反复思考, 最后采用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或途径去行事。 因此,在从众现象中,有些个体想以某种与群体不同的方式行动, 但面临着脱离群体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个体便会处于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中。 群体中人们的号召以及行动方式的感染是解除个体这一心理病痛的“一剂良药”,在其诱使之下,内心辗转、犹豫不决的个体最终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这种方式行动。 这种感染的机理具体表现为:个体会观察并学习这种行动, 内心不由自主地减少了阻止其以某种方式行动的限制, 渐渐解除了思维方面的约束。 即以榜样解除内心约束,在这里我们称其为行为的特殊感染。 “跟风”者的“跟风”行为常常是在别人的影响下发生的。 人们通过“跟风”解除了内心约束,尽情释放了内心的欲望。 而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深层原因在于处于某种信息不对称的社会状态而使得人们缺少足够的用来做决策的信息。 在这种趋势下, 人们只好去参照周围大多数人的意见来做决策依据。

  (四)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跟风”得以扩展的人们心理变化的最高层次。 去个性化主要体现在个体自身同一性意识的下降以及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的降低等方面。

  处于这一层次中的个体已经基本丧失了其同一性和责任感,在正常且单独的条件下不会做事情,只能依附于群体之中,让大众行为牵着鼻子行动。 具体表现为: 丧失其个体性的个体会不由自主或不得不融合于群体当中,在社会行动方面毫无自主性可言,几乎丧失其自控力,完全在群体行为的主导下行动。 去个性化多出现在群体性事件当中, 主要表现为由群体中极少数人的社会行动引发整个群体的行动,一般都具有较大的破坏性,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但去个性化也适用于对“跟风”现象扩展的解释。 因为,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具有较高的“唤醒水平”,容易对社会中的一些心理行为产生内部认同, 而且即便是以后脱离了原群体, 这种认同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社会行为或行动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留和维持。

  正是人们的这种去个性化,导致了“跟风”现象的延续和扩大。

  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对于“跟风”的扩展作用是相互关联,相互承接,互为因果和目的的。 首先,“跟风”来源于暗示效应。 人们由于对一些事物或现象或行为缺乏足够的认识能力和鉴别能力, 因而对于能够引起其跟随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从而为“跟风”的扩展创造了条件;其次,人类所具有的他人取向是其盲目跟从的原动力,促使“跟风”不断出现;再次,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使得在其宣传下的许多事物极富感染力,为人们“跟风”的扩展创造了温床;最后,“跟风”导致人们去个性化,而去个性化更加剧了“跟风”思潮和行为。

  三、“跟风”现象的社会影响

  (一)“跟风”造成社会道德缺失

  “看样样儿”、“依猫画虎”、“跟着干”等词眼儿是人们对“跟风”的形容;跟“食品治病”之风,跟传销之风,跟“美容”之风乃至屡禁不止的抄袭和盗版现象等等,是“跟风”行为的真实表现。 “跟风”的结果是:以食物治病耽误治疗;干传销之类的违法勾当;有的人更容易让虚假广告和骗子得逞; 有些消费者因缺乏辨别能力而陷入整容、增高等圈套,而且还强迫子女或家人盲从,并使其受到严重的伤害,等等。 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跟风”是一种愚昧的做法,会直接造成社会道德的缺失。 这种道德缺失轻则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一定的误导, 使社会秩序变得比较混乱; 重则会出现因占有或者损害了国家、集体或个人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可见,“跟风”现象理当受到道德谴责或法律的惩治, 否则会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极其不利。

  (二)“跟风 ”导 致 人 们 理性 缺失 ,影响 创 造 力 的发挥

  从“跟风”动机来看,“跟风”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好处。 但这只是表象,“跟风”的结果往往或许连占点儿小便宜的好处都捞不到,近乎“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最后还会给自己或他人造成比较惨重的损失。 所以说,在面对各种“风”时,“跟风”者大都是缺乏理性的。 因为,不理性“跟风”的极致是无条件地盲从,一般跟的是歪风。 个人因理性自主分析能力上的缺失而进行的盲目“跟风”会导致自己上当受骗,如盲目跟“食品治病”之风让虚假广告和骗子得逞等;集体缺乏理性思路而盲目“跟风”会使得集体利益受损, 如行政上的缺乏治理监管而导致的地方政府盲目“跟风”的结果则是劳民伤财等。 另外,“跟风”者不仅自身缺乏创造性思维, 而且会对社会上真正的创造力的发挥也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因为,一方面,“跟风”带来的是盲目决策,这一点在政府官员行的政决策方面表现的较为突出, 如看到部分官员盲目追求假大空的项目,自己也跟着上,给国家造成一定的浪费;另一方面,“跟风”中的仿制行为使那些具有创造力的人受到严重侵袭而不能充分发挥自己投入资源的真正作用, 从而在竞争中失利, 发展举步维艰。 可见,“跟风”者不仅妨碍了他人创造的激情,而且使自己原本或许鲜活的创造力有可能永远被泯灭。

  四、告别“跟风”,走向成熟

  从以上研究不难看出,“跟风” 是一种拙劣的模仿,结果必然是平庸的跟随、盲目的复制与可怕的同化,这是缺乏理性、丧失文化个性的行为,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人,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因此,对个人而言,应当理性观察和思考各种不良社会之风,避免盲从;对社会而言,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克制“跟风”的有力之举;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建设独立自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民族自强之路,也是建设世界健康的文化生态的召唤。

  (一)个人要认清“风”向,为自己树起一个不“跟风”的路标
  
  对个人来说,告别“跟风”,首先要能够辩清“风”向,并对“风”采取冷静的态度。 努力做到不见“风”使舵,不“见”风盲从,更不迎“风”吹“风”。 其次,要为自己树起一个不“跟风”的路标,坚决沿着自己树立的路标行事。 要做到这两点,除了需要风清气正的社会舆论环境外,还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好自己的嘴巴、耳朵和眼睛,努力做到少说、多听、多看。 对社会中的不良之风要多点思考,多点防范;要善于独立思考,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解析出闪光东西, 从来自于媒体等方面的承诺中分辩出背后的残酷伪装。

  另外,还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分析、处理一切。 具体可以以知识作依托,借助知识的力量为自己树起一个不跟风的路标。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能够观察到,且可以很好地运用到社会行动中的知识很多,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传统美德、职业道德、生活美德等等,都是驱散不良社会风气的劲风。

  只要人们能够充分运用这些思想武器, 相信无论是在打击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上, 还是在避免自己盲目“跟风”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全社会要 营造风清气 正的舆论环 境,倡导公民个性发展

  现代社会在诸多领域都推崇“标准化”的操作模式,常常以同一模式对许多事物或行动进行打造,给“跟风”极大的可乘之机。 因此,对全社会来说,要告别“跟风”,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形成一股强劲的正气和正风,不给“跟风”留出任何可以滋生的环境和土壤。 其次, 要积极倡导公民的个性发展。 随着商业化的全面推进,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信息化的强力渗透,“跟风” 更有可能束缚人们的思维,扼杀人们的创造力,使我们在生活方式、文明习惯等方面缺乏个性。 这就要求全社会要通过舆论和宣传等行之有效的途径, 千方百计使构成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较高的素质,能够抵挡得住诱惑,守得住人生的宝贵价值, 不给世俗化的思潮留下任何可以滋生的机会。

  (三)国家要加 强民族文化 自信心的培 养,展 示中华文化的个性风采

  对国家而言,要努力加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尤其是要注意从中华文化的灿烂历史中去找寻民族文化的根基。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沧桑经历中,这条文化的血脉一直没有断过,而且今天更是蓬勃发展,生机无限。 这充分说明我们民族的伟大和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强大。 而面对全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告别“跟风”,需要我们更加珍惜我们的这份文化遗产,更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引导广大民众努力克服盲从与自卑心态, 通过树立公民的文化自信心来帮助其走出“跟风”的误区,并使其在思想上、行动上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个性风采,不断走向成熟。

  在现代社会中,“跟风”现象风靡不断,通过分析其来源及行动者的动机我们不难发现, 这种社会现象其实来源于人所特有的他人取向和心理依赖这两方面的特质。 所以,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粗浅地对“跟风” 现象的发生及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

  而后文对“跟风”现象的社会影响以及所提出的“告别‘跟风’”,走向成熟之举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皮毛性质之论说,真正的目的在于提出议题,以引起更多的人去探讨、去思考、去研究。

  参考文献:

  [1][英]安 东 尼·吉 登 斯.现 代 性 与自我 认 同[M].北京 :三 联书店出版社,199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