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危机论文 >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其冲击

来源:现代交际 作者:孙青藤
发布于:2019-04-04 共3812字

  摘    要: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立足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本文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并得出结论: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将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 对此, 本文对我国日后如何防范和应对经济危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经济危机; 中国马克思主义;

  一、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对经济危机根源的分析

  我们从马克思唯物史观思考,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代表性的特点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这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大局限性。在马克思看来,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具体来说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表现形式是产生了许多有组织的个体生产, 然而社会生产是无政府的, 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矛盾。就像马克思说过的那样, 社会上棉布泛滥, 市场停滞。工人们的生活需要棉布, 可是他们没有钱买, 他们负担不起的原因很简单, 是因为社会没有办法继续再生产了, 工厂不能继续生产棉布的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棉布泛滥了。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很简单, 房地产开发商和信贷机构看到联邦储蓄银行的持续降息, 借此机会, 信贷机构一方面助力房地产开发商扩大开发房地产, 另一方面降低信贷的利率, 鼓励购房者积极购房, 购房者行列中不乏出现一些信用评级较低的民众, 购房者激增, 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房地产开发商乐得开发, 美国住房市场的供需形势蓬勃发展。同时, 一直信奉自由市场政策的美国政府, 放松对金融的管制, 导致信贷膨胀。因此, 过去经济危机由于传统有效需求的短缺而引发, 但是2008年的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信贷虚拟资本的基础上过度的有效需求导致了经济泡沫, 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严重脱节。

  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一) 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首先, 经济危机的蔓延会使我国的汇率和资本市场陷入很大的风险。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低迷的美元汇率政策来应对危机, 转嫁危机。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 美国采取低迷的美元汇率政策转嫁危机, 中国受到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美元的大幅贬值最大的影响是严重冲击了中国的汇率, 中国的汇率风险也随之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从危机前的1.9万亿美元减少到1.89万亿美元。可以很清晰地看到, 美元贬值对股票来说损失非常巨大。其次, 中国经济高度依赖外国。我国的出口贸易在中国经济占很大比重, 经济增长主要受外国需求驱动。进出口总额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3, 中国的一半左右的份额被美国一国占有。因此, 中国出口量很大程度上受美国对中国的进口需求影响。美国国内的需求一旦下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出口贸易, 进而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其冲击

  (二) 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金融业的巨大冲击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因此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是有限的。虽然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冲击, 但是在中国金融监管的有效作为下, 中国的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也是有限的, 商业银行中持有的美国各类的金融衍生品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影响不大。在中国国情下, 中国的资本市场不是完全开放的, 人民币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不能自由兑换的, 与此同时, 中国的大部分金融衍生品刚刚发展, 处于萌芽阶段, 其市场也是起步阶段, 尚未发展起来。中国的金融衍生品远没有美国的种类丰富, 复杂程度也有较大差距, 所以美国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也是有限的。但是不得不提的是, 在海外有大量的中国金融机构的投资, 比如中国银行持有的国外银行的资产、国外证券化的资产、股权投资以及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等。在外汇方面, 中国20000亿美元的外汇中, 美国持有的国债占了三成, 其他是以公司债券形式存在的外汇资产等。

  美国在危机爆发之后采取的货币政策, 美元贬值, 同时也造成为中国利益的损害。正如成思危 (2008) 分析:美元的发行量不断增加, 美国看似在实行弱势的美元货币政策, 换句话说, 美国对美元贬值的态度是放任的。就在2007年10月份我国的股市创造了6124.04点的历史新高度, 2008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了中国, 美国降低利率, 美元继续贬值。进而大量的资本涌入中国, 这对中国的金融体系是巨大的挑战, 金融体系的安全危机造成中国股市持续走低。目前股市稍有和缓, 不过也只有约2132.63点, 股市的跌幅高达70%。在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下, 中国股市继续大幅下跌, 持续走低。

  三、经济危机的启发及应对

  (一) 坚持发展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 采用矛盾的分析方法, 把对经济危机的研究放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对经济危机从生产交换消费到社会经济体系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分析。马克思在分析中指出了危机爆发的必然性, 同时也揭示了危机爆发的根源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危机爆发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在分析中也体现了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影响因素、周期以及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逻辑, 同时也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未来的最终走向。因此, 有必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不仅要继承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还要把当下时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特征纳入到理论中考虑,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剖析现实问题, 突破时代局限性, 结合实际, 在当下时代继承马克思的优秀成果, 引领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有序发展。

  (二)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有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所以公有制是我国生产资料的主要表现形式, 具体体现是国有制。马克思曾讨论过社会化生产的方式:“日益迫使人们把大规模的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变成国家财产”。众所周知, 所有制形式是由一定历史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它是由国情决定的, 是由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 也是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必要要求。坚持大力发展社会化大生产, 是符合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也是顺应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 同时也是防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重要方式。我国的分配方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我国的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为基础的分配方式。所以以按劳分配为基础的分配方式, 不仅可以缩小收入差距, 减小贫富差距, 还对于缓解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三) 坚持宏观调控, 加强金融制度改革, 监管到位

  危机不可避免, 但是我们要理智对待危机, 深刻剖析危机, 吸取教训, 理智地看待金融制度的创新, 加强监督和管理, 防微杜渐, 谨防金融创新缺乏基础。

  首先, 推进金融机构改革, 积极推进资金雄厚、安全性高、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建设。金融机构的内部监测机制要不断完善, 信用风险评级也要加强, 建立非国有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机制。在资金充足和监管到位的情况下, 要促进各种所有制金融企业的长效发展, 鼓励社会上的资金投入到中小金融制度的改革中去。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是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先行队。其次,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促进社会化利率形成机制。再次, 要为金融市场提供一个开放有序、活力十足的竞争环境,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其保驾护航, 及时果断地应对金融危机, 最小化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最后,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必然是波及全球各国的。我们在金融市场开放融合的过程中, 要主动辩证地学习西方财务管理的先进经验, 不断探索适合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管理理念, 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发展之路。要强大中国的金融市场, 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为经济的长足发展创造稳定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 警惕美元霸权的风险转移, 早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众所周知, 美元霸权是经济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危机爆发后, 美国投入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来拯救市场, 原因很简单, 企图将危机带来的风险转移到别国, 让世界各国来为经济危机买单, 分担其经济风险和损失。我们必须警惕美国利用美元霸权的优势, 在放松和收紧货币政策的过程中, 剥夺他国人民积累的来之不易的财富。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下,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良好, 进出口比率也逐年上升。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来往越来越紧密, 贸易量持续增长。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 外汇储备雄厚, 在中国强大外汇储备支持下人民币一直很坚挺,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人民币很信任, 持有或愿意持有人民币, 人民币成为世界的流通货币成为许多国家的愿望。因此, 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美元霸权的动摇, 使人民币成为世界可兑换货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样使得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际的经济活动更加便利, 彼此的资本市场流通更加顺畅。随着人民币的可兑换, 国内A股和B股将是一致的。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但如果经济前景良好、经济持续发展的情况下, 带来的风险也是可以化解的。

  参考文献:

  [1]资本论 (第一卷) [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着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顾海良.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4]张宇.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5]刘明远.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与当代现实[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原文出处:孙青藤.经济危机问题研究——以2008年经济危机为案例[J].现代交际,2019(04):62-6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经济危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