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物技术不断成熟,被大量应用于各领域。文章主要探讨了生物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为各领域带来的突破——生物技术在植物、动物上的应用,为各领域带来了优质的新品种,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生态农业的稳固发展。
关键词: 生物技术; 生态农业; 应用;
随着现代生物科技的广泛应用,新品种改良得以实现,传统的资源依赖性应用向科技化转型。生物技术是农业范畴新兴的一种高新技术,近些年在我国得到了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重点被应用于植物品质的优化改良、抗性、能源短缺以及生物农药等方面,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现阶段,人们生产生活中需加以重视的问题就是身心健康、能源利用以及环境等问题,而生物技术的出现大幅度解决了这些问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1 、生物技术的重大意义
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科技,不仅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保证,更关系其他产业的稳固发展。生物技术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培育高品质、高产量、高抗性的农作物。2)生物技术对禽类、兽类、鱼类以及林业都有重要作用,能为畜牧业培养优良的品种,优化畜牧业发展。3)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能源持续消耗问题一直是人类面临的巨大问题,而生物技术不仅能遵循自然规律培育可再生资源,还能充分利用各资源,促进能源的再利用,有效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
2 、生物技术在发展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农业作为经济发展最基本的领域,是各行业发展的基础,目前,诸多国家已经将农业生物技术作为发展的首要领域,目的在于利用农业生物技术有效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促进资源再利用、高效生产等。
2.1 、良种选育,品质改良
生物技术可被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将一个品种或品类的理想遗传性转入另一种品种或品类,最终得到一个新品种,就是农业上的改良品种,这种改良品种具有高产量、高品质、高抗性等优质特点,生物技术因此成为农业上应用极其广泛的技术。通过生物技术进行品种改良,能改良农产品的色、香、味、形等状态,不仅能转变成分含量,还能加速果树的生长,提高农产品的抗性,使农产品更具经济效益,为人们提供更多选择。例如,我国农业大学的学者将高赖氨酸基因导入玉米,获得的转基因玉米赖氨酸含量提高了1O%;欧阳卫国[1]将富脯氨酸基因成功地导入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提高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使玉米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科学家将冷水生长的鱼身上的基因转移到西红柿中,使之变为具有抗冻性的西红柿,不仅延长了西红柿的生产期,还有利于储藏,增加了西红柿的经济效益;有科学家提取矮牵牛中的蓝色基因导入玫瑰花,得到了蓝色的玫瑰花,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
2.2、 提高植物抗性
2.2.1、 抗逆性
在农业领域,利用常规方式培育的植物抗逆性较低,而利用生物技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效果尤为可观。农作物所处的非生物逆境包括干旱、盐碱、冷冻、高温、营养盆瘤、重金属胁迫、水灾、紫外线等。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突破,科研人员对农作物非生物逆境的研究不断深入。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运用生物技术进行植物研究,包括植物抗寒性、生化以及分子的生物学机制,并培育了具有高抗旱性的优良品种[2]。例如,我国已经克隆了脯氨酸合成酶、山菠菜碱脱氢酶、磷酸甘露醇脱氢酶等与耐盐相关的基因,通过遗传转化获得了耐盐转基因苜蓿、草莓和烟草,而这些转基因植物已经被成功种植在试验田,进入了实验阶段。
2.2.2 、抗虫性
农业一般采用化学方法进行杀虫,其中的化学成分给农作物带来了不小的伤害,使农作物残留化学成分,危害人体的健康,而生物技术中的基因工程能成功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科学家在1991年成功将苏云金芽孢杆菌Bt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导入棉花,使培育中的棉花具备了一定的抗虫性,免去了化学成分驱虫的危害。由此可见,利用新基因导入能使农作物产生良好的抗虫性。
2.2.3 、抗病性
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病害问题。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断研究,运用基因工程研发抗病植物,相较于常规除病害方法效果更佳。目前,被大量应用的就是提取病毒的待客蛋白基因导入植物,使植物获得这一基因,从而产生抗病性。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提取了一种名为黄瓜花叶病毒(CMV)的卫星RNA基因,再转移到烟草、黄瓜等植物上,获得了免虫害基因,为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2.2.4 、抗寒性
一些植物的抗寒性较弱,在冬季,大部分植物都难以抵挡寒冷,甚至熬不过冬季就会死亡,南方冬季天气植物的死亡率相对较低,北方大部分植物都因难以适应寒冷而死亡。利用生物技术能培育具有一定抗寒能力的转基因植物,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2.5 、抗金属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及污染。例如,矿石的大量开采会给环境带来金属污染,使土地变质,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甚至会导致植被矮小、产量降低。应用生物技术研制转基因农作物,能增强其对金属的抗性,使作物快速生长,从而增加农作物产量。
2.3、 研发转基因农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必须减少农作物的农药残留。目前,科学家对农药产业的研究逐渐加强,具有最新分子的农药的研制及应用逐渐增加,转基因农药被广泛应用,有效减少了传统农药对农作物的伤害。
2.4、 培养植物组织
生物技术利用组织技术研制生长激素以及农用疫苗,以防虫、杀虫,有效达到了保护环境的效果;同时,利用细胞的移植技术将花蕊以及子房从本体中剥离,研制再生植物,这种再生植物更具稳定性,不仅加速了植物的生长,还能提高植物的品质。另外,利用生物技术中的细胞融合方式进行各种植物的杂交培育,大幅度加快了植物的生长速度,代替了某些生长过程较长的植物,有效保护了植物的种源,促进了生态平衡。
2.5 、研发植物生物反应器
植物生物反应器是以农作物为细胞工厂,生产大量医用蛋白、工农业酶、可降解的塑料、脂肪等。应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研制乙肝抗免疫、动物口蹄疫、结核病等药物,使医疗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为人类生活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此外,Large Scale Biology公司和斯坦福大学将处理后的烟草叶子作为主要的病毒载体,成功研制了一种能抗击肿瘤的疫苗,这种疫苗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恶化,阻止细胞恶性生长[3,4]。
3、 结束语
农业生产中,利用生物技术能有效转变生产方式,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高效生产高质量、高品质的农作物,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目的,提高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率,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平衡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欧阳卫国.深圳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探索[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9(1):41-44.
[2]徐康祺.生物技术在发展生态农业中的前沿应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7(16):53-54.
[3]秦红灵,魏文学.微生物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体系中的生态意义[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249-253.
[4]赵丽萍,许卉.植物基因工程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J].滨州师专学报,2004(2):26-30.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化研究,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方法难点,近年来学者们运用了多种评价方法,如环境承载力、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容量与可接受的变化极限(LAC)、生态足迹模型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等,但这些方法在理念和具体计算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
生态农业亦称生态循环农业,是生态学原理与经济学规律在农业中的运用,生态农业根据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结合自身需求设计、整合、管理农业生产,降低农业废弃物产出量的同时达到生态循环利用与经济效益增强的绿色发展需求。...
现代生态农业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技术装备为支撑,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等效益的统一,使农业走上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道路。安徽作为...
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它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的风貌和环境好坏都和风景园林景观工程分不开,但是在设计过程中由于环保理念落后等多种原因造成的问题现象也层出不穷。...
最近几年,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大部分的散户开始实行大规模的养殖。养殖户养殖方式的改变,为其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此过程中,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基于这一点,养殖户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在改变养殖模式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对生...
由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工业生产的发展,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风景园林的规划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优化生态环境。但是由于风景园林的建设比较晚,现在许多园林的规划不尽合理。...
传粉昆虫在生态和农业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野生传粉者的数量正在减少,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防止传粉者进一步减少。未来传粉生态学的研究,应多关注作物的授粉调查,以更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农业生态系统。...
分析了工业生态学在国内林业产业, 包括采运工程、木材工业、林产化工、制浆造纸等行业的应用研究进展和研究热点, 展望了今后林业产业的工业生态学应用研究前景和发展趋势。...
洞庭湖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种类多样,层次高低不一。在湿地、旱地、水田以及山地等各类型用地的发展模式中,大多数生产模式与实地不符,缺乏宜地宜建性且实施难度大。...
生态农业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学。该农业类型是在生态学基础原理与当代工程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较于传统农业,生态农业更加清洁环保、绿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