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生态学论文 >

四明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困境及对策(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10 共6593字

  3加强四明山区域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若干建议

  3.1推进四明山区域生态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3.1.1加快四明山区域花木产业转型

  首先,逐步退出高坡度花木,扩大异地种植面积。尽管花木销售目前处于低潮,但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花木的需求量长期来看是看涨的,要充分利用四明山区域种植花木积累的人才、市场和销售资源,积极鼓励花农向外承包土地种植花木,以减轻四明山区域种植花木而带来的生态压力和森林资源的破坏。其次,引进花木品种,提升花木品质。四明山区域的花木主要是红枫和樱花,品种单一,且全是落叶品种,生态效益相对不高,在冬天时景观也不好,有关部门要帮助花农引进适合市场的高档、珍稀、常绿品种,与现在的红枫、樱花混种,以改善花木品种结构、提升花木景观形象。第三,要鼓励花农种植长线花木品种,减少短、平、快的花木种植面积。第四,要从种植基地向销售市场转变,逐步建立种植在外、市场在外、销售在四明山的花木产业发展道路。

  3.1.2积极利用四明山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四明山区域的旅游产业

  一要统筹规划建设四明山区域五大旅游板块。市旅游部门要认真研究四明山区域旅游资源,高起点规划旅游项目,建议重点规划建设三大门户区、四明山深山旅游区、河姆渡-大隐历史文化展示区。四明山众多的旅游景点还藏在深山不被人识,市旅游部门要协调三区(市)利用一切手段和机会,统一对外推介四明山旅游品牌,让四明山成为长三角地区响亮的旅游目的地。二要加快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目前四明山区域的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为主,旅游产业链不长,对当地农民致富拉力不大,建议今后四明山区域着力规划建设休闲度假产业,把四明山区域打造成长三角最着名的休闲度假胜地。同时要以古镇、古村、古民居为基础,通过村庄整理,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三要加强旅游线路的组合和推介。针对四明山区域旅游景点分散,三区(市)各自建设管理的现状,建议市旅游部门牵头,组织旅行社根据不同的旅客需求,合理科学组合旅游线路,以提升旅游人气,增长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

  3.1.3积极发展四明山区域生态农业和服务农业

  首先,要积极发展有机绿色农业。四明山区域土地少,不利发展规模农业,但空气、水体、土壤清洁,环境污染少,要避之所短,扬之所长,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是四明山的优势所在。有机农产品要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发展旅游农产品。四明山区域旅游已经达到近900万人次,是一支庞大的消费人群,在旅游工艺品滞销的今天,旅客购买本地特色的有机农产品成为时尚,发展有机绿色旅游农产品一定会受到广大旅客的追捧。其次,要促进林下经济发展。四明山区域有9.33万hm2森林,具有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条件。目前市政府下发了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文件,鼓励山农积极利用林下资源,适度发展林下养殖业、种植业,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发展模式,选择适宜于四明山区域养殖、种植的品种,鼓励、支持农民积极尝试发展林下经济。第三,加强科研力量,积极引进适合四明山区域种植养殖的优质农产品。针对目前四明山区域优势生态农业品种不多的现状,农业部门和科研机构要以四明山为基地,加大优质珍稀农产品的引进试种力度,既要大胆地引进试种,又要慎重地推广生产。第四,积极发展服务农业。要充分利用生态农业的成果,把传统的第一产业转化为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养生农业、疗养农业等第三产业的服务农业,提高生态农业的附加值。

  3.2强化四明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化建设

  3.2.1完善四明山森林资源保护的制度和政策

  针对目前部分区域花木发展过度的现状,首先,要禁止新开垦坡度25°以上山地,对坡度25°以上已经开垦还没有种植花木的山地,要坚决改种常年生经济林。其次,在实施禁止开发区退花还林中也要充分考虑山农的承受力和方案的执行力。第三,要加紧探索产业替代方案,对禁止开发区中种植的2333hm2花木,如果5年后全部退出花木生产,由谁来实施还林,种植什么,怎样种植,市林业部门要及早谋划,早出对策。第四,对花木种植区,有条件的要像三十六湾村那样实施泥土上山工程,花农在出售花木时,政府给予一定补助,引导农民卖出一车花木运回一车泥土,以弥补花木起苗打泥球而导致的泥土流失。

  3.2.2强化四明山水源地和地下水保护的责任制

  四明山区域担负着为中心城市提供一半左右的原水量,保证水源安全是四明山区域的重要职责。首先,要加强生活污水和点源污染治理。针对四明山区域生活污水处理率低的现状,山区乡村生活污水要加大生态化处理设施建设;平原乡村要加大管网建设力度,尽早把生活污水纳入城市污水管网;农家乐的生活污水一定要经过生态处理,污水处理不达标的农家乐有关部门要严格查处。其次,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林业部门要象农业测土配方施肥一样,做好林特产业特别是花木的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因滥用化肥引起的水土污染;要逐步转移库区上游畜禽养殖,减少畜禽粪便对水质的污染;要严格禁止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种植花木、雷笋等经济作物,二级保护区逐步退耕还林。第三,要停止开采地下水。

  3.2.3制定好四明山森林生态和景观功能发展的规划

  首先,积极推进林分改造。针对四明山区域植被以次生阔叶林、松林、竹林为主,木材蓄积量低,林分质量差的现状,要积极推进人工造林和低质低效植被的优化改造步伐,推广种植金钱松、南方红豆杉等乡土和珍贵树种。其次,要扩大生态公益林面积。在现在4万hm2的基础上,逐年扩大使碎片化的公益林在空间分布上连接成片,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绿色屏障功能。第三,要优化森林景观。根据休闲旅游发展对森林景观的需求,要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景区进行人工造林和森林植被优化改造,从而调整森林群落结构和时空分布,提高森林景观的观赏性和可持续性,为四明山区域建设休闲度假胜地打下基础。

  3.3健全四明山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保障机制

  3.3.1建立市级区域生态建设统筹协调机构

  2010年,宁波市政府印发的《规划纲要》及5个专项规划,明晰了四明山区域的功能定位,是统筹保护和建设四明山区域的纲领性文件,宁波市政府要成立四明山区域统筹发展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筹协调四明山区域的保护和建设工作。统筹机构要及时制定规划实施意见,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旅游资源开发各自为政的问题,对规划提出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三区(市)政府,纳入三区(市)政府和宁波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年度考核目标,每年要组织相关部门对四明山区域统筹发展进行考核。

  3.3.2提高生态补偿经费

  四明山区域山农为了宁波市的生态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牺牲了许多发展机会,工业、养殖、花木等等有污染的产业发展都受到了限制,并且为宁波市民提供一半左右的原水,为此要大幅度提高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力度,这笔资金大部分直接补偿给水源涵养区的农民,一部分作为水源涵养区各村治理环境费用。增加对口帮扶力度,较大幅度地提高对口帮扶资金额度。

  3.4加快推进四明山区域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

  3.4.1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是四明山区域的薄弱环节,区域内至今没有一条二级以上的道路,规划建设的“一横一纵一环九连”道路大多还在修建和规划中,不仅影响了四明山区域对外的联系,也制约了四明山区域的快速发展。建议交通部门增加投入,适当提高道路等级,早日全面建成“一横一纵一环九连”的等级道路。

  3.4.2加快美丽山村建设

  四明山区域在打造三大门户重镇的基础上,要积极推进规划建设的30个中心村,鼓励四明山区域规模偏小、自然条件恶劣、有地质灾害隐患的自然村整体向重点镇、中心村集聚,或者下山移民;要积极保护横坎头村、岩头村、柿林村、蜜岩村、北溪村、中村等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及乡村民俗文化,进一步加强一般村落的整理,根据各自特色和文化底蕴,塑造不同风貌和个性的村庄形态。

  3.4.3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四明山是地质灾害频发区域,隐患点多面广,要切实抓好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详查工作,编制地质灾害分布和易发区地图,在此基础上,既要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又要做好重点灾害点的监测工作,避免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同时要积极开展已经发现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作,通过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保障四明山区域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4.4发展养老颐乐休闲度假地产

  四明山区域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又是风景秀丽的生态区。为增强四明山区的活力,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走出新路子,建议对四明山区域采取特殊政策。可以利用低山缓坡和空壳村、整理村的土地,发展养老颐乐休闲度假地产,取消房产限制政策,根据一定条件,对宁波大市市民开放销售,这样既发展了四明山经济,又适应时代发展对养老颐乐休闲度假地产的需求。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生态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