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

新闻摄影的多种语言形式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9-25 共1711字
论文标题

  新闻摄影语言的多重体现,是指摄影者在报道新闻的同时,通过主客观的巧妙结合,把读者带入画面之外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照片的同时,受到照片自身艺术魅力的感染,从而产生感觉信服、赞叹,并引发联想,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觉.拍摄新闻照片时,一定要注意突出摄影形象语言,让照片尽量完整、准确地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新闻的诸多要素.

  造型语言

  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应充分体现造型的视觉感召力和可读解性.几年前,全国优秀摄影作品《上学》中直逼读者视线的是绳桥上的几根绳索,仅有的几块木板已脱落,视觉中心是正在过桥的女学生,她手抓着绳,两眼紧紧盯着脚下.过桥的姿态好像一个"大"字,双腿稍微有些弯曲,她的书包已经破了,显露出她生活在边远山区.在她身后还有三个女学生形成虚实对比,增强了画面的震撼力.这一瞬间的定格,体现出作品造型的完整性、强烈视觉感召力和可读解性,因而作品在造型语言的运用上,是非常成功的.

  体态语言

  新闻摄影是通过形象来传播新闻信息,它不能像电视的传播,能够同时使用有声语言和画面语言,这是新闻摄影语言的局限,也是新闻摄影语言的特性.

  人物的体态语言是传达信息、交流沟通和审美效果的需要.一些传播学家认为,仅仅是脸部表情就可传递 55% 的信息,而声音只传递 38% 的信息.由此可见,人体的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王文澜、郭建设拍摄的《春天的烦恼》,就比较恰当地运用了新闻摄影的体态语言,图片画面上的人群中,有的用手抓紧衣领,有的护着眼睛,有的把头扭向一边,有的紧闭双眼,形象地捕捉到人们在风沙中的条件反射,反映出北京春天里的风沙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侵袭.这种新闻摄影的体态语言,恐怕要比那些直接宣传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图片更具有说服力和生动性.

  环境语言

  新闻摄影的环境语言,应当包括背景语言、前景语言和呼应语言.在新闻摄影的实践中,摄影者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环境语言,因为绝大部分新闻照片主体人物都会有环境和背景的存在,只是有的人善于运用环境评议和呼应语言,来丰富新闻照片的信息容量,烘托照片的现场气氛,增加照片的内涵.王青龙拍摄的《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画面的主体是大庆油田开发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王启民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画面比较平,但背景处有一个铁人王进喜的塑像,使这幅图片信息量增大了许多,尽管焦点在王启民身上,铁人王进喜的塑像有些模糊,但环境语言与主体人物形成了有意味的联系,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如果没有背景评议的衬托,这张新闻人物肖像照片就会逊色很多.

  瞬间语言

  新闻摄影要求有瞬间语言,这是新闻摄影有别于文学语言、绘画语言的一个显着特征.新闻摄影的影像语言不能像绘画一样,事先画好草图,再按部就班地拍摄,绘画的评议多是描绘一些静态的对象,无论是风光还是人物,而新闻的语言多是聚集那些正在运动中的瞬间,如同足球的射门一样,都是在传球的瞬间中去寻找时机,再起脚破门,如果前锋早早地等在对方的禁区内接队友的传球再射门,就会大大提高破门的命中率,但这是"越位"犯规.正是足球这种不能轻易进球的难度、无法预知的结果和激烈的瞬间竞争对抗,使足球产生巨大的魅力.新闻摄影的瞬间性语言,与足球的射门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要捕捉定格那些稍纵即失、瞬息万变的决定性瞬间.正如摄影大师亨利·卡迪埃及布列松所论证的那样 :"安排出来的照片是没有生命力的,很容易被人遗忘."他强调摄影作品决定性瞬间的意义,这种瞬间语言是人的视觉难以定格又渴望欣赏的瞬间,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生动性.

  象征语言

  新闻摄影作品无论怎样客观、准确地反映新闻事件,总是或多或少地渗透着摄影记者的主观认识和思想情感,包含着摄影记者对新闻事件、对人生的知觉体验和理性判别.许多优秀的作品,在图片中融入作者对新闻事件的评价,赋予图片以超越表象意义的更为深刻的内涵.1985 年世界着名摄影家塞巴斯蒂文,在非洲马里的沙漠中拍摄了干枯的树和饥饿的男孩,画面的前一部分是一个骨瘦如柴的男孩子的裸体,手中拄着一根木棒站立在沙漠中,背景中是一棵没有一片树叶的枯树.这是一幅运用象征语言极好的例子,典型地反映出非洲饥荒带来的恶果.

  摄影记者的表现手段多种多样,最终要通过镜头语言反映新闻事件.摄影报道与文字报道的根本区别就在报道的"语言形式".用人物的喜怒哀乐和现场的千姿百态,抓住读者,才能激发读者要了解他们、关心他们的愿望.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摄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