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语言的多重体现,是指摄影者在报道新闻的同时,通过主客观的巧妙结合,把读者带入画面之外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照片的同时,受到照片自身艺术魅力的感染,从而产生感觉信服、赞叹,并引发联想,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觉.拍摄新闻照片时,一定要注意突出摄影形象语言,让照片尽量完整、准确地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新闻的诸多要素.
造型语言
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应充分体现造型的视觉感召力和可读解性.几年前,全国优秀摄影作品《上学》中直逼读者视线的是绳桥上的几根绳索,仅有的几块木板已脱落,视觉中心是正在过桥的女学生,她手抓着绳,两眼紧紧盯着脚下.过桥的姿态好像一个"大"字,双腿稍微有些弯曲,她的书包已经破了,显露出她生活在边远山区.在她身后还有三个女学生形成虚实对比,增强了画面的震撼力.这一瞬间的定格,体现出作品造型的完整性、强烈视觉感召力和可读解性,因而作品在造型语言的运用上,是非常成功的.
体态语言
新闻摄影是通过形象来传播新闻信息,它不能像电视的传播,能够同时使用有声语言和画面语言,这是新闻摄影语言的局限,也是新闻摄影语言的特性.
人物的体态语言是传达信息、交流沟通和审美效果的需要.一些传播学家认为,仅仅是脸部表情就可传递 55% 的信息,而声音只传递 38% 的信息.由此可见,人体的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王文澜、郭建设拍摄的《春天的烦恼》,就比较恰当地运用了新闻摄影的体态语言,图片画面上的人群中,有的用手抓紧衣领,有的护着眼睛,有的把头扭向一边,有的紧闭双眼,形象地捕捉到人们在风沙中的条件反射,反映出北京春天里的风沙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侵袭.这种新闻摄影的体态语言,恐怕要比那些直接宣传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图片更具有说服力和生动性.
环境语言
新闻摄影的环境语言,应当包括背景语言、前景语言和呼应语言.在新闻摄影的实践中,摄影者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环境语言,因为绝大部分新闻照片主体人物都会有环境和背景的存在,只是有的人善于运用环境评议和呼应语言,来丰富新闻照片的信息容量,烘托照片的现场气氛,增加照片的内涵.王青龙拍摄的《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画面的主体是大庆油田开发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王启民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画面比较平,但背景处有一个铁人王进喜的塑像,使这幅图片信息量增大了许多,尽管焦点在王启民身上,铁人王进喜的塑像有些模糊,但环境语言与主体人物形成了有意味的联系,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如果没有背景评议的衬托,这张新闻人物肖像照片就会逊色很多.
瞬间语言
新闻摄影要求有瞬间语言,这是新闻摄影有别于文学语言、绘画语言的一个显着特征.新闻摄影的影像语言不能像绘画一样,事先画好草图,再按部就班地拍摄,绘画的评议多是描绘一些静态的对象,无论是风光还是人物,而新闻的语言多是聚集那些正在运动中的瞬间,如同足球的射门一样,都是在传球的瞬间中去寻找时机,再起脚破门,如果前锋早早地等在对方的禁区内接队友的传球再射门,就会大大提高破门的命中率,但这是"越位"犯规.正是足球这种不能轻易进球的难度、无法预知的结果和激烈的瞬间竞争对抗,使足球产生巨大的魅力.新闻摄影的瞬间性语言,与足球的射门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要捕捉定格那些稍纵即失、瞬息万变的决定性瞬间.正如摄影大师亨利·卡迪埃及布列松所论证的那样 :"安排出来的照片是没有生命力的,很容易被人遗忘."他强调摄影作品决定性瞬间的意义,这种瞬间语言是人的视觉难以定格又渴望欣赏的瞬间,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生动性.
象征语言
新闻摄影作品无论怎样客观、准确地反映新闻事件,总是或多或少地渗透着摄影记者的主观认识和思想情感,包含着摄影记者对新闻事件、对人生的知觉体验和理性判别.许多优秀的作品,在图片中融入作者对新闻事件的评价,赋予图片以超越表象意义的更为深刻的内涵.1985 年世界着名摄影家塞巴斯蒂文,在非洲马里的沙漠中拍摄了干枯的树和饥饿的男孩,画面的前一部分是一个骨瘦如柴的男孩子的裸体,手中拄着一根木棒站立在沙漠中,背景中是一棵没有一片树叶的枯树.这是一幅运用象征语言极好的例子,典型地反映出非洲饥荒带来的恶果.
摄影记者的表现手段多种多样,最终要通过镜头语言反映新闻事件.摄影报道与文字报道的根本区别就在报道的"语言形式".用人物的喜怒哀乐和现场的千姿百态,抓住读者,才能激发读者要了解他们、关心他们的愿望.
自从外国现代广告的引进,再加上视觉和文化的发展趋势,整个20世纪的广告作品中满足不同性别的感官诉求已经成为行销的一部分。今天,很明显,含有色情内容是媒体和广告的一个普遍的形式。而且此内容的强度在近几年增多。我有兴趣研究性别凝视在广告摄影中的...
1掌握并理解数码观念,加深并延伸创作思想在传统摄影创作中,客观事物是创作的主体,拍摄的要点是以表达作者本身的审美观和对事件或事物本身的典型瞬间为出发点的,所得到的画面都是摄影家对生活中美的理解,数码创作于这种传统的创作形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拍摄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重要环节,在这之前,要确立一项节目新闻的立意,选材、构思和采访,没有图片、视频等拍摄材料的辅助展示,仅仅依靠文字来叙述事件就相对有些单薄,所以,需要锦上添花的拍摄素材处理,这样才能成功表达一个完整的事件。拍摄不是简...
小品一词本属佛教用语,最初由来据说是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略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自此之后,小品引申为篇幅短...
笔者近两年提出来一套理论,叫元影像理论.这是一种从全新的角度研究摄影的理论,同时可以付诸实践.这两年来实践元影像理论的人,有一个团队,影响也非常大,包括影像实践方面的王征先生等很多人.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以前的理论,即使...
在我国艺术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摄影艺术的发展因其特有的艺术与审美特点,成为了我国社会领域中较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但是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由于各类新型媒体技术的影响,社会艺术特别是影像视觉艺术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摄影艺术发展研究中,我们以...
让我们从最近的事情说起。2013年重阳节,安徽省宁国市副市长与当地民政局的官员为表示对于老人的关怀,一起去看望当地的百岁老人。这种政绩型工作,当地政府官方网站当然要报导。不过,当政府官网上出现了经过PS处理的众官员看望老人的照片时,却引起了各...
导言影像的基本功能是记录和纪实,是对现实生活的实体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技术客体造就了影像的发展,自1837年达盖尔发明了达盖尔铜版摄影术起,摄影就在视觉经验的传达上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图像呈现方式。一、研究背景纪实摄影是一个复杂的范...
自媒体时代手机新闻摄影得到了大力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都可以发表自己所在意的信息、图片并与大家互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虚假信息盛行也给人们带了很多困扰。...
自摄影术发明以来,摄影艺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技术发展与流派变迁。在此过程中,摄影构图技法从早期对绘画构图的直接借用,到后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构图语言,经历了一个继承、发展、革新的过程。一、摄影构图继承绘画构图中传统的形式美法则摄影发展早期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