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摄影论文 >

我国纪实摄影审美性分析导言

来源:未知 作者:chunt
发布于:2016-05-10 共722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纪实摄影的美学特点探究
  【导言】我国纪实摄影审美性分析导言
  【1.1】摄影的起源
  【1.2】纪实摄影的发展:从西方到中国
  【2.1】人文关怀的觉醒
  【2.2】向土地与人回归
  【第三章】纪实摄影的批判:城市边缘的人
  【第四章】纪实摄影的流动:当代景观与人
  【结语/参考文献】中国当代纪实摄影的发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导言
  
  影像的基本功能是记录和纪实,是对现实生活的实体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技术客体造就了影像的发展,自 1837 年达盖尔发明了“达盖尔铜版摄影术”起,摄影就在视觉经验的传达上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图像呈现方式。
  
  一、研究背景
  
  纪实摄影是一个复杂的范畴,从广义上讲,只要是见证了历史事件、风俗、文物、世态百相的摄影,都应归入纪实摄影。1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摄影、文献摄影、科学摄影等都具备纪实摄影的特征。“纪实”(document)的原意是“教育、教导”,来源于拉丁文“docete”.在“纪实摄影”一词的定义中,“纪实”与“记录”等词有过纷争,在美国着名纪实摄影家亚瑟·罗特斯坦如的描述中,他定义道:纪实这个词描述的是一种风格与一种方法。曾经有过许多别的建议--写实的(Realistic)、事实的(Factual)、史实的(Historical)--但是无一能传达纪实传统对真相的深刻尊敬,以及对我们世界积极诠释的强烈欲望。纪实摄影在当代人类信息传媒上担当的角色,主要是揭露社会黑暗、战争暴力和各种非正义的人类现象,以及人和自然、历史文化的关系等问题。
  
  在权威的美国摄影书籍《ICP摄影百科全书》(ICP Photographic Encyclopedia)中,纪实摄影被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纪实摄影’这一术语具有双重含义,并相互交叉着。广义地说,每张照片都具有记录性质,如作为某一事件发生之后的一个实证材料,或为表达一个特定时间内艺术气氛而加工出来的照片等,通常认为,出现在镜头前的情景与摄影者不在场时的实际场景之间极具细微的差别总是存在的,因此,成功的纪实摄影家们就可以在拍摄工作中显示出自己的艺术造诣和个人艺术风格,而不致给客观情景带来影响。纪实摄影的第二层含义首先因有‘社会’二字之差而与上述的含义有所区别。社会纪实摄影是要记录下某种社会状态,进而影响社会。在这个意义上,它与作为记录资料,例如与新闻摄影有所不同,后者的立旨是在记录某些事件,而不是反映正在进行中的社会动态。但这又不是说社会纪实摄影者不应被社会特殊事件(例如一次地震或一次爆炸)所吸引,而是要求他把拍摄的焦点放在该事件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或者放在揭示人们的现实生活处境上,特别是自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对地球万物之间的生态关系日益重视,社会纪实摄影的镜头还转向局限着人类生活的狭小的本星球之外的物体。注视着它们对与人类生命相关的重大直接意义。”2由此看来,“纪实摄影”是在社会领域内对社会现实问题记录并表达的“纪实”摄影,它包含着区别于其他摄影类型的最显着特征即“人文性”和“批判性”.
  
  自 1844 年摄影技术传入我国开始,一百七十一年中,中国的摄影一直走在一条漫长艰辛摸索的道路上。对于摄影这一新兴媒介,中国人逐渐由恐惧转向了主动接纳。1981年,中国出现了“纪实摄影”的真正提法。作为一个“舶来品”,“纪实摄影”(DocumentaryPhotography)一词融入了早期探索纪实摄影理论翻译家老前辈的思维,它出现在由王慧敏编译的《纪实摄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一文中,刊登在《国际摄影》杂志上。3在摄影与文化叙事语境相结合后,大批优秀摄影家出现,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建构了独特的中国纪实摄影审美性特征。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纪实摄影的审美价值包含着形式和内容的审美过程。其形式是直接截取现实生活中人类活动的片断,以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为例,摄影师必须抓取显示这一事件的最具意义的瞬间。其内容是对社会现实中的“反思”.纪实摄影的审美价值在于通过影像来展现人们对人文精神的探究,纪实摄影的审美价值在于通过影像来展现人类心中对真实与人文精神的探究。由此呈现出一个既包含现代文化特征,又囊括了历史阶段性特征的新型艺术样式,从而反观自身,确立摄影成为媒体艺术体制中最具新生力量的艺术形式。
  
  纪实摄影于中国经历的现代主义语言锤炼阶段过于仓促,在纪实摄影的认识、考察、定义中,重新审视其在中国历史阶段中的审美特征,对于摄影研究理论体系是必要的补充。作为中国当代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类型的纪实摄影,审美特征的缺失使得纪实摄影整体叙事语境被遮蔽了。所以,以美学领域相关专业内容梳理分析纪实摄影,既符合摄影媒介的复合型观看,又为对于积极追寻解释批判性现实社会的文化理论提供了新的议题。研究中国纪实摄影的审美特性的价值在于,为中国摄影研究理论找到一个合理的突破口,并且对于摄影本体语言的建构和文化反思提供了理论现实意义。
  
  现阶段对于纪实摄影研究的学者逐渐增多,但是对于纪实摄影研究方面多见于社会意识形态下的形态研究、主客观性的研究、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相较的讨论。但基于美学以及哲学方面的研究人员少之又少。本文立足研究纪实摄影于中国历史流变中的审美特征,对于当代审美文化现象是有新意及深刻的研究价值的。鉴于摄影是起于绘画视觉艺术形式之后新兴的艺术形态,而作为摄影里中流砥柱的纪实摄影,研究其美学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历史价值就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国外摄影理论方面的书籍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这不仅由于摄影技术源起于西方,还与西方艺术体系的系统性、独立性有关。摄影发展之前的艺术形式--绘画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传统视觉艺术为摄影的起源已经铺垫好基础。纪实摄影在摄影中占据着中流砥柱的地位,对于摄影史、摄影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做法已相当成熟。
  
  (一)、国外文献
  
  1、摄影史:
  
  在史实的搜集方面,先着眼在世界摄影史中,内奥米·罗森布拉姆编写了《世界摄影史》(A World History of Photography),它包罗了摄影所涉及的全部领域,以镜箱技术到最新电脑技术,地域上横跨了欧洲、美洲、非洲以及远东地区。主要分析了摄影的历史和背景等。
  
  早期中国摄影是藉由外国人带入中国的。1956 年马克·吕布访问中国 5 个月,于 1966年编着了马克·吕布早期中国摄影画册《The Three Banners of China》,此书将 60 年代早期中国社会环境和人文的真实写照以图书的形式呈现。
  
  伊安·杰夫里的《摄影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Photography),不仅是关于摄影史的评论,更详细的讲述了摄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以期对摄影在艺术中的地位及价值作出详细的见解。
  
  2、 摄影评论: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不仅为摄影界的领军人物,更将实践付诸理论,于 1951 年写出了摄影着作《思想的眼睛:布列松论摄影》(Eyes: Bresson thought of photography ),他指出:“摄影永远是视觉注意力的自发性行动,它捕捉的是瞬间和永恒”.布列松以细腻的笔触在书中刻画了他在苏联、中国、古巴游历中的所见及拍摄活动,他提出的“决定性瞬间”成为了摄影理论的最重要的观点,对前言中研究摄影理论提供了观点支撑。
  
  希尔达·凡·吉尔德写作的《摄影理论: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The theory ofPhotography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case )以媒介比较的方法,重新定义了有关于摄影的争论。其涉及到摄影与绘画、电影、空间艺术的比较;摄影是社会批判的视觉化工具;摄影是一种自我映现的媒介等。目的是了解摄影是一个具有多样性的领域的艺术形态,对本文摄影的背景理论起到了重要参考价值。
  
  3、 理论评论:
  
  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On Photography)被中国摄影界评为“摄影中的圣经”.桑塔格锐意而又富有感受力的文字带领读者深入探讨摄影的本质。以桑塔格独有的尖锐的写作特点和锋利的解剖观点,让人读来淋漓畅快。“摄影与绘画的影响、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等是本书讨论的切入点。它不止在形式上理解摄影,更将摄影作为一种开放的视觉样式加以多元视角的评价。
  
  斯蒂芬·肖尔的《照片的本质》(Photographs of the essence)集聚了摄影史上众多的着名影像,类型既包括纪实摄影也收纳了快照和地质航拍的照片。肖尔凭借在纽约巴德学院多年教学经验,将实践寓于研究理论。对评价分析摄影作品,以及为本文分析作品指引了方向。
  
  《摄影批评导论》(Introduction to photography criticism)由教授葳尔丝写成。本书主旨在于介绍摄影领域中的关键性学术论辩,辅以讨论当代摄影实践的焦点议题如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其社会政治背景。其中“摄影观念论‘、”摄影作为艺术的地位“等章节对本文前言探讨摄影的艺术形态形成了理论参考。
  
  同时西方的视觉文化研究也广泛集中地关注了纪实摄影的问题。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美)以一本《视觉文化导论》(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追溯了从绘画到万维网的视觉文化的历史及理论,提出了”为何视觉媒介会在当代日常生活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这一问题。
  
  理查德·豪厄尔斯(英)所着的《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将理论放在例证分析之上,让读者从图像的外观、形式、历史、意识形态、符号学、解释学等角度诠释图像。艺术批评家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Way of Seeing),立足于观看活动与观看对象的关系,以”祛神秘化“的意识形态方式看待艺术作品,成为艺术批评的经典之作。
  
  (二)、国内文献
  
  纪实摄影于中国的真正发端起于 1976 年,在经历了几次社会变革之后,才逐步与世界相接轨,走入了当代艺术的领域中。以中国纪实摄影角度来看,国内系统研究纪实摄影的相关书籍寥寥无几,重点多放在摄影理论的研究内容上。而中国纪实摄影在进入 21 世纪之后,各类展览和摄影比赛接踵而至,展览及会议后整理成集的图册向受众展现了更为立体、丰富的视野。此类作品成为了研究当代摄影理论重要的一部分,
  
  1、摄影史:
  
  以历史时间顺序来看,我国早期摄影艺术理论家刘半农,于 1927 年写成《半农谈影》,以漫谈的形式,鉴于中西方不同视角,探讨了摄影美学的基本问题,以自己的摄影实践,阐释了摄影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此为中国第一部详尽解释摄影艺术的着作。
  
  《中国摄影史略》是由宿志刚等几位学者共同编写的关于摄影于中国的史料情况。书中从早期照相馆的建立、摄影团体的成立等各时期的代表和人物说起,为中国摄影的历史提供了夯实的背景理论基础。
  
  2、摄影理论
  
  《中国摄影大系:理论卷》是最新整理成集的理论系书籍。由着名学者、摄影评论家顾铮、林路主编,囊括了从康有为到王璜生的 67 名学者的论文。以时间段整理,将各时期的代表作品呈现出来,以简要的方法将摄影理论整理的清晰明了。
  
  3、摄影评论:
  
  龙熹祖先生于 1988 年所着的《中国近代摄影艺术美学文选》,虽然在市面上几近绝迹,但却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及学术价值,对中国摄影理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摄影新批评丛书》系列是中国当代摄影中以摄影批评、摄影史研究、随笔以及访谈等多样的文本样式为主的摄影理论丛书。此丛书包含三本,其中摄影理论家那日松所着为《中国摄影批评选集》和《从红星胡同到”798“》,《中国摄影批评选集》将散佚在各种报刊文集中的摄影批评文章集中整理,呈现出 1923--2013 年中国近百年的摄影批评文本流变;《从红星胡同到”798“》,记录了作者从业二十余年的经历,既是对个人的回顾,更是对中国摄影前行的印记。在分析作品及接纳经验的方面对本文的问题也提供了支持。
  
  社会评判的纪实摄影是纪实摄影中最主要的形态,摄影家及策展人鲍昆所着的《观看再观看》,是近年来少有的摄影批评文集,本书视角开阔,点评犀利,强调摄影和现实生活的互动关系,对中国摄影史的梳理和建构做出了贡献。国内最详尽研究纪实摄影理论的即为孙京涛的《纪实摄影--风格与探索》,他说道”仅用摄影范畴的标准去评价纪实摄影的价值是远远不够的,它的社会学功能在其影像表现功能之上。“,此书鲜明的讲到了摄影师主观理解和社会目的的观察和讲述。此书不论对于纪实摄影的界线问题、表现方法、社会价值以及真实性的探讨都有全方位的描述,不啻于当代中国纪实摄影的优秀作品。
  
  4、展览摄影册:
  
  1994 年出版的《人民摄影十年作品选》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摄影作品集,它是《人民摄影报》创刊十年的经典作品集,汇聚了从李振盛、罗晓韵、胡武功、贺延光、王文澜到陆元敏、谢海龙、黑明、袁冬平等中国几乎所有重要纪实摄影家的作品,具有浓重的”中国特色“的纪实风格,是一部重要的文献资料。这些都是社会文献资料形态的纪实摄影。
  
  2009 年由王文澜主编《百名记者聚焦中国》这一作品展览式画册,包含了 1949-2009所有专业及业余摄影师拍摄的上千幅作品。在祖国国庆 60 年大典中,由中国代表传媒机构新华社摄影部等部门联合打造的史诗制巨制长篇,为祖国献上了一份”真实的礼物“,此摄影册对于研究当代摄影作品具有了文献性的功用。
  
  2009 年与展览一同出册的《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 2009》,由主办方广东美术馆编辑出版,此书图文并居,以展览主题展的五个单元为主,并将每一主题阐释,对于文章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实例。
  
  最新出版的摄影册《中国当代摄影 2009-2014》则以 2009 年之后的中国当代摄影作品为主,与展览同步分为三个单元。即”边界/漂移“、”景观/日常“以及”社会/身体“,三个单元呈现了如今活跃在摄影界的新摄影家和当代艺术家们的艺术作品,对于当代摄影实践研究实为最完善的总结。
  
  虽然中国纪实摄影史学着作并不多,但依然有很多学者研究探讨了摄影及纪实摄影的相关理论内容。
  
  例如博士论文:王振富的博士论文《影像史学研究》全面的探讨了影像史学的基本理论、叙事形式、步骤和方法等。在影像”真实性“的本质特性中,对纪录片、摄影展开逐一讨论,文章以”还原真实“为”真实性“探讨的出发点,对影像的历史加以分析考察。
  
  蔡萌的博士论文《演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摄影研究(1976-2010)》可谓将中国摄影于当代以来的演变建立了完整的框架。主要是对 1976 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进行再解读,本文将关注的重点放在 1976 年之后的时期内容中,着重分析了中国当代摄影中的”纪实摄影“与”观念摄影“,并讲述当代摄影是如何从一种宏大的国家意识形态叙事转变为到底层的民间叙事,并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演进,摄影在深度参与中不断塑造与建构出一种有别于西方的中国特色。
  
  韩鸿的博士论文《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以中国民间影像生产运动为研究对象,以政治经济学为根本指导思想,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来分析中国当下萌生的大众影像生产机制问题。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对中国大陆的大众影像生产较为深入的理论性专论。
  
  李科燕的《当代中国大陆社会纪实摄影的沿革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以”编年体“记录的方式,详细探讨了各时期纪实摄影在社会语境中的发展状况。文中阐释了”社会纪实摄影“这一概念,将 80 年代前的纪实摄影称为”纪实性摄影“,而将 80 年代中后期符合概念界定的摄影称为”纪实摄影“或”社会纪实摄影“.文章将中国社会纪实摄影分为三个阶段,结合每一阶段的政治背景分析纪实摄影如何在繁荣进步。此文主要将纪实摄影置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比较下进行分析,此与本文将纪实摄影的发展在中西方相比较几乎一致,所以需要慎重考虑。李科燕的这篇文章不足之处在于她单纯将纪实摄影置于社会时代语境下分析,没有结合纪实摄影在艺术、美学等方面的背景研究,如能加入这些方面文章会更加饱满。
  
  四、研究内容
  
  中国纪实摄影审美性特征是在历史流变的演化下不断发展总结,并以”典型性“、”人文性“、”批判性“以及与观念摄影融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论文第一章在论述了早期的纪实摄影在欧美和美国的变迁之后,在十九世纪中期进入中国。摄影初入中国时,在中国对于摄影”缺课“的情况下,走入了文革时期,呈现出了”典型性“的特征。摄影家罗光达所认为的”典型性“,是摄影记者在某一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所摄取的最能体现其本质的瞬间。而”文革时期“的摄影影像的”典型性“因有明显的为政治意识形态服务的倾向,而背离了纪实摄影所强调的”人文性“和”批判性“特征。由此看来,纪实摄影其实还没有真正的走入”纪实“阶段,而是被类型化禁锢了脚步。
  
  第二章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人文性“特征上。所谓”人文性“是指纪实摄影始终关注人,尤其是普通人的生存境况、精神追求,通过摄影影像呈现出对人性的理解与真实表达。1976年的”四五运动“惊醒了国人,有识之士们纷纷拿起相机记录改革的瞬间,如此,具有”人文性“的中国纪实摄影乃是在”四五运动“中才真正在中国起步并发展。从 1976 年的纪实摄影初醒直至 20 世纪 80 年代末,纪实摄影无不包含着中国改革时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呈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特征,在向土地与人的回归中,纪实摄影将焦点落在普通大众的身上,如侯登科的”麦客“与解海龙的”大眼睛“作品。这种”人文性“的关怀启迪了 90年代起步的纪实摄影”批判性“特征。
  
  第三章将视点落在纪实摄影本质特征”批判性“上。所谓”批判性“是指纪实摄影通过摄影作品及摄影师的拍摄行为提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通过摄影影像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并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90 年代之后的中国,由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摄影家发现了许多社会现实问题如艾滋病人、吸毒者群体等,出于对社会的反思及良心的驱使,纪实摄影师将这些具有灰暗色彩的社会问题揭露了出来,并形成了纪实摄影的”批判性“特征。至此,摄影踏上了纪实摄影的真正路途之中。由此看来,中国纪实摄影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段弯路后重返纪实性的历程是困难而又曲折的。
  
  第四章中,纪实摄影进入当代社会,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相机不仅普及进大众生活,数码相机与网络联姻创造出的各项摄影技术更使得摄影展现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各类大型摄影展如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中国当代摄影展(2009-2014)的开办,为中国纪实摄影走向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时至如今,纪实摄影与其他摄影形式如景观摄影、私摄影的界线已经越来越模糊,商业化市场下纪实摄影也走入了经济的浪潮中,其本身的人文性、批判性已经不似开始时那般明显。新媒体时代,媒体和商业互惠的背景下,中国新纪实摄影的发展方向也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以纪实摄影作为研究主体,梳理其发展脉络,运用美学,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等相关文化研究概念的研究方法,以各时期代表摄影家、摄影作品为例深入解读,力图阐释中国纪实摄影于历史阶段中的审美特征变迁。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纪实摄影论文
返回:摄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