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于 2005 年在深圳开始举办,至今已经走过十个年头,成为全球新闻摄影界的一项重要赛事,许多国际媒体将其列为必须参加的赛事之一。第十届“华赛”于 2014 年 4 月 15 日在北京揭晓,加拿大摄影师凯文·佛赖尔的作品《台风海燕》获得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大奖。本文分析“华赛”十年的成绩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华赛”十年基本概况
第一届“华赛”便收到 76 个国家和地区 1765 名摄影记者的 21627 幅作品,可以说是相当成功。此后历届“华赛”,参赛国家和地区的数量都在 50 多个至 78 个之间;参赛记者的人数少则 2300 多名,多则 3300 多名;参赛作品数量少则 2.2 万幅,多则超过 3.8 万幅。
“华赛”照片的分类,从第二届开始固定为 8 类 16 项,有突发性新闻类、非突发性重大新闻类、社会生活新闻类、经济与科技类、新闻人物现场肖像类、文化与艺术类、体育类、自然与环保类。第三届分设战争灾难类和非战争灾难类,用以取代之前的突发性新闻类和非突发性重大新闻类,此后各届基本沿用这样的分类方法。
“华赛”评委会由中外人士组成,第一届有 15 名评委,中国评委占据 8 席。此后各届设立 13 名评委,中国评委占据 5 至 6 席。“华赛”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应该说中国评委所占比例仍然偏高,影响其国际性和权威性。
每届“华赛”都要评选出一幅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它从获得金奖的照片中产生,最高奖金 10 万元。在 10 幅年度最佳新闻照片中,非战争灾难类、新闻人物类和自然环保类各有 1 幅,突发性新闻类有 2 幅,而反映战争灾难类题材的有 5 幅,可见“华赛”对此类照片的重视程度。中国两位摄影师的作品,分别取材于汶川地震灾区和玉树地震灾区,也获得“华赛”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
二、中国作品获奖情况
历届“华赛”都有大量中国作品参赛,而且获奖比例较高。中国摄影师的获奖作品,大多是经济科技类、文化与艺术类、自然与环保类以及体育类。第四届和第五届“华赛”体育类单幅照片的金奖、银奖与铜奖,全部被中国摄影师包揽;第七届“华赛”文化与艺术类单幅及组照的金奖、银奖与铜奖,也全部被中国摄影师包揽。而在战争灾难类及非战争灾难类新闻照片中,中国摄影师的获奖作品却比较少。这说明在国际新闻战场上,中国摄影师的实力还不够强。
三、“华赛”存在的主要问题
“华赛”设立的初衷,是以“荷赛”为参照系,建立一个观察世界变化的影像评价平台,加强国际同行之间的业务交流。“华赛”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
作为一项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参赛国家和地区数量越多,它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就越高。十年以来,“华赛”的参赛国家和地区没有明显扩大,参赛作品的数量增幅较小。第十届“华赛”收到 60 多个国家 3000 多名记者的 3 万多幅摄影作品,中国作品几乎占到一半。而参加“荷赛”的国家和地区每年都有 120 多个,参赛作品超过 10 万幅。例如,2013 年“荷赛”就收到 124 个国家和地区 5666 名摄影师的103481 幅作品。“华赛”与“荷赛”相比,参赛国家和地区及作品数量还有较大差距。
中国摄影作品获奖比例过高,影响“华赛”的国际性。前八届“华赛”,中国作品获奖比例都超过 27%,其中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分别高达 51.2%、40.4%和 52.1%;特别是第五届评出的 16 个金奖,中国摄影师摘取 11 个,比例高达68.75%,使参赛的外国摄影师成为陪衬。中国获奖作品比例偏高,固然与中国参赛作品数量较大有关,但中国作为东道主,应该正视“华赛”的国际化和影响力。
“华赛”中国评委比例过高。第二届至第十届“华赛”评委一般为 13 人,中国评委(含港澳台地区)占据 5 席或 6席,比例为 38.46%或 46.15%。如果中国评委话语权过大,那将不利于提升“华赛”的国际水准。
此外,“华赛”对获奖作品的市场推介不够重视,其官方网站虽有市场开发专栏,但只有几条新闻链接,没有对获奖作品进行宣传推广和市场开发。反观“荷赛”,网友可以通过其官方网站买到自己喜欢的获奖作品。
(二)“华赛”与“荷赛”明显趋同
照片分类趋同。目前“荷赛”照片分为 10 类,有突发新闻类、一般新闻类、新闻人物类、体育动作类、体育专题类、当代热点类、日常生活类、肖像类、艺术娱乐类、自然类,每类又分单幅和组照,另设年度最佳照片一个单项。“华赛”照片分为 8 类,计有战争灾难类、非战争灾难类、日常生活类、经济与科技类、新闻人物类、文化与艺术类、体育新闻类、自然与环保类。虽然“华赛”与“荷赛”照片类别的称谓有所不同,但两者的奖项设置基本一致。
评委成员趋同。历届“华赛”的评委成员中,许多都曾担任过“荷赛”的评委,比如德国《地理》杂志图片总监茹丝·艾希红、欧洲图片社国际关系总监玛丽亚·曼、美国《时代》周刊前图片总监米歇尔·斯蒂芬森等人。这种评委趋同引发的“华赛”与“荷赛”评选标准的趋同,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既然“华赛”意欲另立世界新闻摄影品牌,那就应该尽量减少导致价值评判标准趋同的因素。
参赛作品趋同。由于“荷赛”和“华赛”评选时间比较接近,不少参赛记者会将同一作品投给两个赛事,而且“荷赛”评选在先,“华赛”评选在后,这就很难保证“华赛”的评选结果不受“荷赛”影响。事实上,一幅照片在“荷赛”和“华赛”上先后获奖的现象屡见不鲜。
审美趣味趋同。虽然“华赛”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但它与“荷赛”一样,十分重视战争、灾难、死亡、疾病、贫苦等题材,比如“华赛”评选出的 10 幅年度最佳照片,有 7 幅是反映战争、灾难、死亡等题材的。虽然“华赛”评选尽量体现中国特点,也试图走出“荷赛”负面题材的阴影,①但总体看来,中华民族所欣赏的含蓄凝重、哀而不伤及中和之美,并未得到最大限度地彰显。
(三)虚假新闻照片的困扰
当今任何一个新闻摄影比赛,都无法彻底杜绝虚假照片,尤其是那些经过图像合成、调色等后期处理的照片总能蒙混过关。第一届“华赛”金奖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被网友怀疑为虚假照片,经证实后取消其获奖资格,作者本人也公开道歉。第二届“华赛”金奖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刚一获奖即招致怀疑,经调查证实确系接片作品“,华赛”组委会随即取消其获奖资格。第十届“华赛”银奖作品《流水线上的打工妹》,其实是 2005 年以前拍摄的“,华赛”组委会亦宣布取消其获奖资格。
虽然“华赛”照片筛选严格,但有些照片的真实性仍会引起人们质疑。第五届“华赛”金奖作品《芭蕾女孩》,当初发表时为横片,参赛时却以视觉冲击力更强的竖片出现。评委茹斯·艾希红认为,摄影师根本不可能取到这个竖构图的角度。尽管这幅作品最终以“恢复横片”形式而获奖,但争议之声却并未停息。②
四、对“华赛”的建议
“华赛”是中国新闻摄影界谋求国际话语权的一种尝试,既向全球新闻摄影界提供了一个东方视野的评价参照系,也昭示着中国新闻摄影的改革方向,③其价值和努力值得充分肯定。今后“,华赛”无论是在追求世界水平上,还是在体现中国特点上,都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一,“华赛”必须摆脱“荷赛”的影响,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荷赛”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其独特的摄影语言和创新精神。④“华赛”应当要求参赛照片表现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表现人的命运、情感、意志和力量,并通过获奖作品加以引导,真正突出“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第二,适当减少中国评委的人数。既然“华赛”强调其国际性,那就应该实现评委的国际化,邀请国际摄影界权威人士担任评委,以确保评选结果获得国际同行普遍认可。
第三,严厉制裁参赛照片的造假者。应该明确虚假照片的界定标准,比如经过裁剪的照片是否合乎参赛规则?经过PS 的参赛照片是否算作违规?可以要求参赛记者签订诚信合同,并确定违约金数额,一旦发现参赛记者造假,不仅要收缴违约金,还要将其列入“华赛”黑名单,终身禁赛。
第四,调整“华赛”评选时间。“荷赛”是每年 2 月份评选,“华赛”则是每年 3 月份或 4 月份评选。为了不受“荷赛”评选结果的影响,可将“华赛”评选时间提前到 1 月底或 2 月初。
第五,加强国际宣传和市场推广。“华赛”组委会可以广泛邀请全球新闻媒体前来参赛和采访,而不能单等参赛记者主动上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可以设立一个固定的基金会和工作团队,对“华赛”获奖作品进行市场开发,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而提高“华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①③甘险峰:《中国新闻摄影史》,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8 年版。
②黄丽娜:《“转向”使用的照片有违真实性吗?》,《中国摄影报》2009 年4 月 3 日。
④蒋耀波:《华赛:一个国家品牌的使命》,《青年记者》2007 年第 1 期。
自从外国现代广告的引进,再加上视觉和文化的发展趋势,整个20世纪的广告作品中满足不同性别的感官诉求已经成为行销的一部分。今天,很明显,含有色情内容是媒体和广告的一个普遍的形式。而且此内容的强度在近几年增多。我有兴趣研究性别凝视在广告摄影中的...
1掌握并理解数码观念,加深并延伸创作思想在传统摄影创作中,客观事物是创作的主体,拍摄的要点是以表达作者本身的审美观和对事件或事物本身的典型瞬间为出发点的,所得到的画面都是摄影家对生活中美的理解,数码创作于这种传统的创作形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拍摄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重要环节,在这之前,要确立一项节目新闻的立意,选材、构思和采访,没有图片、视频等拍摄材料的辅助展示,仅仅依靠文字来叙述事件就相对有些单薄,所以,需要锦上添花的拍摄素材处理,这样才能成功表达一个完整的事件。拍摄不是简...
小品一词本属佛教用语,最初由来据说是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略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自此之后,小品引申为篇幅短...
笔者近两年提出来一套理论,叫元影像理论.这是一种从全新的角度研究摄影的理论,同时可以付诸实践.这两年来实践元影像理论的人,有一个团队,影响也非常大,包括影像实践方面的王征先生等很多人.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以前的理论,即使...
在我国艺术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摄影艺术的发展因其特有的艺术与审美特点,成为了我国社会领域中较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但是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由于各类新型媒体技术的影响,社会艺术特别是影像视觉艺术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摄影艺术发展研究中,我们以...
让我们从最近的事情说起。2013年重阳节,安徽省宁国市副市长与当地民政局的官员为表示对于老人的关怀,一起去看望当地的百岁老人。这种政绩型工作,当地政府官方网站当然要报导。不过,当政府官网上出现了经过PS处理的众官员看望老人的照片时,却引起了各...
导言影像的基本功能是记录和纪实,是对现实生活的实体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技术客体造就了影像的发展,自1837年达盖尔发明了达盖尔铜版摄影术起,摄影就在视觉经验的传达上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图像呈现方式。一、研究背景纪实摄影是一个复杂的范...
自媒体时代手机新闻摄影得到了大力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都可以发表自己所在意的信息、图片并与大家互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虚假信息盛行也给人们带了很多困扰。...
自摄影术发明以来,摄影艺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技术发展与流派变迁。在此过程中,摄影构图技法从早期对绘画构图的直接借用,到后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构图语言,经历了一个继承、发展、革新的过程。一、摄影构图继承绘画构图中传统的形式美法则摄影发展早期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