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1 世纪初期开始,中国摄影界掀起了对风光摄影批判的浪潮,部分原因是国内风光摄影的畸形发展导致其语意不断窄化,致使“风光摄影”后来成为拍摄雪月风花“糖水片”的专属名词。于是“风光摄影”一词便逐渐被更为中性和通用的“风景摄影”一词所取代。伴着“风光摄影”衰落而崛起的是目前在国内如火如荼展开的“景观摄影”热潮。
较之风光摄影来说,景观摄影的审美不再局限于“愉悦视网膜”的小情小景,而是更加注重与社会现实的连接,其“无表情外观”的美学特征使这类风景更加具有批判性和向社会发声的可能。
一、风景摄影外延扩大化的具体现象和艺术手法
(一)“景观摄影”与“风景摄影”的关系
风景摄影进入当代摄影的语境,不仅涵盖了风光摄影,它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外延扩大出了很多“新风景”。这一外延扩大化的现象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最近较为热门的景观摄影的出现。景观摄影是指一种出现在消费社会、城市化进程中,建立在冷静、理性和相对客观的观看方式主导下,以“人造景观”作为拍摄对象的摄影类型,兼具了风景摄影的影像形态和纪实摄影的社会性,具有很强的当代性和批判性。它的出现无疑让我们对风景摄影这一门类有了更广泛和丰富的认识,对于风景摄影的载体和社会价值也有了新的看法和思考。
然而,“景观摄影”并不能算作一个独立的摄影门类,而是应该作为一种摄影现象来理解,这种介于传统纪实与风景摄影范畴的表达已逐渐成为中国当代摄影实验的新热点。
我们亦可以把中国目前出现的景观摄影作品纳入到风景摄影这一概念里来,而不应该割裂来谈风景摄影与景观摄影,它们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存在一种承前启后的关联性,同属于风景摄影的范畴。陈建中在《由“类型学摄影”到“景观摄影”》一文里表达了同样的看法,1他认为对于中国风景摄影这一术语来说,要不断地依时代变迁从而追加其外延定义,这就给当代景观摄影在历史和社会变化大背景下的文化诠释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学术上的前后比较研究在术语上提供了贯通性。
(二)传统风景摄影之外的新风景
除去这些遭遇批判的风光片外,风景摄影还有多少种观看与视觉的可能?我们不妨从目前中国出现的几类不同于传统风景审美趣味的创新尝试中,选取部分认可度较高又具有代表性的风景摄影式样做归类分析,以便深入思考影响摄影嬗变背后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现实,让我们对风景摄影有更多元和直接的认识。
1. 关注人与自然和人类生存环境的风景摄影
以往风光摄影表现景物只注重美丽的一面,以歌颂自然、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往往忽略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这个问题。同样是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拍摄自然风光,在当代的风景摄影议题中我们看到了更多富有现实主义内涵的作品。像王久良《垃圾围城》(2009)、许宝宽《新风景》(2010)、杨哲一《山水》系列(2012)等。他们从环境污染、人为破坏的角度切入风景题材,关注的是被现代文明侵蚀后的土地和自然风景,传统文化中原本用来修身养性的山水也已然变成了货真价实的人造山水。
2. 从自然走向社会的风景摄影
当风景从自然走向社会,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都市美丽的风光和雄伟的建筑。风景在当代摄影中剥去的是城市虚假、美丽的外衣,挖掘的是更深层次的政治和社会的隐喻。这样的景观作品其背后充满着摄影师对现实的审问与批判,亦能引发人们的思考,而不再是为都市的繁华颂歌。于是外部空间权力化的景观2,像何崇岳《计划性生育》(2007)、杨铁军《政府大楼》(2007)、王国锋《理想》(2008);现实荒诞化以及欲望视觉化的景观:曾翰《超真实中国》(2010)、倪卫华《风景墙》(2012)、朱峰《上海零度》(2004)、郑知渊《上海面目》(2010)等,都成为我们这个消费社会和城市化进程飞快的时代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也最奇特的风景。
3.“流浪”的风景
除了拍摄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外,还有一类风景摄影的类型在年轻摄影师中颇为流行,那就是“流浪”的风景。
像骆丹《318 国道》(2006)、游莉《寂静的纬度》(2007)、张晓《海岸线》(2009)、张克纯《北流活活》(2008)等。
他们选择游走,选择在路上,去发现别处的生活和最真实的自己。尤其是在极端的物质主义价值观越来越成为目前中国唯一的价值评判标准的时候,很多年轻的摄影师便选择挣脱眼前的困境,让自己做一次流浪汉,在路上感悟生命的本质和生活应该有的底色。因为年轻,所以他们有流浪的勇气和更少的羁绊,他们的影像同样也是远远的看,静静地等待,以及时空的神奇际遇后得到的,这样的风景有着安静的气氛和个人强烈的态度,背后是作者游离尘世的心和一个局外人的眼光对别处生活的思考。从他们的观看和思考中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人与生存的土地、人与自然的关系。(三)有关风景摄影里的“人”的思考风景、摄影、人这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又是如何发生变化的?“人”在风景摄影里的出现,是对人的强调还是弱化,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值得探讨的。中国早期的风景摄影尤其是风光作品里很少出现人,即使有人出现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总是作为环境的陪衬物,不是很小就是被有意弱化,不参与整个风景的叙事。然而这样“纯自然”的风光摄影已然走到终结,不是被收入图库就是被用于商业背景。我们看到的当代风景摄影的作品中“人”的痕迹越来越重,无论是批判还是强调,我们已然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我们从一开始对自然的畏惧和崇敬到对自然的征服和利用,再到后来的强夺和破坏,人类无休止的欲望改变着大自然,也改变着我们可以看到的风景。正如杨承德《恶之花》(2008)里城市周边被废弃的土地一样,人类的狂妄圈占和不合理的开发已然使大自然处处残垣断壁荒野片片。而火炎《新桂林山水》(2011)也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被人类意志强行介入的自然。
二、中国风景摄影外延扩大化的原因
(一)“百年不变”的中国风光摄影的时代局限性
中国风景摄影外延扩大化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百年不变”的风光摄影的时代局限性。而造成这种局限的原因正是我们把风光摄影绝对化成了一个专有的名词,就是指那些拍摄带有传统审美情趣,追求天人合一的文人士大夫情怀,过于艺术沙龙化的雪月风花的美景,而不是通过丰富实践获得的定义开放、姿态丰富的风景摄影。所以中国风景摄影才遭遇风光摄影的瓶颈,止步不前。
我们不可否认早期风光摄影的价值,也不得不承认唯美的“风光片”过多的作为“愉悦视网膜”的底层审美的摄影实践,而且其泛滥的趋势对中国摄影的发展造成了很大障碍。“百年不变”的风光摄影势必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也无法在世界人口剧增、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经济高速发展、城市景观纷繁复杂、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历史进程中参与现实对话,不能更多地关注和批判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二)受西方当代摄影的影响
此外,中国风景摄影的外延扩大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西方当代摄影的影响,而其中以中国为创作选题的摄影师,无疑是最直接启发和影响中国摄影师创作的。例如加拿大摄影师爱德华·伯汀斯基(Edward Burtynsky)从 2002年就开始在中国拍摄的一系列作品3,并在 2006 年拍摄了纪录片《人造风景》;以色列摄影师纳达瓦·坎德(NadavKander)则在 2006 年~ 2008 年间,带着他的大画幅相机从长江的发源地到入海口一路拍摄,展示在飞速的经济和社会转型期间,长江两岸居民的生活状态、城市与建筑的变化,还有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杜塞尔多夫学派的安德烈·古斯基、托马斯·斯特鲁斯等,他们对城市大型消费场所、社会景观或是工业场景的关注以及在中国的宣传和推广都促使我们去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也促使我们反思摄影来寻找我们自己的摄影语言和方法。
(三)中国摄影师的背景与他们的自觉探索
我们从前面列举的在风景摄影创作上有探索和创新的诸多摄影师中可以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大部分都是年轻的摄影人,而这其中又有像骆丹、张晓这样直接从报社记者出身的摄影师。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和看待事物的方式,并主动探索和尝试新的视觉语言和表达方式,而不是继续沉迷于风光摄影这样的创作类型。而这正是因为他们处在一个更加复杂、开放和多元的时代,而这个变革的时代更加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
可以说,年轻摄影人是中国摄影界前进的直接动力,他们对现实的关注、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当代影像的自觉探索,都推动和影响着中国摄影艺术的发展。
三、中国风景摄影外延扩大化的影响
(一)以风景摄影的外延扩大来反观我们生存的环境
分析风景摄影这一类型在中国的演变,同时也可以反观我们整个摄影界的发展现状,甚至是我们人类的生存状况。没有哪门艺术会比摄影更直观、更真实地影射我们的社会现实问题。例如早期的风景摄影对于人性的启蒙和爱国主义的寄托以及个人与祖国归属感的身份认可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如今兴起的景观摄影正是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境况的真实写照和反思。人们对于风景,或者说景观,有着丰富复杂的寄托,同时人类也因此遭逢了许多理解自然与景观的方式与表现手法,丰富了、深化了对于风景、风景摄影的理解。
(二)推动摄影当代发展的步伐,从保守、单一向更符合当代艺术的面貌迈进
探讨中国风景摄影的外延扩大化,最明显的一点无疑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当代摄影的进步,它不再像题材保守和审美单一的风光摄影,而是更加注重与现实对话,与时代接轨。同时,摄影走向当代,它的多元性、包容性、批判性等已经让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这种“当代性”之间的外延和起源差别让我们在面对一个摄影门类的概念时,不再固守传统的观念,而是更加注重外延和扩充对它的理解和界定。
(三)“景观热”正在催生出新一轮的摄影大军和过于形式化的景观
近几年中国摄影界出现的越来越多的有关景观摄影的展览直接把“景观摄影”推向当代摄影的主流,它直接影响着摄影人的创作。此外,展览的宣传作用也让更多的人去学习或效仿。一时间,摄影圈里便出现了“景观热”,而“景观热”正在引发新一轮的问题,例如越来越多过于形式化的“批判”式景观,并没有体现出创作者过多的思考和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只是徒有表面的模仿。正如颜长江在《荒诞以及荒诞之后》一文中所提到的:我们应该不止于揭示荒唐,这样的东西已太多了,我们批判时应该有收敛、理解与同情,保持一点对现实和人们的温情,这就是时下罕见的文化品质——悲悯。如是,景观才能上升到内心的高处,景观才有教堂的意义,才有仪式感受,才有拯救与逍遥!
4正因为我们过于缺少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对现实深入的体验与理解,只是一味追逐潮流和形式,我们的摄影才会屡次遭遇发展的瓶颈。缺少独立性和原创性的作品也往往是最容易被模仿的,正如现在越来越多趋于雷同的景观作品充斥于大小影展,大有当时风光摄影的势头。然而“景观摄影”一旦泛滥,风景摄影在当代语境中必将会再次陷入困境,寻找新的突破和出路。
让我们从最近的事情说起。2013年重阳节,安徽省宁国市副市长与当地民政局的官员为表示对于老人的关怀,一起去看望当地的百岁老人。这种政绩型工作,当地政府官方网站当然要报导。不过,当政府官网上出现了经过PS处理的众官员看望老人的照片时,却引起了各...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文艺的创新发展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只有文艺的繁荣发展,才能使人们增强文化自信,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从图腾符号、语言文字、印刷传播、再到以视觉化影像作为传媒的世界图像的时代,形形色色的符号和图像把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串连起来,并展示着人们在不同社会时空独特的观看与表达方式。与文学、绘画、雕塑、音乐等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影像文本因其能更加精确客...
风景摄影影像拍摄者与消费者的自然观是潜在的前提,影像既有创作者的个性追求,也有社会集体意识的共同理想。...
在中国,纪实摄影这一词汇最早出现于1981年。当时《国际摄影》杂志编辑部要翻译美国时代生活文库的一篇文章,其中Documen-taryphotography一词,老翻译家王慧敏将初稿文献摄影改译为纪录摄影,后又与老编辑林少忠商定改为纪实摄影。但随着时间的演进,纪实这两个...
中文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文化方式,纪实摄影自西方传入中国以来的一百七十年间,始终影响和传达着中国人的现代性文化经验。可是相较于西方成熟的纪实摄影话语,中国纪实摄影在体系性话语建构方面却较为欠缺。论文主要论述纪实摄影于中国的发展流变,在...
由中宣部批准设立,中国记协主办的中国新闻奖,是检阅我国优秀新闻作品的年度最高奖项。它不仅是广大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专业荣誉的基本来源之一,也是国家认可和肯定的主流价值观的集中体现。①笔者统计了第17届至第24届连续8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类...
今年,指导学生的一组中国元素水墨人像摄影作品在第十届全国高校摄影展览中获得大奖,这又一次给了我们在人像摄影创新的探索上一个肯定与鼓励。时尚的人像可以跟中国传统的水墨元素组合,迸发出新的火花。中国元素仍然是人像中可以汲取灵感与素材的重要方面...
20世纪后半期,照相机、摄像机以及数码影像技术的更新伴随着信息生产、传播技术的迅速更替,各种视觉影像越来越密集地出现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各种转瞬即逝的影像在大众媒体和新媒体中比比皆是。对于影像的研究也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诸多论...
1860年前后,中国广州、上海、香港等沿海地区陆续出现照相馆,直到1920年前后,摄影技术广泛运用于报刊杂志等印刷媒介,期间大约历经了60年。本文立足这段时期,考察国人如何理解与接纳摄影。清末以降,西方器物纷至沓来,摄影作为舶来品,无可避免染上一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