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宣部批准设立,中国记协主办的中国新闻奖,是检阅我国优秀新闻作品的年度最高奖项。它不仅是广大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专业荣誉的基本来源之一,也是国家认可和肯定的主流价值观的集中体现。①笔者统计了第 17 届至第 24 届连续 8 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类获奖作品,对新闻摄影作品在中国新闻奖中的获奖情况进行分析。
新闻摄影作品的获奖规模
从第 17 届至第 24 届中国新闻奖所有的获奖作品来看,8 年间每年奖项的规模基本保持在 250 ~ 300 件之间。其中,新闻摄影作品每年的获奖率不高,通常为 3% 左右。而根据之前有研究者对第 1 届至第 18 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的统计,平均每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的获奖比率约为 16.6%.②对比可见,新闻摄影作品在官方评奖中处于边缘化位置。
不同级别媒体获奖的机会差距
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国新闻奖时指出,受新闻单位行政级别和奖项名额配给制的影响,评奖讲求一定的平衡性。就具体的摄影类获奖作品而言,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之间是否也存在着较大的机会差距呢?由于中国新闻奖的特别奖历年来没有把新闻摄影纳入评选范围,因此笔者仅仅考察中国新闻奖一、二、三等奖的获奖情况。统计结果显示,从最近连续 8 届的获奖情况来看,省级都市报获得一等奖的概率(57.14%)远远大于中央级新闻媒体(28.57%),而所有地方新闻媒体获得的“新闻摄影”奖所占比例(57.14%)略多于中央级新闻媒体(42.86%)。
不同地区获奖作品的机会差距
根据国家统计局编制的《中国统计年鉴》的划分标准,按照经济发展水平把我国划分为东、中、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等 10 个省、直辖市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湖南等 6 个省 ;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西藏、陕西等 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东北地区则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获奖作品的地域属性由获奖作品的首发媒体来判断。从第 17 届至第 24 届连续 8 届中国新闻奖摄影类获奖作品来看,7 个一等奖中有 6 个来自东部地区,1 个来自中部地区 ;26 个二等奖只有 3个位于西部地区,并且都出自陕西一个省份,剩下 23 个二等奖被东部地区全部包揽。由此观之,东部地区无疑是大赢家。
获奖作品的类型分布
多年参加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奖初评和复评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盛希贵教授介绍,新闻摄影作品的题材主要分为“非突发重大新闻”、“突发新闻”、“经济科技”、“人物”、“体育”、“文化教育”、“自然环保”、“日常生活”、“军事与法制”、“国际传播”十大类。③之前的学者研究发现,作为整体的中国新闻奖,在评选中存在偏重政治时事类题材,经济、文化、体育、法制、科技报道略显不足的情况。④获奖的新闻摄影作品是否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呢?
从数量上看,新闻摄影作品获奖比例最高的题材是“非突发重大新闻”(18.57%),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时事政治类题材。但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科技”和“突发新闻”的获奖比例也不低,分别占到了 17.14% 和 15.71% ;从质量上看,在连续 8 届获奖作品中,突发新闻与非突发重大新闻一样,都获得了 3 次一等奖。
另外,我国的新闻报道一直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舆论导向,新闻摄影作品是否也是“弘扬主旋律”的正面报道占主流呢?在对连续 8 届获奖摄影作品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在总共 70 件获奖新闻摄影作品中,严格意义上的批评报道很少,典型的批评性新闻摄影作品有获得第 18 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作品《如此开会--大人乘凉,孩子遭罪》等,其余几则作品主要反映食品安全、环保领域的问题,所获的奖项大多为三等奖。由此可见,“新闻摄影”奖同样遵循正面报道为主的评选要求。
结 论
作为新闻报道中一个独立“兵种”的新闻摄影,其地位不容乐观。一方面,每年获奖的新闻摄影作品在数量上占比极低,质量上也参差不齐。许多作品在层层筛选中被淘汰出局,难入终审评委的法眼,以至于出现了 8 届中有 2 届新闻摄影一等奖空缺的尴尬局面。
在获奖机会上,都市报和地方党报的获奖数量和质量均高于中央新闻媒体。有学者分析认为,中央媒体因为版面及题材限制,报道内容多集中在严肃传统的时政新闻等硬新闻方面,不像都市类报纸可以用充分的版面刊登图片新闻或专题摄影。⑤这说明,中央新闻媒体要尽快转变观念,调整报道思路,将摄影报道的可读性和思想性结合起来,贴近生活,满足受众的多方面需求。
不同地区新闻摄影作品获奖机会的差距,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现实相一致。一方面,东部地区发展迅速,社会开放程度高,社会转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现象比较多,具有新闻价值的题材相对丰富 ;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媒体机构的经济基础、思想观念、人才队伍等方面普遍高于西部地区,因此其在新闻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西部地区的新闻工作者就无所作为。中西部地区的传媒业要实现追赶,就需要领导层面充分认识到新闻摄影的地位和作用,制定鼓励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的考评制度,从顶层设计上完善激励制度。另外,还需要加大对摄影器材的投入及对摄影记者的培训。
另外,从第 19 届中国新闻奖开始,一些具有登载新闻资质的新闻网站首发的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上了奖项。评委们在全媒体时代主动适应传播生态的变化,积极接纳新的图片传播方式,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拍摄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重要环节,在这之前,要确立一项节目新闻的立意,选材、构思和采访,没有图片、视频等拍摄材料的辅助展示,仅仅依靠文字来叙述事件就相对有些单薄,所以,需要锦上添花的拍摄素材处理,这样才能成功表达一个完整的事件。拍摄不是简...
让我们从最近的事情说起。2013年重阳节,安徽省宁国市副市长与当地民政局的官员为表示对于老人的关怀,一起去看望当地的百岁老人。这种政绩型工作,当地政府官方网站当然要报导。不过,当政府官网上出现了经过PS处理的众官员看望老人的照片时,却引起了各...
自媒体时代手机新闻摄影得到了大力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都可以发表自己所在意的信息、图片并与大家互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虚假信息盛行也给人们带了很多困扰。...
新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
一、企业新闻照片对企业的重要作用1.企业新闻照片是加强企业内部宣传的一个重要手段。企业宣传工作是向企业员工传播企业文化,让更多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充分了解企业的文化,让员工拥有归属感。利用新闻照片来展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文体活动和技能比赛等内容...
在当今改革大潮中,创新标志着一个民族的进步,创新也是众多人追求的目标。在各行各业中,创新已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新闻摄影也正随着新闻事业的改革而发展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与兴起,使平面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产生了新格局,信息传播也显现了新特点...
在1961年发表于《沟通》杂志上的《摄影讯息》一文中,巴尔特以新闻摄影(事实上是报刊摄影)为研究对象,对照片的讯息进行了语义-符号学分析。这一时期的巴尔特是一员符号学悍将,勇于做出果断的宣示[1].例如文章一开头就宣称,“新闻摄影是一种讯息”[2]....
前言摄影包括新闻纪实摄影和艺术摄影等,会议新闻摄影便是新闻纪实摄影的一种。会议新闻摄影主要包括室外摄影和室内摄影以及人物摄影,其被摄影对象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摄影所带来的新闻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时效性和显着性,并且应该具有趣味性和可接近性才能...
结论反思与展望21世纪的今天,数字照相机越来越大众化,摄影成为一种人人都可以使用的记录手段,这对摄影家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摄影家想要获得认可,就必须进行新的创作,这既体现在摄影手法的更新上,也体现在摄影观念的创新上。首先,在摄影手法上要把...
在新闻进入读图时代之后,新闻摄影专题越来越成为报刊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系列有着内在联系的图片经过梳理、编辑、排版等有机组织,连贯有序地直观展示事件,使内容变得深刻、真实、生动,不仅可以增强媒体的趣味性、吸引力,还可以让读者快速而深刻地了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