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标准化问题
国际贸易有国际标准,参与国必须遵循这种标准,中国国际贸易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很多标准化问题。
1.我国标准本身的问题。我国采用的许多标准都是国际最新标准之前的标准,十分落后,急需更新。另外,虽然我国有相关的标准,但这些标准被国家认证的非常少,而只能把发达国家的标准作为国家标准。除了个别的技术标准在国际上有一定认可度以外,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国际贸易大国,缺少被国际市场认可的技术标准。
2.我国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体系之间存在差距。现行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采用国际标准较少,实际采用的仅四分之一左右。国家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的比率较低。而欧美发达国家几乎都是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
3.企业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企业现状的标准化意识比较淡薄,相当一部分企业根本就没有标准化意识。没有正确地认识到标准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作用。企业缺乏标准化意识还体现在企业的管理上。中国的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标准化管理比较落后,这直接造成了企业的事实标准较少,不利于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二、绿色贸易壁垒中的标准化问题
1.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条件及表现形式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透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当前,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制定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来推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即以高环境标准准入条件作为限制进口的手段,从而使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步演变成环境壁垒,成为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产生于国际协议、法规、技术、公约、制度所派生出来的不合理的环境标准及其环境保护措施。
(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ISO14000是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帮助企业自觉地实现环境目标和经济目标,支持环境保护和预防污染,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ISO14000本身不是新的绿色贸易壁垒,而是为消除贸易壁垒制定的一套国际标准。只是由于某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制定了过高的环境标准,甚至高于本国标准的双重标准,才形成了对出口国的绿色壁垒。
(2)环境标志制度是指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环境标准向有关厂商颁发的,证明其产品符合环境标准的一种特定标志。它向消费者表明,该产品从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使用到回收、利用和处置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环境无害或损害极少。在环境意识较高的发达国家,50%以上的消费者会自觉选择绿色产品,因而取得绿色环境标志,也就取得了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有些国家便借此大行贸易保护行为,严格限制非环境标志产品进口。由于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其环境标志所依据的环境标准不一致,对产品的评价方法也有差异,加之对外国产品的歧视态度,发展中国家往往很难获得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志认证,即使有幸获得,代价往往也太大,最终总会影响其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从而形成了一种变相的贸易壁垒。
2.标准化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标准一方面有助于确保各国的技术互相兼容,使消费者了解在国外生产的产品信息或他国的加工工艺,从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国际贸易;但另一方面,在标准对国际贸易体现出促进效应的同时,标准也可以成为贸易保护措施。
第一,使我国出口增长速度减缓。以出口为导向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一大特色,经济的落后和技术的匮乏,环境的污染,使我国产品质量与国际标准相差甚远。例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处于高速发展的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制定了较高的环境标准,有着先进的环保水平和技术要求,它们为了维护本国农产品市场的利益,凭借其先进技术优势和经济实力,在对外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的进入本国市场提出较高甚至过于严格的环境标准,使我国出口产品进入其市场困难重重。
第二,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劳动力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是我国产品出口具有价格比较优势的原因之一。而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要求产品从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到报废的各个环节,都要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生态标准去执行,达到无公害、无污染的标准。在发达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下,我国相关产品出口企业为了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就必须从各个环节严格的按照规定标准进行检测,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不足以承担高额的检测成本,增加了我国产品的生产成本。
第三,促进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的发展。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使人们受到绿色观念的冲击,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对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绿色产品已成为各个国家发展绿色农业的重中之重,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我国绿色产品这个行业正处于初级阶段,绿色产品市场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因此应顺应这一国际潮流,为绿色产品发展创造出优越的市场环境,加强科研力度,鼓励农产品技术创新,实现绿色产品品牌效应,进行绿色营销,扩大市场份额,最终实现我国绿色产品市场的全面发展。
第四,有利于我国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和质量提升。随着绿色产品的快速发展,国际市场上对产品需求的结构变化必将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在我国,与资源再生、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相关的一系列初级农产品由于对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以及国际市场是对产品结构的变化已在市场上无法立足,最终会被国际市场淘汰,新兴的无污染,绿色,环保的绿色产品会成为替代品,这会引导我国的产品产业结构的发生转变,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与国际市场上的产品标准接轨。
三、应对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标准化方法
1.加强和完善预警机制,掌握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动态。绿色壁垒不是静态的,而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动态贸易壁垒。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设立收集、分析、咨询和管理贸易壁垒信息的专门机构。根据我国出口产品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收集并分析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信息及发展动态,加强对发达国家和主要贸易伙伴国家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卫生检验检疫标准、政策和内容的研究,密切注视全球技术性贸易壁垒变化的新动向。
2.开发绿色生产技术,增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例如,我国农业应实施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促进农业走技术进步、保护生态环境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技术标准,规范化肥、农药、除草剂、兽药的使用,实施农产品生产过程标准控制。由政府推动建设农产品生产、出口基地,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扩大农业环保技术的开发创新,提升农业环保技术的整体水平,增强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
3.加快制定和完善技术标注和法规。首先,要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认证体系,要根据WT0有关协议,大力推动绿色产品原产地标记认证制度,积极实施IS019000、IS014000标准的认证,加快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的步伐。其次,申请绿色认证。申请绿色认证是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方法。不仅能获得发达国家对本国贸易商品的肯定,也能更好地证明我国对外出口商品质量符合环保要求,增强我国企业在国家市场的竞争力4.提高检验检疫的技术水平,适应发达国家高标准的要求。我国质检部门现有的技术水平及检验检疫的能力与发达国家的检测水平相比,有比较大的差距。由于我们的检查检测手段、技术方法比较落后,检测设备又跟不上,达不到发达国家苛刻的技术标准和卫生检验检疫标准的要求,从而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向发达国家的出口。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大对检测技术机构的科技创新,提升检验检疫技术保障的精准化。为进出口商品的有效监管及应对国外绿色贸易壁垒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结语
标准化问题是制约中国国际贸易的重要问题,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如何应对国际贸易当中遇到的标准化问题并改变这种现状,变被动为主动,是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中国应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及时调整国内对外贸易措施,认真研究国际贸易中的有关标准化问题,寻求应对措施,有助于我们随时破解遇到的棘手的国际贸易问题。标准化工作在国际贸易中,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消除不必要的绿色贸易壁垒,使标准化工作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巴久拉杰。中国国际贸易遇到的标准化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3(27)
[2]葛京。标准的形成及其与国际贸易关系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
[3]李汉凤。标准化与贸易技术壁垒[J].物流管理,2007.
[4]张莹。基于预警信息对农产品出口绿色贸易壁垒的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12(12)
[5]林汉川。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对策探析[J].中国软科学,2002(3)
面对大数据背景,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需要对大量的来源不同、形式多样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对国际贸易中的涉税事项进行提前规划、以合法手段降低或减免税赋以缓解财务压力,获得理财收益。...
一、前言隐喻现象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俯拾即是。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从亚里士多德时期到现今。学者们从不同的领域对隐喻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包括哲学、修辞学、文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等。传统的隐喻观认为,...
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标准或手段,绿色贸易壁垒即现代国际贸易中,一、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或动植物健康)而实施的限制乃至禁止贸易的措施。它有另外两个别称是环境壁垒和绿色保护主义。绿色贸易壁垒的特点主要有四个:第一是有合理名义,第二是有广泛保...
如今是信息化社会,电子商务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势头强劲,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是电子商务进步的前提。...
本文对中国关税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自从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后,我国虽然关税总体水平一直不断下降,中国关税税率与发达国家关税税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但对待不同国家、行业的关税差距较大,对我国的弱势产品有很强的关税壁垒保护。...
第3章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及影响3.1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3.1.1物色贸易伙伴在国际贸易中物色合适的贸易伙伴至关重要。与传统的贸易方式相比,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更加方便快捷地搜寻到理想的贸易伙伴。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中,外...
在亚洲地区我国已经有足够深厚的国际经济合作基础, 并逐步与亚非拉欠发达地区、欧美发达国家开展全方位的国际经济合作, 全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国际经济合作战略的发展与转变势在必行。...
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是中国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贸区。据统计,中国目前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据海关数据显示,从2009年末到2013年末的四年间,中国和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增长108.26%,2013年度达到4436亿美元;相互投资累计超...
现阶段,国际贸易开展越来越频繁,全球化为产业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基于此,需要相关产业强化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抵御外来企业的竞争,保持自身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实现自身的长效发展目标。...
近年来,中外合资企业的数量扩张有逐步放缓的趋势:2000年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已攀升至54.3%,而中外合资企业实际到位资金却首次出现负增长;2001年新批的外商独资项目已比合资项目多出70%,投资额是合资企业的2倍;外商独资企业正成为跨国公司进人中国的主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