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

对民间疾苦的思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6-07 共622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苏联时期中亚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探析 
【绪论  第一章】对苏联时期中亚文学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再认识 
【2.1】对民间疾苦的思考 
【2.2】对女性问题的关注 
【2.3】对人情人性的书写 
【第三章】中亚小说中人道主义思想的根源探由 
【结语/参考文献】中亚小说中体现的人道主义关怀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 苏联时期中亚小说中人道主义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

  2.1 对民间疾苦的思考

  通过对苏联时期中亚小说的研究不难发现,中亚作家在对民间疾苦的思考中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了人道主义思想:一是“生之艰辛”--对“天灾”的描绘,二是“活之不易”--对“人祸”的记叙。所谓“天灾”,主要是指中亚居民生存的艰苦的自然环境以及后天的自然灾害。而“人祸”,主要是人们受到生活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的迫害,以及万千家庭因战争而受到伤害等这些人为灾祸。本节将着重从这两方面来分析相关作品,透过中亚作家们对民间疾苦的思考、对人民艰难生存和生活的观照,进而揭示其创作中包含的人道主义思想。

  2.1.1 对艰苦环境的记叙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东南部的高山又阻隔了大洋暖湿气流的进入,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雨水稀少,天气干燥;日光充足,蒸发量大。诚然这样的气候对发展部分农业而言是有好处的,且阿姆河和锡尔河也千百年的滋润着这片古老大地,但荒漠、半荒漠和草原仍然占据了从里海到天山之间的巨大面积。就此看来,中亚地区先天的自然条件是相当不好的,干旱与贫瘠充斥于这里的土地。面对先天恶劣的生存环境,加之后天灾害的影响,中亚作家对人民严峻的的生存状况有所感触,在他们相关的文学作品中也或多或少的透露出各自对普世生灵深切的人道主义关怀。

  苏联塔吉克作家艾尼是塔吉克苏维埃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创作给塔吉克文学开辟了新的途径。他热爱祖国和劳动人民,在革命前他就不断地和封建势力作斗争,十月革命后,艾尼的创作得到了新的发展,这也使得他在苏联文坛上占据了重要地位。艾尼的巨着《布哈拉》①原名《回忆录》是一部共分五卷的自传体小说,但这些“回忆”并不限于他个人自传的狭窄范围。他立意在这本广泛描写的作品里,写出一生中各个阶段的所见所闻,还原一个真实的布哈拉。《乡村卷》里描绘了作者的童年时代以及在这些年代中所发生的事情,艾尼的童年可谓是幸运和不幸并存的。幸运的是有父母兄弟的陪伴,而不幸的是家庭生活的极端贫穷,与此伴随的还有“天灾”.在“流沙”和“同沙灾作斗争”里艾尼描写了发生在家乡沙弗利干的一次沙灾侵袭。就在一夜之间许多村庄被沙土填平了,庄稼也被毁灭了。灾后的景象可以说是昨天还闪闪发光的小河,今天变成了高高凸起的沙丘;昨天还完整的村庄,今天变成了死气沉沉的瓦砾场;昨天还悦目的果园,今天就已经披上了丧服。外祖父那草原上的葡萄园也难以幸免被沙土盖没了,大人们带着工具、干粮和水一起向草原出发去“抵抗”天灾,草原上的人忙碌得跟蚂蚁一样。

  庆幸的是只要在一天的时间内能搬出园子里所有的沙,果园就还能够保得住。并不富足的土地,一夜之间变成了干旱无情的沙漠,这对生活本就艰难的塔吉克人民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但只要人们还要在这片大地上生活,对“天灾”的抗争就得无条件继续。灾后,沙弗利干的居民们决心要把旧河床里面的黄沙挖掘出来 ,重新引入水源。在众人几经周折的努力之下,水终于来了,这次沙灾也终于暂告一段落。透过艾尼的笔端,他对这些在苍茫大地上生存的蚂蚁般小的弱者们的关怀可见一斑。

  同样的关怀在苏联土库曼作家凯尔巴巴耶夫的作品中也有体现,凯尔巴巴耶夫的创作总是和他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着,他善于描写了土库曼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九五二年的春天,凯尔巴巴耶夫曾在土库曼大运河的建设区旅行过一次 ,这一次出行让他颇有感触,随后便写出了《土库曼尼亚的春天》①。透过这篇小说,可以知道曾经的土库曼在历史上一直被水源问题紧紧缠绕着,每一个一年四季,这里都是一个有着太多阳光却又十分缺水的国度。着名的“黑沙漠”--卡拉库姆沙漠从太古时代起就在此形成了一片黑沙海洋,沙漠占据了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土地。多少年来,各民族各部落间也常常因为水源问题引起激烈的斗争,本就稀缺的水也被自相残杀的鲜血给染红了。面对这无法控制的先天灾难,人们未曾放弃过在这一毛不拔的土地上生活的任何可能。在《土库曼尼亚的春天》里,尽管展示了在中亚土地上的生存之艰难但也同样可以看到人们为了改变这种不幸而为之付出的努力。因为他们明白,只要给土地灌溉了水源,土地就会以惊人的慷慨给予报答。小说中描写到,从沙皇时代开始,这里就一直酝酿着一项伟大的工程--土库曼大运河,人们试图将安姆·达利亚的河水重新引入它古时的河道,再次让贫瘠的土地焕发生机。在苏维埃政权下,经俄罗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广泛研究和勘测,土库曼人民逐步开始了大运河各个阶段的建设工作,生命和欢乐也将回归到这片古老的土地。大运河长达一千多公里,横贯卡拉库姆沙漠的心脏,土库曼人民热情地投入这一伟大工程 ,他们亲切的称这条运河为“富饶与幸福的运河”,等到这一项伟大的改造自然的工程竣工之日,生命将重新沸腾起来,而土库曼也会成为泛滥着棉花海洋的“白金之国”.透过凯尔巴巴耶夫这切身体会的笔调,他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对土库曼人民的关怀也真可谓一览无遗了。

  2.1.2 对不合理现象的控诉

  中亚五国在历史上曾有过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但在十月革命之前,中亚地区民众的文化程度依然很低。由于政治、经济等种种原因他们无法接受到先进文明的熏陶,继续受着旧社会等级制度和封建荼毒的迫害。这些内容在苏联时期中亚作家的笔下都是有所记录的,且也无一不透露着作家们对于这些生活之中的弱者们的悲悯与同情。但在遭遇生活中的各种坑害和压迫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愚昧懦弱的。有着觉醒思想的新人的出现,给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们为改变命运作出的奋斗也同样永久地被作家们刻在了笔端。

  苏联哈萨克作家阿乌埃佐夫是哈萨克现代文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阿拜之路》①是他文学创作走向成功的重要标志。苏联曾有人评价他说:“如果说 19 世纪哈萨克诗歌的巅峰是阿拜,那么 20 世纪哈萨克文学的顶点是阿乌埃佐夫。”②《阿拜之路》是阿乌埃佐夫根据哈萨克诗圣阿拜奇特而悲壮的生活道路创作的历史小说,作品中记叙了很多非人道的事情,而又正是在那些非人道的陈述之中,作者对人们遭受不合理现象迫害的控诉表露无遗。在作品中能看到各家族各部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会发生纠纷和斗争,而阿拜的父亲库南拜正与这一系列的事件有直接瓜葛。库南拜是作为一个施害者的形象出现的,这是一个幕后操纵的黑手,特别是小说中记叙到阔尔达事件的时候,更是让人义愤填膺。谣传中阔尔达在自己儿子死后不久便与媳妇有染的事情完全就子虚乌有,而隐藏在这背后的阴谋就是家族间的利益纷争。库南拜这个惨无人道的封建头目率众人处决掉了这个所谓的破坏了宗教法规的伤风败俗、有害人伦的“家族败类”.阿拜是受过文明熏陶的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亲眼目睹了这一草菅人命的惨剧的发生,他完全无法接受父辈们的暴行。此外,库南拜子女们的命运也无可逆转的受到父亲权威的影响。库南拜为了让民众依附于他,维护自己的统治,暗地牵制各种势力,小说中写到为了和解他与布皆依因牧场引发的矛盾时,他竟将自己的幼女卡姆霞特送给仇家作养女,其实多年积累下来的怨恨根本不可能因为这微不足道的和解行为而结束,卡姆霞特最后在受尽了粗暴冷酷的折磨之后惨死在了仇家。另外,阿拜和弟弟乌斯盘的婚事也充满了太多的父辈们为自己利益并不征求当事人意见而完全包办的因素。特别又是阿拜已经有了托葛建这个情投意合、两情相悦的心上人时,故事自然演绎得更加揪心折磨。因当时年小力弱的阿拜根本还不能反抗父辈们的决定,他只能乖乖的屈服,并不爱迪丽达的他无奈地接受了命运对自己未来岁月的安排。就这样,库南拜子女的爱情甚至生命最终沦为父亲为满足自己私欲这个过程中的牺牲品了。阿拜是作为库南拜对立面的形象出现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势力所代表的新旧思想的冲撞在小说中也随处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拜注定无法和父亲生活在同一屋檐之下。库南拜一心要把阿拜培养成自己家业的接班人,可事与愿违,阿拜最终勇敢的对封建父权说了不,他带领劳苦大众和以父亲为代表的旧势力进行了大无畏的斗争。在整部小说里,阿拜作为种种不合理现象的见证人,激愤与痛苦占据了他。也正是通过对阿拜因这些件事件受到的冲击的描绘,阿乌埃佐夫道出了对受害者的怜悯和同情、对刽子手的愤怒和诅咒以及对那个时代不合理现象的不满和控诉。

  在艾尼的《布哈拉》里也同样有很多对塔吉克人民生活中曾经的那个骇人听闻的时代里不合理现象的控诉,通读整部作品可以发现艾尼完全是在以暴露的笔法进行揭发和讽刺,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一种“暴露文学”的味道。小说中绝大部分是描写塔吉克封建王朝统治下的腐败政治和新旧思想斗争,特别是在十九世纪末布哈拉青年们开始倾向俄国文学时,布哈拉反动派疯狂迫害学习俄文的人等章节都是小说中极为精彩的地方。

  屠拉勃经常离开乌烟瘴气的布哈拉到撒马尔罕去透气,在那里他开始接触到俄语,慢慢的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而其他人却把他当成异教徒,还要把他逐出神学院。他在撒马尔罕带回了一双俄罗斯人穿的皮鞋,每走一步那鞋子就发出叽叽的声音,因为布哈拉的人都是穿那种无声的鞋套,所以这次他又被当成了异类,于是这个敢于打破神学院数百年来传统习惯的屠拉勃遭受的非议就更多了,直至最后他终被无情地戕害。面对封建势力对进步思想的迫害,作品里出现了一系列的以艾尼父亲等人为代表的正在觉醒的、具有新思想的人,他们都是勇于向封建势力挑战的人,他们在艰难之中崛起,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的力量压向并最终战胜了旧势力。通过艾尼的口诛笔伐,小说从各方面给予了塔吉克社会中不合理现象以最无情地暴露,艾尼对凄苦人民的同情和对罪恶势力的愤恨无一不展示出其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

  2.1.3 对残酷战争的批判

  苏联时期前前后后发生的战争使大地生灵涂炭,战争贩子们疯狂的叫嚣战争、拼命的扩充军备来迫害新生政权,特别是卫国战争给苏联人民带来的灾难可谓不计其数。面对各种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画面,中亚作家对战争带来的沉痛伤害都有所思,对残酷战争的批判在创作中更是有所体现。特别是每每读到战线前方和后方的人们为扞卫苏联政权、为赢得最后胜利而全力抗争的章节时,就又让人感到欢欣鼓舞。因为纵使战争残酷,中亚人民也不曾被打到,相反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更加团结了,反动势力妄图通过发动战争来搞破坏的罪恶阴谋也终究无法得逞。

  苏联吉尔吉斯作家艾特玛托夫创作生涯前后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有很大变化,但人道主义思想却始终是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母亲-大地》①以回忆的方式记叙了托尔戈娜伊在战争中失去她丈夫和三个儿子的故事。小说开篇叙述了一大家子和美的生活景象,丈夫苏万库尔担任农庄的队长工作,向来很忙;大儿子卡塞姆继承父业在农庄当拖拉机手,他与阿莉曼情投意合,小两口也无比甜蜜;二儿子马谢尔白克博览群书、品学兼优,决心中学毕业后继续深造然后当老师;小儿子查纳克长得漂亮,各方面也都还不错,是集体农庄的共青团书记。但是这所有的幸福都抵不住战争爆发而要化为泡影和灰烬,每天都有很多人接到入伍通知书去支援前线战斗。最先是一家与卡塞姆的离别,接着苏万库尔也上了战场,后来在学校的马谢尔白克也来信说已应召入伍,直至最后年龄还不到十八岁的小儿子查纳克也响应共青团的号召自愿上前线与母亲和嫂子不辞而别。

  当大儿子和丈夫战死的噩耗传来时,一对不幸的寡妇就此诞生。马谢尔白克也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查纳克则是直到战争结束也毫无音讯。在战争的年代里,无论哪一家都免不了被战争之神掐住脖子,由此而来的生离死别让人痛彻心扉。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因承担责任而伟大,在小说中可以看到战线前方和后方的人们勇敢地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战争不能动摇他们的意志,不能屈辱也无法征服他们,战士们上战场时毫无畏惧,而战线后方的人们也在继续地与生活抗争。托尔戈娜伊替夫担任队长工作,带领着农庄的人们终于在历经无数艰辛之后看到了新生活的曙光。

  艾特玛托夫用他的笔记录了在那一个残忍岁月里发生的虐心故事,他对残酷战争进行了最无情地批判,也表露出了对托尔戈娜伊那个时代众多人悲惨遭遇的同情。虽然随着时间继续向前游走,战争的记忆在人们脑海中也日渐淡薄,但它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却是永远无法平复的,因为曾有过的美好时光已一去不再复返。

  在艾特玛托夫的其他作品中也不同程度的对战争进行了批判,如在《和儿子会面》①中作者刻画了一位慈祥老父乔尔东,一日他神色平静的回到家给老伴说要去战前儿子教书的地方找儿子苏尔坦。但苏尔坦其实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牺牲战场了,只是老父亲觉得他还活着,便想要去看看他。随后便展开了当年姐姐们千方百计阻止弟弟参战、苏尔坦无论如何又要坚持去前线以及父亲如何成全儿子的想法让他上战场的画面,故事的篇幅并不长,但却洋溢着一种难以言表的父亲对逝去儿子思念的悲凉;同样还有《我是托克托松的儿子》则更多的寄予了一个儿子对在战争中牺牲的父亲的无限思念之情,父亲只能永远的活在儿子心中了。通过对战争的批判,对生者坚强的记叙,艾特玛托夫蕴于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由此凸显。值得注意的是,从三十年代中期起直至卫国战争和战后一段时期,苏联作家在触及战争题材的人道主义文学创作时,都开始强调其战斗牲。

  作家创作时不再单纯地寄予同情和愤怒,转而还表达出要积极的作出行为去反抗,这也是和传统创作极为不同的地方。正如法捷耶夫曾提到的:“我们有义务高声发出人道主义这一伟大的声音去反对战争贩子,因为构成全世界人类大多数的千百万普通人等待着我们这样做。”②苏联吉尔吉斯作家赛迪克别科夫在其长篇小说《我们时代的人》里也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小说开篇描写了巧尔朋集体农庄苏维埃新生活的全景,人们在劳动中建立了新的关系,整个农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和平的劳动被敌人的进犯阻扰了,卫国战争的爆发改变了农庄原来的发展方向,一切工作转入战时阶段。年轻力壮的男人们上了前线,老弱妇孺则接替男人们的工作,挑起了生产的重担。在赛迪克别科夫的笔下,战争给千家万户带来的伤痛是让人无法释怀的,法西斯强盗的侵略也是不可饶恕的,但大家并肩作战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反抗穷凶极恶的敌人的勇气和行为却是终将被永久铭记的。

  当然,苏联时期中亚作家们对民间疾苦的关注肯定远不止以上的内容,但通过记叙事物来传达思想的宗旨恐怕都是一致的。中亚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后天的自然灾害,决定了在这片大地上的“生存之艰辛”,加之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和残酷战争的迫害又决定了在这片大地上的“生活之不易”.面对小说中记叙的各种“天灾人祸”,不难明白生活其实就是:生下来,活下去!而如何“活下去”,站在高山之巅俯视民间疾苦的中亚作家在他们各自的作品里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便是--生活是一种行动的哲学,遇到难题首先先要去正视,面对逆境要学会去积极应对。正如之前作品里出现的:面对自然灾害,要积极抗争;面对不合理现象,要勇于挑战;面对战争,要敢于承担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唯一不能做的就是放弃,诚如海明威所言: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够给打败!在中亚作家对中亚人民不幸遭遇记叙的背后可以看到中亚民族逆境之中越挫越勇越挫越强的精神,而正是这种值得歌颂的不屈服不妥协的正能量指引着他们去超越曾有过的种种不幸,将伤痛化为力量从而让未来更加美好!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外国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