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论文热门推荐10篇之第六篇:探究英美文学作品与地域文化的内在联系
英美文学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要想进一步了解英文文学作品,需要从英美文学的语言出发,主动了解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来源和特点,便于掌握特定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的运用技巧[1].语言是交流的前提,也是一门艺术,为了更全面的认识地域文化,需要积极挖掘英美文学作品的潜力,并意识到英美文学作品与地域文化的内在联系,便于增强对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的认同感。
1.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
1.1《圣经》中的英美文学语言艺术
《圣经》在发展中已经历多年的文化沉淀,是西方基督教文化精神支柱[2],了解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的环节,也可以更多的了解《圣经》中含有的语言内涵,从中体会到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最早的发展源泉,《圣经》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作用着重体现在:寓言故事以创作为主要素材,如著名的《贝尔武夫》,诗中提到上帝,还介绍了妖怪的来历,这些内容引用了《旧约全书》;寓言故事中还加入了幻想部分,这是西方文化精神的体现,在欣赏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西方地区的历史环境;以故事的方式告知《圣经》的寓意,宣扬基督教,提倡基督教文化,这点从《天路历程》作品中客厅的布置可以看出来,诗人追求浪漫主义,将心中的期待以故事叙说的形式体现出来;《扫罗王最后一站之歌》颂扬了地区人们敢于斗争、不畏强权的伟大品格[3].
1.2 神话故事中的语言艺术
古希腊神话是欧洲文明起源的根基,这个时期的神话故事具有明显的文学性,其语言特点偏向艺术性。初期的神话故事在经过艺术繁衍之后产生后来的希腊文学,它在故事内容的编排、情节设置等都是不可替代的,强调的是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古希腊神话是英美文化发展的基础,该时期出现很多诗人与历史作家,在阅读古希腊神话的环节,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古希腊文化气息,追求乐观、自然之美,古希腊神话注重对人物个性和形象的刻画,加入想象,从而塑造出形象完美的古希腊神话人物。
2. 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
2.1 尊重文化差异
英美文学作品尊重文化的必然差异,从英美文学作品语言中可感受到地域文化的差异性,语言叙述的环节,由于思维方式灵活,采用恰当的语言更能展示出作品语言的艺术性。民俗习惯、价值观等在作品中得到体现,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在特定环境下形成了不同风格的语言特征,英美文化凸显多元化。比如红在汉语中的解释,出了表示颜色以外,还预示着吉利、喜庆、红火等意思,是吉祥的象征,而在英美文学作品中,red仅表示颜色红色,汉语作品中的"老人家"是指年长的人,代表对年龄大的人的尊重,英文中的"old"不仅有年长的意思,还有落后、落伍等的意思。由此看出,地域文化的差异,人们对同一个名词、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认知,并形成不同的差异性,英美国家的人民认为,个人主义象征着自由、民主、平等,只要个人主义不与国家利益存在冲突,提倡个人主义,但是我们中国人普遍以为:个人主义涉及个人利益,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个人主义与我国提倡的集体主体存在矛盾,中国人更为注重团结、合作,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2.2 戏剧性的独白
戏剧性独白最早出现于1857年,而后戏剧性独白在英美文学作品语言得到普遍运用,比如经典的《骑士与圆颅党人之歌》中,采用戏剧性的独白,更好的体现《骑士与圆颅党人之歌》这部作品的语言特征。作者与说话的人分离,这是戏剧性独白的特点,读者不仅可以听到主人公的声音,还能够从文字中感受主人公的品格,在评价作者的过程中,采用的语言具有明显的代表性,作者引导读者进入到想象空间,以此促进读者深刻领会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精神内涵[4].独白在作品中的使用,源于现实,但是部分内容又高于现实,从作品中可体会到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的思想性和艺术魅力,灵活使用独白将作品的艺术性得以更高层次的呈现。
结束语:本文是站在跨文化视角上分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从《圣经》、古希腊神话中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并深入探讨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同一事物在不同国家代表的意思不同,英美国家对"red"、"old"的认知与中国人也不同,运用戏剧性独白的基础上,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呈现。
参考文献
[1]李亚格。跨文化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赏析[J].青年文学家,2014(36):85-85.
[2]赵菁菁。如何以跨文化视角赏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J].才智,2015(23):26-26.
[3]李少敏,赵静,张俊杰。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研究[J].语文建设,2016(24):27-28.
[4]熊伟华。从跨文化的视角赏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J].好家长, 2017(67):252-252.
对于英美文学研究,界内一直予以很高的关注,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社会的快速发展影响了方方面面行行业业,对英美文学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美国华裔文学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起,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层出不穷,大放异彩。早期华裔女性作家Edith、赛珍珠、汤婷婷,在中西文化夹缝中生存,在中西文化冲突下成长,她们的作品中不乏传统中国文化的书写。对祖居国文化,她们表现出双重态度:既旗帜鲜明歌唱...
《樱桃园》写于1902--1903年,讲述了出身于俄罗斯传统贵族家庭的柳苞芙、加耶夫兄妹因为大笔债务而不得不拍卖祖传的樱桃园的故事...
去殖民化,又称非殖民化,是指一个地方因外国殖民统治,造成政治与经济上的不平等关系,转而进行独立及自治的过程。狭义上它指殖民统治终结,殖民机构解散,被殖民者在政治上获得独立。但是政治的独立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的真正独立或平等。殖民主义会对被殖...
文学批评主要是从文学实践角度着手,将文学鉴赏操作视为起始点,基于此,对文学实践活动产生相应影响,不仅如此,其也是对文学鉴赏的一种升华和提升。...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动机与目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移民文学1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尤以北美新移民文学为重。在众多的新移民作家中,李彦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大胆以英文创作进军加拿大主流文坛,并以中文译写的方式重返中国,演绎着从边缘走向中心...
人类跨文化交流发展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的时间。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密切深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学者和各国有识之士的认同。...
伊什梅尔里德(IshmaelReed,1938-)是美国后现代时期最具影响力的黑人作家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作家之一①。小说《春季日语教程》(Japa-nesebySpring,1993)自出版以来,作品中的种族主义,反讽艺术,人物形象,戏仿特征以及文化多元主题等问题引...
英美文学作品通常是作者源于现实,将所知所想通过艺术手段凝练为文学作品。因此,英美文学作品带有作者生活的气息,在语言的使用上明显具有地方性语言特点。...
凤凰花又名凤凰木,因其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故取名凤凰花。它适宜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在越南的街道、公园、学校多有种植,以起到绿化街道及美化城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