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河长制是破解我国当前水污染的治理难题是一种制度的创新。但是制度发挥实效, 关键在于落实。水污染治理制度的方面不完善易伴生一些问题, 需进一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以实现对水污染的治理效果。在阐述了河长制的历史及特点后, 进一步分析当前河长制实施中存在的难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河长制对水污染的治理发挥长效机制的一些建议, 唯有多管齐下的对策, 水环境治理方可实现标本兼治、长治久安。
关键词:河长制; 水污染; 治理; 效用;
2016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相继通过、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标志着河长制已经正式立法, 具有强制效力, 为国家意志。
1、河长制的特点
确立了行政首长负责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立法是原则性的规定, 但是实际实施时, 需要更细化的规定, 这其中环境追责问题比较棘手, 目前主要为地方环保局长, 政府的法定职责很难落到实处。
2、河长制待解难题
河长制经过了十年的发展, 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体制建设中也有所突破, 但是, 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是职责非法定。目前虽然有所立法, 但是其他配套规定仍不足, 也就出现各省在具体做法中形成各种不同经验的情形。例如, 昆明地方立法, 才让具体问题有所解决的依据, 无锡以政府令的形式赋予河长职责, 但如何落实依然存在法定手段缺位问题。
二是权责不对等。县级以上党政一把手担任河长的毕竟占少数, 大多数河长是副职领导, 或部门、街道和乡镇领导, 甚至是村委会干部, 缺乏必要的工作手段和协调推进能力。尤其在人事管理、资金调配等关键环节做不了主, 往往力不从心。
三是协同机制失灵。在水污染治理中, 很多地方力求改以往的治理积弊, 但实践中, 很多地方存在条块分割不清、边界模糊等问题, 以往的沉痼不是一时就能够全部剔除的。那么出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协同机制的失灵, 以苏南某市的河道治理中出现的情况可以看出, 一方面政府积极治理, 但河道周边居民却依旧往河流中倾倒垃圾及其他污染物, 这则是边治边污染的现状, 如果没有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方面每日再如何努力治理, 也很难实现有效的水体清洁治污。
四是全面考核机制不科学。当前的地方河长考核主要以结果为准, 设定了一些综合数据, 但是设定的标准是否全面, 数据是否过于固定化, 没有考虑到地方区域不同特点, 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河长制对水污染的治理效用对策
3.1 加强立法, 明确责任和要求
《意见》中关于河湖管理的保护、监管和治理都是从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的条文出发, 没有专门论述河长制的主体责任、权利、如何协同配合等。因此, 各级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通过法律规定赋予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相应的职能, 或者颁布地方的法规、政令, 鼓励地方进行合理探索, 弥补法律暂时缺位的问题。广西为此做了较多的实践摸索, 粤桂两省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水十条”和“河长制”, 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 联合编制《九洲江-鹤地水库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 (2014-2017年) 》, 签署了《九洲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备忘录》, 抓住养殖、生活、工业“三污水”治理重点, 以问题整治倒逼产业转型发展, 确保九洲江流域跨省界考核断面水质每月稳定达地表水Ⅲ类标准。
3.2 建立更加科学的考核机制, 确保公平公正
各级党和政府要统筹全局, 合理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治理的关系, 在河流湖泊开发过程中同步甚至优先进行保护措施, 否则对造成环境破坏及损失的要终身追责。这就要求对河长制的考核要科学合理, 奖惩并重, 真正让河长切实履行职责, 在更加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环境整治效果。
3.3 以提高公众参与和加强第三方服务化解难题, 健全共同治理体系
非政府组织和民间河长在治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能及时对环境治理提供反馈和实施检测监督, 发挥监督作用。所以, 《意见》要明确建立成为健全共同治理体系, 引入第三方机构和服务, 化解政府失灵问题, 通过信息平台发布河湖管理信息, 聘请社会监督员, 接受社会监督, 构建新型治理体系。
3.4 建设河长制的信息沟通平台
此信息系统应包括有管理机构、人员、治理措施、考核监督等内容, 利用互联网优势, 各地域可以直接通过后台操作, 企业可以查询有关信息, 此系统为河长制的决策提供了操作上的支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 地方环保部门为依托, 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协同, 同时可以通过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从事河长制实施的监督与制约, 建立电话、QQ、微信等联系制度, 结合河长制信息平台巡查、发布违法行为及信息。
4、结语
“守一而制万物者, 法也。”在河长制全面推行阶段, 得有法可依, 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严格赋予地方政府及各级领导、负责人相应的权力, 同时也要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应利用多方力量, 多种措施, 采取多管齐下措施。措施为执行之剑, 但剑之出鞘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的支持, 公平合理的考核体系支持, 以期待更大程度地实现河长制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任敏.“河长制”:一个中国政府流域治理跨部门协同的样本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5 (3) :27.
[2]李成艾, 孟祥霞.水环境治理模式创新向长效机制演化的路径研究——基于“河长制”的思考[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15 (6) .
1概况绥芬河水系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有南北两源组成,北源小绥苏河发源于东宁县太平岭,南源大绥苏河发源于吉林省汪清县的老爷岭。全长443公里,大小支流163条,两源于东宁县的道河镇下游约3公里处汇合。绥芬河属山区性河流,水流急促。流域内多年...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的加快,但是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片面性,对水环境地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通过对我国水环境地质状况进行分析,导致水环境地质被污染的原因众多,导致水环境地质污染问题频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
第四章国内城市水污染治理典型案例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城市生活用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污染比例的加重,也导致了污水排放量急剧增长。目前,我国将缺水型城市分为资源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而严重资源型缺水城市多集中在北...
伴随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们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改善, 但与之而来的是环境的污染, 其中农村水环境污染最为严重, 带给了人们生活比较大的困扰。...
城市水污染一直是困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城市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长期以来,政府在城市水污染治理中扮演了单一治理角色。近年来,城市水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引起社会公众对政府和企业在城市水污染中的作为极度不...
水污染负荷优化分配是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核心内容[1].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流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流域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经济发展已经接近或达到资源和环境可承载的边缘[2].水资源是承载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水...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以及很多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各种污水处理的原理及工程技术理论,培养学生运用水污染控制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废...
1、十一五流域治污取得成效十一五期间各省流域内总量减排任务均已完成,海河流域经过各级政府共同努力,大力治污,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取得积极进展。首先流域内加大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力度,完成了水源地环境调查,建立了严格的饮用水水源地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成区快速扩张,局部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并未跟上建成区快速扩张的步伐,导致城市河流污染日益严重,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凸显。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认定黑臭水体数量为2100个。...
城市人口密度大,工业生产相对集中,对于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也更加严重。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为城市提供饮用水、绿化用水等水资源,而且也是人们休闲观光的重要场所。但是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城市河流带来了严重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