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水利论文 > 水污染论文 >

农村水污染问题的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30 共2952字

  新农村建设在取得显着成效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特别是农村水资源的污染更是如此。农村水资源大体上包括农村地区的河流、湖泊、沟渠、池塘以及水库等地表水,也含有土壤水、地下水部分。农村水污染问题不仅会对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且也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健康稳定发展,其污染的类型和源头也是具有多样性特点的。在当前农村中,对于水污染的认识和治理措施还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体系,存在很多的漏洞,因此,在进行防治和完善时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制定出一套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应对方案,尽可能地减少污染,把污染源消除在源头上。

  1 农村水污染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农药和化肥方面造成的污染

  随着农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化学农药和化肥被应用到农业种植中,而农民为了尽可能多的实现经济效益也加大了使用量,根据国家近几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的农村水污染由于农药和化肥所引起的比例越来越大,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的农药和化肥最终能被农作物真正的吸收利用仅仅只占到 35%和25%左右,其余的残留成分都遗留在土壤中,经过雨水或灌溉水的冲击会渗透到地下水体中,引起地下水中的总矿化度、亚硝酸盐以及重金属等含量不断提高,如果流入到地表水中则会直接导致地表水水体成分发生变化,使水的净化难度进一步增大,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是不利的。

  1.2 农业养殖场方面造成的污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乡镇企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村中多种多样的养殖场逐渐增多,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集中有序的状态,地区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农业养殖场的布局没有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国家上一年度的统计资料显示,有 80%的养殖场在结构设置上并不合理,缺少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不仅缺少防渗型水泥池来对牲畜的粪尿进行贮存,而且也缺少在农田中进行就地消解的技术,粪尿的还田率仅仅只有 35%~55%,这样的话,就会导致大量的牲畜粪尿以及其他的粪尿会直接排放到水体中,给河流和水库带来严重的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氧气的大量缺失又会使得水生生物不能正常生存,同时也会给人畜带来更高的发病率。

  1.3 工业发展方面造成的污染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上现代绿色环保生活理念的普及,原本在大城市中的工业企业开始向农村或郊区转移,相对于城市来说,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程度很轻。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引进和增加,在数量和规模上也呈现出不一致的现象,很多企业由于自身经济方面原因的限制,使得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够,大多数的乡镇企业中并没有相配套的污水处理系统,即使有也只是简单的摆设,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运行。大量的乡镇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将大量的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到河流、农田或是水库中,给水体带来严重的污染,而且在相关部门的处罚治理上往往会出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而没有进行严格的落实,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带来极大的威胁。

  1.4 生活废水和其他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了显着的改变,生活垃圾也日益增多。农村生活中的生活垃圾主要有菜叶、瓜果皮、废旧物品、塑料袋等,而且这些垃圾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从当前我国农村的实际现状来看,垃圾清运处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还没有得到全面的普及和应用,很多的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的回收和治理,很多的村民会直接把垃圾扔进河道、沟渠中,使其在水流下进行自然消解,这样就会使水体中化学成分增加,酸碱度失调,不能直接灌溉和取用,导致农村正常用水的不便。另外,在生活垃圾的处理上,缺少统一的规划指导,人们的居住又往往比较分散,导致垃圾的产生和堆放也较为分散,这对水污染的防治是极为不利的。

  2 农村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分析

  2.1 加大水资源保护宣传力度,提升环保意识

  相对于城市来讲,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尚不完善,对水资源的保护认知缺乏。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来讲,农村居民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往往胜过对环境的保护,从这方面来说,就需要环保部门切实做好立法宣传工作,把环境保护的各项要点及时向农村延伸,把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及时向人们普及。首先,要把宣传范围扩大,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式深入到农村中,把水资源污染带来的危害进行系统的讲解;其次,对领导干部进行宣传教育,使其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并且会带动村民在实际行动中探索新的保护方式;最后,加强各种预防措施的引导,在理论认知得到贯彻的基础上,对各种污染现象的出现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制定出一套适合的防治方案。

  2.2 注重水资源保护的法治建设,构造良好的防治氛围

  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重视对农村水污染的防治,在进行立法时要注意其可操作性,对各类建设项目的开展有严格的环境审批制度,把环境保护作为第一审批制度,并对制度的执行有严格的监督落实,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予以禁止,并且对一些迁移的工业也要做好制度上的规范。对于违法行为要根据制度进行严格的惩罚,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积极发挥监督机制作用,对环境污染的受害者进行一定的赔偿,并根据实际状况定期的对乡镇企业进行污染治理检查,从制度上形成一种警戒,从而构建良好的水污染防治氛围。

  2.3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严格的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化的原则,积极发展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实现农村经济的循环发展。(1)要积极的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对农药化肥的使用有科学的指导,以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来降低农药使用量;(2)对现有的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推广合理化和生态化;(3)采用新的生态模式,如“上农下渔”、“四位一体”的生态化大棚,形成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形成“农作物---秸秆---牲畜---沼气池---农作物”的循环模式;(4)把过去分散的牲畜养殖模式变为集中式模式,把污染治理变为集中治理,对产生的粪尿进行综合深加工,进一步改良农田土壤;(5)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建立集中的生活垃圾处理厂,并把新型技术加以积极应用,切实提高污水的净化处理技术,进而改善农村水资源的水质。

  2.4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提高公众的参与积极性

  农村水污染防治关系到整个农村居住人口的生活状况,需要广大农村居民切实的参与到治理工作中,以积极的行动共同保持水资源的良好。环保部门首先要对相应的监督机制进行完善,给公众的监督提供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其次要把监督监管的渠道进行拓宽,充分尊重公众对环境保护问题的知情权和发言权,以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公众积极揭发周围存在的水污染行为,还可以举办专门的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征求公众的意见建议,把握公众的实际需求特点,然后进一步的采取措施强化社会监督机制。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在近几年加大了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农村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取得显着成效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水污染问题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农村水资源污染的现状,需要相关部门从实际状况入手,严格落实各项政策,积极发展新形势下的农村生态环保,从而推动农村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梁维敏,梁潇,王缇。浅谈农村水污染的成因与防治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1(03):142-144.
  [2]万华玲。农村水污染的成因与防治对策分析[J].科技传播,2011(19):29+4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水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