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 黄河三角洲腹地,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结合部, 北临渤海,是山东省的海上北大门,战略地位重要,区位优势明显。 滨州市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历届市委、 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除水患、兴水利两大目标,按照“引蓄节排补并举,河井库塘闸结合,旱涝碱潮综合治理”的总体治水思路,构思了“双丰双星”的水利灌溉工程布局。 水利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但是在水资源高效利用、防洪保安全、农田水利建设、水系生态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和突出矛盾。 为加快全市水利改革发展,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等问题,建设科学、合理、完整的现代水网体系,实现河、湖、渠、水库贯通,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达到供水安全,旱能浇、涝能排,水生态环境优美的效果,迫切需要推进滨州市现代水网建设工程。
1 现代水网概述
水网,是以水库湖泊为调蓄中枢,以河道渠系为主要输水载体,串联调配各个水系和各类水利工程,形成资源互为调配补给的工程体系。 现代水网是在现有水利工程架构的基础上,以现代治水理念为指导,采用当代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手段, 进行整合与提升, 使之形成集防洪、供水、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水利工程网络体系。 具有连通性、可控性、安全性、高效性、系统化、智能化等特征。
2 现代水网建设的必要性
2.1 保障滨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滨州位于环渤海经济带的中心,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又是济南都市圈、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交汇处,凭借地理优势有条件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节点型城市和重大战略的实施载体,有利于滨州交通枢纽地位的强化和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 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的水利,也将面临更高更新的发展要求。 然而,与交通、电力、通讯、市政等相比,滨州市水利已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水利发展模式、常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相对孤立的水利工程建设措施已无法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增长的需要。 尽快建设滨州市现代水网,系统提高水利行业支撑能力,坚持用水总量控制,实施多水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用水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水利改革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2.2 确保滨州市防洪、生态及供水安全的需要
滨州市受气候条件、 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洪、涝、旱灾害频繁,对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 特别是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诸多极端天气事件,使得上述灾害发生的频率进一步提高,使得防汛抗旱形势越来越严峻。 滨州市属资源性缺水的区域,地下水限量开采,地表水污染,客水利用受到制约,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矛盾长期存在。 面对当前存在的洪涝灾害、供需矛盾、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水问题,迫切需要通过现代水网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防洪、供水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战略任务。
2.3 水利发展的需要
目前, 随着山东现代水利示范省建设的推进,加快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使水利的发展各具时代特色、使水利的支撑作用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需求,成为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目标。 现代水网,具有多种功能,能够在防洪减灾、供水调度、生态修复等多个方面发挥出综合效益,因而成为现代水利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而且现代水网先进的理念、全新的治水模式以及科学高效的管理,也是滨州市加快现代水利发展的战略举措。
2.4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需要
水利改革发展绩效已经纳入政府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国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水利工程必须由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实现总量控制下的水资源高效利用。
3 现代水网建设的可行性
滨州市现代水网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 发展机遇
在制度层面和保障机制上,中共中央《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为水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机遇前所未有。 山东省委 2011 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 今后 10 年社会年均水利总投入比 2010 年翻一番, 基本建成现代化水网体系,至 2020 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此外,省委一号文件还从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对水利改革发展工作的领导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3.2 现代水网建设基础
1)自然条件。 滨州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依次为南部低山丘陵区, 其余部分黄河冲积平原区,河流呈单侧梳支状,干流为东北~西南向,具备了构建水网的骨干构架,也是建设滨州市大水网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和天然优势。
2)工程基础。 经过多年努力,滨州市在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灌区节水改造、城乡供水、河道治理、水系生态以及水利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就,为水网构建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条件。
一是簸箕李、小开河、韩墩等大、中型引黄灌区已建设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灌排体系;二是建设了一批调蓄平原水库,现有小(1)型及以上的平原水库 39 座,设计库容 4.28 亿 m3,成为全市重要的供水调蓄调节设施;三是在主干河道内建设了一批拦河闸坝,可拦蓄地表水 1.75 亿 m3,是水网调度的重要控制枢纽;四是实行城镇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了一批供水管网,为供水调度提供了保障; 五是水利风景区及生态灌区的建设,为滨州市创造了生态优美的环境。 上述工程设施,无疑将为滨州市现代水网建设提供重要的工程条件。
4 结 语
坚持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建设科学、合理、完整的现代水网体系,坚持统筹治水、科学用水、依法管水,以工程建设为基础支撑,以水系连通为主要举措,以综合治理为重要手段,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 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开发保护兼顾,继续加强和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以水利的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着力打造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水网。
现代水网建设, 对加快滨州市水利改革发展、率先建设现代水利示范市、支撑富民强市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发展现代水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发展现代水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现代水利是对水利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治水理念的升华,是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相对于传统水利而言,现代水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发展理念从重点...
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企业质量控制与管理水平是企业在行业内发展的关键。如何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预控成为了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开始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自身的施工...
引言当前,水文工作有良好的发展形势,国家对水文工作越来越重视,水文工作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广泛。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治水思路进一步完善,科学技术、水文现代化迅速发展,许多新设备、新技术在水文工作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应积极探索水文测验现代化实施...
近年来,在面临着诸多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人类剧烈的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挑战的背景中,水文水资源领域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也就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使命。水利建设...
1流域概况1.1自然概况汉江是长江中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于武汉市汇入长江,全长1577km,支流展延至甘肃、四川、重庆、河南4省(市),流域面积15.9万km2,水资源总量573亿m3,约占长江流域的5.8%,水能理论蕴...
我国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在资源利用方面也日益综合化,不但具有灌溉、发电功能,还具有防洪、抗旱、排涝供水等功能,形成了功能多样的现代化水利工程[1]。为农业、工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