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展现代水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发展现代水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现代水利是对水利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治水理念的升华,是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相对于传统水利而言,现代水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发展理念从重点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向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开源节流并重、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同步转变;功能定位从主要为“三农”服务向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转变;工程布局从建设区域性的单项独立工程向构筑联合运用的流域性水资源配置体系转变;水源工程建设从长期缺乏建设控制性水源工程向大中小工程并重、蓄水引水工程并举,切实增强水资源配置能力转变;水资源利用结构从过度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向严格控制限制地下水开采,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有效增加空中水资源转变;水资源利用效益从注重社会效益向统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转变;投入渠道从依靠政府投入向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兴办水利转变;管理方式从注重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经济、法治和科学手段转变。这些基本特征说明,现代水利是对传统水利内涵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是可持续发展的水利,是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水利,是管理科学、技术先进、体制机制完善的水利。
(2)加快发展现代水利是各全省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意义重大,刻不容缓。现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十分突出,与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极不相称。突出表现在: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标准低,老化失修严重,抗御水旱灾害能力不强,与打造干亿斤粮食产能工裎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与加快工业和煤电化基地建设以及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要求不相适应;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用水浪费严重,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多,水土流失、水污染、水生态环境退化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水资源的优势和水利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以水富民、以水兴业”的要求不相适应。这些矛盾和问题足以说明,水利已经难以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加快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水利,尽快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不仅是实现近期规划目标的紧迫需要,更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2 发展现代水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紧围绕各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谋划实施一批骨干控制性水利工程,打一场大兴水利的战役,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水问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实现以水富民、以水兴业、造福社会。
(2)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服务大局。把水利放在“富民强省”的大局中去谋划,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提高水利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养用结合,合理开发。系统规划,大力保护和建设林地、草地、湿地,改善植被,涵养水源,维护水生态平衡。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倡导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地表、地下和空中水资源,以利用地表水为主;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以保障生活用水为先;统筹城乡和区域水利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集中财力,重点突破。结合省情和水情,抓住工程性缺水这一主要矛盾,集中财力建设一批骨干控制性工程,以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带动水利事业全面发展。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对水利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发展民营水利,推动水利市场化运作,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既要加快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又要发动群众广泛开展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深化改革,加强管理。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依法治水和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水利管理水平。
3 发展目标
到2010年,大江大河干流主要河段堤防达到20年至50年一遇防洪标准;重要城市达到100年一遇以上防洪标准;地表水调控能力由11%提高到15%;新增灌溉面积1000万亩,其中新增水田灌溉面积400万亩,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600万亩;解决300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5%;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135立方米;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0万千瓦;渠化航道128公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20万亩,治理程度提高到43%;基本完成水利工程攻坚任务。
到2020年,主要江河和重点城市全面达到规划的防洪标准;地表水调控能力提高到25%;新增灌溉面积3500万亩,其中新增水田灌溉面积1000万亩,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2500万亩;全部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提高到90V0以上;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90立方米;新增水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渠化航道400公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120万亩,治理程度提高到57%;水功能区得到有效管理,入河排污口得到有效监控;水工程管理手段基本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初步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防洪安全体系、水资源供给体系、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体系、水工程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管理体系。
4 主要建设任务
加快防洪工程建设;重点搞好大中城市和重要城镇的防洪工程达标建设、蓄滞洪区建设、重要水利枢纽以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和中小河流治理。
加快城乡供水水源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引调水工程、大中型水源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快城市供水后备水源工程建设。
加快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重点抓好湿地补水、水利绿化、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牧区灌溉等建设;加强湿地、江河源头、饮用水源地保护、水功能区管理,以及江河湖库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监测。
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呼玛河、汤旺河、海浪河等流域大中型水电站建设,加快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
加快发展水利特色产业。加强水利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水利工程、河道、湖泊及湿地的优美景规和生态环境,开发形成各具特色的山水旅游景区,打造水利旅游品牌。依托水利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以发展名、特、优、新品种为重点,突出生态绿色品牌。
广泛开展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发动群众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增加水利设施,完善渠系配套,全面提高农田抗旱除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