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探索自我意识、确立自我同一性的时期,也是确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时期。本文分为四个部分详细介绍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的新的理念---可能自我理论及其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第一部分介绍可能自我的概念与要素,解释可能自我是什么;第二部分介绍可能自我的功能,具体说明可能自我有什么作用;第三部分是简要回顾青少年可能自我的研究,提供可能自我运用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证背景;第四部分提出可能自我应用方案,供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参考。
一、可能自我的概念及关键要素
可能自我(Possible Selves)在1986 年由美国心理学家 Markus 提出,反映个体对自己未来的设想,包括个体可能成为什么(might become)、想要成为什么(would like to be) 以及害怕成为什么(be afraid of becoming)。可能自我往往表现为目标、理想、动机、恐惧和威胁等要素与自身实际情况的形象结合,这些自我概念可以是关于较近期(例如下季度或明年)的设想,也可以是关于较远的将来(例如五年或十年后) 的规划。这些关于未来的想法虽然不一定能成为现实,但是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个体目前的自我概念中,对心理与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可能自我概念在自我研究领域中备受关注。
Rogers 在 1951 年提出理想自我 (Ideal Self)、James 在 1983 年提出潜在自我(Potential Selves)都属于未来导向的自我概念。可能自我与这些自我概念密切相关,然而其包括的内容更全面。可能自我包括了理想的自我,将来的自我,还没有实现的自我设想,内容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见图 1)。根据 Markus 及其他研究者对可能自我的定义和探讨,可能自我的概念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希望可能自我(Hoped-for Possible Selves),是指个人较为理想和希望达到的状态。例如,青少年学生憧憬自己读大学,从事理想的职业以及设想得到家庭温暖和肯定。(2) 预期可能自我(Expected Possible Selves),是指个人估量自己较为可能会达到的状态。“预期可能自我”往往是结合现实情况和条件考虑的,比“希望可能自我”更贴近现实,其实现的可能性也较高。例如,青少年会预期其学业成绩的起伏,关注健康的人会预期自己身材的变化。(3)恐惧可能自我(Feared Possible Selves),是指个人害怕自己会陷入的状态。例如,老人害怕生病而成为家人的负担;青少年担心自己不能升学;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害怕被警察逮捕而坐牢等等。
可能自我概念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策略。人们不但考虑可能自我的概念,同时也会考虑采取什么有效的策略来达成“希望可能自我”和“预期可能自我”,避免“恐惧可能自我”成为现实。例如,一个人希望拥有健美的身材,其策略是步行上班和减少吃零食。研究表明,具有对应的具体可行的策略使人们的自信心增加,愿意付出更持续的努力以达成期望的目标,可能自我实现的可能性也相应提高。
另外,平衡可能自我(Balanced Possible Selves)也是可能自我理论研究的概念之一。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积极的期待,同时担心达不到期待的结果,那么他就有一对平衡的可能自我[5].
例如,“我希望受同学欢迎,同时我也恐惧成为‘宅男',常常在家里不出门”,“我希望我成绩好些,同时我担心我成绩差不能升学”.这样“希望可能自我”与“恐惧可能自我”就是一对“平衡的可能自我”.“平衡的可能自我”产生双重动力,促成行为的实现,以达成期望,避免“恐惧可能自我”成为现实。
二、可能自我的功能
可能自我具有两项重要的功能。一是作为未来行为的诱因,促进行为产生和持续; 二是为自我评价提供评估和解释的参照,影响情绪和幸福感。
第一,可能自我作为未来行为的诱因,可以产生强而有力的动机。Markus 认为,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可能自我,皆提供了我们行动、改变和发展的方向与动力。人们可以想象自己如何实现目标以及达成目标后的状态,这些鲜明生动的自我形象会产生强大的动力,进而使人们更努力,为目标坚持更长的时间。例如,如果人们想象自己完成牙齿矫正后,牙齿有多整齐美观,就会有更强烈的愿望进行牙齿整形并能接受整形期间的不便。
同时,可能自我也可以起到自我调节的作用。如果想象可能会成为自己恐惧的形象,人们会更主动地调节行为,以免可怕的事情发生。例如,有“被捕”“坐牢”和“毒品成瘾”的“恐惧可能自我”的青少年,更能约束自己不吸毒、不参与犯罪活动。
可能自我因此被运用于促进学生对学业的投入,提高学业成绩;同时也被运用于成瘾行为的矫正,防止青少年吸毒、犯罪。
第二,可能自我是评估和解释“现在的我”的心理参照,对目前的情感状态和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实现“希望可能自我”的积极情绪体验,比单纯的成功的概念更能增进人的信心,使人充满活力和朝气;想象最佳的“预期可能自我”以及策划相应的策略,可以增加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另一方面,如果“希望可能自我”不切实际、难以实现,会使人对“现在的我”产生不满,降低幸福感;如果“恐惧可能自我”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很大,也会使人产生挫败感,进而产生焦虑。因此,个案辅导与小组工作可以运用可能自我这把双刃剑,调节可能自我处于一个理性的水平,或划分阶段性目标,从而增加实现“希望可能自我”的成就感。
三、青少年可能自我理论的研究
西方学界通过对青少年可能自我理论的研究发现,可能自我在青少年动机的形成与调节以及行为的自我管理与调节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可能自我运用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发现,有偏差行为的青少年往往有较多负面的可能自我[13],却较少平衡的可能自我[14 -16].研究结果也指出,运用强化未来“期望自我”能协助青少年减少有害身心的行为,例如减少吸烟、防止吸毒。[17]
另外,有不少研究者研究可能自我对于学业成绩的影响[7,12,18]发现,“学业可能自我”及其策略与学业成绩之间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明确的“可能自我”可以促进学习,降低逃学率[19].Le-ondari 对 14-15 岁青少年的“可能自我”及其学业表现、成就动机及毅力等因素,以不同的测量工具检测后发现,持有“正向可能自我”的青少年,在学业表现、成就动机及毅力等方面都比持有“负向可能自我”的青少年好。
可能自我理论也可以用于职业规划.
青少年最常见的可能自我是职业方面的可能自我。主流青少年普遍处于寻求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状态,对其而言,所受的教育与拥有的职业对个人生涯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协助青少年维持正向的未来期望并且增强其信心是学校针对弱势青少年的重要辅导策略.
四、可能自我理论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可能自我的概念诞生于美国,与其文化“一切皆有可能”有关。美国文化鼓励人们敢于梦想,坚持梦想,发挥潜能,实现梦想。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人士将可能自我的理论研究成果,作为个人辅导和团体辅导的辅助方法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帮助青少年尤其是弱势青少年走向正向发展。2000 年,美国心理学与社会工作学教授Daphna Oyserman 及其同事开发了一套可能自我干预课程“青少年的成长路径:从学校到工作”.
十多年来,该课程被应用于底特律、芝加哥等多个城市的学校社会工作中,帮助社会经济地位比较低的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经过一系列严谨的研究证实,该课程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将来的信心,进而提高了其学习的投入度,减少了逃学与偏差行为,增加了大学入学的机会。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中的重要领域之一。青少年的发展特点具有普遍性,可能自我理论的应用方案根据青少年的发展特点而设,对于我国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也同样适用。青少年会对未来进行各种设想,有各种各样的可能自我,然而,这些设想并不一定会转化为行动。另外,青少年往往把时间花在假想上,缺乏具体形象的目标,而且善变,一旦条件不明朗或者遇到困难挫折,就容易放弃目标。可能自我干预方案运用于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中,对于培育青少年成熟地思考未来,构建实施计划,提高耐挫性和坚韧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能自我干预方案虽然适用于青少年,但是在西方的实验研究中,较多地应用于弱势青少年社群,以及失足青少年的行为矫正。我国的贫困儿童、城镇的外来工子女以及农村的留守儿童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点工作对象。他们在社会经济地位与家庭等方面的资源相对缺乏,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怀。可能自我干预方案正是运用可能自我的概念,帮助这些青少年面对困难、明确目标、提高信心,结合现实制定行动策略,积极学习、生活,扭转不利的成长环境带来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个人发展。
笔者于 2013-2014 年赴美国密西根大学,师从 Oyserman 教授学习。本文以其“School toJobs”可能自我干预课程为主要蓝本,增加了应用于华人的可能自我研究成果,设计适合于社会工作个案或小组工作的可能自我干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下简要介绍方案的目标、个案与小组工作的使用步骤,供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参考。
(一) 方案目标
方案以促进青少年正向发展为总目标,主要运用可能自我理论,培养或改变青少年的可能身份,拓展其正向发展的可能性。子目标有三个。
第一,使青少年认识到“将来我”与“现在我”是紧密连接的,并使青少年认识到调节目前的行为以达成“将来我”的必要性。第二,制定达成“将来我”的行动计划,并使可能自我及策略与其实际相结合。第三,帮助青少年分析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做好相应的准备。通过实现三个子目标,帮助青少年在结合实际的前提下,形成正向的可能自我,制定策略,重视行动,并增强其应对困难的心理抗挫能力。
(二) 使用说明
本方案适用于个案辅导,也适用于小组工作。两种情况在使用过程中稍有差异。在个别心理辅导中可以更深入地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
例如,运用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感受和探索积极可能自我和消极的可能自我的不同角色,从而更深刻地体验可能自我的概念。这种角色扮演,可以提高当事人的同理心。在另一个研究中发现,参与者在辅导后要想象其最佳的可能自我,从而有效地维持和提高积极的情绪体验。
在小组工作中则要注重小组建设。小组虽然不如个案深入,但是小组成员的不同想法可以相互启发,对于理解现实情况、思考行动策略等方面有促进作用。
(三) 实施步骤
完整的实施步骤包括九节,每节九十分钟;前七节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最后两节为亲子工作坊,需要青少年及其家长共同参与。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内容进行增加、删减或合并,以达到最佳效果。例如,个案辅导可以删去每节的团队建设部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亲子工作坊,等等。表 1 简要介绍了小组工作的九节辅导主题及主要活动内容。
以上方案框架提供了每个步骤的主题与主要活动内容。为了更好地实施该方案,要注意四个方面。第一,实施者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特点以及实际需要,改变活动的顺序和所需时间。第二,每节小组工作前需要准备充足的材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需要较长时间的小组工作准备茶点等使气氛轻松的物资。第三,准备备忘录,列出每次活动的重要事项与提示,加强青少年的记忆。第四,所有主题的实施都要注意小组工作的通用原则,例如,不批判和指责等。
这个方案是在华人文化下,使用可能自我理论促进青少年正向发展的尝试。本土化的可能自我干预方案未经广泛应用,需要设计额外的验证研究,进一步检验其在华人文化的实用性。
可能自我理论做为自我研究领域的新成员,在学界备受关注,其在心理学与社会工作实践中的运用前景广阔。将其运用到青少年自我探索时期,对青少年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积极地落实行动方案很有帮助。可能自我理论的运用,使我国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更有针对性,更加多元化。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学习可能自我干预方案,可以拓宽工作方法,增进对青少年的理解,更好地为青少年服务,促进青少年正向发展。
本文将从社会工作专业实务的各个阶段出发,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介入进行探讨。以网络成瘾青少年苏某为例,通过社会工作个案工作的干预,解决案主青少年的问题及困扰...
前言我国的社会工作起步比较晚,发展时间与国外相比还比较短,在最初发展社会工作时,我国引入了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但是随着职业化和专业化道路的探索发现,我国的社会工作长期都处于瓶颈阶段。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和谐社会的发展,由此也促进了社会工作...
一、引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来重视与各少数民族维持友好和睦的关系,并促进各个少数民族的发展。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各民族已建立了平等、团结的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成为最迫切的任务。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各方面...
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吗?100多年来,人们不断地地提出该问题,社会工作界仍然为身份危机所困扰。由此,对于社会工作来说,论证其专业性和专业地位,仍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对社会工作专业性的质疑1915年,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AbrahamFlexner)...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在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西部的少数民族和来自世界各国的外籍人士到此生活、学习或经商。...
国家首先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立法, 完善立法制度, 加强对危害青少年身心成长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增强普法宣传,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几率。...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网络暴力也是在和谐社会中需要关注的一部分。...
1相关概念界定、理论概述及研究方法1.1相关概念界定。1.1.1行为偏差。不同国家的人们对行为偏差的概念的确定标准是不同的,不同社会制度下人们对它的定义也不一样,需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国情和当时的道德标准来定义何为行为偏差.贝加认为偏差中行为...
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建立基于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是社会工作者改善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常用方法.在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中,分析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系统,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手法为学生赋权增能,有助于建立学生的专业支持网络,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
对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工作要着眼增能理论,建立一支服务农村居家养老的本土志愿者队伍,促进社区参与对志愿者的培训,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本土志愿者的培训机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本土志愿者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