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网络传播心理学下探究毕福剑事件(2)

来源:视听 作者:杨莉
发布于:2017-07-04 共3895字
  (三)互为传受者双重身份的网民参与事件心理

        勒温认为,人的行为动力源于人的需要,而个体在需要的压力下就会引起一定的紧张心理,待满足这一需要的任务完成后,紧张和失衡的心理才能趋于平衡。②对于该类事件中网民心理动机分析如下:
  
  1. 信息需要心理。

        信息的功能是消除认识的不确定性,信息需要是受传者的最基本需要,媒体应该满足受者应知、欲知而未知的信息需求。网民对事件本身的关注就体现信息需要心理。
  
  2.探究和求真心理。

        探究是人的先天本能也是心理需求之一。此事件不定性、争议性、模糊性使得人们对其有着强烈的心理预期和寻求真相的需求,这种欲求心理必然刺激人们关注。

  3.角色期望心理。

        受传者的期望是对于传播媒介满足其需要的希望和要求,此事件传播过程中,公众一直都在期待媒体的信息满足。
  
  4.自我表现和强化心理。

        科温顿认为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成功使人感到满足,使人自尊心提高,使人产生自我价值感。尤其是“网络红人”和“资深媒体人”恰似“舆论领袖”,职业的需要并不能使他们的工作机械化,新闻事件的“不同观点”更是体现了他们对自身存在感的强化和对自身某一领域的肯定,与其说是对事件本身的评述,不如说他们借此表达自己的独立观点和诉求。
  
  (四)“毕福剑事件”传播中传受者的互动

        传受者的心理互动是指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所不断进行着的以媒介符号为中介的相互之间心理上的动态平衡。在此事件中,媒体和受传者既是信息发布者也是信息接收者,受传者从媒体得到信息,媒体引用转载独立观点并加以评议,彼此互动,以此循环。起先,由于媒体没有揭示真相,不能有效满足受传者的求知求真欲导致受传者心理失衡;过程中,自媒体、公众号对事件的“深度挖掘”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空白,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使心理趋于平衡,促使传播过程的动态平衡。此事件呈现四大观点:即批评毕福剑,谴责爆料者,谴责爆料者的同时公众人物应秉有自我约束力和道德修养,同情毕福剑。话题的争议性使互动内容上各有支持者,促使了传播内容的动态平衡,即营造的舆论和观点没有完全偏指一方,所以事件依旧持续话题性。
  
  (五)对于“毕福剑事件”的热讨心理学分析

        首先,笔者看来“毕福剑事件”是极大撼动人们心理的网络标志性事件,是网络公共空间对个体私人空间侵蚀的表现,这种由己及人的网络事件加深了人们对于网络的不安全感和对于人际之间的不信任感。其次,网络传播特性导致传统伦理价值观和多元文化价值相互碰撞,传统价值观被挑战和消解,人们的认知和观点莫衷一是,加深心理天平倾斜,这在某些方面使人们面临困惑和焦虑。再次,思考网络空间应该被怎样加以利用才能更好规避风险和危机。
  
  通过对“毕福剑”事件传播过程中的心理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个体认知的不同。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并不像镜子那样被动地、精确地反映事物,而是主动选择,因此对同一新闻事件认知会有不同。2.价值观对人们的态度和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性作用。此事件中,主流价值观遭到挑战,人们形成的固有价值观,即对工农子弟兵的爱戴,对毛主席的崇敬遭到“戏谑”,才会导致对于此事件的热评。3.晕轮效应。事实上媒体的宣扬如同为名人的形象渲染一层“晕轮”,被光环照耀下的名人,爆出丑闻总是让人惊讶,从最开始被人们高高举向神坛而后被狠狠地摔下悬崖,毕福剑行为不符合公众一直的角色设定和期待。4.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人们在表面上崇拜偶像,但在潜意识中却希望打倒偶像。每个人都有一种难以解释的社会性冲动。”③人们对名人或偶像会有好奇到逆反心理的转变。5.视频引爆热点。网络把视频放大,充分调动观者的视听觉感官,在这些感官共同作用下,使受传者更加情绪化。
  
  三、结论

        人们的拓展与创意思维在事件后得到了延展。巧用“毕福剑事件”延展到“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联想到毕福剑和宋江的对比“敢笑黄巢不丈夫”.可见受传者对自身不知、未知的好奇和探究依旧持续,“毕福剑事件”依旧自带话题度。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媒体碎片化时代,传播者和受传者在网络中彼此交融,受传者的能动作用进一步增大,因此,新闻报道同广告一样,需要找准媒介接触点,加强对受传者心理认知的重视和理解,提升报道技巧,时刻关注受传者心理变化做“有效果”的报道,但同时保留自主权,不被不实舆论和个体利益绑架和挟持。再次,互联网时代的舆论有其自身规律和特点,不良操作会危害网络健康,加深网络使用焦虑感和信任危机,因此要实时规范网络传播环境。最后,公众人物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严格把关自己的行为,传播正确的价值取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注释:
  
  ①罗丹敏,张静民。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探析“华南虎事件”传播现象[J].新闻知识,2008(9)。
  ②刘宏宇。勒温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评述[J].社会心理科学,1998(1)。
  ③余秀才。网络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以唐骏“学历门”事件为例[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原文出处:杨莉. 心理学视角下网络新闻事件探析——以毕福剑事件为例[J]. 视听,2016,(09):125-12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