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主要以网络为载体的新闻,具有快速、多面化、多渠道、多媒体、互动等特点。相比传统的新闻传播来说,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一个全新的体验。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网络新闻论文的范文,来探讨一下什么是网络新闻吧!
网络新闻论文核心推荐10篇之第一篇:探析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发掘途径
摘要:互联网的普及给各大行业都带来了发展机遇,新闻媒体行业也是如此,网络的出现给新闻的发掘、编辑等都带来了机遇,如何利用网络新闻编辑来拓宽新闻的发掘途径成了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此为背景来对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发掘途径展开分析。
关键词:网络新闻编辑; 新闻发掘途径; 注意的问题;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新闻媒体也进入了信息时代,加速了各个媒体之间的融合,也是的各大媒体之间的竞争逐渐的白热化。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新闻成为人们了解新闻的主要途径,深受人们的欢迎,因此,如何做好网络新闻编辑,拓宽新闻的发掘途径成为亟须面对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发掘途径的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重点关注热门话题
热门话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在网络新闻编辑时,需要重点关注当下的热门话题,以此来发掘新闻内容。并且对热门话题进行总结,将其进行报道、评论,引导人们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如在播报节假日的新闻时,需要进行受众分析,人们除了关注节假日的放假时间,还关注节假日的出行情况,因此在做新闻报道时,可以将节假日交通以及旅游景点进行串联,提醒人们注意事项,以及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以此来提高人们对新闻的关注。
二、重视深度报道
在进行网络新闻编辑时,需要就某一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的报道,要将新闻的整个事件、完整的、详细的播报给受众群体,从而实现高效的传播。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网络新闻,采用多样化的新闻发掘途径,总结其他新闻的优势,在其他媒体对某一新闻进行深入报道的基础上,在进行加工,提出更加深刻的观点,从而提高了播出效果,也增加了人们的关注度。
三、整合原有的新闻报道
整合原有的新闻报道有两种,一种是对网络新闻的整合,一种是通过整合实现跟网民的互动。
(一)对于网络新闻的整合
网络编辑具有便捷性的特点,因此网络新闻编辑的工作效率就非常高,在发掘新闻时,可以将一些类似的新闻报道进行整合,采用网络新闻的方式来进行播出,即提高新闻的实用价值,还能引发更多人们的关注。
(二)增进与网民之间的深度互动
跟传统电视新闻相比,网络新闻可以进行互动,就是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跟新闻媒体进行互动,即实现了信息的沟通,还让网民参与到新闻的传播中来,提高了传播效率。而网络新闻在编辑时,还可以将跟网民的互动中,一些精彩的观点进行提炼,从而将新闻编辑得更加有价值,这也是发掘新闻的新途径。
四、借助网民获取新闻信息
网络新闻的出现,人们通过电脑、手机就可以观看信息,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其实本文认为还可以借助网民的力量,让其充当新闻信息的制造者,以此来获取新闻信息。如很多网友会在一些贴吧、论坛、微博上编辑一些信息,网络新闻编辑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在整理,以新闻的形式传播出去。并且通过网民的点击量,了解到其关注的兴趣点,然后在投其所好,将网民的关注点以新闻形式播放出去,以此来实现新闻的传播。此外,还可以打造网络互动平台,新闻编辑人员可以通过发送福利的形式,对网民们提供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线索进行奖励,以此来提高新闻的吸引力,增加网民的参与度。
五、网络新闻编辑发掘新闻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网络新闻编辑的出现,为新闻提供了发掘途径,可以通过整合新闻、可以通过网民互动、可以通过深度报道等方式来进行发掘,但是在发掘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设定时间
网络新闻编辑时,要关注新闻的时效性,也就是新闻报道要考虑时间的问题。如节假日期间,人们关注的话题就是旅游、出行、放假时间,因此在节假日期间需要就这些信息进行信息发掘并且播出。而平常上班时间,人们可能会更加关注每天路况、天气等,因此需要设定时间来发掘有价值的新闻。
(二)选择并划分专题
在网络新闻编辑时,需要注意划分专题,让人们快速的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相应的新闻内容,从而让其养成习惯,跟喜欢的新闻进行浏览、互动等。这样新闻编辑会更加有效的、充分的发掘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进行播报和传播。
(三)对选定的新闻题材进行创新和完善
在新闻编辑时,需要对选定的新闻题材进行创新、完善,让其成为一篇高质量的新闻事件,从而提高其价值。新颖的题材、独特的报道形式都可以促进新闻的传播,因此在发掘新闻时,需要充分的评价新闻的质量,要体现新闻报道的思想,以此来呈现新闻的深度和价值。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的发掘有着直接的影响,其拓宽了新闻的发掘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了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如何实现新闻的高效传播,需要借助网络的利用,利用网民的关注话题、关注点来发掘更深、更有价值的新闻,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本文通过分析,了解到,在网络新闻编辑时,还需要注意新闻时间,因为时间点不一样,人们的关注点就不一样,还需要注意专题,专题可以快速地发掘新闻信息,而且还需要注意题材的新颖、完善等,为人们呈现出更多有价值、有深度的新闻信息。
参考文献
[1]张站伟。探析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的发掘途径[J].新闻前哨,2019(07):53.
文献来源:温启明。探析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发掘途径[J].传媒论坛,2019,2(24):81.
网络新闻论文核心推荐10篇之第二篇:基于网络视频的新闻直播互动性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网络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大量的网络直播平台。基于网络视频的新闻直播属于一种新型的媒介传播方式,能够很好地适应目前数字媒体时代,对其进行研究能够进一步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融合。截至目前,网络新闻直播都不会局限于单一的一种技术形式,在具有一定价值意义的同时,也反映出了相应的问题。在本次论文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针对网络新闻直播的互动性进行研究,对其性质进行详细的归纳以及总结,并且指出其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为后续新闻直播的发现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关键词:网络视频; 新闻直播; 存在问题; 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直播已经逐渐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各种形式的网络直播一窝蜂似的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在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下,我国基于网络视频的新闻直播也得到了极为快速的发展。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来传递新闻信息,能够更好地拉近广大群众与新闻事件之间的距离。
除此之外,广大观众利用移动设备在网络平台中观看新闻信息,将会具有更好地参与感。传统的新闻形式往往存在单向性。利用网络直播形式来实现新闻信息的传递不仅能够打破新闻渠道的单向性,同时还能够将整个新闻事件无时差的传递到观众面前,使得每一个观众都能够即时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参与。
二、网络新闻直播互动性的特征分析
通常情况下,利用网络视频渠道进行新闻直播不会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同时还不会受到传播面的约束。尽管利用网络视频进行新闻直播具有较低的门槛,但是其具有很好的受众性,更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收。其互动性主要体现在内容、技术以及渠道等三个层面。
(一)内容层面
在内容层面上,基于网络视频的新闻直播具有较好的强化感官特性。在网络直播平台中,使用者可以通过弹幕的形式来对直播内容进行参与互动。所谓的弹幕,其主要指的是一种在直播屏幕上闪现出来的一段评语,与评论相比,弹幕具有简短、碎片化、娱乐化等特点。由于弹幕的存在,能够使观看者对视频内容具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弹幕的互动具有随时性以及随意性。
与弹幕相比,评论主要是存在于视频框以外的评语。其具有长期性,如果不是人为的特意删除,评论将会永久性的存在。通过弹幕的方式进行新闻互动,往往会受到字数的限制,而采用评论的方式来参与互动,使用者不会受到字数和内容的限制。除此之外,在评论基础上还增设了点赞功能,随着点赞数量的增加,评论的排名会逐渐靠前。出文字内容外,在弹幕以及评论区还可以添加相应的表情,评论中的表情是利用原文字符号演变而来的。通过表情的添加,能够更好地展现出评论者的言外之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讽刺以及嘲讽效果。
(二)技术层面
在技术方面,每一个网络直播平台都会配备各种形式的线上服务,特别是那些营利性的直播网站。为了能够更好地吸收使用者数量,在进行视频直播的过程中会加入很多有趣的线上服务。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新闻联播与商业模式相结合,多数情况下,基于网络视频的新闻直播平台往往会推出调查、精彩以及门票等线上服务。例如美国著名的《The New York Times》,其主要的营销手段是通过"付费墙"来完成的。在2016年美国举办大选的过程中,《The New York Times》暂时性的关闭了付费功能,瞬间使互动人群增加到了五百万以上。中国著名的新闻媒体《CCTV》也推出了网络直播平台,并且假设了赛事精彩等一系列线上功能。增加相应的线上服务,能够更好地提升互动的趣味性。
除此之外,通过点赞、转发以及分享等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广大群众对内容的关注程度。在2004年,由《Facebook》所进行研发的视频点赞功能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用户们会积极构思有趣的并且具有见解性的评论,从而回去点赞的数量,往往"赞"最多的内容会成为当期的焦点内容。截至目前,点赞功能已经在各类型的网络平台出现。和点赞相比,转发以及分享功能更能够增加使用者的活跃度,这也是间接地实现了观众与媒体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三)渠道层面
多数情况下,基于网络视频的新闻直播具有实时性,能够第一时间回应新闻要素。很多新闻直播平台会参照社交网站,建立自己的爱好者群,群内的成员多数为直播的观众以及新闻的爱好者。参与者会将身边的新鲜事物实时的发送到群里面,能够很好地拉近新闻传播的距离。在央视APP中,按照不同的分类成立了军事体育等交流群,参与者可以在群内自由地发表言论,不仅拉近了观众的心理距离,同时还能够产生很好的传播效果。
随着线上交流讨论群的成立,越来越多的线下活动已逐渐走进观众的视野,2016年中秋,腾讯直播与其他机构联合举办了摄影活动。由于新闻直播平台具有多地联动性,因此给广大的摄影爱好者一个交流心得的机会。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能够更为直接的增加用户的参与感。除此之外,微信公众号也已经成了目前吸收用户资源的重要渠道,几乎所有的新闻直播平台都开设了公众账号,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形式来鼓励使用者关注公众号,从而参与到社交平台当中。
三、直播互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互动过程容易涉及新闻伦理
截至目前,我国相应的新闻机构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弊端,隐性访问的形式仍然存在。在2005年,我国互联网成功迈进了WEB2.0时代。自此,我国的大多数新闻媒体已经不再是群众获取信息以及发布信息的唯一渠道,在博客、微博等平台出现了大量的原创内容。在各大论坛上面相继出现了"人肉搜索的概念".
随着政治新闻等方面的负面报道逐渐增多,被采访者隐私权的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自2014开始,我国网络直播行业开始乱象丛生,很多主播的私生活成了一种观看的噱头。从热门度来看,在直播过程中,具有较高直播热度的是各界名人以及女性群体。所以,我国越来越多的网络平台在进行直播的过程中,有意的将话题引向关注点,这样一来能够更加抓住广大观众的心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网络直播的观众百分之八十都是男性,所关注的内容往往都是有关于女性的话题。从新闻平衡的立场出发,我国相应的媒体应该尽可能地抵制消费性直播内容的主线,慢慢把观众的关注点引领到真正的新闻内容中。
作为新时代的记者,往往会面临着被民意所架空的可能。就目前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对新闻的理解以及解读已经超越了记者的理解和官方的解读。对于一个新闻事件来说,只要记者提供事实本身,我国绝大多数的公民就会自发地成为记者,对事件进行跟踪调查,记者对新闻时间后续所作出的工作在公民眼里已经不再重要了,"人肉搜索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同时也越来越被公民所关注。在整个新闻互动的过程当中,作为我国当代媒体,需要尽可能地避免记者现场报道被架空。在对媒体进行直播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以报道自身为中心,尽可能杜绝媒体主导的中心主义被利用。
(二)互动过程中的实施监管无法得到保证
我国目前的直播市场百花齐放,随着直播平台观众的不断增多,几乎每天都会面对无数的评论在同一时间出现在直播荧屏上面。英国BBC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目前,BBC的评论筛选功能也只是自动地对评论内容进行粗略的调控,面对这一现象的出现,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在直播观察网上,曾经有评论家指出,尽管目前BBC已经设立了专门的小组来对用户的评论进行管理,当时这个小组对于处理互动内容上仍然具有较低的效率。除了BBC以外,其他网络视频新闻也同样会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在面对大量的评论是,人工的效率往往跟不上网络的传播速度,延后删改评论信息的办法对于当今的传播时代已经不再受用。
除此之外,由于新闻直播的互动平台具有开放性以及随意性,每一个群众都可以在平台上面自由地发表评论,这也就使得品论内容很容易触犯民主问题。在当今的社会中,"问责"这一名词受到了重要的强调。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很多国家会对网络舆情的负面信息进行压制。例如爆炸事件的问责,洪水事件的问责以及其他灾害的问责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群众的恐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问责往往是一个极为有效的监督管理方式,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国家的民主。但是,在进行问责的同时,还需要确保能够促进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并不是所有以民主为目的的问责都适应当今的社会,通常情况下,大弹性是问责的主要特点之一,因此,需要考虑其存在于什么样的一个界限里面。
四、直播互动的改进策略
(一)构建满足网络新闻直播的报道模式
基于网络视频的新闻直播不需要涉猎过多的娱乐性,过度的娱乐性并不是新闻业理想的传播效果。除此之外,尽管很多的场面,可以通过视觉呈现给观众,从而让观众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当时对于现场画面的深入程度以及对欣慰细节的把握很难控制,现场记者经常会给广大观众提供一些错误的信息。在报纸新闻中,记者往往会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到最前面进行叙述,而面对现场的报道,记者通常会以描述的形式进行报道,描述自己所有看到的事件,并没有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归纳以及总结。所以,直播记者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素养,尽可能地归纳并且提炼出一套能够满足符合网络新闻直播的报道模式。
(二)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媒介价值观念
我国媒介平权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逐渐走向了高级,公众的整体媒介素质并不一定可以跟上网络民主的进步速度。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的公众并不会去对我的媒介的素养进行思考,在公众的内心世界里,往往认为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是绝对正确的。因此,经常会落入到网络欺骗以及造谣人所设置的陷阱当中。相应的新闻机构以及新闻教育机构需要不断的引导广大公众,使其树立正确的媒介价值观。在对相应的真实信息进行传递过程中,需要积极的推进科普教育工作,尽可能地加强我国广大观众对信息的辨认能力。
(三)在互动过程当中做好适当的监管
在整个的直播互动过程当中,需要设立专门人员进行把关,并且要进行适度的监管。我国很多的网络直播对监管并不到位,对于一些负面影响的评论以及视频。经常会时隔许久才会将视频下架或者采取禁止播放等一系列手段。所谓的适度监管,其主要指的是在严格监管的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所谓的措施,主要指的是通过相应的方式来正确引导负面影响,尽可能的协助直播内容更好地进行宣传,避免走上错误的宣传道路。
五、总结
2016年度,被人们称之为网络直播的元年。与此同时,通过网络视频的新闻直播能够很好拉近人与事件之间的距离,能够也能够很好的增加人们对于新闻事件的互动性。本文以网络视频作为基础,对网络视频的新闻直播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指出目前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相应的媒介不仅需要提炼出一套能够满足符合网络新闻直播的报道模式,同时还需要对广大公众进行正确的引导,设立专门的人员对互动过程进行适度的监管。
参考文献
[1]徐妙。网络视频新闻直播及其互动过程研究[J].新媒体与社会,2018(02):190-210.
[2]林达鑫。网络视频新闻直播互动性特征和强化对策[J].记者摇篮,2018(06):3-4.
[3]刘滢,吴潇。打造全球新闻视频传播枢纽--美联社网络视频发展新趋势[J].青年记者,2018(16):79-81.
[4]黄龙。移动时代网络视频新闻直播的现状与发展[J].戏剧之家,2017(08):104-105.
[5]牛慧清,徐妙。网络视频新闻直播互动性特征及问题解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08):57-60.
[6]刁毅刚,陈旭管。踏浪移动网络大潮,挺立视频直播风口,新华社全息直播态产品"现场新闻"系列创新引发业界热议[J].中国传媒科技,2016(10)。
[7]李昂,伊天威。网络视频直播热潮下传统电视媒体的突围[J].出版广角,2016(21)。
[8]周葆华。谁在使用视频直播?--网络视频直播用户的构成、行为与评价分析[J].新闻记者,2017(03):54-64.
文献来源:盛思蓝。基于网络视频的新闻直播互动性研究[J].传媒论坛,2019,2(24):75-76.
网络新闻论文推荐范文10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