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学方式更灵活、教学内容更丰富, 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热情, 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中, 他们能够从学习探究活动中获得快乐感受, 提高学习积极性,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以导促学, 让学生喜欢学习, 快乐学习, 让数学课堂在学生的探究中高效进行。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引导和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坚持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探究中分析数学知识, 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掌握数学知识, 促进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学生在形式灵活、空间自由的学习中促进了数学创新思维的发展, 他们在分析知识时能从多个角度分析, 打开了他们数学智慧的大门, 让他们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引导———探究式学习中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 打造活跃、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以学生为主体, 加强教师指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由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限制, 他们在传统学习中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来思考问题, 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 对于很多知识理解得都不深刻。在素质教育中,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 使他们在足够的思考空间中掌握所学知识, 在不断深入探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 教师要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在预习环节, 教师可以设计预习导案, 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使他们能抓住新课的重点知识进行预习。在课堂学习环节,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讨论, 拓宽数学思维面, 有效理解重难点知识。通过学生的努力探索和教师的有效指导, 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
二、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主动探索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 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探索数学知识, 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 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让他们乐于学习, 乐于探索。例如, 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物品:如课本、笔记本、铅笔、圆珠笔、橡皮、毛巾、布娃娃、存钱罐等, 并给自己准备的物品上标出带有小数的价格。之后, 在班级中举办一场物品交换活动。学生可以用一个物品交换另一个物品, 也可以用一个物品交换两个物品, 只要价格加起来相等即可。通过趣味性的活动, 学生掌握了小数的实际意义, 并在交换活动中掌握了小数的加法, 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设计动手操作活动, 在探索中理解知识
小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较少, 他们的数学抽象思维较弱, 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设计动手操作活动, 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探索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算理, 使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动手操作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操作和探索, 并根据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使他们的思路更清晰, 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木棒, 让他们通过操作把小木棒围成三角形。在探索过程中, 学生会发现选择长短不同的三个小木棒, 有时能围成三角形, 而有时又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个发现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让他们主动进行深入探索, 在探索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开展问题教学, 启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活动中开展探究式学习, 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使他们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掌握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采用多种思路分析问题, 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获得发展,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 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 教师给出学生如下题目:
在自主探索过程中, 学生得出了上述题目的答案, 并通过比较发现:三个数相加,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再加上第三个数,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再和第一个数相加, 它们的和不变。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了加法结合律。在练习环节,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题目, 让他们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通过运用加法结合律, 学生掌握了加法计算的简便方法, 有利于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注重及时评价, 激发学习自信心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教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时, 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评价。有针对性的评价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 在已有基础上努力学习, 促进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在学生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时, 教师要进行及时表扬, 让学生获得更强的自豪感, 使他们有自信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 教师要及时指导, 让他们能够换一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分析, 进而顺利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在学生出现开小差的情况时,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味的问题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让他们能尽快回归课堂, 进行积极的思考。通过教师的指导,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通过自己的努力品尝学习的喜悦和成功, 有效提高了他们的探索积极性, 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让学生在主动思考、主动分析中获得知识, 增强数学思维能力, 使他们学会用数学思维分析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让他们掌握有效的数学方法, 并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及时的评价, 使他们增强学习自信心, 并在积极探索中发展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佳欣.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8.
[2]胡明标.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 (第十一卷) , 2017.
[3]侯志娟.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4.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内部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了兴趣...
目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一、问题的缘起二、研究的意义三、国内外关于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现状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五、研究过程第二章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及相关概念界定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概念界定第三章...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不仅能够有效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新颖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教师需灵活运动多媒体技术,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数学模型,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数学结构,也就是采用数学方法和数学语言,对生活对象的各种关系进行模仿和抽象所形成的结构。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模型,就是用数字、字母和其他数学符号所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像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
课堂教学是日常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因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务必提升课堂的高效性以及活跃度。同时,要良好地运用分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下文将对小学数学高效分层教学课堂作出如下探究。一、三主体系主则指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教育教...
一、翻转课堂概述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等,从而达到更...
小学生数学论文是考验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成果,讲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以致用。以下学术堂整理了十篇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供参考!...
在小学四年级数学单元复习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梳理思维过程的发展性,以便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学习模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实性指的是教学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教学必须要贴合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切实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应当回归生活,确保数学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思维认知。...
信息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数学教学的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重要工具。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资源,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