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PBL是一种基于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基于PBL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结合PBL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科学性、自主性、互动性、问题性等特点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并提出有效策略。
关键词: PBL; 小学数学; 教学设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但是依然存在学习方式单一,学生主体地位无法体现的现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环节以PBL为基础,设计教学活动,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PBL教学模式内涵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和合作者。即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分析、探究、解决问题,并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PBL设计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科学性
科学性是 PBL 最基本的特征,由于PBL有较多的理论基础,比如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这使PBL更加具有科学性。PBL最早运用于医学教育中,后来广泛运用在物理学、教育等领域,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包括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阶段的各个学科,这足以体现PBL的科学性。为了充分发挥PBL教学的优势,在PBL教学设计时可以依据具体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调整 PBL教学流程。
(二)自主性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更加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显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此,PBL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这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中学习方式的单一性,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学习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性。
(三)互动性
PBL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学生根据问题划分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明确问题、任务,帮助、引导学生通过小组集体协商对策和解决方案。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后根据自己的任务搜集获取更多的资料,并分析、整理资料,完成自己的任务,小组内交流汇总探究成果。由于小组内每个成员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同,习得的知识和能力不同,每个小组成员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方式各有千秋,对同一问题会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这是互动合作学习方式最大的优势。在小组交流讨论问题的同时,各个成员之间会相互质疑、鼓励、评价,这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和思考;有利于学生通过数学角度表达和思考问题,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有趣性;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能力的培养。
(四)问题性
PBL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问题性,也是数学教学的中心。问题是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知识的驱动力,是提高数学学习乐趣和探索性的突破点;一节高质量的数学课,首先从设计以教学目标和学情为基础的问题开始,为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解决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也是学生自我肯定、猜疑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不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提高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自信心。
二、基于PBL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基于PBL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加有效地实施教学设计,以 PBL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基础,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将 PBL 的教学环节分为5 个部分,如下图所示: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数学知识又具有高度抽象性,为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在PBL模式中,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依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作为教育者通过向小学生提出与现实生活相关和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小学生的探究兴趣。
第二步,分析问题,组织分工。教师引导学生初步分析问题,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小学生分为几个实力相当的小组,小组成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并且积极参与、配合小组的分工,完成自己小组的任务。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在小组内学会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采纳其他成员的意见,增强同学之间的感情。
第三步,深入探究,解决问题。在PBL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问题驱动,在教学设计环节,首先,需要设计探究的问题,问题是引领探究走向深入的关键,问题要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并有层次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都有收获。其次,各个小组根据问题的分析思路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习内容的特点,适时、有针对性地指导,向小学生提供有利于探究问题的方法,让小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过程顺利进行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小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让小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尝试和努力发现数学中精彩的奥秘。
第四步,成果汇总,展示结果。每个成员将自己的探究成果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小组内讨论汇总出更合适的结果并由汇报员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各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组内特点和需要,以多样的形式展示成果,例如图形、表格、文字、视频,手绘等,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师组织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欣赏,通过各个小组的成果展示,培养小学生欣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运用多样的展示方法呈现不同的效果。
第五步,多样评价,总结反思。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把握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和过程,从而激励学生学习;数学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而且要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多样、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对小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激发小学生学会反思、促进自身发展,让小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在评价过程中,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小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让小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总结学习经验,提高小学生的评价能力。
三、基于PBL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课堂上,为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创设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数学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使小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设计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中的主人公熊大、熊二分吃三个月饼的情境,通过“剩下一个月饼应该怎样分?”引发小学生积极思考,引出‘一半用一个数应该怎样表示?’,并组织小学生自己探索、小组交流帮助熊二表示出“一半”,最后引出二分之一。预设整个过程都在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熊大、熊二分月饼的问题情境展开,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小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保证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注意力的集中。
(二)加强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积极主动吸收知识,从而促进自身个性的发展。[4]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知识的接纳者,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课改的理念,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PBL教学模式特点和小学生知识储备少、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学习对问题的不同见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时提高小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待小学生解决完整个问题后,教师引导小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让小学生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小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小学生自身发展。
(三)基于问题,提高小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的核心是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够综合运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不断增强应用意识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是能否从数学角度观察现实生活并且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5]基于问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要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小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为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逐渐让小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在数学王国里积极探索。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前提是,要学会思考、分析、探究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分析和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从发现中寻找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实用价值。
在设计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田径队的同学们进行跑步训练,两分钟跑了五分之四千米,平均每分钟跑多少千米?请你用自己不同的方法解决。根据小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预测学生会用折一折的方法,根据平均分的原理,也可以用分数化小数然后再用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等。学生的精彩表现源于问题的精彩,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巧妙地设计问题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使不同的认识和想法在课堂上交汇,在一个个问题的指引下,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不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对知识的探究也不断深入,同时提高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和运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评价,促进教师和小学生积极交流互动
窦桂梅老师认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真正关系应该是活生生的人的关系,这意味着平等、尊重、信任、对话、包容、鼓励。[6]而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的评价,未让小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中。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师要真正将小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尊重小学生人格,以平等对话的形式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开放的,教师在评价小学生的同时,也应该组织小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小学生之间的评价同样也可以做到非常到位、科学。
在学习完估算后,一位学生在做完一道估算题目444&pide;8后,自评道:“先估计一下,最高位不够除,商是两位数,大约是50多,这样计算更容易一些。”他的同学给予他的评价是:“你这样的想法很好,简单又清晰,希望以后比今天更棒!”所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中,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还能让学生发现自己和其他同学身上的优缺点,同时,能提高自己评价能力。因此,注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自身发展,同时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PBL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有利于小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能够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让小学生在快乐、好奇中探索数学的奥秘。因此,基于PBL设计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更加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为小学生能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2] 吴正宪.吴正宪数学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4] 赵丽敏.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模式设计及应用[J].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2019,(5).
[5] 吴正宪.吴正宪数学教学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6] 何杰,伍红林.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内部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了兴趣...
目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一、问题的缘起二、研究的意义三、国内外关于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现状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五、研究过程第二章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及相关概念界定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概念界定第三章...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不仅能够有效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新颖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教师需灵活运动多媒体技术,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数学模型,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数学结构,也就是采用数学方法和数学语言,对生活对象的各种关系进行模仿和抽象所形成的结构。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模型,就是用数字、字母和其他数学符号所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像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
课堂教学是日常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因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务必提升课堂的高效性以及活跃度。同时,要良好地运用分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下文将对小学数学高效分层教学课堂作出如下探究。一、三主体系主则指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教育教...
一、翻转课堂概述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等,从而达到更...
小学生数学论文是考验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成果,讲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以致用。以下学术堂整理了十篇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供参考!...
在小学四年级数学单元复习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梳理思维过程的发展性,以便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学学习模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实性指的是教学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教学必须要贴合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切实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应当回归生活,确保数学知识结构符合学生的思维认知。...
信息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数学教学的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重要工具。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资源,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