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又被称为解决问题,是用文字的形式提供一定的条件,提出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答应用型问题的数学问题形式之一。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有工程问题、植树问题、行程问题等多种形式,抽象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应用题也因此成为很多学生望而生畏的“老大难”.
线段图可以将抽象的问题所表达的数量关系简练、形象地表示出来,提高教学的质量。笔者对线段图在小学应用题的运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线段图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有着重要的运用价值
线段图是借助一条、两条或多条线段,利用线段的长短关系,表示应用题中抽象的数量关系的一种解题形式。线段图将原本的数量关系以符号化、直观化的形式加以呈现,具有直观形象、简单明了的特点,在表示有关“和”“差”“倍”等数量关系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线段图直观形象,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应用题中给出的条件大多鲜明、单一,要解答的问题指向性也较为明确,但对于认知能力有限、总结概括能力不足的小学生来说,要准确理解相关数量之间的关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线段图用线段的长短关系来表示数量关系,直观形象,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
2.线段图能够化繁为简,使数量关系清晰明了。有些应用题涉及的数量较多,数量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复杂。线段图将数量关系进行了符号化、简单化,化繁为简,有利于学生迅速找到多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例如,一年级下册应用题:小明买1支铅笔和一个卷笔刀共用4角钱,小丽买1支同样的铅笔和1盒蜡笔共用5角钱,卷笔刀和蜡笔哪个贵?贵多少?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卷笔刀和蜡笔的价格,但是如果用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明和小丽买的东西,学生就很容易观察到卷笔刀的价格要比蜡笔少1角钱。
3.线段图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线段图利用直观形象的线段简明扼要地表示抽象的数量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从复杂的表面现象中找到并整理需要的信息,也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线段图在小学应用题中的运用策略
运用线段图解答应用题,学生需要把握题中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画出简洁、准确的线段图。运用线段图进行应用题教学,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认识线段图在应用题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探究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和要点。
下面以人教版三年级和差问题的一道例题教学为例,分析利用线段图进行应用题教学的策略。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找到题目中的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教师问:这道题中有几个数量?几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总结:1.甲乙总和为98,2.甲乙之差为6.
第二步:分析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师问:怎么求两个班的人数?因为题目中没有直接的算法,很多学生可能感到茫然,无法迅速找到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图:用一段线条表示甲班,另一段稍短的线条表示乙班,两条线段之和是98.
第三步:解决需要解答的问题。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可以将表示乙班的线条延长到甲班一样长来解答,两班之和加两班之差除以2即为甲班的人数,即(98+6)÷2,乙班人数为(98+6)÷2-6.或者将表示甲班的线条缩到和乙段一样长来理解,两班之和减去两班之差除以2即为乙班的人数,即(98-6)÷2,甲班的人数为(98-6)÷2+6.
第四步:总结线段图解答应用题的做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解题体会,有的学生提出画线段图要对应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有的提出线段的长短要把握好,题中的“6”与“52”之间的比例不能过于失真,等等。
三、运用线段图进行应用题教学的注意要点
1.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解题的意识和画图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解题的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运用线段图解应用题的方法。新人教版的低年级教材运用了很多图画,教师要逐渐从图画过渡到符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读题开始,从解简单的应用题开始,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线段图也要尽可能画得美观大方、结构合理,并标明数量名称,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画图技能。
2.科学合理运用线段图解答应用题。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运用线段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迅速找到解答问题的方式。但是,线段图也不是万能的,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应用题,例如,有的应用题一目了然,不用画图就能够解答;也有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更复杂,适合用扇形图、表格,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相应的图表进行解答。同时,教师在运用线段图教学时,也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能硬性要求学生一定要作线段图。
3.教学生根据线段图自己编应用题。将以文字为主的应用题转化为线段图,是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的转化,可以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教师也可以提供线段图,让学生根据其中的条件编应用题,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线段图的用法,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线段图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解题方式,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有利于应用题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敦远,《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界·上旬》,2013.9
2.涂秀芳,《浅谈“线段图”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新课程导学》,2013.26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众所周知,人才取决于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为此,世界各国对教育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均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如此激烈...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内部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了兴趣...
目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绪论一、问题的缘起二、研究的意义三、国内外关于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现状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五、研究过程第二章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及相关概念界定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概念界定第三章...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不仅能够有效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新颖的学习方式。小学数学教师需灵活运动多媒体技术,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基本理念部分指出[1]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池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与此同时蔗标准》的课程总目标部分指出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
数学模型,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数学结构,也就是采用数学方法和数学语言,对生活对象的各种关系进行模仿和抽象所形成的结构。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模型,就是用数字、字母和其他数学符号所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以及图表、图像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上的情境教学研究是指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数学课本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景设置,通过设置情境将数学教学内容变得简单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增添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
课堂教学是日常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因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务必提升课堂的高效性以及活跃度。同时,要良好地运用分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下文将对小学数学高效分层教学课堂作出如下探究。一、三主体系主则指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教育教...
一、翻转课堂概述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则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等,从而达到更...
小学生数学论文是考验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成果,讲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以致用。以下学术堂整理了十篇小学生数学论文范文,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