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数学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7-18 共2302字
摘要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持续和谐的发展。 ”这就是说数学教育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积淀和智慧的启迪,还应该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然而在单纯传授知识的旧教学观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直遵循着固定的模式,即以导入为主的旧知识复习---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新知识学习---以巩固目标为目的大量练习,这样的教学毫无生命与活力,怎能不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呢?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创造性地学数学,使数学课堂充满充满创新的活力。

  一、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变“知识传授者”为“引导者、组织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数学课程的一切都是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的,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师生互相交流。如教学“体积”这个概念时,我做了这样一个实验:首先往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玻璃杯中倒水,问:“哪知杯子里的水多?哪只杯子里的水少呢? ”学生回答:“一样多。 ”然后我又向一个杯子里放了一个正方体的木块,问:“这时你看到了什么? ”“水面升高了。 ”接下来我又向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个较大的正方体木块,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

  最后在这个实验的引导下,学生对体积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物体不仅要占空间而且有大小之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体积的概念。又如,教学“面积的认识”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我做了两张卡片,一张上画有8 个小方格,另一张上画有 4 个,而两张却是同样大,学生并不知道两张卡片的内容。让学生讨论,说一说哪一张面积大。一个学生说:“画8 个格的大 ,画 4 个格的小 ,理由是 8个比6 个多。 ”于是我让学生把这两张同时进行对比,学生惊异地说:“老师您骗人。 ”“老师怎么骗人了啦? ”我问。一个学生说:“8个格子小,4个格子大,你为什么不画一样大的格子呢?一样大的格子,有个标准,好数呀。 ”这时我及时表扬了他,夸奖他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人们正是在生活生产中发现测量面积大小的时候,需要用一样大的格子来进行测量,这就是面积单位的价值。然后启发学生自己探究平方分米、平方米单位。学生在实际测量当中,得到真正的数学知识,此时学生的活动要比教师灌输给他们的印象要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实实在在的学习的主人。

  二、练习形式的变化,变“远离现实”为“走进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然而我们现在的数学教学是为了计算而计算,考试而考试,并没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此我们要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要让我们的练习走进生活,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练习。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把学生带到操场上,画了一个大长方形,学生站在长方形的四周,中间放一个脸盆,让学生投沙包,看谁投得准。投着投着,有的学生提出了意见:“老师这样不公平,离盆近的同学就容易把沙包投进去,离盆远的就不容易投进去。 ”这时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大胆思考:“你们想用什么公平的方式,让大家都能投进去呢? ”有的学生说:“我们玩过丢手绢的游戏,大家围成一个圆,每个人离盆的距离一样,就公平了。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圆的问题,并在无形中找到了圆的一些特点。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去尝试,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

  如学了“百分数”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老师想买一件羽绒服,甲商店降价9%出售,乙商店打九折出售,丙商店是买一送一出售,你们给老师出出主意买哪个商店的便宜? ”学了“度量”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假如考试需用直尺量线段的长度,可是你的直尺摔坏了,0-2刻度没有了,你该怎么办?还有一些购买、乘车的练习,课标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联系生活的练习。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把练习与实事联系起来,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三、作业批改上的变化,变”勾叉型“为”人文型“

  作业是教师教的反馈和对学生学的评价。课标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可是目前我们对学生数学的评价是注重结果型的,评价方式也比较单一。翻开数学作业,除了”红红勾“就是”大大的叉“,数学似乎真的变成抽象的”数学王国“了。为了给数学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我在批改作业时都会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在作业本上写一段评语。如”你进步了,继续努力。 “”你的计算还有待加强,老师相信你细心一点一定没问题。 “”你的基础较差,但别灰心,找老师帮助,我会很乐意效劳的。 “……这些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不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总之,课程改革为教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将是教师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是教师教学中唯一的规范;愉快教学,将让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的发展。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返回:小学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