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法学论文 > 法律论文 > 司法鉴定论文 >

工具痕迹低利用率的原因与有效应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19 共2165字
摘要

  0引言

  在犯罪现场中,工具痕迹是最为多见的一种犯罪痕迹。 在判断犯罪实施手段、方法中,工具痕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判断犯罪工具种类,甚至还可以判断犯罪行为人的职业等特点。 在揭露犯罪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目前指纹鉴定利用率比较高,远远高出工具痕迹。 就此现状本文略做粗浅的意见与建议。

  1现状

  1.1 什么是工具痕迹

  工具痕迹是使用工具作用于非主体上,使非主体触及的位置造成变形的痕迹。 痕迹检验研究分为作案时有关 工具、痕迹及作案人在实施犯罪时使用的作案工具对人体、财物等造成的变形,或者是作案前后使用工具造成的非主体变形。

  1.2 检验现状

  在刑事犯罪现状比较常见工具痕迹, 出现率也高于其他现场,但是工具痕迹的利用率却相对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在刑事案件中,工具痕迹占现场的 70%多, 有的甚至会高于 80%, 有这么高比例的出现率,但是现场勘查中,多以手印、足迹等为重要提取物,对于工具痕迹通常只是拍照处理。 这样大大降低了利用率,但是其在破案过程中却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场,犯罪工具痕迹多样化,复杂化,这就导致了检验的难度增大,利用率也就随之降低。现在的工具痕迹检验设备落后,甚至没有设备,完全依赖于技术人员的肉眼及经验,这在检验使用上大打折扣,不能有准确的数据分析,只能凭技术人员主观分析,缺乏凭证。

  2低利用率原因

  刑事案件中痕迹检验是侦破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指纹的独特性,容易识别,作案现场中出现频率高,在既往的案件中经常被利用侦破。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增强,反侦察能力也越来越高,现在的犯罪现场指纹提取越来越难。 而工具痕迹是一般犯罪现场比较常见,又容易保留,只是在案件侦查中所起的左右比指纹与足迹要差。原因主要有二:

  2.1 主观原因

  技术人员过于依赖传统的指纹、足迹鉴定,对工具痕迹检验价值的认识度欠缺。 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就容易忽视对工具痕迹的处理,致使工具痕迹在利用率上从主观因素就大大降低,使工具痕迹检验的技术也大打折扣。 再有就是侦查人员与技术人员缺乏沟通,不能默契配合。 侦查人员对工具痕迹的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在抓捕嫌疑人后往往忽略了对犯罪工具的搜查。而技术人员对侦查人员的服务意识也比较缺乏,最终导致了工具痕迹在侦查破案中失去了价值。

  2.2 客观原因

  当今科技发展迅猛,各种工具种类也是更新换代、日新月异,功能越来越多。 由于犯罪工具的多元化,导致现场根据工具痕迹来推断工具种类的难度加大。 仪器设备也相对落后,工具痕迹检验本就是一门专业的学科,涉及的学科知识多,种类多,涉及的行业领域广。 对技术人员字数的专业要求高,而目前这一项技术人员供不应求,这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现场勘查质量及检验鉴定技术水平的发展。通常的工具痕迹是靠技术人员的肉眼观察,而有些工具痕迹是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来完成的。但是许多基层公安机关的科技技术能力目前只停留在指纹识别上,缺乏专业的工具痕迹检测设备,这也是导致工具痕迹在侦破案件中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
  
  3如何有效利用工具痕迹

  3.1 强化证据意识

  在现场勘查过程中,鉴定人员要善于发现工具痕迹,并作出提取、利用。 工具痕迹在现场凭肉眼基本就能够观察,而且工具的痕迹容易保留,不易破坏,稳定性高。 因此在技术人员勘查时,应当仔细认真观察小现场、被破坏的现场及外围现场,并对现场痕迹做出客观记录,为工具痕迹的后期利用夯实基础。

  3.2 提高科技设备质量

  工具痕迹检验鉴定途径众多。其中数码相机拍照是最为普遍常用的保留现场痕迹手段,现代数码相机使用普遍,成像质量高,可以通过网络传输,与异地进行查询与比对。也可利用 Photoshop 等软件进行比对检验。

  3.3 现场工具痕迹的勘查

  现场工具痕迹勘查主要是检验现场工具痕迹。通过工具痕迹判断痕迹形成的因素,如作用力的强弱、方向与角度等。这一步检验工作对于犯罪嫌疑人使用的作案工具、制作实验样本及对比检验等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现场勘验中,需要刑侦人员集中精力,利用充分的时间去仔细完成。 这一部分的检验工作就好比一座大楼的地基,只有夯实基础,才能为下一步破案带来便利条件。

  4结论

  工具痕迹是工具制造的,工具是人制造的,正因如此人才能主宰世界。 制造工具是为了更好的主宰世界,享受世界,改造自然,而不是借助它来进行人身伤害、侵犯利益,做违法犯罪的勾当。重视犯罪现场工具痕迹的检验对于确定嫌疑人、 侦破案件均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勘验工作中,应提高对工具痕迹检验工作的重视,不断提高工具痕迹检验技术。

  参考文献:
  [1]李静.我国工具痕迹检验的发展及其展望[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06:178-180.
  [2]杨敏.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52-56.
  [3]王国栋,段明宇,高海峰。关于工具痕迹检验新方法的探讨[J].法制博览,2015,04:165.
  [4]杨振华,阎寒。工具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5,16:275-276.
  [5]欧永卡,黄福如。工具痕迹检验有效利用方法研究[J].法制博览,2015,16:169.
  [6]何勇强.工具痕迹检验判断网络知识库的设计与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5:111+113.
  [7]刘玮.工具痕迹检验新思路探讨[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08:312.
  [8]李波,李磊。工具痕迹检验新思路探讨[J].科技资讯,2010,30:65.
  [9]徐文彬,李晓慧。工具痕迹检验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3,22:221-22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司法鉴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