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也叫“生态占用”,是指特定数量的人群根据某一种生活方式所消耗的,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功能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环境吸纳,并以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来表示的一种可操作的定量方法。随着城市的发展,传统的建设项目环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城市规划货环评的需要,因此,需要有新的方法来提高城市环评的效果。在度量城市区域的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方面,生态足迹具有特别的优势,对现有的城市环境规划评价方法具有良好的弥补作用。
1 生态足迹概论
生态足迹也叫“生态占用”,是指特定数量的人群根据某一种生活方式所消耗的,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功能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环境吸纳,并以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来表示的一种可操作的定量方法。
生态足迹能够为某地区或国家及全球自然资本的利用状况的核算提供简明的框架,通过测量人类对自然生态服务的需求与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的差距,就可以知道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状况,可以在地区、国家和全球尺度上比较人类对自然的消费量与自然资本的承载量。生态足迹的意义在于探讨人类持续依赖自然以及要怎么做才能保障地球的承受力,进而支持人类未来的生存。
生态足迹将每个人消耗的资源折合成为全球统一的、具有生产力的地域面积,通过计算区域生态足迹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值———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准确地反映了不同区域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现状的贡献。它既能够反映出个人或地区的资源消耗强度,又能够反映出区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消耗总量,也揭示了人类生存持续生存的生态阈值。通过相同的单位比较人类的需求和自然界的供给,使可持续发展的衡量真正具有区域可比性,由于生态足迹取决于人口规模、物质生活水平、技术条件和生态生产力,因此评估的结果清楚地表明在所分析的每一个时空尺度上,人类对生物圈所施加的加压及其量级。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生态足迹的计算是基于两个简单的事实: 1、我们可以保留大部分消费的资源以及大部分产生的废弃物; 2、这些资源以及废弃物大部分都可以转换成可提供这些功能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生态足迹的计算方式明确地指出某个国家或地区使用了多少自然资源,然而,这些足迹并不是一片连续的土地; 由于国际贸易的关系,人们使用的土地与水域面积分散在全球各个角落,这些需要很多研究来决定其确定的位置。
2 城市规划环评中生态足迹的应用
2. 1 利用土地的规划环评
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新的规划编修工作将对区域土地利用不断变化的生态影响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通过比较该区域能够提供的生物生产面积和所规划区域的生态足迹,能够将土地总体利用的规划指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科学地反映出来,另外在判断某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否在其生态系统可承受范围内方面,可以为其提高良好的理论依据。目前已有学者利用生态足迹的方法对某地区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进行了相应的评价,并对其规划进行了相关的计算和分析,从而验证了土地利用的规划生态成效,加快了规划环评进入规划编制中的速度。
2. 2 城市规划环境规划评价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规划环境评价尚在宏观层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规划所能提供的信息也比较宏观,因此,城市规划环评中隐藏着很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通过统计相关学者的研究可知,甘晶以泉州市洛江区的环境规划为例,通过运用生态足迹融合型规划环评的方法,对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定量的评价,同时运用灰色理论预测了其后 12 年的生态足迹、生态赤字及生态承载力,而且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熊鸿斌等以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环评为例,研究出了生态足迹在城市固话环评中的具体思路,即采用生态足迹的区域计算法、对区域生态承载力变化的现状及变化规律进行了预测,而且进行了关联分析,得出了影响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变化的因素。
2. 3 开发区规划环评
生态足迹具有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度量的作用,其在进行该项工作时,除了上述的土地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在对小尺度的开发区及工业区的规划建设进行评价时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数据上就可以反映出区域的这些演变规律。
有学者将生态足迹方法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能够将在开发区的尺度上,对环境影响作出更加精确合理的预测和分析,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加科学的判断,并针对不良环境影响的预防措施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3 生态足迹在城市规划环评中应用的启示
通过众多学者对生态足迹的研究,是其在国内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环境规划的评价领域中不断拓展其应用,但是同国际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加大研究和实践力度,具体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 1) 加强对生态足迹的理论及应用经验的丰富和完善,重视对基层数据的补充和完善及数据库的建设,重视改进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不断对其计算方法进行完善。
( 2) 加大对生态足迹的研究力度,为相关监控工作及评价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理论依据,从而有效明确区域生态足迹的变化特点和相应的互动机制及区域内可持续发展的对应关系。
( 3) 需要对生态足迹规划影响评价的应用区域进行相应的拓展,这些领域主要包括能源、交通、工业、农业、旅游业等特定的行业与部门,同时加强对生态足迹和生态补偿、环境伦理、生态安全及区域发展容量限制因子等生态足迹的研究。
4 总结
综上所述,生态足迹的应用在城市规划环评中效果显着,而且应用范围广泛,具体应用在利用土地的规划环评、城市规划环境规划评价、开发区规划环评等方面。生态足迹已成为在城市规划环评工作中应用一种新的应用手段,而且实践也证明其具有使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的作用,对传统的环境评价方法也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熊鸿斌,李远东,谷良平. 生态足迹在城市规划环评中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33( 6) : 897 -900.
[2]刘敏毅. 生态足迹法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北方环境,2011,23( 11) : 126.
[3]甘晶. 生态足迹法在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 厦门大学,2009.
1概述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规划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城市战略的发展方向,涉及到人居环境的诸多层面,并且以城市层次为主导的空间规划,有效协调社会、环境和经济的科学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城市规划的内涵和外延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所涉...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说过:21世纪世界发展有两个趋势将产生深远影响,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城市化的外在表现就是城市的空间扩展,地理学认为城市扩展是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即城市在地表上实际范围的扩展。城市自产生之日起,...
一、关于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关系的分析1.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概念所谓城市规划是对整个城市的全面部署,主要包括城市的未来发展、资源管理、布局规划、以及各类工程建设规划等内容.所谓城市设计是把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质量进行提高和改善作为目的,...
引言随着改革开放带动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建设也以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由于缺少相关经验,我国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盲目追求经济的突破而忽略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盲目追求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而破坏历史古迹;盲目的追...
改革的春风沐浴着整个中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的发展使得中国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从改革开放到如今这短短三十几年时间里中国城市的发展不管是速度还是规模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步入新世纪后,中国经济的增长依旧保持着强劲的势头,与此同时受世界经济市...
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脚步骤然加快。随着国家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进一步加深。城市建设规划需要考虑的问题之多,面临情况之复杂,前所未有。充分认清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意义,发挥其在城市...
一、公共空间的定义公共空间是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的,属于公共建筑领域的城市空间。狭义上的公共空间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
1城市规划的含义概述城市规划,就是指为了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建设规模,开发各种建设项目,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及环境资源,来完成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而进行的一种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安排、规划和部署。而城市规划与其说是一种理论化的定义,不如把它看...
城市规划是一个比较宏伟的系统工程,是市场经济下条件,发展城市化建造与增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时也可以确保对土地进行合理的使用,可有效的推进中国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向前发展,对于城市发展与土地使用之间的矛盾可有效的解除。城市规划要求...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纲领,不仅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居乐业,而且对完善城市功能和配套设施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当前城市规划缺少现代意识与整体观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后,对城市发展造成了阻碍。因此,加强对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