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团队管理论文 >

高职学生团队自主管理中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24 共5365字

  2. 2 问卷的信度分析

  通过对团队要素和成员要素两个量表的总共 5个维度进行信度检验,各维度的 Cronbach 系数均高于 0. 80,表明两个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见表 3.

  

  2. 3 学生团队自主管理模式的团队要素和成员要素的关系分析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分析高校学生团队自主管理模式中团队要素和成员要素的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见图 1.模型的各项检验指标分别为: χ2/ df = 3. 511,RMSEA = 0. 086,GFI = 0. 965,NNFI = 0. 899,CFI =0. 894,IFI = 0. 905,表明该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从检验结果可知,高校自主管理模式下的学生团队的团队因素对成员因素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其中团队要素的管理规范维度对个人归属有正向影响,且影响力度很大。完成目标维度对个人归属也存在正向影响。发展支持维度对成员因素的团队维护和个人归属均有正向影响,且对团队维护的影响较大。

  3 讨 论

  3. 1 研究结论

  在大学生团队自主管理过程中,以往高校管理者是主导性主体,决定着学生管理的根本方向; 大学生及其组织是受动性主体,呈现出较强的依赖性和依存性。但是学生团队自主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在实现学生个体成功社会化基础上,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实现该目标,高校必须在学生团队自主意识上加强培育和引导[8].

  本文从自主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团队成员对团队要素和成员内部要素的感知两个方面探索了影响自主管理的核心要素,获得了如下的研究发现。在高校学生团队自主管理模式核心要素中,团队要素有 3 个维度和成员要素有 2 个维度。在大学生团队中,团队要素是首位的,团队要素对成员要素有正向影响,其中团队要素 3 个维度交叉影响到成员要素的 2 个维度,团队要素的管理规范和发展支持对成员要素的影响非常显著,因此在高校学生团队自主管理模式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两个方面。

  3. 2 高校管理启示

  首先,大学生团队自主管理的重要保证必须有科学、严格的管理规范。科学的管理规范让大学生自我管理做到了有章可循,能使高校管理工作者通过规范的制度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生团体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而及时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正如学者们所描述的"制度本身应该就是一种威慑力量"[9].

  学生进入自主管理团队中,应该按照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运行机制来开展自己的工作,所以学生自主管理团队的规范管理决定了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其次,在学生团队自主管理模式中一定要建立目标管理制度。高效团队的建立、管理制度的规范已成为促进组织发展的重要手段[10].明确学生团队的目标,让同学们进入团队就明晰团队宗旨是什么,加入这个团队努力方向是什么,从而每个同学为自己制定小目标,做好团队的工作计划。最终让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充分结合才有利于团队的稳定和发展。

  再次,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出团队要素中的发展支持对于团队维护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团队管理者应该通过对团队要素的分析,制定出相应的人文主义管理手段,如让成员参与挑战性的工作、创造培训与交流的机会、帮助团队成员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提供人文关怀等,这些手段既体现了对团队成员的关心,也有利于促进团队成员分享他们的知识,从而维护团队的稳定。

  最后,高校学生团队要形成学生的归属感,满足学生归属的需求。以往研究表明,大学生无归属感被社会排斥在团体中无法保持或建立正常人际关系.马斯洛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其中归属的需求为第三层次。青少年进入大学以后,其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归属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曾说:"让一个人去做任何事情的唯一方法,那就是把他所需要的给他。人除了健康、长寿、食物、睡眠、金钱……,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每个人自己感觉重要的欲望。"在自主管理学生团队中,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比如有效的沟通、公平的环境、创新的氛围、领导的示范、良好的团队形象和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来加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青少年大学生有了归属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找到成功的突破口。

  值得注意的是,归属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动态的过程。自主管理团队应该遵循由浅入深、渐进互动的过程培养学生们的归属感。通过问卷调查,关于"如何加强团队成员归属感"的措施回答中,排在前三位的是: 对团队的深入了解、对团队文化的认同和对团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所以,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让成员了解团队的各个方面; 其次通过培训等方式让成员对团队文化进行认同; 最后通过活动的参与、问题的讨论等方式让成员对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得到认同。最终,个体将自发形成自我约束并产生对团队强烈的责任感,体现为个体的主人翁精神,并充分地、自觉地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最终为自主管理团队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欣。 我国高校学生自主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中国电力教育,2008,24(6) :119-120.
  [2]郭昕。 自主管理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创新[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30(6) :61-64.
  [3]蔡浩。 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21(3) :70-72.
  [4]薛天祥。 高等教育学[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16[5]王铭。 大学生自主管理: 主体·目标·途径[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25(7) :101-104.
  [6]吴立爽,陈聪诚。 蒋梦麟学生自治教育思想对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的启示[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4) :121-124.
  [7]吴明隆。 结构方程模型[M].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43-49.
  [8]霍洪典。 大学生的管理与自我管理[J]. 德州师专学报,1999,10(3) :21-22.
  [9]赵虎吉。 制度建设四大前提[J]. 小康,2006(12) :25-27.
  [10]邱纯,罗正学,关可心。 领导 - 成员交换与团队满意度关系的中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4) :580-583.
  [11]吴惠君,张姝玥,曾宇倩。 大学生社会排斥问卷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2) :1829-183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团队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