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同样,在硬件设施、开展第二课堂等方面,老师们和学生的意见基本相似,表示肯定的占了大多数。类似的,学术氛围、教学质量等方面,老师们倾向性的意见也是一般。
3.2.2.3 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1)学院领导层的重视程度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层上,21.4%的老师认为学校“非常重视,经常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的办法并积极实践”,54.8%认为“比较重视,经常组织各类活动”,还有 23.8%认为学校“不够重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没有较为实际的举措”.总体来说,领导层对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很重视的,这对校园文化的建设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因素影响校园文化的发展。
(2)学生素质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
在谈到老师平时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困难时,21.4%的老师认为是“学生入学分数低,文化基础差”,42.9%认为“学生品行较差,日常管理难度大,学习缺乏积极性”,26.2%认为“学校只提教学要求,相关措施没有跟上”,还有 9.5%的老师觉得“自身能力素质所限,还需要加强学习”,共计 64.3%的老师认为学生底子差等问题是开展工作的主要困难。
(3)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障碍
如图 3.18 显示,在问到老师当前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最主要的障碍是什么,28.6%认为是观念落后,50%认为是经费不足,16.7%认为是组织不力,还有 4.7%认为是设备陈旧。从这几个问题老师们反映的情况看,当前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是比较重视的,但是主要出于学生底子差、经费不足和观念落后等原因,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
3.2.2.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建议问卷采取多选题的方式,比较各选项受关注程度,归纳出教职员工问卷所反映出的问题。向老师们问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四个选项的排序是:缺乏系统的规划(71.4%)、校园文化氛围不浓(45.2%)、校园环境建设基础薄弱(28.6%)、与社会实践脱节(19%),一方面反映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从建设思路着手,另一方面也肯定了在加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上取得的成效。
在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上,排名前四的选项是:学术氛围(73.8%)、校风建设(59.5%)、学生实践(42.9%)、道德教育(35.7%);问哪些措施对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最为有效,排名前四的是:突出学校特色与社会实践(73.8%)、多组织各类活动(38.1%)、提升教学质量(35.7%)、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34.6%)。
这两道题目与学生做的基本一致,但是从统计结果看,老师明显较学生要更重视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3.3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分析,并与学生、教职员工进行的访谈、调研,可以大致勾勒出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3.3.1 重视程度逐步提高,认识定位还需厘清
随着高职院校建设的逐步发展,校园文化作为院校的软实力,广受院校建设者的重视,从各院系组织的丰富多样的文体、实践等活动可见一斑。但“文化”是一个抽象的名词,相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这类硬实力而言,文化建设看不见也摸不着,如何结合本院校实际认清“校园文化”这个概念,给校园文化建设一个准确的定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建设者把校园文化简单化,简单地等同于校园文化体育活动,却没有把握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有的把校园文化纯物化,认为校园大气了、整洁了,就是上层次了,有几处雕塑、标语,就是有品位了。
不知道高职校园文化应该从何入手,一味强调学校底子薄、学生素质差,没有把校园文化放在应有的高度进行构思、规划、统筹,走一步算一步。最后学校建起来了,但文化还差不少。
3.3.2 物质文化建设逐渐丰富,精神文化建设差距较大
走进高职院校,大多能感受到学校规划较好、校园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但通过调查却发现这些优良的硬件却很多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前所述某校图书馆就是一例。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上世纪 20 年代就有“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之论。不少高职院校在建设初期往往重视硬件设施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容易忽视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化,真正能够承载精神文化的物质建设也少之又少,办学特色、校风和学风及师生员工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情感气质等均体现不足,使得“校园文化”只有“校园”而缺少“文化”.
3.3.3 职业导向较为明确,职业特色不明显
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实习 、顶岗培训等方面较初建时有了较大进步,更加专业、具体,实践性强,这一点也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认可。但是从校园生活、教学方面来看,校园特色文化的体现就略显不足了。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说不清楚自己学校有什么特色。学校没有提炼出特色明确的职业文化并与院校教学工作相结合,开展活动的时候没有与院校特色相结合,不少院校在培育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追求等职业元素上还是空白,学生为学习而学习,为实践而实践,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标准也与高中、中专等学校基本类似,职业教育的特点还没有体现出来。
摘要外国人在华就业,主要是指取得在中国居留许可、就业许可的外国人,依据法律规定在我国工作并获得工作报酬的就业行为。根据我国《出入境管理法》规定,在源头上,我国对外国人在境内就业实行的是就业许可制度,外国人欲到中国就业应先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第四章完善新疆快递行业监管法律制度建设的思考在快递行业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快递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美国、德国和英国快递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了对新疆快递行业监管的启示。以下将从完善新疆快递行业监管法...
结束语对于社会稳定来说,基本要素就是婚姻家庭的稳定,而夫妻关系的基础为夫妻财产制度。所以,对于社会的良性发展来说,妥帖的夫妻财产制度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对夫妻财产制在中国成立后的演变进行了回顾,对其有待健全的地方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我国...
第3章在国际贸易支付法律关系中信用证开证行的法律地位3.1信用证业务下银行参与国际贸易的原因与作用3.1.1银行参与到国际贸易中的原因有形商品的国际贸易一般包括买卖、运输、保险、支付及争议解决五个环节(其中争议解决并非必经环节)。货物买卖是其他...
五、结语我们应当看到,新刑事诉讼法与原来相比确实对监视居住制度作出了重大的改变,但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不论在定位上或者适用的细节上确实存在问题,新法实施以来,实践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仍然较少适用,即使适用了也大多按照以前的方式执行,正如96年刑...
结束语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近年来,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的冲突也一直受到世界各国司法界和新闻界的关注,因为这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它的涉及面广,涉及范围大,因此对其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两者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舆论监督...
第四章儿童家庭权利保护的对策和法律路径对广大儿童的父母来说,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权利,是抚养教育孩子的底线和基本内涵,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强化的新理念。一、儿童家庭权利保护的对策我国虽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但迄今为止我国并...
对司法规律的认识论思考导言一、问题的提出2016年,司法规律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向全国人大的工作报告当中。学界对这一官方用词的变化高度重视。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司法规律?以及司法规律在司法改革中的基础作用究竟如何?所有这些问题...
引言一、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2010年冲突法领域产生诸多重大成果,其中之一就是美国俄勒州颁布并实施的《侵权及其他侵权及其他非合同请求法律选择法》(以下简称《侵权及其他非合同请求法律选择法》),另一个则是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2中国梦与理想教育的理论概述2.1基本概念的阐述2.1.1理想教育2007年,陈万柏、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教育学原理》指出: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有实现可能的人生奋斗目标。理想教育,是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理想教育。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