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管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管理学论文 >

广东省田径运动后备力量发展的对策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4-07-05 共4915字
论文标题

  田径运动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各项运动的基础,在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田径运动水平,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竞争力,成为摆在广东田径界的重要课题之一。而肇庆地区曾经是广东省田径强市,为广东省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田径运动员,为各省市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田径竞技人才,同时肇庆市体育局已经连续七年承办了全国田径大奖赛系列赛,积累了丰富的赛事市场化运营经验。因此研究和制定肇庆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广东省田径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1 全国田径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田径运动就呈现出逐渐向世界田径比赛看齐的趋势,比赛多,规模大,竞争强度高,运动员连续比赛能力强的特点日益显现,从每年的全国田径大奖赛的竞赛安排不难看出,国家田径管理中心通过采用竞赛手段来实现我国田径运动同国际接轨,通过大量的比赛提高我国运动员连续比赛的能力。刘翔等国际超一流高手就是通过大赛的磨练最终打破世界纪录的。
  比赛项目逐渐增加,大奖赛、锦标赛、冠军赛,为运动员对奖牌争夺带来更多的契机,女子田径运动水平快速发展,女子男性化现象十分明显,先后增加女子三级跳远、女子撑杆跳高、女子链球、女子马拉松等项目。
  国内田径运动水平快速提高,老将新秀同台竞技、同奏凯歌现象越来越普遍,近几届全运会这一特点尤为突出。运动成绩的科技含量不断加大,运动技术不断创新与完善,场地器材不断更新与改进,场外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近几届全运会这一趋势最为明显。运动训练强度和密度发生变化,以赛带练现象非常普遍,国内传统的田径训练模式受到挑战,田径竞技实力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2 广东省田径运动后备力量的基本情况及现状分析

  2.1 广东省田径运动后备人才潜力分析

  广东省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实践中有些单位往往过分强调运动成绩和奖牌,这就造成各层次之间的利益衔接不好,出现输送上去的人才有限,难以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造成了广东省田径运动的后备人才潜力有限。

  2.2 广东省田径业余训练教练员的基本情况分析

  从表 1 可知,广东省二、三线呈现出教练员与运动员配比关系较合理,年富力强的教练员较多,但职称结构偏低,高学历的教练员偏少等特点。另外经过培训的教练员在运动成绩、输送成绩及科研能力方面明显高于未经培训的教练员。在教练员短期进修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制度规定。
  教练员基本情况表
  2.3 广东省田径竞赛制度现状及体教结合情况

  近两届省运会项目设置突出了广东特色,以短跑、跨栏和跳跃为主,兼顾速度耐力项目发展,体现出省运战略与奥运战略的统一性;但在记分和奖牌设置上没有突出田径等基础大项和重点项目。另外,每年的省田径少年比赛,尤其是小年龄组的奖励记分办法具有成人化特点,即名次录取,记分和奖励办法只依据比赛成绩和名次。
  体教结合工作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体育、教育部门对体教结合目标的理解和认识尚不统一,相关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训练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教练力量比较薄弱,一、二、三线之间的沟通不畅,部分学校训练经费还有困难等。

  2.4 影响广东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成长的因素

  2.4.1 政策及体制因素

  在当前经济转轨,体育市场运行机制尚未健全,竞技体育发展仍实行举国体制的现状下,各地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统一认识,对业余训练重视和支持,业训指导思想由金牌大战向选拔后备人才的理念转变,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做到国家、地方和个人利益相统一,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现行田径运动后备力量训练体制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世界冠军,但是,这种体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培养后备力量的各层次协调不一致,后备力量培养渠道比较单一、狭窄,缺乏整个社会的协同配合,整体功能尚未发挥出来。在这种后备力量培养体制下,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与文化课学习之间的矛盾显得十分突出,业余训练淘汰率较高。

  2.4.2 教练员及运动员因素

  21 世纪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其中教练员资源至关重要,教练员知识面宽窄,科学理论水平的高低,科技应用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体育科技知识的引进、消化、传播、应用和创新,最终会影响到运动成绩提高。
  在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中,心理能力是影响他们成长的重要因素。运动员的心理素质除先天性遗传的因素外,运动训练是培养和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优秀运动员所具有的高度发展的心理自控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集中注意能力等,都应当在青少年训练过程中有效地发展。虽然许多教练员能意识到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但往往缺乏经验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这就需要科研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可见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
  在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管理中,奖罚标准主要体现在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成绩、名次上,这对提高教练员工作积极性和提高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成绩有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往往造成只注重运动员比赛成绩、名次,而忽视输送优秀人才和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基础性训练。

  2.4.3 科学化运动训练及保障因素

  在基层训练中,教练员的阶段训练计划、年训练计划不够详细,只笼统地分析运动员特点及预期目标,而并没有将其身体素质等指标具体化,从而导致使用训练计划无针对性。同时,领导对教练员的管理只注重名次和成绩,而并不关注训练过程,一般只要求教练员上交周训练计划,不检查落实训练计划执行和实施情况。
  在运动训练课次安排和训练时间方面,接近成人专业的运动训练,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国现存的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是分不开的。
  当前,田径运动竞赛制度对不同层次的训练对象所起到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当接近的,即竞赛形式、方法、内容不会随竞赛对象、不同的层次和特点而有所区别和转化。竞赛名次、成绩与参赛单位或教练员的利益和荣誉挂钩,这使人们更加追求优胜和名次,使打好坚实的基础和早出成绩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虽然大多数教练员能正确认识青少年田径运动的主要任务,但在训练实践过程中,其训练计划制订和方法上仍然更倾向于提高成绩。在器材设备方面,市(区)级体校和竞技体校基本上能满足训练的需要,而很多县级体校训练经费不能满足训练、竞赛的需要,而且体校的训练经费绝大部分是依靠上级拨款。

  3 广东省田径运动后备力量发展的对策

  3.1 深化管理体制和竞赛体制的改革

  强化体育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的职能,建立起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具有广东特色的田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运动员管理体制,运动员实行注册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有序、有偿的运动员转会或交流,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体系。竞赛制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积极面向全社会开放竞赛市场,通过招标、申办等形式,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承办各类田径赛事,逐步实行参赛许可证制度。大力加强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保障机制在田径管理体制中的作用。
  在竞赛的选拔制度上,减少人为因素,增加选拔的客观性和公平性,这样有利于田径运动的长远发展。竞赛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增加比赛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比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层次举办比赛,对重点项目进行政策倾斜。利用各种手段增加比赛的观赏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宣传性,吸引商机和观众。
  按运动规律办事,完善训练与竞赛管理体制,使之更加法制化。从美国等田径运动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可以看出,它们在运动训练与竞赛的管理体制上更多、更早地采用了市场经济的手段。市场经济区别于计划经济的显着特征就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化。依法管理运动员的流动、选拔和培训工作,以严格管理促进训练与出成绩,是世界田径运动训练竞赛的成功经验之一。
  广东田径运动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必将是越来越多地与国际惯例接轨,严格依法办事。田径后备人才的交流应建立在公平、合理、有序的基础上,以发现和培养优秀的田径运动员为着眼点,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优化,促进广东省田径运动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各地区应进一步完善后备人才合理交流的运行机制,使后备人才交流上升到实现国家奥运战略上来,而不是满足短期的、局部的利益。

  3.2 加强理论、科技创新

  田径运动的训练理论、方法、技战术的创新,无疑为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应加强体育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加大体育科技创新与田径运动训练相结合的力度,增强体育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建立科研训练一体化的体制,积极培育科技市场,大力开发高水平、适用性强的科技成果,提高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水平,保证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要迅速改变训练与科研相脱离的状况,积极建立科训医一体化的机制,使科学技术直接应用于运动训练中。

  3.3 找准突破口,形成自己的优势项目

  广东省的田径运动水平在全国有一定优势,尤其是短跑、跨栏和跳跃项目。因此,我们应该优先发展这些项目,加大对培养后备力量的重视与投入,突出重点,集中力量,重点发展优势和潜在优势项目,使重点布局项目发挥最佳效益,保证在田径运动的竞争中有自己的拳头项目。

  3.4 重视科学选材

  科学选材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关键环节,有利于选好运动项目进行定向培养和保持雄厚的后备力量。因此,我们应该借鉴世界田径运动强国在田径运动选材方面的成功经验,将田径运动员的选材作为实现广东田径运动冲出中国、走向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针对田径后备人才成才率低,优秀苗子过早“夭折”的现象,广东省应该选拔这些有发展潜力的苗子,建立田径后备人才库,构建一个扎实的后备人才平台,对青少年运动员培养加强监督,尽量延长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使他们在赛场上较长时间地发挥自己的运动才能,走后备力量培养的学校化和市场化道路,并切实解决好后备人才就业问题。

  3.5 提高教练员的能力、素质与执教水平

  教练员是影响体育事业发展重要因素,只有高水平的教练员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运动员。因此,有必要全方位对教练员进行培训,提高教练员的能力与执教水平;有必要加大优秀教练员的培养力度,尽快涌现一批“复合型”的优秀教练员。“内联外引,重点培养”等措施,给教练员创造出国学习的机会,并且聘请国外训练经验丰富的教练员、专家来执教或承担培训讲学的任务,尤其是一些中等水平的项目。鉴于此重点项目的教练员要不断接受不同的培训,包括各方面专家对教练所进行的专业培训,同一项目的教练员之间要相互交流,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执教水平。此外,建立健全教练员考核制度,实行教练员岗位聘任制,竞争上岗“,庸者下,能者上”,大胆吸收那些富有创新意识,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年轻教练员。

  4 建议

  4.1 当前经济转轨,体育市场运行机制尚未健全,竞技体育发展仍然坚持举国体制,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统一认识,做到国家、地方和个人利益相统一。
  4.2 重点发展优势项目后备力量,保证这些项目发展的后劲;大力培养年轻选手,使优势项目重振雄风;对弱势项目给予关注,包括加强缺项的建设,选聘优秀教练员和选拔优秀后备人才等。
  4.3 建立和完善现行田径竞赛制度,加强竞赛管理。
  4.4 科学训练、科学培养,逐步建立和完善科研训练一体化体系。
  4.5 加强教练员素质培养力度,重视对教练员的培训,创造再学习的机会。
  4.6 逐步完善田径后备力量交流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依靠科技力量,建立完整的选材制度。
  4.7 加大奖励措施,完善运动员奖励制度,做好运动员后勤保障制度,解决退役田径运动员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 进,等.广东田径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6):16-19.
  [2] 张军波,宋铁军.我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十大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2):38-41.
  [3] 胡雪莹.从 2002 年田径注册情况分析我国田径运动员、教练员的现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3):54-56.
  [4] 陈 华,王 进.广东田径竞技后备人才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23(4):71-74.
  [5] 王秀香,铁 钰.世界田径运动强国优势项目分布特点与我国田径运动发展方向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412-414.
  [6] 杨惠晓.广东省田径优势项目的成因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7] 徐 佶.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2):77-80.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