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管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管理学论文 >

广东省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经验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27 共5925字
论文摘要

  1 问题提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金牌第一的优异成绩,2010 年广州亚运会、2014 年仁川亚运会中国代表团均取得了金牌、奖牌总数第一名的优异表现。为此,许多人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世界体育强国的行列。然而,纵观中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不难发现,中国在竞技体育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大众体育的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占中国人口总数70%的广大农村,体育还处于一个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阶段。为了准确、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前沿地区广东省的农村体育发展实际状况,更好地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本文从广东省农村体育活动发展现状和农民对体育的实际需求入手,寻求广东省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为更好地开展农村体育工作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 研究对象

  以广东省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农民的体育需求及农村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

  2. 2 研究方法

  2. 2.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国际互联网的部分着名搜索引擎、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网等网络工具查阅1999 年以来国内有关农村体育研究的论文和着作。

  2. 2. 2 调查法

  对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茂名市、肇庆市、汕头市等五地农民和部分农村体育工作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和访谈。向所在区域农民发放问卷 800 份,回收 776 份,回收率为 97. 0 %,其中有效问卷763 份,有效率为98.3%。

  2. 2. 3 数理统计法

  运用数理统计法 SPSS17. 0 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1 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及对体育锻炼的功能与作用的认识。

  3. 1. 1 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情况

  1995 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作为发展群众体育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一直受到党中央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显示,被调查的农民对《纲要》了解情况并不乐观,十分了解纲要的人数仅占调查人数的 5.6%,主要是村干部或是体育活动开展较好的郊区农民,其了解《纲要》的途径多是乡镇开会、文件材料和电视、报纸等。了解和一般了解《纲要》的农民占15.1%和19. 3%; 而了解一点和不了解《纲要》的农民占调查人数的22. %和37.2%,这部分农民多数居住在经济相对落后,农村体育工作开展不多的偏远地区和部分经济发达而体育工作重视不够的农村地区。

  3. 1. 2 农民对体育锻炼的功能及作用的认识情况

  体育的基本属性是竞技属性和健身属性,体育的基本功能是教育、健身和娱乐功能,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是体育的其他功能。对体育锻炼功能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行为的体现。

  【表1】

  表1 显示,大部分农民认为体育健身很有必要,这些农民认识到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家人一起参与,丰富了家庭和闲暇时间的生活。极少数农民,特别是长时间从事田间劳作的农民,他们认为体育健身没必要,认为体力劳动很累,而且自己身体很好,进行体育锻炼是多余的。

  但研究显示,农民对体育与健康和劳动与体育锻炼关系的认识情况较好,半数以上的农民认为劳动是不可以代替体育锻炼的,有78.4%的农民认为需要健康的身体,这是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个可喜现象。

  3. 2 农民对多余钱支出和闲暇时间安排情况

  3. 2. 1 农民对多余钱支出情况

  农民余暇时间安排和多余钱的支出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地区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消费趋向。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农民对多余钱的支出 Q =625. 465,p <0. 001 有显着性差异。调查对象20 -49 岁年龄段,学历在初中、高中层次的农民对多余钱的支出主要倾向于购买日用品、子女教育费用和化肥农药、生产农具,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其精力主要用于生产、生活和子女教育,符合其年龄特点。年龄在29 岁以下的农民对购买体育书籍报刊和体育消费的支出较其他年龄段的农民比例要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年轻人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和追求时尚的特点。在旅游支出一项,年龄在 20 -29 岁的农民比例最高,这种情况与其生活现状有一定关系,孩子小父母可以帮忙照顾,且有一定经济条件,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可以借机旅游。在所有余钱支出中年龄在50 岁以上的农民所占比例都很小,这可能与其年龄大、精力有限有一定关系。学历层次在高中、初中的农民在各项支出消费中较其他学历层次要高。

  3. 2. 2 农民余暇时间安排情况

  通过农民各项余暇时间安排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的农民对余暇时间的安排情况 Q = 581. 149 ,p <0. 001具有显着性差异。年龄在 20 - 49 岁之间的农民余暇时间主要用于进行家务劳动和补充睡眠、休息,其主要原因与这个年龄段家庭生活负担较重,家务活多有关。年龄在30 岁以下、学历在高中、初中层次的农民余暇时间用于看电视、听音乐和玩电脑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农民,主要原因与其年轻对新潮的事物喜爱和比较喜欢网络生活有关。年龄在30 岁以下的农民在参加体育活动方面比玩扑克、麻将、下象棋的人数要多,一方面这些年轻人在学校受到一定的体育教育,具备一定的体育运动能力基础,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说明广东省五地区农村《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3. 3 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有占 61. 6% 的农民参加体育锻炼,有38. 4% 的农民从不参加体育锻炼。这与( 姚磊,2008) 的调查有67. 1% 的农民从来就不参加任何体育运动,32. 9% 的农民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活动相比基本相同[2]。与( 郁俊,2006) 在“是否参加室内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中,56.1%的农民回答不参加,43. 9% 的农民回答参加[3],( 谭明义,2008) 2004 年当涂县农村人口中有32.1%的农民参加过1 次以上的体育活动相比有所增加[4]。此外,广东省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民年龄大多在 40 岁以下,学历层次在高中、初中,并且男性数量高于女性,主要原因是部分女性要做家务和照顾孩子和老人。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中年龄在20 -29 岁和40 -49 岁之间的人数相对较高,且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3. 3. 1 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

  研究显示,调查对象中,每周参加3 次以上体育锻炼的农民中年龄大部分在29 岁以下。每周参加1 -2 次的农民年龄在20- 29 岁的居多,且学历在高中、初中层次; 其次是年龄在 19 岁以下和30 -39 岁之间的农民。每月锻炼1 -3 次的农民多数集中在20 -49 岁之间。每三个月锻炼1 -2 次和每年不足 5 次的人数相对较少。年龄在 50 岁以上的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较好,多数农民每周锻炼次数在1 -2 次以上。此外,广东省农民锻炼时间大多集中在 31 -60 分钟之间,能保证每次锻炼时间在 1小时以上的人数相对较少。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在生产生活之余主要时间还是用在家务劳动和看电视、睡眠等方面,能用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相对较少。体育锻炼时间能在1 小时以上的多数是年龄在20 岁左右的年轻人,且学历在高中、初中层次和男性农民居多。部分老年人可以保证每次锻炼时间在1 小时以上,这与其不用过多从事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的生活现状有关。整体情况看广东省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多数集中在每周1 - 2 次( 38. 7% ) 和每周 3 次以上( 29. 8% ) 。这与( 肖建忠,2008) 被调查农民中,每周参加 1 - 2 次者约为 15% ,每周参加 3次体育活动的不到8%相比有所提升[5]。

  3. 3. 2 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和场地分布情况

  调查显示,农民参加体育锻炼项目较多的是健身走、跑步;篮排足球类运动; 羽毛球; 游泳和乒乓球等。这一结果与( 刘永东,2008 年) 研究,广东省农民有 25.5%的人选择篮球作为自己的健身手段,11.5%、15%、9.9%、12.5%、8.6%、10.4%分别选择健身跑、羽毛球、乒乓球、毽球、排球和足球作为自己的健身手段的结果大体一致[6]。在参与的体育项目中,年龄在50 岁以下的农民多数会参加健身走和跑步,大部分农民认为这是最经济、最直接的健身方式。而参加羽毛球、篮排足球和游泳的农民年龄多在30 岁以下,学历在初高中的农民为主。其主要原因是这一年龄段和学历层次的农民多数是1980 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受学校教育和现今社会时尚影响较大,对现代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参与能力。此外,调查显示,农民在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 秧歌、健身操; 登山; 毽球等项目参与人数与现代体育运动比较,人数比例相对要少。在新生代农民成为农村主流的新形势下,如何把具有民族和传统特色的体育活动继承和保存下来,值得广大体育研究人员关注。此外,研究显示,农民体育锻炼的场所大多集中在自己庭院、街道空地、田间地头、河边路边等一些非正式的体育场所。而在公共体育设施、场馆和收费体育场馆进行锻炼的农民相对较少。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地点呈现出就近性、替代性、随意性和非消费性特点。

  3. 3. 3 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和目的

  体育活动形式反映出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主体的意愿和对客观外部环境的适应程度。研究显示,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50 岁以下,高中和初中学历层次的农民多数是以个人锻炼( 56. 6%) 、与其他村民一起锻炼( 49. 6%)和与家人一起锻炼( 42. 8%) 为主,且男性比例大于女性。而参加村里组织的体育活动( 21. 5%) 和参加体育辅导站( 15.7%) 的农民比例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村里组织的活动少,项目单一或参与度小。

  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和态度取决于农民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知,动机和需要是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因素,周围环境是影响参与的外部因素。研究显示,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促进身体健康( 74. 3%) ,且各年龄段和各学历层次农民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消遣娱乐( 53. 6%) ,其中 50岁以下,高中和初中学历层次人数最多。再次是提高自己运动能力( 43.6%) ,其中40 岁以下、初高中学历的人数居多。而出于减肥或健美体型进行健身的农民占 27. 7%,其年龄多集中在20 -29 岁之间,学历在初中以上的女性农民较多。此外,为结交朋友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农民占 22. 1%,且以中年男性为主,出于其他目的进行体育活动的农民占1.7%。

  3. 3. 4 农民用于体育活动的消费支出与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充分体现了农民的健身意识,是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的重要体现。农民的体育消费水平是衡量农民参与体育健身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民体育健身的情况。研究结果如图1 -2 所示:
论文摘要

  图1 显示,农民体育消费年支出主要集中在 50 元以下、51- 100 元,并且各年龄组和各学历层次的农民比例均较大。年消费支出在101 -200 元之间的农民各年龄段比例基本相同,以初高中学历层次的农民居多。消费支出在 201 -400 元的农民占7.5%; 消费支出在401 -500 元和在501 元以上的农民年龄大都在20 -29 岁且高中学历层次的农民比例较高。图 2 显示,农民体育消费主要用于购买运动服、鞋帽、体育器材。其余是收费体育场所消费( 22. 3%) ,体育博彩消费( 17. 8%) ,体育报刊杂志消费( 18. 1%) ,现场观看体育比赛消费( 13. 2%) 和其他体育消费( 4. 6%) 。说明广东省农民体育消费多数以实物消费为主,非实物性消费较少。其中,非实物性消费中到收费体育场所消费主要是用于游泳、减肥和健美; 体育报刊杂志消费主要是一些关注足球彩票、体育彩票结果和有关体育博彩知识的农民; 到现场观看比赛消费的多以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门票和交通费为主。用于其它方面消费的主要是用于体育活动时买饮料和参加体育活动的交通和食宿费用。

  3. 4 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意愿与影响因素

  3. 4. 1 农民对体育锻炼的参与意愿

  ( Smith .H.W 1987) 认为有关行为会导致一定结果的信念、对结果的评价和价值观会影响对待行为的态度,进行这种态度会形成一种企图,而这种企图最终会形成行为[7]。因此,可以认为体育锻炼是一种行为,而对体育的态度决定了体育行为的发生。

  表2 显示,农民对体育锻炼的参与愿望较强烈,有38.5%的农民非常想参与体育锻炼; 有33.8%的农民表示具备一定条件,还是想参与体育锻炼。而表示无所谓态度的农民有24.2%,这部分农民主要还是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够,加上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处在一个是否参与体育锻炼的矛盾阶段。此外,仅有 3.5%的农民表示不想参与体育锻炼,主要原因是认为体育锻炼是浪费时间; 劳动和体育锻炼一样都可以强身健体; 农民不劳动,天天蹦蹦跳跳的不务正业; 自己身体很好,没必要锻炼。

  3. 4. 2 影响农民参加锻炼的因素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健康、文明、有益身心的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尚有部分人不能坚持锻炼。表2 显示,影响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没有空闲时间、没有合适的体育场地和没有有效的体育指导三个方面。研究表明,制约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认识上的原因,也有客观条件上的限制。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结合农村地区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场地设施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风俗习惯等,全方位、多角度寻求符合农民现实需要的体育锻炼项目。同时,关键还是要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手里有了钱,空闲时间充裕,农民就有参与体育活动的客观条件保障。

  4 结束语

  农村体育是全面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分布广泛,有些地区由于长期的分散居住等原因,很难集中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因此,在大力推进农村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出现农民体育健身意识薄弱,体育场地欠缺,体育锻炼时间、体育经费不足等多方面问题。要推动农村体育健身活动开展,结合各地区实际开展体育活动是必然之路。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大量的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应该成为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口。这些新生代农民受到一定的体育教育,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一定的健身意识和健身需求。所以,要解决农村体育发展难的困境,新生代农民的体育健身宣传和教育不容忽视。同时,应该重视和发挥农村地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对农村体育发展的蓄力功能。
论文摘要

  参考文献:

  [1] 刘志敏.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和谐社会[M]. 辽宁大学出版社,2010: 4.

  [2] 姚磊,田雨普,谭明义. 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以安徽省巢湖周边地区为例[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 2) :70 -73.

  [3] 郁俊,杨建营,李萍美. 浙苏皖赣鲁农民享有基本体育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 体育科学,2006,26( 4) : 21 -27.

  [4] 谭明义,田雨普. 安徽农民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当涂县农民为案例[J]. 体育文化导刊,2008,1:13 -16.

  [5] 肖建忠,郭裔,许丽. 广东省农村体育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 4) :60 -64.

  [6] 刘永东,邓万金. 广东省农村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 6) :1 -3.

  [7] 时蓉华. 社会心理学[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12:30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