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管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管理学论文 >

健身气功电视传播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3-02 共3825字
论文摘要

  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其发展推广提供了现实条件。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表演与仪式展演,在新媒介传播日益鼎盛的今天,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展演场所、不仅仅再局限于只针对很少的一部分现场观众,新媒介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提供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更多受众参与的现实可能。本研究试图以电视传媒中的健身气功推广为实证,在审视当前推广的现状基础上,分析健身气功电视传播推广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1健身气功电视传播推广的现状分析

  1.1健身气功栏目现状

  通过对各电视频道播出节目单的调查发现,目前定期播出与健身气功相关的栏目较少,而其中以中央电视台播出较多,各地方台播出与健身气功相关的栏目鲜为少见。可见健身气功栏目在当前电视转播过程中地位较低,不能形成一种播出氛围,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媒介传播。其次,在进一步对现有健身气功栏目主持人方面,很少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背景,绝大部分都是新闻专业出身,对健身气功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缺乏认识,以至于在播出过程中出现专业用语不当、宣传效果不佳的情形。另外,在栏目播出时段和时长上,安排相对不合理,其播出时段主要集中在非黄金时段,甚至是深夜,而时长也较短,不能够满足健身气功爱好者的需求。

  1.2健身气功的受众

  在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中年、老年)的健身气功受众调查中发现,健身气功的受众年龄段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老年阶段。老年人成为健身气功的主要受众带有应然性,因为他们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辛勤劳作后,现在应该是放松休息的时间了,而健身气功的良好功效不但能使老年人强身健体,而且能够使他们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消除内心的不良情绪,达到健心的功效。但是,青少年、中年人受众比例小的问题应值得思考,一方面,电视宣传力度是不是还不够,另一方面,是不是健身气功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价值挖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3健身气功电视传播收视率

  通过第三方相关机构以及相关调查发现,当前健身气功甚至是整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栏目的播出收视率普遍不高,即便是众多的老年人都较为喜欢的夕阳红栏目,其收视率也较低,人们的目光被更多的娱乐节目所吸引,民族传统体育栏目的收视率的底下给这些栏目带来了生存危机,当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收视率低的节目越慢慢被刷掉,最后必然导致与某一领域相关栏目的消失。
  
  1.4健身气功电视传播满意度

  访谈中绝大部分老年人对健身气功电视传播的相关栏目持肯定态度,他们对这些栏目较为满意,并认为应该在播出时段和播出时长上应进一步改进,同时认为应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入性教育,以便给下一代以健康向上的思想;对中年人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没有自己的态度,他们认为自己是家庭的顶梁柱,很少有时间顾及健身气功栏目的具体内涵,而对青少年一代调查发现,他们对健身气功栏目满意度普遍不高,认为这个栏目枯燥、没有娱乐色彩,健身气功与他们这个年代的孩子不兼容。

  2健身气功电视传播推广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

  2.1健身气功推广与电视传播契合度低

  审视当前健身气功在电视栏目中的传播现象,我们认为,当前健身气功的推广与电视媒介传播的契合度偏低,电视媒介的传播具有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等功能,这些电视传播的功效不能够很好的结合健身气功栏目,致使了其存在契合裂缝;其次,我们也应该审视健身气功项目本身问题,健身气功栏目过于依赖电视传媒的功效,而没有充分挖掘健身气功本身的潜在内涵,形成一种自身与外部的默契,最终导致其传播效果不佳。以上几个问题直接导致健身气功栏目的质量差、受众少、收视率低的问题。

  2.2健身气功栏目展示方式局限性大

  如前所述,健身气功栏目播出时段和时长给健身气功观看效果带来影响,这也是健身气功栏目展示方式局限性大的一方面。

  其次,在健身气功栏目中主要以招数展示为主,很少有关于健身气功相关理论的讲解,人们不能更好地理解健身气功的起源、发展、价值等内涵,致使受众越来越少;第三,健身气功功法千篇一律,不能够吸引更多受众参与,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参与,如何将健身气功栏目做的吸引青少年群体观看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2.3健身气功栏目反馈的受众缺失

  当前,健身气功栏目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无法改变其边缘栏目的命运。首先,就当前的健身气功栏目来看,没有一个完整并可持续的推广方案,没有相关的部门管理决策,也没有对受众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制作可持续发展方案;其次,健身气功栏目当前的境遇也使决策者不能很好地关注这一领域,观众对栏目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好的思路不能及时传达到决策者手上,最终致使受众对健身气功栏目的缺失。

  2.4健身气功专业主持人的匮乏

  健身气功是一项以身体活动为手段,通过呼吸吐纳,实现身心调节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气功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富含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意蕴。所以,我们不能将其简单理解为一项运动,在健身气功栏目播出中也不应仅仅以技术讲解为主,其历史发展、文化底蕴、养生意蕴也应重视。这种具备新闻专业背景,同时又擅长健身气功功法的技术、并深谙健身气功的历史文化发展的综合性专业主持人少之又少。健身气功栏目专业主持人的匮乏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较为明显和突出,这直接影响到健身气功栏目的可持续发展。

  2.5健身气功栏目的风格单一

  当前健身气功栏目主要是以传授教学类节目为主,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传教类健身气功节目在一定历史时期,给广大健身气功群体带来了健身气功功法普及,对健身气功的宣传影响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面对当前电视传媒文化多元化冲击,这种单一风格的健身气功电视教学讲座节目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这种传统的节目方式已经给人们造成了视听疲劳。健身气功栏目的改革趋势已不得不面对,健身气功栏目应适应当前电视节目丰富化的趋势,打造具有创新、多元的健身气功栏目,促进这一栏目可持续发展。

  3健身气功电视传播推广思路构建

  3.1实现健身气功栏目与电视传播的双赢

  实现健身气功栏目与电视传播的双赢,首先,应从丰富健身气功的内容上着手,丰富健身气功的内容是健身气功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电视转播宣传的突破口。其次,在健身气功电视教学中应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实现知识讲座、观摩表演、功法竞赛于一体的教学办法。第三,需要培养专业的健身气功栏目主持人,突出其文化品味和气质品质,一个良好的节目主持人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一个栏目的成败。第四,应改革健身气功播出的时段和时长,健身气功播出时段应与受众适合观看的时段形成契合。

  3.2满足受众对学习健身气功的不同需求

  健身气功功能价值繁多,可针对不同的受众,满足其不同的需求。如:健身气功的祛病健身,增进健康的功能,可结合中医养生等内容,对老年人进行宣传与实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学习知识,掌握功法的功能可对中老年人进行宣传与实施,通过对健身气功历史发展、文化内涵学习,掌握其发展机制与发展方向,同时通过功法的联系能够缓解工作中产业的诸多职业病,达到保健的功效;陶冶情操,促进文明的功能方面,可对青少年进行宣传与实施,通过太极拳的比赛实施与观赏,达到身心陶冶的目的,同时青少年对健身气功的学习与实施也是一个文明传承的重要过程。

  3.3实现健身气功栏目形式的风格改变

  严肃与古板是健身气功栏目给人们留下的深层印象,这种古板的风格随着时间的发展必然会使人们的兴趣逐渐降低,最终导致电视受众的重大流失。改革当前的健身气功单一的风格形式成为当前重要的工作。轻松愉快、简单易学等风格应成为健身气功栏目风格改革的方向。如:可注重健身气功欣赏,让受众欣赏健身气功的优美及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注重健身气功比赛节目,吸引广大青少年的眼球,同时在比赛过程中穿插娱乐化色彩,为健身气功受众青年化趋势助力。同时栏目的画面风格、语言风格及主持人风格等也应随之进行相应变化。

  3.4推进健身气功栏目的品牌建设

  健身气功需突破当前的困境,实现自己的品牌建设。首先,应做好健身气功栏目的品牌设计与定位,在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寻求社会不同群体对健身气功栏目的需求方向;其次,应做好健身气功栏目品牌的维护与推广,这需要栏目管理者、制作者、受众共同完成栏目的维护,同时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工具对这一栏目进行推广,以此达到宣传的效果;第三,健身气功栏目品牌应与时俱进,实现品牌的创新与延伸,创新是多方面的,包含健身气功自身内容创新、健身气功栏目设计与实践创新等,品牌的延伸包含与其他文化内容的结合、在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延伸等。

  4小结

  基于健身气功栏目现状、受众、收视率、满意度等电视传播推广现状分析,认为存在健身气功推广与电视传播契合度低、健身气功栏目展示方式局限性大、健身气功栏目反馈受众缺失、健身气功专业主持人的匮乏、健身气功栏目的风格单一等问题,并提出:实现健身气功栏目与电视传播的双赢、满足受众对学习健身气功的不同需求、实现健身气功栏目形式的风格改变、推进健身气功栏目的品牌建设等推广思路,以促进健身气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新媒介传播中推广。

  参考文献:
  [1]谭政典,肖谋文.论体育与传媒的共生效应[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3):38-41.
  [2]张隆东.大众传播总论[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93:46-48.
  [3]蔡金明.传统武术传播的方式与特点[J].体育文化导刊,2003,21(6):35-36.
  [4]叶献丹.媒介与中国武术传播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25-3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