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场馆具有设施齐全、场地大的特点,其主要是用于保证学校师生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学、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高校的社会化、市场化,高校体育场馆运营有偿开放能够使学校与周边社区、企业实现体育资源共享。对体育场馆设施进行合理的有偿开放不仅能够为高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能够为全民健身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本文首先对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意义进行分析,其次对当前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现状进行陈述,最后提出发展建议,以期能够为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合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贡献力量。
二、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意义
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和管理主要服务于高校师生和学校体育教学。由于我国高校一般位于市区或者近郊,周边有很多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区等人口密集的地区,这也就意味着高校体育场馆还承担着向社会人群开放的责任。因此,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具有深远的意义。
1.提升利用率
高校体育场馆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大的成本费和维修费,因为这个原因,大多数的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特别是体育馆。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能够将更多的体育活动引入体育场馆,吸引更多人到体育场馆锻炼,进而提升体育场馆的利用率。
2.提高效益
体育场馆的效益包含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种。通过运营管理不仅可以大大提升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利用率,吸引更多学生及社会人士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提升自身身体素质,还有利于群众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发展。对高校体育场馆进行运营管理能够给高校带来可观的收入,以此来维持体育场馆的运营。
3.提升服务水准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关键问题就是缺少运营的资金和专门的管理人才,通过对体育场馆的运营能够提高场馆经营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准,进而提高体育场馆的服务水准,为学校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现状
1.数量和种类情况
据相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12年9月,我国共有850,080个体育场地。其中高校共有28,741个,所占比例为3.4%;体育系统共有18,481个,所占比例为2.2%;教育系统共有558,044个,占总数的65.6%.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类型有很多,主要包含体育馆、游泳馆、室内跳水池、室外跳水池、室内游泳池、室外游泳池、体育场和综合体育场馆等。其中占数量最大就是体育场,而综合性体育场馆和室内场馆所占比重较小;层次较低的场馆有很多,而层次较高的场馆却很少。
2.供给情况
查阅相关资料可知,我国大约共有各类高等院校1700多所。然而,根据我国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的普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高等院校共有大约1000多座,也就是说平均每个高校拥有不到一座的体育场馆,很明显我国高校体育场馆供给严重不足。尽管高校的体育场馆供给情况不是很理想,然而伴随我国教育事业支出增加,高校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关注及教学评估的施行,高等院校体育场馆供给的数量近些年来增长速度很快,尤其是从"九五"至今,高校共新增加615座体育场馆,即每年都平均增添了77座体育场馆。这充分显示出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呈现出增长快速的趋向,并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国高校体育资源缺失严重,但是近些年却快速增长(见表1)。
3.运营管理水平情况
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即由于在寒暑假、双休日和早晚间等空闲时间很多导致每一年体育场馆的空置时间有5个月之久,且高校的体育场馆一直都是封闭、独立的状态,与社会人群的联系较少,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社会性的赞助活动、比赛和训练活动等都不能顺利展开,高等院校体育场馆闲置情况比较严重。与此同时,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水平还很低,缺少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型管理人才。目前很多学校都是由后勤人员或体育学院来代为管理体育场馆,这些人都没有接受过比较专业的现代化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培训,这也是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四、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发展对策
1.观念转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利于更好的进步、发展,特别是高等院校中的管理部门,更要加深对体育商业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的认知。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应当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向社会大众,积极探求并开发有偿开放体育场馆,以便取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高校要根据本校的情况,积极引进专业的现代化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人才,且强化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可以不定期或者定期地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进行运营管理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
除此之外,还要创建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相关制度,这样能够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更好地管理他们。高校在配置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人员时有两种途径:①内部选拔;②外部引入。①能够调动内部员工的积极性,②能够有利于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创新发展。
3.多元化运行
利用创建体育联盟等形式引入一些高品质的体育赛事,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市场化手段策划高校所在地区大型的企事业单位职工的集体体育活动,如运动会等;合理地利用高校学校环境与体育场馆,为大型商业会议、体育装备展和汽车展等提供场地,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商展品牌,也可以利用体育场馆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引入歌星的演唱会,建立商演品牌;高校可以适当地开发冠名广告、赛事广告和园区的立柱广告牌等业务,为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带来收入。
五、总结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要转变思想观念,提升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水平,提高体育场馆的有偿开放利用率,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由行政型向经营型的转变,这样才能够促进高校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浩,王现强。论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及改革[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05)。
[2]梁凡。关于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11(07)。
[3]刘培庆。高校体育场馆运营之我见[J].环球体育市场,2008(03)。
[4]卫军。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及改革[J].高校教育管理,2007(04)。
[5]刘瑞文。高校体育场馆运营风险管理的策略研究[J].运动,2011(12)。
[6]刘晶,陈元欣。高校体育场馆供给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0)。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为满足公民对自身体育权利的诉求,我国各级政府在建立并完善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各个高校也在此方面进行着不断的尝试。进行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必然要...
现今人才竞争愈加激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生的培养模式也愈加全面和完善,以求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高校体育社团是基于学生自身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活动载体,是高校体育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更是学生在学校正...
4.4个案对比-中南大学与城市学院网球社团在调查中湖南省高校网球社团发展比较好的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林业科技大学等中南大学网球社团成立于2009年、成立目的主要是推动学校网球运动的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社团性质属于校级、社团规模有120-140人...
4结果与分析4.1湖南省高校网球社团的基本情况概况据有关报告显示,目前湖南省高校网球运动社团有15个,这些高校网球运动社团根据成立时间、网球运动开展规模的不同,被划分为三类性质,一类是成立时间很早、专业性很强,具有丰富经验的高校,其中以中...
为了有效贯彻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颁布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的要求,深入开展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笔者对大庆市内四所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了持续跟踪与调查,并总结出目前大庆市普通高校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时存在的问...
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已达到一定的规模,但由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短期发展过快,在经验积累和科学性方面都需要大量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表明,国外的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实践和细节,针对性和应用性很强,值得我们借鉴[1]。本文通过对美国高校体育管理专业硕...
3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3.1研究对象和调查对象3.1.1研究对象本研究将以湖南省高校的网球社团现状研究作为研究对象。3.1.2调查对象对湖南省高校进行先期考察,确认学校是否存在网球社团,在拥有社团的学校中随机抽取15所高校发放问卷。具体为湖南师范...
1研究目的大部分高校体育场馆除了作为本校学生体育教学场地之外,多数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本课题的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如何更合理有效的利用好高校体育场馆,满足大众健身需求,对高校自身的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同时,我们可以对我国...
武钢体育中心主体场馆建成并投入运营已历时两年。两年来,武钢体育中心积极探索体育场馆规范化管理与市场化发展的新路径,倾情打造健身人员文化、快乐健身的氛围,努力为健身人员提供安全舒适、一流服务的健身环境,有力地促进了体育场馆的开发与利用,拓展...
我国体育场馆的投资都是以政府为主,在体育场馆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财务管理问题日益显着。我国体育场馆整体的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有待提升,从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以及节省费用支出等多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