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是起源于我国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代表符号之一,它的发展与传承对于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教育和传授,青少年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未来,他们对武术的理解和认识决定着武术的发展方向和未来。作为武术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学校,多年来形成了一种以“以武术套路教学为唯一内容”的教学思想和现实,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武术的全面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也使武术的趣味性大大降低,极大地伤害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鉴于此,本文对这种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改革建议。
一、武术教学现状的“唯套路”性特征。
武术是一门搏斗的艺术,集踢、打、摔、拿、击、刺等各种攻防格斗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主要发展形式有武术套路、散打、推手、短兵等,其中以套路和散手最为常见。为了传承和发展武术运动,国家规定武术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散打运动开展较晚等诸多原因,多年来武术套路占据着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绝大部分,散打只在极少数的高校内有所开设。
鉴于此种现状本文所讨论的武术教学主要是指武术套路教学。学校武术教学的内容主要有五步拳、初级长拳、十二式太极拳、二十四式太极拳、木兰拳、初级刀术、初级剑术、初级棍术等。多年来在这些内容的教授过程中,出现了教师只是单纯教授武术套路动作,单纯考核技术动作,忽视了武术套路中所蕴含的技击原理、武术功法、武术文化的传授和讲解的现象。这种教学现象本文称之为武术教学的“唯套路”性特征。这种教学现状不仅使武术丧失了其原有的真实面目,失去了魅力。也让学生形成了学武术就是要学一个像体操或舞蹈一样的套路的刻板印象,就此也对武术失去了兴趣,严重地影响了武术的发展和传播。
二、武术教学“唯套路”性特征的形成原因。
事实上这种现状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为了打破武术的宗族、地域的为主要传承方式,避免帮会、拳派之间的争斗、寻滋闹事、危害社会,编创了诸多武术套路,并由政府极力推广普及,并逐渐发展开来。与此同时,政府禁止了武术的擂台比武,抑制了武术技击运动的发展。一直到1978年,武术的发展都极少谈及攻防的特性,否则就会受到批判,被冠以“唯技击论”的帽子,进而武术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唯套路”的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意识到“唯套路”式的发展使武术失去了其本真的意义,严重阻碍了武术运动的发展,开始参照着西方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式尝试着开展散打运动。但是散打运动运动从创始之日起,它的发展就是与套路运动并行运作开展的,许多习练者都是只练其一,并未兼习。也就是说散打运动的开展并未真正改变武术套路教学中的“唯套路”性特点。可以说这几十年的“唯套路”式发展给武术运动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对当今的学校体育教学也形成了深刻的影响。
目前学校内武术教学的内容主要沿用就是1956年前后国家主编推广的拳术套路,主要有五步拳、初级长拳、二十四式太极拳、初级刀术、初级剑术、初级棍术、初级枪术等。这些套路本身是均含着诸多的攻防含义的,但在普及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效率,放弃了诸多内涵的讲授;有的教师则是对武术内涵了解的不深,只会教教架子,忽视了攻守含义、中国传统健身理念和方法、相关传统文化的介绍,使武术教学流于形式,并逐渐形成了“唯套路”式教学的现状。
此外,近年来武术套路运动的体操化发展对学校套路教学的“唯套路”性特征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今的武术套路的发展有逐步淡化武术攻防含义的发展趋势,使其艺术化特征更加突出。武术套路的编排追求“高、难、美、新”,评价标准也向“高、难、美、新、稳”的方向发展,有的高难动作与体操动作十分相似,致使武术体操化发展趋势愈演愈烈。这里不对这一趋势的对错进行评判,但是这种趋势也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武术教学,因为学校内的许多武术教师都曾经是专业的武术套路运动员。
三、“唯套路”式武术教学模式的弊端。
1.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在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都会开设部分武术项目,如初级长拳三路、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初级剑、太极剑等,这无疑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和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然而,目前高校武术教育的实际状况并不容乐观,高校武术教育中出现了“大学生喜欢武术,而不愿意上武术课”的现象。对于绝大多数高校学生而言,之前并没有接触过任何武术项目,只是通过武侠小说、武打影视形成了粗浅的了解,没有任何武术运动基础。而现实中的武术套路动作复杂多变、难学易忘,更使得学生上课时积极性不高,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学习起来相当吃力,很快也就失去了信心,于是乎便经常有学生请示老师要去打篮球、踢足球,找借口逃避上武术课的现象时有发生。
2.扭曲了学生对武术的认识。
高校开展武术教育与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武术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武术这一文化瑰宝的丰富内涵,逐步掌握武术的运动技能、方法和规律,养成健身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然而,大多数在高校教授武术教学只是将一些粗浅武术套路技术教给学生,很少讲授攻守含义、武术健身方法,及其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没有把武术作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去搞教学。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只是忙于记忆一些枯燥而不加以理解的动作,很快就丧失了学习武术的动机和兴趣。这种类似体操式的“唯套路”化教学枯燥、无味,使学生错误地认为这就是真实的武术,武术就是一种“花架子”,毫无用处,缺乏生机和魅力。
四、武术教学改革与建议。
1.淡化武术套路,注重动作攻防的展示与传授。
武术套路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攻防含义的,甚至是每一个动作都是一种攻防的技巧,这是武术与体操、舞蹈的最大区别。学生通常对武术攻防动作非常感兴趣,体育教师应将较为抽象的动作直观化、具体化,还原于它的本色,把套路中蕴含的一些简单的常见的攻防技巧展示出来,供学生观摩、学习、演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普及推广武术。当学生初步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后,即可适当搭配一些攻防格斗的打斗练习-即对练。对练设计动作最好与所学动作类型相似,固定动作顺序或无序动作的一攻一守练习,即事先编排对打动作演练和有条件的实践运用,这样不仅让学生过了一把“打瘾”,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深了武术攻防含义的理解,巩固了所学技术动作,提高了武术课程的实用性,还原了武术的本真面目,让学生对武术形成正确的认识。
但现实中武术教学的课时常常是有限的,套路教材的内容也是固定的,攻防含义的讲解和演练会挤占占用大量教学时间,使二者难以兼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认为应淡化或简化武术套路教材内容,腾出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给学生呈现或讲授一种注重攻防的全面、多层次的武术体系,让他们全面而又有重点地认识和学习武术。
2.重视武术健身价值的讲解。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独特的风格,以及具有的健身价值和搏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武术运动强调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同时其动作繁多,对人体速度、力量、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具有全面锻炼人体的特征。实践证明,长期坚持武术锻炼,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使人的身心能够得到全面发展。通常在习练不同种类的套路时其健身功能也分别有其各自的侧重之处。譬如在习练初级长拳时,侧重速度、力量、耐力的练习,重视筋骨和柔韧的拉伸,长期练习人的爆发力提高,反应速度加快,身体灵敏性显著提高。太极拳则强调松静自然、气沉丹田,在缓慢中习练。这种中等强度的运动,不仅对心血管、呼吸系统有良好的影响,而且有利于调节神经系统、陶冶性情、缓解压力。太极拳在现代都市生活的健身意义尤显突出,她是用一种缓慢节奏的运动调节快节奏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疲惫,用松静的心态调节紧张的神经,使人逐渐够恢复身心的放松、自由,回归自然恬静的状态。
3.加强对武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进行讲解。
武术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一种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特点。武术本身是一种搏击的艺术,但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中医、气功、佛教、道教、五行、八卦、阴阳等多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品个具有多层次、多理论、多形态的武术文化体系。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这些文化的讲解与传承。譬如,从思想层面看,注重“天人合一”、“和谐自然”、“内外兼修”等思想理念的讲解与体验,注重学生从自我人性修炼的角度去理解武术的内含思想。在功法方面,不能忽视武术桩功和导引术的教授和体验,因为它不仅是武术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深层次理解武术内含思想、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讲授某种套路时应讲解拳种的起源、动作特征、动作含义、前人典故等等。使武术套路教学变得丰富、生动起来,这样武术套路教学才不会枯燥,不会被学生所厌恶,武术才能更好地发展传承下去。
近年来,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方针,大力支持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性、岗位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为培养目标,以促进就业为主要目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的高职体育教...
体育教学具有参与性强的特点,能够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实践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激励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教师的表率作用也是德育教学的有效途径,巧妙利用体育教学的规则也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因此,高职院...
中文提要目的:在素质教育与高职教学改革的趋势下,对江苏省民办高职体育教学进行现状研究,能够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总结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从而为实际教学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与数理统计法,...
1现代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在教学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除了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运动水平外,教学手段的运用也很重要。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兴起...
慕课(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是近两年兴起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是指由主讲教师负责的、支持大规模人群参与,由讲课视频、作业练习、论坛互动、邮件和考试相互交织的网络教学过程[1]。慕课这一专业术语最早是在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
篮球运动是青少年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普及率很高,场地、设备、器材简单且随处可见,有良好的健身价值,培养竞争能力、创新能力、角色实践能力等作用。然而,篮球课教学中,强调技术教学,忽视篮球运动其它组成部分的呆板现象普遍存在,使篮球运动进一步提高产生...
一、新媒体应用于高职体育教学的效果。(一)新媒体能对体育教学动作进行示范。由于各个体育老师所擅长的体育项目以及专业方向不同,导致一个体育老师教授多项体育技能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新媒体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高校体育教学这一难题...
1选题意义高校早操制度由来已久,在制度运行的初期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早操制度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现阶段对早操开展的研究大多数对象为普通高校学生,而对象为体育专业学生的研究几乎没有。早操是体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学...
高职体育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除了可以增强人才培养的效果,还能促使教育质量的提升,是提高教育工作综合实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举措。...
高等学校体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对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有着特殊的作用。高职院校是高等学校的组成部分,它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基地,而体育课是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体育教师是主要的实施者。因此,本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