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理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理论论文 >

黄沙狮子的历史溯源、表演形式及传承

来源:未知 作者:4号编辑
发布于:2014-07-02 共5204字

论文摘要
  舞狮集武术、舞蹈、绘画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通过搭档间的密切配合来模仿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表形”的同时“现意”,极具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1].2006年国务院对外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浙江省临海市的黄沙狮子、山西省襄汾县的天塔狮舞、河北省徐水县的徐水舞狮以及广东省佛山、遂溪等地的广东醒狮有幸联袂上榜,可喜可贺[2].然而,纵观现有资料不难发现,四种舞狮运动中唯独广东醒狮倍受关注,凭借“黄飞鸿”效应一度成为当代狮舞的核心代表[3],其余三种狮舞虽历经沧桑留存至今,但却徘徊于遗忘的边缘,举步维艰。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看,舞狮这个凝聚着浓浓“中国味”的民族传统体育大家庭中“狮群”的多样性正急剧减少。有鉴于此,本文希冀能以“黄沙狮子”为例重拾这些不该忘却的记忆。

  1、黄沙狮子的历史溯源

  黄沙狮子,又名上桌狮子,因起源于浙江省台州临海市黄沙洋地区(现白水洋镇)而得名。相传北宋庆历年间临海黄沙洋杨岙村有一位名叫杨显枪的拳师,自幼好习武功,不但拳术精湛、轻功高超,而且练得一手舞狮的好身手。早年学艺出师之后,曾投奔杨家将之杨充广,有幸习得杨家枪法。北宋皇佑年间(即公元1041~1054年)返乡于琳山九间洞开设武馆教授武艺,闲暇之余为了贴补生计开始辅助教授舞狮。为了显示自己舞狮技艺与众不同,杨显枪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把所学武术、轻功与舞狮相融合,创立了上桌狮子。所谓上桌就是指通过将八仙桌堆叠摆放,易者两三层,难者五六层,最高曾以46张八仙桌堆叠到九层高,自下而上形成宝塔形,然后扮演者由地面一层一层跃上并做出一系列高难度、高技巧动作,有如狮入云天,又好似腾云驾雾,受到百姓喜爱[4].

  斗转星移、时代荏苒。黄沙狮子自创立以来先后历经了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兴与衰。南宋时期,朝廷偏安江南定都临安,地理上的优势使州治临海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兴盛和繁华,黄沙狮子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期。然而好景不长,黄沙狮子先前的昌盛在元朝几乎化成灰烬。此后在宋末至明初近百年的时间里,战争不断、社会动荡、经济衰落、人心惶惶,加之元朝统治者对汉人的歧视,严禁汉人习武,更不准持有武器,导致黄沙狮子逐渐远离百姓生活,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彻底跌入了底谷,幸亏热衷于舞狮的先辈们上括苍(山)、躲禁令、偷传技艺才使得这项民间艺术得以微息流传。随后元灭明起,汉族文化得以匡扶,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繁荣的经济使得黄沙狮子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沉寂之后重出江湖,迎来转机。尤其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在戚继光率众抵制倭寇入侵之时,黄沙狮子舞狮队员争相应征入伍,为保家卫国立下汗马功劳。

  步入清代,万河倒流,天下易主,艺人们紧紧抓住宝贵的发展契机,融合南、北各狮所长,引入了上肩、叠罗汉、上竿、过梅花桩等特技动作,增加了表演的耐看性,兼蓄并收,黄沙狮子由此走向鼎盛。至清朝末期,整个黄沙洋已有狮子班30余个,徒众500余人,一时名声大作。民国时期,战乱频仍、民心不安,不仅学习黄沙狮子的人数少了,就连请去观看狮舞表演的村庄、家户也少了很多。不仅如此,由于能上桌队员的日渐老去,加之新队员补充不足,这项民间艺术又不幸落入了青黄不接的地步,几近失传。新中国成立后,残存的黄沙狮子虽借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东风,曾暂时重归时代文化大潮,声名鹊起,但是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终究还是昙花一现,再度陷入失传危机。上世纪八十年代,挣扎中的黄沙狮子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老艺人们的带领下重整旗鼓,再次回到久别的百姓生活。

  2、黄沙狮子的表演形式

  黄沙狮子有“三绝”:高、险、难,这在我国舞狮史上可谓绝无仅有。黄沙狮子文(狮)武(狮)兼备,不仅吸纳了北狮的技巧,展现出“活、娱、美”的特征保证了形似,而且还保留了南狮“武”、“舞”结合的风格,显露出“史、情、高”的特点,做到了神似,形成了独特艺术风格[5].与一般的舞狮不同,黄沙狮子不但能在地面上做翻滚、抢球、停立等动作,表演时还可在叠加的八仙桌上凌空跳跃、左右翻滚,极具观赏价值。

  2.1、黄沙狮子表演的分工及基本动作

  黄沙狮子的表演除领班、配乐等成员外,一般需要三种不同分工,即狮头、狮尾及耍球人(又叫引狮员)。所有成员中狮头、狮尾者挑选最为严格,狮头需身材瘦小、体态轻盈,体重多在一百斤以内,身高一米六五以下,以狮尾者能举起为宜;而狮尾者需人高马大、强壮机敏。耍球人作为舞狮表演中的引导者,可以通过操花球、耍肩球、耍脚下球以及上下左右溜球等动作来引狮或逗狮,从而引导狮子表达出或喜或怒、或惊或疑、或醉或醒、或动或静、或怕或寻、或探或望等神态。舞狮者则能够通过马步、弓箭步、跪步、探步、碎步、立步、抢步、跳步等基本步型完成礼拜、站立、蹲坐、抓挠、舔、吃、抖毛、嬉戏、叼球、甩球、跳跃、翻滚、旋转、摇头、铰子等基本动作,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上桌跳跃、穿越山洞、倒挂寻球等难度动作。自始至终,狮子的神态、步型和基本动作三者密不可分。

  2.2、黄沙狮子表演的基本内容

  据粗略计算,黄沙狮子表演全程历时约一个半小时,在上桌表演前,会依次进行一些舞钢叉、拳术(绝三拳)、棍棒等武术表演。地面狮子表演仅是黄沙狮子正式表演的第一个内容,由上半坦和下半坦两部分组成。其中上半坦依次包括狮子原地舞、耍球人溜四角、狮子跳四角、狮子舞四角等,而下半坦则依次包括了狮子原地舞、狮子踞伏、狮子跳四角、狮子游球、狮子抓痒、狮子玩球等,至此滚地狮子单跳表演全部结束。紧接着进入地面下盘表演,即叠罗汉、骑人长、多人跳桌表演等。其中跳桌表演难度较高,整个过程囊括了十一种经典动作:过堂、下巴点、跨桌、桌上筋斗、桌角点头、硬腰、锁后、乌鸦插井、钻圈以及双八仙过堂,若非常年刻苦练习,根本无法完成。下盘表演结束后就是上盘表演,不仅是黄沙狮子最为精彩的部分,也是其精髓所在。上盘表演看点颇多,整个上盘表演依次由插蜡烛、悬桌角、蛤蟆吃水、仰扑翻、长蛇溜、拔倒蹬、竖颈行倒立(颈上插蜡烛、独脚插蜡烛、桌脚插蜡烛、背部插蜡烛、腰部插蜡烛、仰天竖)、走桌脚、拜天地、脱鞋着袜、引狮上桌(狮子上山)、狮子吞人、引狮下桌(抲狮子)、狮子拜谢等14种高难动作组成,招招惊险、叹为观止。其中最为叫好的就是演员在九层高台一张四脚朝天的八仙桌脚上脱鞋着袜,千钧一发又稳如泰山,其表演技艺堪称华夏一绝[6].

  3、黄沙狮子的研究价值

  3.1、黄沙狮子的历史价值

  中国舞狮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自形成以来始终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演进。与徐水狮舞曾号称“北狮之宗”不同,黄沙狮子自创立之初即深深扎根于临海这片故土,见证了临海千年古城的历史与兴衰。不管是朝廷求全偏安,还是戚继光英勇抗倭,黄沙狮子都如影相随,简直就像临海千年历史的一部缩影。历经传承,临海人民始终未曾放弃那份勇于克服困难、崇尚英雄的民族精神。时至今日,黄沙狮子已成为临海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方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与千年古城的新崛起紧紧联系在一起。每到中国江南长城节、祭孔大典、元宵踩街等历史性节日,总少不了黄沙狮子的身影。

  3.2黄沙狮子的民俗价值

  上至帝王将相,下迄僧俗黎民,狮子俱被视为祥瑞。黄沙狮子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当地民俗民风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农历腊月二十至新年的二月二日是黄沙狮子表演的活跃期,舞狮艺人们走村串乡,挨道拜岁贺喜。不仅如此,但凡附近红白喜事、庙会、庆寿等黄沙狮子也会受邀前往助兴。黄沙狮子因其良好的寓意同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拜神、联姻、跳郎、闹婚床、送子、修谱等节日息息关联。以闹婚床为例,按照当地风俗习惯,在新婚当天新娘被花轿接出娘家,要由两只狮子带领新娘和花轿走出家门,在婚礼队伍的后边也要有两只狮子舞动,保佑新娘一路上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到达新郎家,狮子们仍需继续跳个不停,并按顺序绕着院子里的每根柱子从下向上亲吻移动,给新人们送去喜庆和祝福。新娘进洞房后,媒人须带领两只狮子闹洞房,在洞房中四处舞动,并在红烛即将燃尽之前跳上婚床,称为“闹婚床”,寓意“狮子送子”.这些看似简单的民俗形式,因舞狮者惟妙惟肖的表演而体现出百姓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也将民间生活的精神之根融入了民族之魂。

  3.3黄沙狮子的审美价值

  亘古通今,狮子形象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被艺术化提炼与加工,渐渐地与中国古代神兽辟邪、貔貅等形象相混相融。临海黄沙狮子造型慈眉善目、威而不怒、美观大方、色彩丰富,所用材料多就地取材,整体色彩上多采用大红、中黄、翠绿等对比强烈、色距较大的色彩形式,用黑、白、粉等色彩点饰和过渡,并绘制上各色纹样,形成色彩鲜明强烈、乡土气息浓重的本土特色,使得这种表里俱美的民间艺术深深扎根于肥沃的美学土壤中,与当地百姓的传统审美观相吻合,可谓雅俗共赏。临海地处水乡,灵江上游,民间百姓爱水爱莲,因此民间艺术在装饰纹样的设计与选择上,很多采用与“水”有关的原生态图纹,如黄沙狮子的胡须即为由莲花演变而来的典型卷草纹[8].此外,黄沙狮子以其鲜明的表演动作为人们所珍视,通过表演者的各种姿态,在动态和静态造型中体现出力与美的结合,将“亦晴亦雨”、“亦虚亦实”的狮形狮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具观赏性,尤其艺人们在三丈余高的四只桌脚上闪转腾挪、脱鞋着袜更是惊险异常,真可谓“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充分体现了黄沙洋人民对美的追求与热爱。

  3.4、黄沙狮子的文化价值

  舞狮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文化,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灵魂。在黄沙狮子矫健威猛的外表之下蕴含着多种文化价值。临海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

  的美誉,道教文化底蕴深厚。自唐广文博士郑虔来台州开办学馆、启蒙教化之后,民重耕读、教育发达、名人辈出。加之我国历来以农业为根本,农事生活常常需配合节气变更,迎神庆典应运而生。舞狮表演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降幅的同时给百姓生活带来许多乐趣,逐渐具有了祭神娱人的文化意义。此外,黄沙狮子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尤其“舞武一体”更增添了不少地方文化特色。黄沙狮子坚持“舞狮先习德”、“德技双修”的教育理念,倡导见义勇为、除暴安良。推崇舞狮者以礼待人、不恃武伤人、不争名夺利、不欺世盗名、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如在舞狮行进路线中经过武馆必先向正门击鼓行礼,以示尊重和友善;若经喜庆人家门口,须趋前敬礼庆贺;如遇丧家,则必停敲锣鼓;如前往接洽村庄已有舞狮班在村,即使该村再三邀请,也不得再行表演,藉以贯彻道教文化中“无为而无不为”的和谐精神[7].

  4、黄沙狮子的传承发展

  黄沙狮子由于其精彩、惊险、刺激的表演方式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临海乃至台州各县民间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黄沙狮子的传承多以村族为单位亲戚之间师传为主。一般前来学舞狮的人有两种:

  一是家境贫困,田少人多,藉以此养家糊口;二是本舞狮队传人少而鼓动青少年来学习,但所有舞狮队员仅限于男性。一支狮子班一般由8~9人组成,1人领班,1人舞球,2人舞狮,4~5人敲锣打鼓,若是会上桌的狮子班则一般人数需在25人左右[9].狮子班虽然招收学徒名额不限,但能随舞狮队外出演出者却并不多,只有经过重重考核合格后,方才有机会得以入围。黄沙狮子自北宋创立以来,流传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年代久远,几经波折,因此,1880年之前的传承谱系已无证可考,只能从现在开始上溯七代排列谱系。至2006年黄沙狮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王曰友已是第六代。遗憾的是,如今能够表演黄沙狮子的老艺人已不足10人[10].黄沙狮子的表演不同于杂技演出,表演者在两三层楼高的地方表演各种桌上动作,没有任何保护,惊险程度之高着实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如何将黄沙狮子这项民间瑰宝代代相传成为困扰老艺人的首要话题。

  5、结语

  舞狮运动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门派不一,而流传至今已种数不多。黄沙狮子作为舞狮运动的一个典型代表,它结合了南狮和北狮的优势,在舞武一体的前提下,将中华民族民间风俗演绎得酣畅淋漓。

  随着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尽管政府和相关部门极力进行抢救性保护,组建了临海市黄沙狮子表演艺术团,但黄沙狮子仍面临着西方文化冲击、表演队伍老化、后备人才不足等多种困境。如何将先辈的这项“智慧绝学”在时代的变迁中传承、演绎并发扬光大,如何在不断的风雨洗礼中再次彰显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挽救这只挣扎在遗忘边缘的黄沙狮子将成为新形势下一项迫切的民族使命。

  参考文献

    [1] 桑全喜.狮崇拜与现代舞狮运动[J].体育文化导刊,2008(6):126-128.
  [2] 卢珊,王茂焕.为了文化遗产不再流失---台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征集记[J].浙江档案,2008(10):36.
    [3] 姜喜 平,黎 宇.“醒 狮”文 化 [J].搏 击 · 武 术 科 学,2012,9(6):96-98.
  [4] 郑瑛中,沈建中.临海黄沙狮子:金狮闹春舞太平[J].浙江画报,2010(11):36-40.
  [5] 汤立许,梅林奇.南狮与北狮的文化比较[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5(4):32-34.
  [6] 沈建中,李义金,冯郁青,等.锣鼓声中狮名扬[J].浙江档案,2007(6):30-31.
  [7] 沈建中,郑瑛中,邵志根,等.临海黄沙狮子[M].杭州:光明日报,2010-12-24.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