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理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理论论文 >

区域竞技体育的竞争格局与协调发展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8-08 共5481字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长期以来的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性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显着特点.体育作为社会进步的标志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北京奥运会的无与伦比,伦敦奥运会上的首次境外参赛金牌大丰收都给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遗产.奥运会不仅是世界各国的实力比拼,也是国内各省市竞技的战场.

  我国竞技体育整体上的发展成绩已经跃然纸上,全面认识和深入分析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才有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健康与可持续式发展.

  通过对区域竞技体育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区域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从而促进竞技体育整体实力的提升.

  1 我国历届夏季奥运会奖牌情况

  自我国恢复奥林匹克运动合法席位之后,我国于1984年首次组团参加了洛杉矶夏季奥运会,从此在现代奥运会的赛场上增添了新的血液---来自东方的“实力派”.

  通过对我国所参加的8届夏季奥运会获得的奖牌情况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表1,图1),我国奥运竞技体育实力的发展变化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且实力发展较稳定,在兵败汉城之后我国奥运健儿们用自己的顽强拼搏和坚韧毅力,在奥运赛场上一次又一次地让五星红旗高高升起,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传遍无数个决赛场.

  在金牌的排位上我国在北京奥运会上历史性地夺得金牌数第一,在雅典和伦敦两次获得金牌数第二,在悉尼获得金牌榜第三,在巴塞罗那、亚特兰大和洛杉矶3次夺得金牌榜第四[1].可见,我国奥运竞赛成绩一直处于领先的优势地位,尤其是近3届奥运会一直占据着前两名的位置,足以说明我国竞技体育竞争力已经处于世界强国之列.

  依据表1可以看出,我国在所参加的历届次奥运会比赛中的战绩是一路高歌,令世人震惊,在金牌数上由首次参加的15枚增加到伦敦奥运会的38枚,且在北京奥运会上更是首次登上金牌榜的首位,获得了51枚金牌,共计获得201枚金牌;在银牌上由8枚增加到27枚,共获得144枚;在铜牌上由9枚增加到23枚,共获得129枚,我国奥运健儿在所参加的夏季奥运会上共获得了474枚奖牌,使得我国竞技体育竞争实力名符其实地成为世界竞技体育大国,成为在金牌与奖牌上有绝对竞争实力的竞技体育强国之一[2].

  从我国近3届夏季奥运会的金牌分布省市来看,在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的32枚金牌分布在18个省份;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的51枚金牌分布在19个省份;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的38枚金牌分布在22个省份.

  可见,我国奥运会金牌的省市分布愈加宽泛,有更多的省市开始为国家贡献奥运金牌.【1】

  
  2 区域竞技体育的竞争格局

  2.1各省市奥运会金牌数量对比

  依据我国行政区域所划分的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台湾暂不列入此次统计之列,另解放军不属于其中,单列),在对各省份获得奥运金牌数的统计后发现(表2),我国所参加的8届夏季奥运会获得的201枚金牌中,共分布在26个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中,金牌分布率达到81.25%.辽宁省获得22枚金牌,占金牌总数的11.39%,位列第一;湖北省获得17枚金牌,占金牌总数的8.80%,排位第二;江苏省获得16.5枚,占金牌总数的8.55%,排名第三.重庆、内蒙古与吉林分别获得1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的末尾.

  根据频数分布将获得金牌数进行集团划分后,辽宁、湖北、江苏、浙江、北京、广东、四川、山东位列第一集团,是我国奥运会金牌的主要贡献者;湖南、上海、河南、广西、解放军、天津、福建、河北、黑龙江位列第二集团;陕西、江西、安徽、山西、云南、贵州、重庆、内蒙古、吉林处于第三集团,金牌贡献率较低.统计后发现,至今还有海南、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甘肃6个省份没有获得奥运金牌.

  依据我国经度与纬度划分对我国区域竞技体育整体水平分析后发现(图2,图3),我国南方奥运冠军拥有比例高于北方,其奥运冠军拥有比例差值为7.2%;从东到西,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呈现依次减弱的态势,东部地区整体竞技体育发展最好,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竞技体育发展水平最弱,有待进一步深入发展和提高.【2】

  
  在参阅大量竞技体育人才成长与成才规律的资料基础上可以发现[3],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仍然相当严重,东部地区所夺的奥运金牌占我国金牌总数的64.3%,中部地区金牌数占到26.2%,西部地区只占到9.5%,区域之间发展的非均衡已经形成显着的竞技体育“马太效应”现象.学界一致认为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基础所致,位列金牌数前几名的省份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省,其GDP均位全国前列[4].

  然而,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推进与深化,东、西之间发展交流的日益频繁,竞技体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得到了很大提高,西部省份的竞技体育实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四川、广西、陕西等省份的竞技体育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令人震惊,也为整个西部地区竞技体育实力的提高和带动其他西部地区竞技体育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2各省市金牌项目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赛场上获得的201枚金牌分布在13个大项、58个小项上,有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的248名运动员获得金牌.

  通过对各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获得金牌项目的统计后发现(表3),金牌大户在项目分布上较宽,例如辽宁的金牌项目就分布在11个大项24个小项上,项目分布包含了我国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乒乓球、羽毛球、体操,也有基础大项田径.位列金牌排位第二的湖北的奥运金牌项目主要分布在5个大项11个小项上,跳水、体操是湖北队的优势项目,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出多位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

  金牌项目分布数量位列第二的是广东,项目分布基本包括了我国传统优势项目,也有男子竞走这样的突破项目,在国家传统优势项目上的多点开发和全面发展使得广东竞技体育发展呈现出稳定的良好态势.奥运金牌项目分布数量第三的是江苏,其金牌项目分布在跳水、羽毛球、跆拳道、击剑、体操、举重、射击和蹦床8个大项.

  由此可见,金牌数位列前面的省份其项目分布呈现出在数量上分布较多,一般达到10个大项;在内容上金牌项目基本包含了我国传统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如跳水、乒乓球、羽毛球和体操这些项目.与金牌大户项目分布多相比,金牌数处于末尾的省份其金牌项目分布就相当有限,金牌数位列最后7位的省份都只在1个大项上获得过金牌,项目分布的过窄直接导致了夺金点的分布少,从而导致金牌数少.【3】

  
  2.3各省市金牌运动员性别对比

  我国奥运冠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存在着“阴盛阳衰”的怪象,在我国所参加的8届夏季奥运会共获得的201枚金牌中,男子获得89枚,占总数的44.27%;女子获得112枚,占总数的55.73%.为了在性别与年龄上再次具体地分析各省份奥运冠军的情况,特对各省份奥运冠军性别与平均年龄进行了统计(表4),由于我国奥运冠军总体上存在男少女多[5],这一现象在各省市的奥运冠军性别比例统计中也同样存在.在26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省份中,有17个省份存在着男子获金牌数少于女子获金牌的现象,其中,重庆队全是由女子运动员获得金牌.在金牌大户的前6名中,均存在女子获金牌数多于男子获金牌数,在第二集团中只有四川和湖南存在着男子获金牌数多于女子,在第三集团中,绝大数金牌都由男子获得.

  2.4各省市金牌运动员年龄对比

  奥运会冠军的平均年龄是对奥运优势项目进行研究的重要指标,通过对获金牌运动员的年龄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获取奥运冠军的成长规律,对运动训练和竞赛进行有益帮助,而且有助于从区域协调的视角进行资源整合和有效配置[6],从而促进我国区域竞技体育的整体发展,有效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整体布局与竞技体育实力的全面提高.依据表4可以看出,我国各省市奥运会冠军的平均年龄差异性不大,我国奥运冠军中男子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3.71岁,女子奥运冠军的平均年龄为23.15岁.各省份男子奥运冠军平均年龄最大的是江苏,为24.01岁,女子是浙江,为23.60岁,通过奥运冠军的平均年龄对比后发现,男子平均年龄高于女子平均年龄,年龄跨度在14岁~30岁之间,20~24岁为奥运冠军的集中年龄岁数段,这也是奥运成绩最佳集中区域,因为在这一区间的运动员们身体素质和心理能力都达到最佳状态,能够适应奥运会竞赛项目的激烈程度,因此,各省市应该抓住奥运项目运动员的成长规律,找准自己的优势,合理定位,做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与锻炼.
  
  3 区域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策略

  3.1进一步坚持与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做好竞技体育发展规划与管理

  举国体制作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制度保障和成功经验,一直以来饱受着社会各界的争论.然而,时间证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下,举国体制是经受检验和实践证明的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取得显着成绩的重要体育制度[7].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数历史第一,伦敦奥运会上的首次境外金牌第一都一一印证了在举国体制之下,我国竞技体育才会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虽然我国内部各省份之间的竞技体育水平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但是,在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加快陕甘宁革命老区发展规划等一些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政策的支持下,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将会缩小,东、西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会增多.

  要促进区域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竞技体育的竞争力,各省份应该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因地制宜,做好本省的竞技体育发展规划和管理,将竞技体育的发展纳入政府发展规划内容,建立竞技体育发展科学管理体系,构建起与国家相配套适合自己发展的竞技体育之路.

  3.2合理定位,整合区域竞技体育优势资源,促进竞技体育的快速协调发展

  由于自然环境、人口结构、体育基础与经济支撑等因素的差异[8],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区域差异性仍然相当突出.要改变这种竞争格局,逐步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异,尤其对于中、西部地区省份来说,在发展竞技体育过程中要积极行动起来,合理定位,制定与自身实际相符合的竞技体育发展计划.在原有的基础之上不断整合竞技体育资源,将具有潜力的体育项目进行扶持和大力培育,实施以优势项目为龙头,潜优势项目为跟进,找准突破口,进行重点攻关,促进本省市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资源是有效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奥运金牌弱势省份,尤其是西部各省份在挖掘竞技体育资源的时候,要注重传统与现代、优势与潜优势、首要与次要、男子与女子的有机结合,将本省份的竞技体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有效配置,促进竞技体育资源的最优化,从而进一步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

  3.3加大区域联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健全竞技体育人才的保障机制

  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人才保障,尤其是对于现代奥运会这样竞争激烈的残酷局面,一般在20~24岁的奥运冠军诞生年龄段[9],做好青少年竞技人才储备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有效促进区域竞技体育发展,不断缩小东、西部竞技体育之间的差距,就要做好竞技体育人才建设.传统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竞技体育人才的需要,走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的一贯做法和有效路径.将体育与教育充分结合,充分利用中、小学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培养青少年体育人才,大力发展与提高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竞技水平,不仅可以促进竞技体育人才的大力发展,还可以保障运动员文化素养的提高,不断提升竞技体育运动的文化构成,提升竞技体育成绩,促进竞技体育文化的发展.

  再者,建立与健全竞技体育人才的保障体系,在选拔、训练、竞赛与奖励、退役安置等环节均制定好相关配套制度,让参与的人安心,让关注的人放心,从而确保了竞技体育发展的可持续性.

  3.4深化区域间的体育交流与合作,夯实群众体育基础,推进体育科技化与产业化
  
  要促进区域竞技体育的平衡发展,就要以老带新、东部带动西部,有效扩大各省份之间的体育交流与合作,在某个项目领域实施联合攻关,不断促进体育人才的交流,进而促进各区域竞技体育资源的共享与联动.金牌大户的省份在项目定位、人才选拔与培养、运动训练、运动员保障等各个方面均有了先进的实践经验,处于落后的省份以主动学习的姿态加强与体育强省之间的互动互访,相互学习与提高[10].区域学习与交流中,要注重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目标,将本省的体育基础列为重点发展方向,突出体育政策、资金、设施、人才、竞赛、保障等有关的全方位学习,并把先进的实践经验合理地吸收和利用,不断促进本省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区域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还应注重对群众体育的大力发展,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就有人力支持和社会舆论氛围.有了群众体育的发展才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竞技体育大家庭之中.

  此外,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和产业的开发,促进体育科技化和产业化也是有效提高区域竞技、体育平衡发展的重要措施.

  4 结语

  北京奥运会的无与伦比让我国第一次站在了奥运会金牌榜的首席,这也是我国首次成功举办奥运会,为加速我国竞技体育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伦敦奥运会是我国首次赴境外参赛夺取金牌最多的一届奥运会,从北京到伦敦,我国在经历了30多年的奥运征程后已经展示出竞技体育大国的雄厚实力,然而,内部区域发展的不均衡,体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后备人才的培养等问题将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相信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我国区域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将会得到有效改善与提高.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历届奥运会奖牌统计 [EB/OL].[2012-09-20].
  [2] 张晓林.改革开放以来中、美、俄三国竞技体育竞争态势演变研究 [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6):657-661.
  [3] 谢慧松,唐炎,王宇航.中国西部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研究 [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4):8-16.
  [4] 杨桦,陈宁,郝勤,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演进与思考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3):1-7.
  [5] 中国奥运冠军调查报告 [EB/OL].[2013-08-1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