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史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史论文 >

我国近现代体育的发展和健康间的关系探究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4-08-21 共5663字
论文摘要

  中国近现代体育从出现发展到现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清朝末期中国遭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近代体育登上历史的舞台。在经历了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民国时期的军阀割据、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后才有了今天现代体育的形态和成绩。在我国体育的发展中有诸多的因素影响着它的发展和发展方向,健康与体育自古以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在近现代体育发展中健康又起到了一个是什么样的作用呢? 体育与健康是否在每个体育的发展时期都有关系呢?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健康与体育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 本文就是从在体育在中国近代出现的社会背景开始研究体育的出现和发展和健康是否有关系? 各个时期中健康又和体育发展有没有联系? 建国之后体育承担了一个什么样的功能? 其次改革开放后至今体育的表征意义和国家健康形象是否有关系? 再就是当今大众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是否和当今国民健康状况有着某种暗合? 本文正是遵循着这一思路试图对中国近现代体育的发展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做一个粗略的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以后体育的良好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1 中国近代体育的各个发展时期与健康需求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近代体育指的是从 1840 年开端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共的成立这段时期内我国进行的各种体育。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我国的体育也进行了一些重要的变革。这一时期随着西方国家先进文化思想的传播和西方先进体育思想的传入,中国的体育运动的主流被西方体育取代。为了强国一些先进人士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发起了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中,近代体育所包含的一些东西以军队中训练和军事教育的形式被引入中国,成为了中国体育在近代的一个开端。我国的近代体育在清政府面临列强入侵即将沦为殖民地的状况下出现,中国的近代体育承担着御国保种的重任。

  1. 1 产生轻微影响: 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体育与健康需求的关系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是一个闭关自守的、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并且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传统体育生活方式。鸦片战争之后,人们面临水深火热的生活,国家面临沦为殖民地的的生存危机,人们想到的是救国,这一时代御国保种成为了近代体育出现和承担的责任。19 世纪中叶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打破了中国社会的封闭状态,西方列强在开始在经济、文化上对中国进行侵略。在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同时,全国各地反清运动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清政府的统治受到了威胁。同时西方列强的入侵也让闭关锁国的清政府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中国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和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西方体育开始传入中国。清政府统治阶级中也产生了一些先进人士,近代体育开始出现在了一些军队的训练中。清朝的统治者开始对一些军队施行西方化的管理训练。

  例如,曾国藩、李鸿章和清政府的禁卫军都开始由外国人训练,由传统的军事训练项目改成为训练“洋枪”、“洋炮”、各种体操。当时训练的项目主要来自英、美,包括了列队刺杀等等。

  中日甲午战争中,洋务运动中组建的军队都消耗完了。清政府开始从德国聘请教练开始训练新的武装力量。这些新的武装力量和军队从这个时候都开始聘用德国人做教练。这些西方国家的人士除了把西方文明带到了中国之外还把体操也带到了中国。一大批的为清政府培养人才的新式学堂开始在全国各地建立。这些学堂从军事训练目的出发,开始设置体育课。此时期体育有着他单一的目的,锻炼身体,提高部队的体质和战斗力,依旧承担着御国保种的功能。此时与当今时代的全民健身提高全民素质是不同的,健康在这个时期对于我国体育打发展影响不大。

  1. 2 体育与健康开始联系在一起: 中华民国时期体育发展与健康需求的关系
  辛亥革命直到新中国的成立,这期间中国经历了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将近40 年的统治,在这期间中国体育的近代化的进程基本完成。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开始摆脱思想和文化的专制,人们思想开始转变,一系列的新文化新思想开始出现。五四运动以后,军国民主义思潮日渐衰微,在是否继续进行军队操练讨论的背景下,以武术为例,不少人改变了以往的看法和认识,武术更多的作为强身健体的作用出现,“自卫应敌”已不是武术的主要作用。

  除武术外,也开始按照现代体育原理对一些传统保健术和民间游戏进行了整理。人们对武术作用认识的转变,说明了人们开始从人性的思维角度去看待传统体育,使得我国传统体育开始发展并且逐渐向着现代化靠近。

  在这一时期人们受新文化思想的影响,人们开始初步认识到体育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体育具有了强健体魄和保家卫国的功能,学校教学中不再以单纯的军事训练教学为主。学校体育课中“兵操”式教学、足球、篮球田径等课外活动开始并存。一种新的学校体制形成。民国时期中国体育与健康开始有了一丝丝的联系。

  体育与健康在这一历史时期内才开始真正的产生了细微的联系,正是新文化运动促使两者产生了联系。新文化运动一些特别的思想产生,同时也是一些西方的先进思想借鉴进来。

  人们认识到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是重要的,在这表面短暂和平的时期人们也开始把体育和健康联系到一起来。开始认识到体育运动能够给人健康。

  1. 3 互不影响: 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时期中国体育发展与健康需求的关系
  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政治制度的结束,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使中国人开始不再受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束缚,然而过后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使得中国人们的梦想再次破灭,把中华民族带进了战争的苦难中。在这一时期我国体育承担起了救亡和启蒙的双重功能。当时国内分为了国民党统治区、在共产党带领下的抗日根据地、沦陷区,这个时期内在不同的区域体育发展的方向和体育发展表征的意义也不同。

  蒋介石在依靠帝国主义的前提下对内进对共产党大肆打压,同时在自己统治区内实行专制统治。同时为了加强对文化领域的控制,在体育方面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其反共统治的体育法规。在学校对儿童进行军事化的管理,体育的发展与健康已然分离开来,国民党更多的是为了加强其统治地位。

  与此同时,在共产党带领下的敌后根据地各种体育运动也进行的热火朝天。大部分体育运动和体育活动都带有鲜明的革命性,带有革命性的同时也带有强烈群众性色彩。各种体育运动旨在加强军队战斗力的同时也注重提高根据地人们的身体素质。人们认识到体育锻炼能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也是身体健康的一个保证。

  这一历史时期内战争不断,体育依旧在承担着救国存亡的历史使命,同时这一历史时期内更多的体育与战争联系在了一起。各个政党阶层都开始认识到人们对体育赋予的期望和体育的影响力,因此都把自己的各种军事行动与体育联系在一起。体育这一时期甚至成为了战争的一个手段,与健康无任何关系。

  2 中国现代体育发展与健康需求之间的关系

  2. 1 健康影响体育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体育的发展和健康需求的关系
  在经历了100 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成立了,这也标志着中国人们饱受欺凌的年代一去不复返。相对于以往的任何时期,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逐渐好转的社会环境。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62 年时间里,是新中国从新民主义革命胜利转入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奠基和发展的历史。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在中国共产党和的领导下,全国体育工作者和全国的人民抱着一定要改变世界各国对中国以往看法的决心和一定要振兴新中国让我国在世界再次成为一个大国强国的希望。开始在旧中国的废墟中发展中国体育事业,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目的和新中国的成立之初的社会制度,赋予了我国现代体育初期为保家卫国和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的新使命。以毛泽东1952 年6 月10 日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标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定了以“体育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体育工作指导思想,形成了“为劳动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为基本任务,以“普及和经常化”为工作方针的体育发展思路。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前,中国体育的发展与健康产生了一种不可分离的联系,国家形象要健康,人们要健康。因此体育的发展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发展方向向着竞技体育发展,同时也开始注重了人们的体育锻炼。

  2. 2 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改革开放后至今中国体育发展与健康需求的关系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同时中国体育制度进入了改革年代,相比于以往的时期,改革开放后中国无论是在社会、文化还是在经济方面都朝着大好的方向发展着。此时,我国举全国之力大力发展体育。举全国之力发展体育对我国体育的发展尤其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竞技体育与人们健康没有任何的关联,而是代表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形象。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明竞技比赛取代了野蛮的相互杀戮,但是通过身体直接对抗的这种形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种对抗竞争的根本出发点在于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不同的身体,而身体的殊异性又决定了这种对抗的激烈性和观赏性。正是在这种对抗中人类找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差距和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正是在这种对抗中人类体会到身体潜力的暴发和升华,从而使人类进一步走向完美。对抗者在对抗过程中追求的不仅仅是胜利和成功的喜悦,而且更是一种生命质量的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升华,同时也正是通过体能、智能、技能的发挥,才能使运动员获得社会和他者的承认并走向一个人生的更高境界。于是,竞技体育借助于身体的对抗,承载着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和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个种族之间不同的关系。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特别是在古代,人类面临和需要解决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他们需要面对整个大自然带给他们的生存挑战,不但有各种各样凶恶的兽类的侵袭还要的留意来自同种族群的侵略。这种人类之间的相互争斗,直接影响到后来竞技体育的发展,因为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生活中不会缺少的,必然体现出竞技体育的最基本的特征。在这里,体育的获胜只是人生获胜的一种缩写,获胜和力量本来就是一种相辅相成的互为因果的范畴与关系。”李力研说: “体育是游戏,是竞争游戏。体育是直接的竞争,体育是也是一种游戏,是各个国家之间没有具体利益内容的竞争。它是一种新的表征,是国家的新象征。各个国家的国力和形象,都在这种游戏中提现了出来。体育被人所爱,其历史的背景和社会的原因总是离不开这种文化的‘合情’。”可以说,竞技体育展现的就是人类的自我力量,这种力量甚至成为一种图腾在竞技体育的上空高高的飘扬。

  由此可见,现代竞技体育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涵,身体成为个体身心状态、民族优劣、国家强弱的表征。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东亚病夫”这一称号曾经给华夏儿女所带来的精神伤痛。大型体育竞技中的身体—成绩代表的已不是运动员自身,而成为荣誉、科技水平、民族心理特点等多方面社会意义的集结。

  中国现代体育表征意义的无限凸显和国家的健康形象有着密切的关联,大众体育的流行和当今社会亚健康的泛滥是否也存在着某种的暗合呢?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收入和生活状况和以往相比较之下都有着质的飞跃,但人们在获得经济和物质的同时身体的状况却不容乐观,在社会压力和一系列的压力下“亚健康”一词出现在了人们的认识范畴中,亚健康就是在生病和不生病之间,是非病非健康的过渡状态,高负荷工作,快节奏生活加上缺少运动的生活方式,成就了亚健康的流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关于亚健康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出惊人的一致性: 缺乏运动或处于类似状况的成年人约占人口总数的60% -85%。

  人体运动的生物学规律表明,人体运动时总是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活动。也就是说人们在运动锻炼的时候不仅仅是增强了人们的身体素质同时心理和其他的各个方面也相应的有所提高,体育是促进人体机能全面发展的最佳手段,因此人们在当今社会亚健康泛滥的形势下,真正的认识到了体育与健康之间的那层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参加体育锻炼,加入到了健身的行列中来。人们开始不仅仅是向医学要健康,更注重到了预防疾病,向体育锻炼要健康。人们这种的健康需求的转变也影响了中国现代体育的发展方向,由原来只注重于竞技体育的发展,也开始重视全民健身。也就是说当今社会大众休闲体育的流行和亚健康的泛滥存在着某种关系上的暗合。

  3 结束语

  无需讳言,现在中国共产党推行全民健身运动,我国的全民健身运动也有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成就方面,总体上来说大众体育还远远不如竞技体育。在未来我国体育的发展中,要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大众体育双方面都一同对待,毕竟体育不单单是提高了人们身体素质,对于整体的素质包括文化等等都有所提高。这对于我国来说无论是对于我国社会制度的完善还是其他的建设都是很有帮助的。在兼顾两者的同时我国体育也应该向着娱乐化国际化的方向来发展。因此体育不单单是肉体健康的载体也应该是人们身心健康的合一。通过体育来达到全民身心健康合一的目的。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全民素质。

  参考文献:

  [1] 谷世权. 中国体育史[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2] 崔乐泉. 中国近代体育史话[M]. 北京: 中华书局,1998.
  [3] 中国体育史学会,中国近代体育史. 北京: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4] 谭华.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武术的进步[J]. 华南师大学报( 社科版) :2003,( 1) .
  [5] 李浩波. 抗战时期中国三大区域的体育发展探析[J]. 湖南师范大学,2009.
  [6] 熊斗寅. 现代体育发展的大趋势[J]. 山东体育学报,1987,( 2) .
  [7] 谢晓雪,徐彦超. 浅析新中国体育地位的变迁[J]. 体育世界( 学术版) 2010,( 3) .
  [8] 汪维华. 现代体育的发展趋势及我国体育发展对策[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 6) .
  [9] 李力研. 野蛮的文明: 体育的哲学宣言[M].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13.
  [10] 潘跃林,张彤. 休闲教育及休闲体育建设[J]. 体育学刊,2007,( 14) .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体育与健康论文
返回:体育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