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由于鞘膜内网状淋巴管或皮肤内网状淋巴管被溶血性链球菌侵入而造成的急性感染。患者发病时通常会出现皮肤发红的症状,色如丹涂脂染,多发于下肢、躯干及头面部,尤其易发于下肢[1]。下肢丹毒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患肢皮肤稍微隆起,存在着疼痛、灼热、肿胀、发红等现象,一旦发病,病变范围会快速扩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恶寒、水疤等全身症状。如下肢丹毒患者不能彻底治疗,病情易复发[2]。本文采用中药贴敷治疗下肢丹毒患者60例,疗效较佳,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下肢丹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0例,女50例,患者年龄为20~80岁,平均年龄(48.35±5.53)岁,病程为2天至2个月;单侧患病者100例,双侧患病者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血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总数增高,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相关标准。
排除标准:丹毒患处不宜敷药、皮肤黏膜破损患者;肿瘤晚期患者;糖尿病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且已形成慢性皮损者[3]。
1.3方法
两组患者就诊即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患肢抬高30~40°,以便促进血液回流及血液循环。
1.3.1对照组给予患者青霉素(国药准字H13020655,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静脉滴注,每日2次,每次480000U;对于青霉素皮试阳性者,改为左氧氟沙星(国药准字H20044291,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每次0.4g;合并有足癣者外搽达克宁霜(国药准字H61020001,西安扬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3.2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贴敷治疗,中药组成为:黄柏15g、丹皮15g、马齿苋30g、紫花地丁30g、金银花30g、紫草30g、连翘30g、大青叶30g、蒲公英30g;患肢冷而色暗者,加红花15g、当归15g、附子15g、桂枝9g;水疱较多者加土茯苓30g、藿香30g。上述药物加用食用白醋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面积稍大于病灶,厚度约0.6cm。
1.4疗效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用药时间、局部症状及全身症状的消退程度而定。显效:治疗后1周内局部红肿、热痛及发热等全身症状全部消退;有效:治疗后1周内,患肢红肿热痛现象逐渐好转,且体温已恢复正常,治疗后2周内,症状全部消退,皮肤弹力有所恢复;无效:治疗后2周内,患者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均未消退[4]。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5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珚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实验组显效42例(70.0%),有效16例(26.7%),无效2例(3.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30例(50.0%),有效14例(23.33%),无效16例(26.7%),总有效率为73.3%。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毒副反应,出院后观察2个月,实验组患者无复发病例出现,对照组有6例患者复发。
3讨论
西医理论认为丹毒是一种急性炎症感染疾病,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常继发于黏膜或者某种皮肤病损,如足癣、皮肤损伤等。淋巴管扩张、血管扩张、真皮高度水肿为该疾病典型病理变化,真皮中还会出现皮下组织的脓性白细胞[5]。中医理论认为“丹毒”因毒邪乘隙、皮肤损伤,或由外感风湿毒热、郁于肌肤所致,多出现在下肢,称为流火。根据下肢丹毒的发病机制和致病菌,青霉素、左氧氟沙星为西医治疗的首选药物,但不少患者用药后疗效不佳,甚至会在患肢皮肤上出现“僵化”现象(红肿褪之不尽),这样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治疗时间较长,主要原因为急性炎症可能会迁延成为慢性炎症或亚急性炎症,加之有耐药菌株产生或青霉素过敏史。
本文基于单纯西医治疗缺陷,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贴敷治疗。中药贴敷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的功效,组分中大青叶、紫花地丁、银花、蒲公英、连翘等药材可清毒解热,佐以地榆、丹皮、紫草活血凉血,从而达到消肿止痛、活血通络、清热凉血的目的[6]。同时观察组加用食用白醋调成糊状,药材外敷于患处,由于醋吸收快、穿透皮肤能力强,因此可有助于促进药物吸收充分,具有软坚、散瘀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经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毒副反应,出院后观察2个月,实验组患者无复发病例出现,对照组有6例患者复发。
综上所述,采用中药贴敷治疗下肢丹毒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复发率,用药安全,无较为严重的毒副作用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苗恕成,苗强,刘天骥.中药贴敷灌肠并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0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05,24(11):130-133.
[2]李宏宇.黄连解毒汤配合青敷膏治疗下肢丹毒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2,31(12):140-142.
[3]王江,王子明.金黄散合冰枯散纱布外敷治疗下肢丹毒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7(5):178-183.
[4]黄遵宇,刘学敏.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66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9(13):150-155.
[5]胡小辉,蒋晓萍.金黄散外敷配合青霉素治疗下肢急性丹毒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9,31(8):167-171.
[6]李永双,张志云,曾凡杞,等.苄星青霉素治疗急性下肢丹毒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31(11):166-169.
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
《外科正宗》系明代陈实功所撰的一部对外科专着.书中记载了外科各种常见疾病一百多种,细载病名,各附治法,条理清晰,十分完备.后人赞其列证最详,论治最精.该书对痔疮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方法均有详细的论述,至今其对临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浅析如下.1...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其多继发于急性阑尾炎、胃肠溃疡病穿孔、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热,部分患者可...
古医籍《外科医镜》是清代名医高思敬在1907年为治疗外科疾病所撰的代表着作,书中共列出中药方剂104首,使用中药169种,总用药次数为726次。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其药物、药类、药性、归经、频数、频率及药物功效,为临床治疗外科疾病总结出更有效的临床药...
乳腺增生病又称乳腺纤维囊性疾...
随着我国交通的高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颅脑外伤的创伤发生率也逐年的升高,且该病由于涉及到人体重要的器官组织,因此病情危急,受伤后易引发各种不良后果,部分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1].但是由于颅脑外伤的病情较严重和复杂,术后由于手术的创...
在临床上,肛瘘术后易复发,创面愈合较为困难,究其病理机制,肛瘘术后创面切口属于开放式,在肠内外细菌作用下,易发感染,形成感染性伤口,因此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较长。相关研究显示,运用现代医学方法治疗肛瘘术后难愈性创面疗效往往欠佳,而经由中医辨证...
慢性皮肤溃疡(ChronicSkinUlcer,CSU)又称难治性溃疡,是中医外科常见...
肛肠疾病时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目前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是术后产生的疼痛严重的困扰了患者,既影响术后伤口愈合,同时还容易出现尿潴留、大便困难、心率增快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的会造成心脑血管意外发生,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传统的针对肛肠科术...
肛肠科疾病发生率在内科疾病发生率中名列前茅,运用中医挂线疗法对该类疾病进行治疗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在该疗法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成为治疗肛肠科疾病最有特色的治疗方式。1挂线疗法的作用机理及特点分析医学界大部分学者认为,挂线疗法在治疗肛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