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黄连液是我院研制的中药外用制剂, 具有散瘀消肿、清热解毒、收敛止痛的功效。 2011 年 1 月至2013 年 12 月笔者应用复方黄连液治疗外伤性感染创面患者 80 例,实践证明该制剂在促进创面愈合,控制感染,改善患者症状上具有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选病例均为外伤性感染创面患者
纳入标准:(1)有明确的外伤病史;(2)具备局部感染创面一般特征;(3)排除特异性感染情况;(4)无全身性感染表现;(5)仅行局部换药,不合并使用其他类型药物。
排除标准:(1)恶性皮肤溃疡;(2)梅毒、结核杆菌、真菌、绿脓杆菌引起的特异性感染性溃疡;(3)神经营养性溃疡;(4)有窦道、漏管、死骨形成者;(5)空腹血糖在10 mmol/L 以上的糖尿病皮肤溃疡溃疡;(6)溃疡面积>25 cm²或<4 cm².
1.2 临床资料 选取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及深圳市中医院骨科门诊及病房外伤性感染创面患者 8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 40例。 治疗组男性 21 例,女性 19 例;年龄 19~68 岁,平均(42.3±8.24)岁;溃疡面积平均(9.32±2.19) cm². 对照组男性 24 例,女性 16 例;年龄 18~70 岁,平均(41.26±8.43)岁,溃疡面积(9.47±2.43) cm².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首次治疗均将感染创面行清创术,清除坏死无活力组织及脓液,创面常规消毒。 治疗组用浸泡有复方黄连液(由黄连、大黄、栀子、地榆、冰片组成, 深圳市中医院制剂科经标准程序制备成灭菌中药外用液,500 mL/瓶)20 mL 的无菌纱布覆盖创面。对照组给予呋喃西林以无菌纱布湿敷覆盖创面, 每天换药 1 次,两组疗程均为 2 周。
1.4 观察指标 所有病例均观察治疗前和治疗第 3日、7 日、14 日创面面积,创面分泌物情况、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以及 C 反应蛋白(CRP)化验情况。 其中创面分泌物情况根据创面特点分为 3 级:1 级创面完全愈合,无分泌物;2 级创面大部愈合,分泌物少,脓性分泌物少;3 级创面愈合不良,分泌物较多,且以脓性分泌物为主。
1.5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 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标准[1]进行评定:痊愈:创面全部愈合,无痂下积脓等假性愈合现象。 显效:创面面积缩小范围>75%,无脓性分泌物,肉芽组织新鲜,颜色鲜红。 有效:创面面积缩小范围>25%,无脓性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肉芽组织色红。无效:创面面积缩小范围<25%,创面脓性分泌物无明显减少,肉芽组织色暗,创面无明显缩小趋势。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17.0 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对数据采用 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 1. 结果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
2.2 两组治疗后创面面积变化比较 见表 2. 结果示治疗组治疗第 3 日、第 7 日、第 14 日后创面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治疗后分泌物情况比较 见表 3. 结果示治疗第 3 日,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创伤分泌物无差别(P > 0.05);治疗第 7 日、14 日后,治疗组分泌物减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治疗后分泌物细菌培养情况比较 见表 4.
结果示治疗第 3 日,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创伤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无差别(P > 0.05);治疗第 7 日、14 日后, 治疗组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
2.5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 CRP 检验情况比较 见表 5. 结果示治疗第 3 日,第 7 日,第 14 日治疗组 CRP检验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外伤性创面的修复是创伤骨科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近几十年来,随着抗生素、清创技术、无菌技术等相关研究技术的提高, 外伤性创面的感染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现代生物技术、 分子技术及基因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也使创面愈合的机理得到进一步的阐明,从而促使治疗手段有很大的发展。通过临床实践证实,中医中药在治疗创伤性感染创面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感染性创面属中医“疮疡”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跌扑损伤、手术损伤、烫伤、冻伤等因素作用于皮肉筋脉,导致局部气血凝滞,郁而化热,热盛肉腐,酝酿液化而成脓。复方黄连液主要由中药黄连、大黄、栀子、地榆、冰片 5 味有效中药组成,功效抗炎消肿、活血化瘀、祛腐生新。组方中的大黄、栀子具有凉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能;冰片外用起散郁火,消肿止痛,清热散毒,散火解毒之功效;地榆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药与证合,共奏活血行气、消肿止痛之效。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大黄中含有的大黄素具有显著的消炎作用, 大黄素在很多动物模型的实验中已经证实,它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抗菌效果显著[2]. 抗炎实验显示[3],黄连外用可抑制角叉菜胶所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外伤性感染创面的特点是伤口坏死组织和分泌物较多,患肢肿胀,局部红肿,可有疼痛及皮温升高。 复方黄连液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创面, 使感染组织加速液化清除,减少毒邪进一步侵入并内陷的发生,加速伤口的愈合。 CRP 对炎症反应,特别是细菌感染性炎症及其治疗反应非常敏感, 它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较为典型的参与急性时相反应的主要蛋白, 其合成受激活的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某些细胞因子的调节,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4]
. 本观察表明,复方黄连液治疗外伤性感染创面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减低机体 CRP 水平, 达到抗菌愈合创面的效果。 其机理可能在于:在创面形成保护层,可以有效隔离创面与外界环境的接触, 破坏细菌生长、 繁殖的环境;含有多种广谱的抗菌成分,能起到抗感染作用;同时改善微循环与组织缺氧,加快组织修复,从而使创面愈合时间大为缩短。
参 考 文 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64.
[2] Hazni H,Ahmad N,Hitotsuyanagi Y,et al. Phytochemicalconstitu-ents from Cassia alata with inhibition against 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 [J ]. PlantaMed,2008,74(15):l802.
[3] 翟华强,王双艳。 黄连、丁香外用药理作用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1):192-195.
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
《外科正宗》系明代陈实功所撰的一部对外科专着.书中记载了外科各种常见疾病一百多种,细载病名,各附治法,条理清晰,十分完备.后人赞其列证最详,论治最精.该书对痔疮的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方法均有详细的论述,至今其对临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浅析如下.1...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是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其多继发于急性阑尾炎、胃肠溃疡病穿孔、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呕吐、发热,部分患者可...
古医籍《外科医镜》是清代名医高思敬在1907年为治疗外科疾病所撰的代表着作,书中共列出中药方剂104首,使用中药169种,总用药次数为726次。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其药物、药类、药性、归经、频数、频率及药物功效,为临床治疗外科疾病总结出更有效的临床药...
乳腺增生病又称乳腺纤维囊性疾...
随着我国交通的高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颅脑外伤的创伤发生率也逐年的升高,且该病由于涉及到人体重要的器官组织,因此病情危急,受伤后易引发各种不良后果,部分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1].但是由于颅脑外伤的病情较严重和复杂,术后由于手术的创...
在临床上,肛瘘术后易复发,创面愈合较为困难,究其病理机制,肛瘘术后创面切口属于开放式,在肠内外细菌作用下,易发感染,形成感染性伤口,因此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较长。相关研究显示,运用现代医学方法治疗肛瘘术后难愈性创面疗效往往欠佳,而经由中医辨证...
慢性皮肤溃疡(ChronicSkinUlcer,CSU)又称难治性溃疡,是中医外科常见...
肛肠疾病时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目前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是术后产生的疼痛严重的困扰了患者,既影响术后伤口愈合,同时还容易出现尿潴留、大便困难、心率增快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的会造成心脑血管意外发生,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传统的针对肛肠科术...
肛肠科疾病发生率在内科疾病发生率中名列前茅,运用中医挂线疗法对该类疾病进行治疗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在该疗法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成为治疗肛肠科疾病最有特色的治疗方式。1挂线疗法的作用机理及特点分析医学界大部分学者认为,挂线疗法在治疗肛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