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研究
【第一章】居民边际消费偏向降低分析绪论
【第二章】消费理论的概述
【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
【4.1】公有制比重逐渐降低对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4.2 4.3】收入分配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4.4 - 4.6】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对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第五章】提高居民消费倾向的政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我国民众边际消费问题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消费理论的概述
我国的消费理论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早期的消费理论是古典节俭的消费理论,后来依次经历了法国经济学家西斯蒙第和美国经济学家凡伯伦等人反对“节俭”的消费理论,奥地利经济学家欧根·冯·庞巴维克提出了消费价值理论,欧根·冯·庞巴维克认为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商品的价值,这个观点也得到了马歇尔的赞同的。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将消费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杜森贝利,弗里德曼,莫迪利亚尼都不赞同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分别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持久性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进一步完善了消费理论。后来又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假说,如随机游走假说,流动性约束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损失厌恶假说等,但都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2.1 古典节俭的消费理论
西方古典经济学者提出了“节俭”的消费理论经,经济学的鼻祖威廉。配第(1623-1687)以及后来的亚当·斯密(1723-1790)、大卫·李嘉图(1772-1823)、法国的经济学家魁奈(1694-1774)等,都是“节俭”理论的支持者,他们都主张节制消费,保证积累,促进生产的扩大和国民财富的增加。
2.2 反对“节俭”的消费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西斯蒙第(1773-1842),美国的经济学家凡勃仑(1857-1929)和英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1883-1946)都是提倡消费,反对节俭。西斯蒙第反对李嘉图倡导的为生产而生产的思想,他强调“消费先于生产,生产服从消费”,并把消费者的需要看成生产者的目的。他认为“宜奢不宜节俭”,并强调浪费的含义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即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前被人们认为是浪费性的消费品现在是人们的必需品。
①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并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来解释有效需求不足,主张在短期内政府应扩大支出,刺激消费,在长期,主张收入分配和财富的再分配。凯恩斯还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从需求的角度提出了经典的消费函数,即绝对收入假说,从此,消费理论函数就建立了,促进了消费函数理论的发展。
2.3 消费价值理论
对于消费问题,与其他学者不同,奥地利经济学家欧根·冯·庞巴维克提出了消费价值理论。他认为,一件物品的边际效用越大,其价值越高,而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因此消费价值理论认为,当消费者收入增高时,其对商品的购买不会像刚开始那样的增长速度,他们会将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储蓄。因此,收入越是高的人群,其边际消费倾向越是低,当收入主要集中在一些小部分人的手中时,将会有更多的收入不能转化为消费。欧根·冯·庞巴维克他边际效用理论为后来的经济学家研究消费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除此之外,欧根·冯·庞巴维克还提出了现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概念,他还研究了时间因素对居民边际消费的影响。
A·马歇尔从商品的价格和对商品的需求量两个方面对消费问题进行了研究,他接受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并且提出了需求规律,需求价格弹性,消费者剩余等。
2.4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凯恩斯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绝对收入假说的核心观点是消费是由收入多少决定的,收入越高,消费就会越高,收入越低,消费会越低。
凯恩斯 1936 年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首次将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定义为“消费倾向”,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 C=C(Y),凯恩斯认为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一元一次函数关系,它们之间是一个稳定的函数关系。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消费也会相应的增加,但是消费的增长的速度要低于收入的增长的速度。
①在此基础上,凯恩斯首次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这个规律是符合人类的基本心理法则的。
2.5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
杜森贝利(1918-2003)认为居民当期的收入会对当期消费造成影响,但是以前期的消费习惯及收入水平也会对当期的消费者的行为造成影响,另外,也会受到周边群体消费习惯的影响。和凯恩斯的观点完全不同,杜森贝利将收入分配作为决定消费倾向的主要因素。他建立了一个模型,模型中所有人的收入同比例上升的时候,边际消费倾向保持不变。杜森贝利认为:“一个人的储蓄倾向,可以看做他在收入分配中的百分数地位的递增函数”.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具有“后顾”和“攀附”的特点。①
2.6 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
弗里德曼将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用一个函数来表示,通过这个函数,弗里德曼进一步说明了暂时性收入和永久性收入,暂时性消费和永久性消费的关系。但是“永久性收入”和“永久性消费”是很难预测和定义的,弗里德曼也承认该问题的存在。弗里德曼给出了自己的定义,按照持续时间的长短进行定义。弗里德曼经过大量的论证,把这个分界点定为 3 年。
弗里德曼研究的结论是:永久性收入和永久性消费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但是暂时性收入和暂时性消费之间不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2.7 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莫迪利亚尼(1918-2003)认为原始资产的数量以及和当期收入的总和才能决定当期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者对一生可以赚取的总资产会有一个预期,他们会将总资产平均到各个时期进行均匀的消费。暂时性收入的储蓄倾向较高。他将消费和储蓄视为在时间维度上的理性配置过程,提出了所谓的跨期预算约束的概念。个人消费倾向与收入无关,但与年龄有关。
2.8 消费者理论的新进展
生命周期理论和持久收入理论模型的最大缺陷是不能合理解释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冲击对人们消费的影响。霍尔(1978)年提出了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
霍尔把持久收入理论和理性预期相结合,用随机游走过程的方法对生命周期理论加以修改得出消费者的消费轨迹是一个随机游走过程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
②霍尔认为消费是难以预测的,被称为随机游走假说。霍尔把消费倾向的变化描述称为单变量的一阶马尔科夫过程。这个观点严重背离了传统的消费理论,受到了广泛的质疑。福莱文研究发现,消费对过去收入变化存在“过度敏感性”,迪顿和坎贝尔研究发现,消费对当前收入表现出“过度平滑性”.对霍尔的研究,存在很多质疑。随后提出了大量的消费者行为假说,如流动性约束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损失厌恶假说等等。
20世纪后期石油经济危机,占主流地位的的新古典综合派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一方面无法在理论上合理解释滞涨现象,另一方面又无法从实践角度找到解决滞涨问题的政策,因而把凯恩斯主义引入责难的深渊。很长一段时间以内,关于经济学宏观方面的微观基础的构建问...
威廉姆森认为不确定性是区分交易异质性的重要维度, 进而影响治理形式的选择。企业能力理论将企业视为生产性知识和信息的集合体, 关注不确定性对企业战略选择及竞争优势的影响。...
0引言《统计学》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学科,具有学有所用、学而能用、学而致用的特点,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资料搜集、加工和统计分析的综合能力.任务驱动法通过项目任务来驱动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任务驱动法在统计课程教学的引入,为...
一、引言家庭既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关键的消费决策制定和消费单位.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家庭,由于其社会功能、生活方式和经济预算的差异,因而在家庭消费意愿和具体支出的许多方面也是不同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营销学者逐渐开始...
从生产函数的拓展模型出发,研究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曹丰[1]等人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电力消耗这个变量,然后用面板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得出的结论是电力消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大;金福良[2]等人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农村基...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本土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更好的地融入进全球化市场中,刺激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最近几年,奢侈品消费的发展势头尤为迅猛。世界很多奢侈品生产企业都看准了中国市场巨大的奢侈品消费量和广阔的消费前景,众...
结论奢侈品作为一种高质量、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特殊商品,已经越来越深刻的显现出其本身带动经济增长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经济作用,同时一个国家在奢侈品消费发面的支出也成为衡量国家发展实力和竞争水平的重要因素。现代奢侈品的诞生和发展,给予...
一、学术界有关消费与浪费问题的理论研究要理解浪费行为,首先要理解消费行为,针对微观个体的消费行为,大致可以划分为一般性消费与炫耀性消费。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对一般性消费有比较经典的论述,而且这一概念在微观理论中也有非常充分的阐释。托尔斯坦...
均衡价格理论的产生已有上百年时间,它不仅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也是理解现实经济问题的重要理论坐标。然而均衡价格理论却是错误的。均衡价格理论的错误主要来自供给曲线。需求曲线的内涵较为真实,但它在严格意义上依然不能成立。一、均衡价格理论不能成立...
近年国内一些学者在对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研究中指出,全面生产理论体系理应包含“生态生产”这一独立的生产类型。学者们虽然对生态生产仅是研究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一个侧面或视角的观点持否定态度,但在厘清全面生产理论体系中生态生产的概念、特性和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