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城市社区文化问题突出地表现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认识参与不足,社区基础设施配备管理不善,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矛盾冲突时有发生,从"完善社区政策、资金、人才保障,增强社区凝聚力,培育居民公共意识"等方面提出增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促进城市社区的和谐有序和整个社会的良善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 社区文化; 社区精神;
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区域范围内聚居生活的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共同形成的具有区域特点的精神共识和相应的物质形态,其本质是一种家园文化[1].社区文化既是特定地域范围内的居民共同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也是该地域范围内的公共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关系网络的具体表现[2].社区文化既是增强城市、社区竞争力和提升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目标是要营造出一个健康、文明、和谐、优雅的文化既环境,使社区居民在长时间的文化生态环境中提升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形成崇尚道德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构建和形塑和谐、有序的社区网络。
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一)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认知模糊,参与文化活动有限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内容,对社区的融合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社区居民认为,社区文化建设是居委会的事情,对于自身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责任和权利认知模糊,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把社区文化简单等同于社区文化活动,老龄人群参与社区文化活动较多,目的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休闲娱乐和打发时间,学业和工作压力较大的青少年、青年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及文化活动的主动参与度不高。
(二)社区基础设施配备管理不善,公共空间品质不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区初期的规划建设、后期的管理维护水平与居民的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的物质环境文化水平。建成年代晚的社区物质文化设施配套齐全,空间布局比较合理,但有的社区由于建成后管理维护不够,存在社区内水池无鱼可赏、喷泉无水可流、夜晚照明不足、监控失灵等现象;老旧小区普遍缺少足球、篮球等室外活动场地,部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与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不符,忽视针对社区居民进行科学的需求分析,物质环境设施建设管理有待加强。
(三)社区文化组织活动单一,志愿服务供给不足
社区居委会、党、团组织作为社区管理的重要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社区日常管理事务,社区的文化建设基本都是由居委会主持进行,物业公司起协助作用,基层党、团组织由于人员、资金等种种限制和日常事务的烦扰,很难集中精力从事文化方面的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以老年人的文化活动项目为主,针对中青年和青少年的文化活动项目较少,文化活动形式特色不明显;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不足,志愿服务缺乏长效机制,忽视了志愿者活动对人素质的内化作用和对社区工作的巨大推动作用。
(四)矛盾冲突时有发生,沟通预防化解不足
当前城市社区各主体的利益和需求是多元化的,社区矛盾纠纷有的是由于社区管理不规范,对社区居民利益考虑不周或工作人员态度傲慢导致居民不满;有的是由于社区居民层次多样化、复杂化,部分居民车辆乱停放、垃圾乱丢弃、邻里装修噪音、宠物随处便溺等不文明行为导致的邻里纠纷;有的是由于老旧小区水电管线老化失修堵塞、屋面渗漏、物业疏于维护等问题导致的物业与业主之间矛盾,使本应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的社区产生不和谐的音符。
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完善社区文化建设保障机制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从社区管理向社区服务转变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启动、组织、协调与宏观指导作用。深化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搭建起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自治组织为主体、群团组织推动、服务功能全面、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区发展新格局。
1. 完善政策保障,拓宽筹资渠道。
政府要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提升社区公共空间品质,聚焦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人文空间、林荫街道等,改造提升城市社区物质文化设施的配置和使用水平,把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作为民生大事推进;给予社区组织适当的财政支持,设立社区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加强对已购设备、已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将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作为社区共建单位,争取共建单位物力、财力和智力的支持,由一元化的资金运作机制向多元化的资金运作机制转化,探索文化投资的回报机制,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内在的经济驱动力。
2. 完善人才保障,合理配置资源。
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建设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发掘社区内的文艺骨干、文艺团体、各类专业人才,将其纳入社区文化人才信息库中;加大社区工作人员教育和培训,努力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完善其编制待遇,实行明确的奖惩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文化素养,使其能够放心、积极、专业地投入社区文化建设中;提高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队伍和文艺人才与团体加入社区组织,实现当地社区文化资源的整体共享。
3. 完善评估机制,服务管理并重。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社区的文化资源摸底和评价,强化对各项文化资源的整合,体现社区自身特色和地方特色。通过评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并以评估为契机,整合城市社区物质文化设施的配置和使用情况,加大社区居民的社区规划参与度;建设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自治主体、以社区管理服务站为服务支撑、以社区志愿组织为有效补充的城市社区组织体系,对社区的干部管理、居民管理、公共设施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加以规定,明确社区对自身的职责范围。
4. 完善矛盾调解机制,预防化解并重。
社区矛盾纠纷呈现出的诸多新情况、新特点,建立多元化纠纷化解新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是时代的必然要求。社区工作人员、专职网格员、调解员要做好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定期排查、及早介入,充分发挥社区调解的积极作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阶段;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素质能力,做到认真核实,换位思考,积极引导,纠纷化解过程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制人;对因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的物业管理服务不符合相关服务标准而引起的物业管理纠纷,积极协调房管局、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调解机构参与调解,以和平协商方式达成协议解决,在无法达成一致协议的情况下通过仲裁、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
(二)增强社区文化凝聚力
当前,城市社区居民呈现出多样和多变的趋势,不同来源地、职业身份、思想意识、生活习惯的居民在社区居住。许多城市社区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平常交流的机会很少,个人的生活圈子也仅局限于亲戚、老乡和朋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在城市中的发展机会和融入程度,也会影响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和参与意识。他们缺乏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缺乏把社区当作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仅把它当作栖身之处。如何引领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凝聚思想共识,形成基本的社区认同,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
1. 提高居民社区认同意识。
在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下,运用网络新技术平台,通过社区网站、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社交网络平台来使居民即时了解社区公共事项,拓展居民获取信息渠道,提供居民线上接触的平台;建立社区通讯录,编织和扩大社区内部的人际关系网,培育良好邻里关系,细化研究居民构成及其文化需求,把握社区居民家庭成员年龄、爱好、关注点、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等信息并据此作出建设方案与反馈;重塑居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内涵和意义的理解,依据居民主体特征丰富社区文化活动。
2. 健全社区文化建设参与机制。
建立社区政务公开制度,提高居民对社区决策的知晓率,建立居民自由参与、旁听决策和实施全过程的办法、制度,方便居民参与,共同讨论、共同决定;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根据需要协调相关部门限期内加以解决或说明情况;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通过组织社区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宣传;社区公共事项中平等对待社会组织和其他的社会力量,加强工作人员公平、公正、公开的责任感。
3. 加强社区共治机制建设。
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发动驻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街道干部、物业公司、社区居民等力量,围绕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提供公共服务,各施所长、积极参与、解决公共问题、优化公共秩序、推动社区发展;在尊重和保护各自利益的前提下,为共同目标出思路、建平台,引导建立平等协商的机制;加强对民间团体、社会组织和社区志愿组织等公民自治组织的法律保护和制度化管理,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他们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培育居民公共意识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努力营造守望相助、和睦相处的氛围,将"人文关怀"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关注社区居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对人的尊严和权利的尊重。号召居民为改善社区风貌付出时间及精力,倡导"互助、诚信、宽容、负责"的现代社区精神。
1. 开启多元文化项目。
一是要科学规划社区整体文化建设工程。以更加多元、丰富和个性的文化活动项目为依托,注意各项目的协调配套和地域合理分布,合理划分不同的目标群体,将高雅文化和日常文化、本地文化和外来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籍贯、不同教育水平人群的需要。二是要创新活动手段和形式。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具体活动结合起来,将小品、相声等文艺形式作为道德教育的载体,组织社区的文艺爱好者,将身边的故事编成节目,将和谐、互助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居民。三是要发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引领作用。积极宣传学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身边好人好事深入人心。
2. 加强志愿服务工作。
一是要建立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自愿提供无偿服务,投入到志愿者服务行列,建立包括服务意愿、专业专长、服务时间、服务经历等社区志愿者个人信息数据库,统筹协调和配置社区内的所有公益服务资源,设计和开展志愿服务项目。二是要志愿服务规范化。编制出台系统规范的社区志愿服务及社会组织基本工作指引,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行动指南,避免出现志愿服务工作无序状态,建立志愿服务反馈机制,及时进行志愿服务评估。三是要丰富志愿服务项目。在开展以敬老助残、帮困助学、环境清洁、义务劳动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可定期组织专业知识、技能实践培训项目提高志愿者能力水平,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优化志愿服务供给,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3. 重塑现代社区精神。
一是要加强社区诚信建设。运用现代技术的优势,进行社区诚信文化建设管理,积极打造公共交流平台,搭建公共舆论空间[3],如通过社区微信群号召社区居民共同查摆社区存在的社会公德缺失等不诚信现象,树立诚信典型,宣传社区好人好事。二是要培育社区宽容文化。通过建立包含宽容精神的社区制度,确保形成社区居民的利益表达机制、处理社区居民与物业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有效的救济机制。在社区居民中深入开展唤醒宽容意识的理念教育,倡导社区居民加强自我的品性修养,自觉培养宽容的心怀和美德。三是要加强社区责任意识建设。培养负责任的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培育社区居民的志愿主义精神和利他品质,鼓励和引导社区居民互相帮助,形成理想社区,建立起和谐温馨的新邻里关系。
作为基层文化的城市社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素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不仅决定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社区和谐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原有住房体制的解体,使不同阶层、职业的人群在社区重新聚集,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沉淀到社区,社区已成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维护社区和谐稳定,提升居民文化素养,必将对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以及转型期城市社区所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淑慧。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与措施[J].传媒论坛,2018(17)。
[2]刘斌。社会资本视域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基于武汉市D社区、H社区和G社区的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8(1)。
[3]许洪源,杨连生。城市社区诚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21)。
1惠安女文化的特征及现状福建省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的海边,有个特殊的族群,就是惠安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奇异的婚俗闻名海内外,有人说她们是少数民族,有人说她们是汉族.人们把她们的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戏称为封建头,节约衫,民主肚,浪费裤.这一...
三、小水井社区文化的保护构想目前,我国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可以说,文化的软实力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最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现阶段一切保护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比如一些文化保护方案与体制都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得以逐渐完善和积极探索。综上...
结语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试图通过对小水井社区文化的内涵进行详细分析,从中找出在现有的保护体制和当前保护面临的困境中如何保护小水井社区文化。总而简之,本论文主要得出以下一些认识:社区文化本身是个内涵丰富、应用面宽广的文...
一、小水井社区文化的保护内涵社区文化是具有深厚内涵的文化系统,代表着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本章从小水井社区的文化本体、社区主体以及文化空间来揭示社区文化的保护内涵。(一)社区文化1、农民合唱团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于2...
摘要社区作为一个具有一定地理范围的具体社会、经济共同体,在社会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中,社区常被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显示其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运用社区的视角,把一个苗族社区作为具体研究对象。笔者选取的小水井村是一个具有特殊文化...
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时代俨然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象征和代名词。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悄然步入人们的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社区作为人类的聚居之一,更是受到知识经济时代的洗礼和冲击,所以处理好知识经济时代和社区文化建设...
二、小水井社区文化的保护现状现阶段,我国的文化保护工作,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所以,笔者在谈及小水井社区文化的保护时,先要摸清当前体制内保护情况,这是很有必要的。小水井因农民合唱团而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