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惠安女文化的特征及现状
福建省泉州惠安县惠东半岛的海边,有个特殊的族群,就是惠安女.她们以奇特的服饰,奇异的婚俗闻名海内外,有人说她们是少数民族,有人说她们是汉族. 人们把她们的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戏称为"封建头,节约衫,民主肚,浪费裤".这一带的 7 个乡村总共只有几万人,虽然她们只是惠安县人口的一小部分,却引起了海内外许多学者的广泛的关注. 她们的形象随着文学艺术家们的摄影镜头、诗歌和音乐走上了银幕,书刊、报纸和五线谱,一直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近年来,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已经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潮流.因此,应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寻找一条惠安女服饰文化在现代化潮流下的生存与发展之路.将惠安女服饰文化保护事业同其自我意识,自我表述和自我文化形象的塑造相结合,营造一种生态文化理念的发展态势,让惠安女在文化保护事业中获得满足感, 切实提高她们的文化自觉性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
2城市化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2.1 城市市政建设对传统文化的破坏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数量与日俱增,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的自我更新,都是以旧城改造和棚户区拆迁的房地产开发式形式进行的. 而历史街区、文化古迹等被改造、被拆迁地区,正是城市记忆所在,盲目的开发将会割裂城市的文脉.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拆迁、改建和重新规划,建设性破坏和破坏性建设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难题,由此导致的文化变迁成为普遍现象. 过度强调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扩张,大拆大建,破坏了城市原有的历史风貌,忽略了城市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惠安女文化遭到工业侵蚀为例,惠女文化集中的惠东沿海地区,已经严重被中石化、造船厂等重工业企业占据.惠女文化依赖的物质基础,便是海上渔猎的传统经济. 严重的重工业污染,使得沿海渔民失去了捕鱼的场所,为了生计不得不转渔为工.许多渔民改行为工厂的工人.没有了捕鱼撒网、在海边等待丈夫归来的日子,惠安女脱下了她们穿了几百年的服饰,走进了工厂,成了为工人. 文化是上层建筑,由它的经济基础决定. 惠安女文化失去了它的物质基础,逐渐走向了落寞.
2.2 城市化带来的观念转变对传统文化的打击
与城市化一同出现的,便是现代化思想. 现代化思想和传统文化思想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思想的步步紧逼下趋于没落. 惠安女服饰文化的逐渐消逝,正是这一思想碰撞导致的典型后果. 惠安女服饰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精华的一部分,在汉族女子服饰中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实用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研究价值. 2006 年,惠安女服饰入选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元文化交融和海峡西岸经济文化建设,给海西自然和文化遗产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惠东半岛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或多或少造成地域特色文化的失落,越来越多的年轻惠安女性不穿惠安女服饰,惠安女服饰文化正处在濒临消逝的境地.然而我认为,在这种貌似针锋相对的背后,确实而这矛盾的统一.
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将传统文化与城市化完全对立的思维方式是不恰当的,城市发展乃至国家的发展都是建立在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之上的, 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要传承和保护.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城市化发展要具有独特模式和鲜明的特色. 城市化的发展更需要传统文化的发展,并且传统文化也应该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内涵和精髓.
3保护传统文化对城市化发展的意义
如果把一座城市比喻成人,把建筑、道路等看作是城市的容貌,那么的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 一座城市的生命力是否旺盛,不仅仅看经济是否发达,还要看文化是否繁荣. 只有文化繁荣,城市才能永德活力,城市才能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文化是推动城市化的动力,表现为文化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增强城市的凝聚力;文化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软实力,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文化可以提高市民素质,传播现代文明,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和内涵. 文化是隐藏于城市化进程中的一条线,它串起城市发展中包括建筑、街道、经济、产业、精神、文明等的方方面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城市一直扮演着传统文化传承者的重要角色,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是现代化的城市,其地方传统文化越淡化.传统建筑逐渐被各类写字楼、商业广场所代替,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人遗忘,各个城市没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色,逐渐变得千篇一律. 传统文化的落寞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地域特色的淡化、城市不和谐因素的增加、经济的拉动力减弱等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或者民俗文化,但多数还是停留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阶段,文化仍然要为经济发展让路,文化建设只是经济建设的一个手段,而没有把文化传承和文化保护纳入到城市发展的本身来考虑,城市规划中缺少对文化的重视,导致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老建筑、老街道的消失,城市传统文化正逐渐淡被人们所遗忘.然而,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之处,正是这个城市历史堆积下来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 传统是一个城市独特的魅力,只有文化这一内在的灵魂能使城市脱颖而出.像世界上着名的城市,都延续着城市的历史,传承着城市的文化. 例如维也纳以其音乐艺术出名,巴黎以其浪漫主义的文化特色闻名于世界. 通过传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牌成为许多城市现阶段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文化竞争中抢占高地,赢取新一轮城市竞争主动权.
4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护传统文化
4.1 以文化旅游业为载体,促进城市文化传承与保护
文化旅游业, 是一个市民了解城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窗口.发展文化旅游业能够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影响力. 同时,通过市民对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人民热爱城市、建设事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惠安县确立了 "惠女文化"的城市品牌后,经过严密调研,把文化旅游的突破口选在了崇武古城. 古城具有独特的文化旅游价值,不仅仅因为惠安女文化,更有它美轮美奂名扬四海的传统石雕工艺城和具有历史意义的抗倭古城墙,以及在这片海滩上曾经发生的解放军英勇保护人民而壮烈牺牲血洒海滩的感人故事.崇武古城形成了以惠农文化风情表演、古城城墙公园、解放军庙和石雕工艺城为主的旅游景点. 同时,惠安县在文化旅游业中,注重保存古建筑、古街道的原始风貌, 为地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发扬光大提供场地、资金等支持,使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4.2 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中注重保持物质文化原真性
惠安县近几年来,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面,注重保存物质文化的原真性. 只有原汁原味的文化,才是最有吸引力、最有生命力的. 惠安县在旧城改造、城市更新和发展文化旅游业中,对有文化价值的古老建筑、古街道进行保护性开发,避免因过度开发利用文化价值造成文化的变迁,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近几年来,沙滩度假兴起,海滩烧烤区、海滨浴场成为了人们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随之带来的沙滩的严重污染和古镇的严重商业化. 为了防止崇武古镇遭到破坏,惠安县在离崇武古镇十几公里外的海滩规划了以西沙湾假日酒店为中心的烧烤场所及海滨浴场. 有效的将古镇和商业化的娱乐场所隔离开. 实施分开后的集中管理. 减轻了沙滩污染的防治工作量,也保护了古镇的传统文化不被商业化破坏.
4.3 在文化传承与保护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生存土坏
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发展文化旅游业,游客不仅仅是参观有形的建筑,更是被无形的非物质文化所吸引.惠安县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同时,通过重建崇武古城公园,搭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有效载体.古城内建设了惠女雕塑展览、解放军雕塑展览和解放军庙等一些列展示平台. 同时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节会活动,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惠女文化表演、石雕工艺展示不仅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而且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载体. 这些活动进一步促进了遗产的保护,丰富和提升古城的文化内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
4.4 以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城市转型发展
合理幵发利用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业,繁荣文化产业,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转型、城市化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前文所说,文化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资源,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城市化进程的动力.在惠安县转型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文化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惠安县在处理文化和经济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重经济、轻文化. 二是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铺路. 三是文化、经济并重,相辅相承.建国以来,惠安县凭借丰富的沿海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工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类重工业如造船厂、炼油厂相继建设起来.其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但是这是一个重经济、轻文化的阶段.政府只把目光投放在抓经济上,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上,很少关注本地区的文化.经济虽然发展了,但是随着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城市发展转型迫在眉睫. 第二阶段是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铺路的阶段.自确立借文化发展旅游业,促进城市转型以后,惠安县的主要目光还是放在经济发展上,是典型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迈出了文化建设及其重要的一步. 第三阶段,文化旅游业发展战略取得了初步成功,文化和经济进入双管齐下、和谐共赢的发展时期.为配套旅游业的发展,惠安县的城市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交通日趋便捷 . 文化旅游业带动了惠安加快了市政建设,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4.5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城市化进程
文化产业和城市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城市为文化产业提供发展的空间,反过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提升城市化的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与城市更新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越来越多的城市改变过去的地产导向模式为文化产业导向模式. 文化产业在城市化的拉动作用应该被充分重视并且加以利用. 更高效地转变文化价值为经济价值和城市建设成果. 不仅如此,除了充分发挥文化可以产生的经济价值,更要注重文化对于城市建设本身内涵的重要意义. 形成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打响城市的文化招牌,在日益普及的城市化浪潮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单霁翔.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汪明峰.文化产业政策与城市发展:欧洲的经验与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1(7).
[3]房芳.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J].枣庄学院学报,2010,27(3).
我国向来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崇尚礼仪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高等知识分子的大学生,更是国民素质的集中体现。但是,当前一部分的大学生礼仪却存在比较严重的示范现象。那么,我们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开展得如何?存在哪些不足呢?大学生礼仪课程应该...
1导论1.1研究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出现起源于UNESCO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探索,期间一直贯穿着国际社会、政府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对话,最终这个话题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的权利诉求。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大众文化空间的国际咨询...
1文化自信与中国传统道德的关系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的要求,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时,要讲清楚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讲清楚中国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习...
国产网络电影如何通过对二次元文化的本土化改造,推动青年亚文化与传统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双向破壁",是我们展望网络电影前景的重要方向。...
2012年底的一部《泰囧》,让国人充分见识了文化产业的吸金能力,总投资4000万元的影片在短短一个多月的上映周期内就拿到了12.67亿元的内地总票房。马克思曾经说过: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不知道面对这3000%(3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的潜在的艺术瑰宝是一个国家历史发展中的的见证者,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基础应该受,也是每一个公民应该感同身受的。...
城镇化是我国当下社会所处的最深刻社会背景,也是农村教育无法回避的发展方向。所谓城镇化,是指一个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向城镇进化、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型发展的历史过程。近些年来...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区域范围内聚居生活的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共同形成的具有区域特点的精神共识和相应的物质形态,其本质是一种家园文化[1]....
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同属于人类社会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来对现当代文化建设与艺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管理与艺术创意有着紧密的联系,也有着一定的区别,二者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创意生活产业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1、艺术管理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