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

探究峨山彝语地名体现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文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5-27 共11612字
论文摘要

  峨山彝族自治县,地处滇中地区,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峨山彝族人口众多,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峨山自古就是彝族聚居的地方,传承了众多的彝语地名,地名是民族历史、地理、语言、文化等要素的综合体,既是一种语言符号,又是一种文化载体,其命名与彝族所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反映着峨山彝区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和命名习惯,体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和民族特征,从中可以看出峨山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和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融。语言是一种文化,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文化性质和文化价值的新兴语言学学科,通过对语言现象的分析,挖掘其凝聚的文化信息,揭示历史、文化的本来面貌。
  
  1、彝语地名体现的自然景观
  
  峨山是一个典型的高原山区县,山区面积占96%,坝区和河谷仅占4%,群山起伏,山高坡陡,箐深谷狭,森林茂密,彝族村寨就散布在山坡和洼地间。特殊的地理环境、秀美的自然景观,深深地印记在地名之上,反映出了勤劳的彝族人民适应艰苦环境的毅力和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

  (一)依山而居,因山而名

  峨山山脉走向复杂,有名称的山峰有185座,其中海拔在2000m以上的有56座,总果山、白石山、大西山、高鲁山、塔冲后山、三角山、大黑山等主要山峰都在彝族山区。彝族山寨或坐落于山巅、山腰、山脚,或分散在箐头、箐中、箐尾,许多村寨因依山而居得名。例如:
  白扎搓(双江镇文碧村):意为山箐里的村寨,“白”标记彝语词义“山”,“扎”为“有”,“搓”为“箐”,因村寨居住在山箐中而得名。
  白拉莫(小街镇笔峰村):意为大山箐里的村寨,“白”标记彝语词义“山”,“拉莫”为“大箐”,因村寨居于笔峰山,下有大山谷而得名,后以村的后山形尖如笔锋,更名笔峰村。
  法拉(双江镇山云村):意为石岩箐上边的村子,“法”标记彝语词义“石岩”,“拉”为“箐”,后依据村在大滩秃山巅,云雾缭绕,更名为“山云”。
  莫则白起(小街镇舍郎小营村):意为高山岭脚下的村寨,“莫”标记彝语词义“大”,“则”为“山梁”,“白起”为“山脚”,因村寨居于大黑山梁子脚而得名。
  波白则(甸中镇新富村):意为生长斑茅草的山梁上的村寨,“波”标记彝语词义“斑茅草”,“白则”为“山梁”,村寨在火石山北面山梁,村下为大箐。
  白租(塔甸镇本租村):意为山腰上的村寨,“白租”标记彝语词义“山腰”,因村寨位于山腰上,就好像长在山上一样而得名。
  阿呐冲咩(双江镇下双龙村):意为乌鸦箐尾的村寨,“阿呐”标记彝语词义“乌鸦”,“冲”为“箐”,“咩”为“尾”,因村寨居于箐尾而得名。
  河吉莫得(塔甸镇上借代村):意为太阳落山地方的村寨,“河吉莫”标记彝语词义“太阳”,“得”为“落”,因村寨坐落在大西山山巅上,夕阳西下时,远望太阳似从此地下落而得名。
  侯则租(岔河乡怀珠村):因村寨建在陡坡上,远望后排房屋似与前排房楼相连而得名,“侯”标记彝语词义“房子”,“则租”为“连着山梁子”,意为住房与后面的山坡一样平。后因村寨所在山梁山峦起伏形似一串珠子,改名怀珠。
  古代彝族人民喜居山箐,据县民政局同志介绍原因有三,一是山箐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以躲避战乱和防御盗贼;二是旧时峨山有“蛮烟瘴雨,疫病之区”的说法,坝子瘴气严重,容易生病;三是方便狩猎,过去峨山山间野兽多,狩猎是彝族人民经济生活的重要部分。山箐地带绿树成荫,自然资源丰富,利于人类的繁衍生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峨山彝族人民生于大山,融于大山,顺应自然,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当然,崇山峻岭,山高水低,也给彝族人民的生存带来困难,春夏雨季来临常常发生水灾泥石流,秋冬季节无雨又转涝为旱,这在地名中也有反映。
  如甸中镇松山村,原名“梭山”,该村清代建村,以大涝年份易发生泥石流殃及百姓而得名,借汉语方言词“梭”(下滑)命名。巍峨的大山培养了彝族人民忠厚淳朴的品格,艰苦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他们吃苦耐劳、抗争自然的顽强毅力。

  (二)环林而居,因林而名

  峨山彝族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明清时期有大面积的天然森林,古木参天、茂林蔽日,清人就有“四山通秀气”、“苍苍树影迷”的诗句来赞美峨山的秀丽风光。现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58%,其中富良棚乡达到589%,岔河乡更达到666%。彝族人民自古及今都有爱护森林的传统,彝族村寨四周大都有茂密的树林,有自己的风水林,许多村寨因坐落于树林或树木多而得名。松树是彝族山区生长的主要林木,以“他”或“他代”(松林)来命名的村寨比较多。
  他达喀勒(双江镇他达旧寨):意为松树坡上的旧寨子,“他”标记彝语词义“松树”,“达”为“坡上”,“喀勒”为“旧寨子”,因寨子在大黑山岭岗上,松林茂密而得名。
  他达喀夕(双江镇他达新寨):意为松树坡上的新寨子,“喀夕”标记彝语词义“新寨子”,因寨子在大黑山山凹里,森林掩蔽而得名。
  他拉莫(双江镇他拉莫村):意为松林茂密的大山箐里的村寨,“他”标记彝语词义“松树”,“拉莫”为“大箐”,因村寨在法那箐源头小山上,掩隐在密林之中而得名。他扎(塔甸镇他甲村):意为有松树的地方,“他”标记彝语词义“松树”,“扎”为“有”,因村寨后山上有茂密的松树林而得名。
  他代可(富良棚乡松树林村):意为松树林里的村寨,“他代”标记彝语词义“松林”,“可”为“里面”,因村寨坐落半山松树林中而得名。
  他代莫(富良棚乡他代莫村):意为有松树的地方,标记彝语词义“他代”为“松林”,“莫”为“地方”,因村寨旁松林茂密而得名。
  他轰(富良棚乡他轰村):“他”标记彝语词义“松树”,因村寨四周松林茂密,风吹松林时能听到“轰轰”之声而得名。
  代可(富良棚乡树林村):意为树林里的村寨,“代”标记彝语词义“树林”,“可”为“里面”,因村寨在大树林中而得名。
  欧者租(甸中镇杉松岭村):意为杉松树多的山岭上的村寨,“欧者”标记彝语词义“杉松树”,“租”为“岭上”,因山岭杉、松树多而名。
  簪达(甸中镇石虎村):意为椎栗树上面的村寨,“簪”标记彝语词义“椎栗树”,“达”为“上面”,因村寨下方生长着茂密的椎栗树而得名。
  西差达(甸中镇西就村):意为栗树林上边的寨子,“西差”标记彝语词义“栗树”,“达”为“上边”,因村寨四周生长着茂密的栗树林而得名。
  罗细巴(化念镇罗细巴村):意为清香树多的地方,“罗细”标记彝语词义“清香树”,“巴”为“多”,因村寨周围多生长有清香树而得名。
  落昔则(塔甸镇落昔则村):意为有清香树的山岭,“落昔”标记彝语词义“清香树”,“则”为“山岭”,因村寨坐落在清香树多的山岭上而得名。
  峨山彝族山区天然竹林众多,许多彝族村寨就掩映在竹林中,竹子与彝族人民生活关系密切,许多生产和生活用具都用竹子制成,以竹子来命名的村寨也很多。例如:
  碌冲俄(双江镇银河村):意为石头箐长野竹的地方,“碌”标记彝语词义“石头”,“冲”为“箐”,“俄”为“竹子”,因村寨坐落在长满竹子的石头箐而得名。
  婀娜(富良棚乡婀娜村):意为适宜生长龙竹的地方,“婀”标记彝语词义“龙竹”,“娜”为“好”,为“峨诺”之音变。峨迭(富良棚乡峨迭村):意为生长大龙竹的平地,“峨”标记彝语词义“大龙竹”,“迭”为“平地”,因村寨周围大龙竹多而得名。
  峨札莫(塔甸镇峨札莫村):意为生长有大龙竹的地方,“峨”标记彝语词义“大龙竹”,“扎”为“有”,“莫”为“地方”,村寨坐落在老龙洞岔箐头,竹林环绕。代茂(小街镇玳瑁村):意为竹子林里的村寨,“代”标记彝语词义“林”,“茂”为“竹子”,因村寨四周有茂密的竹林而得名。
  茂卡拉(化念镇茂卡拉村):意为生长苦竹的山箐,“茂卡”标记彝语词义“苦竹”,“拉”为“箐”,因村寨坐落于多生长有苦竹的山箐中而得名。茂拉冲(富良棚乡茂拉冲村):意为生长竹子的大箐沟,“茂”标记彝语词义“竹子”,“拉”为“箐”,“冲”为“山箐”,以村寨在竹子箐山凹里而得名。
  茂拉箐(岔河乡茂拉箐村):意为生长竹子的山箐,“茂”标记彝语词义“竹子”,“拉”为“箐”,以村在竹子茂密的茂拉箐口而得名。茂密的森林给彝族人民不仅提供了栖身之所,更提供了丰富的生活资源,彝族人民依赖山林而生,每个寨子都有严格的村规民约来保护森林,大山有了森林才有生命,彝族人民有了森林才有希望,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这是一种历史传统,是一种内化的美德。

  (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峨山县境内有主要河流24条,高鲁山脉以东地区河流属于珠江水系,主要河流有猊江、练江、碌冲河、舍郎河、小街河、玳瑁河、莫车河等;高鲁山脉以西地区河流属于红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绿汁江、三乡河、岔河、大龙潭河、亚尼河、化念河、罗里河等。彝族地区比较大的地下泉水有大龙潭、水晶城龙潭、昔古牙龙潭、龙昔则龙潭、九龙龙潭、黑腻龙潭、振兴二龙潭等。这些河流和龙潭为这些地区彝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村寨选址常常傍水而居,有江河、溪流、龙潭的地方就有大小村寨分布,村寨也因水而得名。村寨以此为名的很多。
  矣札迭(双江镇万和村):意为有水环绕的坝子,“矣”标记彝语词义“水”,“札”为“绕”,“迭”为“平地”,因有河流绕村而得名。后汉译为“望河村”,“望河”与“万和”近音,又更改今名。矣乃冲(双江镇以乃冲村):因村寨下方有溪流而得名,“矣”标记彝语词义“水”,“乃”为“清凉”,“冲”为“箐”,村寨在帽盒山上,山高箐深,森林掩荫,村旁溪流潺潺。
  矣莫勒(小街镇万新村):意为水源多的山冲里的村寨,“矣莫”标记彝语词义“大水”,“勒”为“山冲”,因村寨居于长年溪水流淌的山箐畔而得名。矣他斗(大龙潭乡以他斗村):意为水冲成的塘边的村寨,“矣他”标记彝语词义“水冲”,“斗”为“洞、塘”,以村旁有以大水塘得名。雨都莫(大龙潭乡雨都莫村):意为出水地方的村寨,“雨都”标记彝语词义“出水”,“莫”为“地方”,因村寨旁有泉水潭而得名。
  茂乃矣(双江镇双河村):意为竹子箐里水源好的村寨,“茂”标记彝语词义“竹子”,“乃”为“清凉”,“矣”为“水”。乃矣(双江镇乃邑村):意为有清凉爽口清泉的村寨,“乃”标记彝语词义“清凉”,“矣”为“水”。
  以正(富良棚乡以正村):意为出泉水地方的村寨,“以”标记彝语词义“水”,“正”为“出”,村在半山腰,有泉水。
  玉咩(双江镇水尾村):因村寨在马头山箐沙河尾部而得名,“玉”标记彝语词义“水”,“咩”为“尾”。
  拖邑(塔甸镇统邑村):意为水沟边的村寨,“拖”标记彝语词义“箐沟”,“邑”为“水”,村寨位于彩本、七溪、李子树三条河水汇合处,依山面河。
  嘿洽(小街镇小海洽村):意为清水塘边的村寨,“嘿”标记彝语词义“水塘”,“洽”为“清”,因村寨居于清澈的水塘畔而得名。
  嘿腻(塔甸镇嘿腻村):意为绿水塘边的村寨,“嘿”标记彝语词义“水塘”,“腻”为“绿色”,因村寨旁有清澄的绿水塘而得名。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峨山属于高原山区县,水资源不算丰富,主要依靠大小河流和龙潭提供水源,而且山区较坝区水资源缺乏,山区彝族人民村寨选址总是尽可能靠近溪流、龙潭,以至于一个水塘、一条水沟,都可能成为村寨命名的依据,从这些村寨命名也可以看出彝族人民与自然抗争的精神和历史。

  (四)野生动物,山之精灵

  彝族山区,高山峻岭,森林茂密,是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地。峨山野生动物丰富,常见岩羊、野猪、豹子、狐狸、猴子、麂子、獐子、穿山甲、野兔、刺猬、松鼠、水獭等,许多彝族村寨因过去常有飞禽走兽出没而得名。
  谢迭(双江镇西舍顶村):意为岩羊出没的坝子,“谢”标记彝语词义“岩羊”,“迭”为“平坝”,因有岩羊出没而得名。
  探说迭(小街镇兴旺村):意为野兔出没的平坝,“探说”标记彝语词义“野兔”,“迭”为“平坝”,旧时村寨旁的平坝常有野兔出没而得名。
  他说白克(化念镇法土山村):意为野兔多的山边,“他说”标记彝语词义“野兔”,“白”
  为“山”,“克”为“上边”,旧时村寨周围常有野兔出没而得名。
  哈皮冲(化念镇化皮冲村):意为有穿山甲的地方,“哈皮”标记彝语词义“穿山甲”,“冲”为“山箐”,因村寨地处穿山甲多的山箐中而得名。
  布者迭(塔甸镇布者甸村):意为刺猬多的平地,“布者”标记彝语词义“刺猬”,“迭”为“平坝”,因村寨边常见刺猬而得名。
  袜尼白(岔河乡路口村):意为野猪多的山,“袜尼”标记彝语词义“野猪”,“白”为“山”,因村寨坐落在山岭上,旧时常有野猪出没而得名。
  袜白果(富良棚乡小龙潭村):意为野猪出没的山箐,“袜”标记彝语词义“野猪”,“白”为“山”,因村寨周围的山箐中常有野猪出没而得名。
  阿奴利(富良棚乡阿奴利村):意为猴子聚集的地方,“阿奴”标记彝语词义“猴子”,“利”为“赶集”,因旧时村寨周围常有猴子聚集似如赶集而得名。
  阿波黑(塔甸镇阿波黑村):意为石蚌多的水塘边的村寨,“阿波”标记彝语词义“石蚌”,“黑”为“水塘”,因村寨在石蚌多的水塘边而得名。
  左巴冲(塔甸镇左边哨村):意为麻雀多的山箐里的村寨,“左巴”标记彝语词义“麻雀”,“冲”为“山箐”,因村寨地处多麻雀的山箐中而得名。
  彝族人民是山的子民,野生动物是山的精灵,以动物来命名村寨体现了他们对动物的尊重和喜爱,这同样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2、彝语地名体现的社会文化景观
  
  峨山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彝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利用大自然所给予的福祉,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为祖国边疆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地名与农耕文化

  彝族山区虽然崇山峻岭,山高坡陡,生产条件较差,但勤劳的彝族人民充分利用山坡平坝开垦田地,种植庄稼,而且彝族人民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对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居住在河流、龙潭、水塘附近的彝族村寨,或者依靠自然灌溉,或者修沟打坝、引水灌溉,有水源的村寨就有水田。水田又为“得觅”、“觅耻”,许多村寨因开垦水田多、盛产稻谷而得名。
  得觅迭嘎(小街镇小营盘村):意为水田坝中的村子,“得觅”标记彝语词义“水田”,“迭嘎”为“平坝中部”,因村寨四周有水田,盛产稻谷而得名。
  觅耻冲(隶属于甸中镇小河村委会):意为有水田的山冲,“觅耻”标记彝语词义“水田”,“冲”为“山洼”,因村寨坐落在有大片的水田的小山谷中而得名,主产稻谷、玉米、小麦。
  觅图莫(富良棚乡茂林村):因村寨下方有大片水田而得名,“觅”标记彝语词义“水田”,“图”为“白”,“莫”为“大”,主产稻谷、玉米、小麦。
  赵觅(小街镇赵觅村):意为稻田围绕的寨子,“赵”标记彝语词义“粮食”,“觅”为“水田”,村寨坐落在玳瑁河边,依山傍水,村寨四周为粮田而得名,盛产稻谷。
  觅铺莫(塔甸镇大田村):意为水田多的地方,“觅”标记彝语词义“水田”,“铺”为“多”,“莫”为“地方”,主产稻谷、玉米。
  咪达嘎(富良棚乡万年村):意为梯田中间的村寨,“咪”标记彝语词义“田”,“达”为“缓坡”,“嘎”为“中间”,因村寨位于梯田间而得名,主产稻谷、玉米。
  切得冲(塔甸镇期得冲村):意为打谷子箐,“切”标记彝语词义“稻谷”,“得”为“打”,“冲”为“箐”,以种植稻谷多而得名。
  切迫(塔甸镇彩本村):意为栽大白谷的地方,旧时因种植大白谷(籼稻,峨山县水稻优良品种)多而得名。
  水田作物主要是水稻,峨山彝族种植水稻的历史较早,从明朝开始,居住在河谷坝区的彝族就开始种植水稻,以后逐步向山区、半山区发展,水稻品种有小白谷、大白谷、乌嘴白谷、蚂蚱谷、香谷、小黄糯、大毛糯等。明朝中期,彝族地区已普遍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犁、耙、锄、镰刀、掼盆、石碾、木链枷等汉族地区常用农具都在施用,并已施用农家肥、草木灰和绿肥,兴修小型水利工程,拦坝引水。农业生产的进步,在地名上也能看到一些痕迹。例如:
  期得(塔甸七溪村):意为积肥塘,“期”标记彝语词义“肥”,旧时当地村民多积农家肥,积肥塘多而得名。
  以簪可(富良棚乡以正可村):意为筑坝堵水地方的村寨,“以簪”标记彝语词义“堵水”,“可”为“里面”,距离村寨500m处有泉水潭,村民堵水灌溉,种植稻谷、玉米等。
  雨簪(岔河乡河外村):意为在河中拦坝堵水的地方,“雨”标记彝语词义“水”,“簪”为“坝”,因在河中拦坝堵水灌田而得名,盛产稻谷、小麦、玉米等。
  由于彝族主要居住在山区,多数村寨距离水源地较远,无力修筑较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引水灌溉比较困难,居住在大龙潭、富良棚、塔甸、岔河等山区、高寒山区的彝族以耕种旱地为主,粮食作物有荞(“戈”、“锅”)、玉米、小麦(“梭”、“赊”)、大麦、燕麦、高粱、黄豆、杂豆、洋芋等。许多村寨也因种植荞、麦等旱地农作物多而得名。
  戈嘎租(塔甸镇戈嘎村):意为荞地开花结籽的地方,“戈”标记彝语词义“荞”,“嘎”为“中”,“租”为“连接”,因村寨四周有荞子地而得名。
  硕锅咪(岔河乡下中哨村):意为生产荞麦的地方,“硕锅”标记彝语词义“荞麦”,“咪”为“地”,因出产荞麦多而得名。
  梭咪租(岔河乡清香村):意为麦地附近的村子,“梭”标记彝语词义“麦”,“咪”为“地”,“租”为“连接”,因村寨四周有麦子地而得名。
  色梭咪(富良棚乡李家村):意为麦地旁的村寨,“色梭”标记彝语词义“麦子”,“咪”为“地”,因村寨周围有大片麦子地而得名。
  若赊莫(富良棚乡左舍莫村):意为出产大麦的地方,“若赊”标记彝语词义“大麦”,“莫”为“地方”,因此地适宜种植大麦,穗大饱满而得名。
  这些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以及种植技术的不断更新,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新品种的大量引种,满足了彝族人民温饱所需,彝族人民学习和吸收了汉族农耕技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使自己得到了发展和进步,这是文化交流的结果,也是民族团结的产物。

  (二)地名与林业生产

  居住在山区的彝族人民,根据海拔、气候、土壤的不同,自古就有经济果木林的种植,出售原木、板材、薪炭、松子、核桃和水果等林产品,是山区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补充。除了前面所述“林中村”、“竹林村”外,还可以看到不少因种植果木多的“果林村”。
  洒佐租(塔甸镇李子树村):意为种植李子树的村寨,“洒佐租”标记彝语词义“李子树”,因村寨种植李子树多而得名。
  洒桌租(双江镇下金石村):意为生长李子树的地方,也因种植李子树多得名。
  那者珠(甸中镇钱家村):意为_果树多得村子,“那者珠”标记彝语词义“黑果树”,因村寨四周生长大量的黑果树而得名。
  阿则代(甸中镇小烟场村):意为_果树多得地方,“阿则”标记彝语词义“黑果”,“代”
  为“林”,也因村寨四周生长成片的黑果树而得名。
  在今天,经济林木的种植仍然是彝族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在调查的塔甸镇大西行政村,大西村彝语名为“山苏白克”,意为山苏人(峨山彝族的一个分支)居住的高山,山苏在峨山彝族中发展相对更滞后,是政府扶贫的重点,现在除了退耕还林,大量种植恢复松树林外,在县政府的扶持下,大规模种植核桃树,种植量将达到四、五千亩,山苏人的生活将因此而大为改观。

  (三)地名与畜牧业

  畜牧业是彝族山区除种植业、林业之外的第三大经济产业,峨山县可作牧场的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77%,其中80%以上分布在彝族山区,丰富的草场和草料为彝族山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彝族传统畜牧业饲养的大牲畜有牛、山(绵)羊、马、骡、驴等,家畜家禽有猪、鸡、鸭、鹅、兔、狗等。牛是彝族地区生产活动的主要役用畜和食用畜种,山区主要饲养黄牛,除了耕地,还用于短途运输;坝区和半山区多养水牛,主要用于耕种水田。黄牛(“尼”)和山羊、绵羊(“哈”)的养殖在全县彝族地区都有分布,特别是富良棚、岔河、大龙潭等山区,许多村寨因饲养数量多而得名。
  尼达切莫(双江镇尼达大寨村):意为黄牛上坡的大村寨,“尼”标记彝语词义“黄牛”,“达”为“上坡”,“切莫”为“大村寨”。
  尼达切夕(双江镇尼达小寨村):意为黄牛上坡的新寨子,“切夕”为“新寨子”。
  尼白迭(小街镇牛白甸村):意为山上黄牛顶架的平地,“尼”标记彝语词义“黄牛”,“白”为“山”,“迭”为“平地”。
  尼柏笨(富良棚乡石榴村):意为堆牛草的地方,“尼”标记彝语词义“黄牛”,“柏”为“草”。
  哈左格(塔甸镇哈左格村):意为放牧绵羊的地方,“哈”标记彝语词义“绵羊”,“左”为“吃”,“格”为“草”。
  哈巴作(甸中镇中营村):意为放牧绵羊的地方,“哈巴”标记彝语词义“绵羊”,“作”为“吃”。
  哈苏白(岔河乡黄草岭村):意为放牧绵羊的山上的村寨,“哈”标记彝语词义“绵羊”,“苏”为“放牧”,“白”为“山”。
  也有因养殖其他动物得名的。例如:
  摩嘬搓(双江镇沐勋村):放马吃草的山箐,“摩”标记彝语词义“马”,“嘬”为“吃”,“搓”为“箐”。
  文莫黑(小街镇文莫黑村):原称“维莫黑”,“维莫”标记彝语词义“母猪”,“黑”为“水塘”,意为母猪打滚塘边的村子,后衍变为今名。
  袜梭嘬(塔甸镇瓦哨宗村):意为猪吃麦子的地方,“袜”标记彝语词义“猪”,“梭”为“麦子”,“嘬”为“吃”,后音近衍变为瓦哨宗。
  多者(小街镇多者村):意为吊着蜂窝的村子,“多”标记彝语词义“蜂”,“者”为“吊”,因村民多养蜂而得名。
  畜牧业的发展,给山区彝族人民带来了经济来源,也提高了生产力。山羊和绵羊在彝族山区养殖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特别是在大西、谢扎、总果等高寒冷凉山区,过去基本上是放养,对森林破坏很大,现在多改为圈养。在大西村则以村规民约方式约束村民,禁止在山林中放羊。在经济利益和森林保护的矛盾中,彝族村民选择了后者,他们不一定清楚可持续发展这一时尚理念,但他们将其转化为一种纯朴的行为。

  (四)地名与传统手工业

  峨山彝族传统手工业,主要是土法冶炼生铁、制造铁农具、编制竹木农具、打制石器、打造银器、粮油加工、酿酒和制糖等。彝族山区地下有丰富的矿藏资源,煤、铁、铜、铅锌、银等很丰富。明景泰年间,峨山县就开始开采铁矿,办厂冶炼,在总果创办的“山后铁厂”是最早的铁厂,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立的《永垂不朽碑》载:“山后者,以明时厂人咸住总果,亦在山后之下,故名山后厂”。清朝中期至清末,峨山县传统炼铁业已相当发达,宣统二年八月《云南省按年查报工厂人数表》记载,峨山县当时有炼铁(铜)厂9座,其中6座在彝族地区。民国时期炼铁厂遍布高平、岔河、甸中、塔甸、富良棚、大龙潭等彝族地区。矿、厂最初是由汉族工匠进入彝族山区开办,雇佣彝族劳工生产,但到了清中叶以后,就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彝族炼铁、制造铁制品的能工巧匠。一些彝族村寨是在开采矿石和炼铁后逐步形成的,这些手工作坊类型的厂矿现今多已难见其痕迹,但还可以从村寨地名上看出当年的兴盛。例如:
  厂可(双江镇厂上村):因清朝年间在此地办厂炼铁而得名,“厂”为汉语词,“可”标记彝语词义“上”。塔甸镇也有“厂上村”,彝语名同为“厂可”,也因旧时曾在此炼过铁而得名。甸中镇水晶厂村,彝语名也为“厂可”,也曾是开矿办炼铁厂之地。
  下厂(岔河乡下厂村):因清代曾在此设厂炼铁,以村寨在厂下方而名,借汉语词,词序仍为彝语。大龙潭乡和富良棚乡也有“下厂”村,都是因清代建厂炼铁、铜而得名。
  叽格场(大龙潭乡天星厂村):意为吱嘎之声回荡山野,“叽格”即“吱嘎”,描摹炼铁炉鼓风水轮转动发出的声音,因而得此名。民国年间在此建厂炼铁铸锅,汉语名为天星厂,后发展成村,村沿用厂名。
  着书们(双江镇上双龙村):意为钞铁的地方,“着”标记彝语词义“铁”,“书”为“钞”,因以前在此炼过铁而得名。
  泻讷白克(双江镇矿山村):意为铁矿山上的村子,“泻讷”标记彝语词义“铁矿”,“白”为“山”,“克”为“上面”,过去曾在此开采铁矿,村东、西均有矿井。
  以咩得(双江镇宝山村):原意为落水洞,“以”标记彝语词义“水”,“咩”为“尾”,“得”为“落”,因村旁有落水洞得名。后近音衍变为“野马硐”,清乾隆年间在此办过“野马硐”铁矿。1958年以铁矿资源丰富,改名为“宝山”。丰富的山林、竹林、石材等资源,为彝族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一些村寨因村民多擅长某种技艺、出产某种器物而得名。例如:
  茂作洛(双江镇茂作洛村):意为编竹箩的寨子,“茂”标记彝语词义“竹子”,“作洛”为“编箩”,以村民擅长编制竹器得名。
  卡得俄(甸中镇可甸吾村):旧时因村民擅长制作木坛出售而得名,“卡”标记彝语词义“坛”,“得”为“制作”,“俄”为“出售”。
  鲁得革(小街镇乐德旧村):意为石匠师傅多的地方,“鲁”标记彝语词义“石头”,“得”
  为“打”,“革”为“技术(手艺)”,因当地多石匠且技艺精湛而得名。相传村人赵光龙于民国初年在昆明做石匠活,昆明大南城的“护国讨袁”纪念标,圆通山唐继尧墓碑前的石狮、石马均出其手,雕工精湛,为人称道。
  切尼卡(大龙潭乡碾房村):因村设有水碾房加工农产品而得名,“切尼”标记彝语词义“碾房”,“卡”为“村”。
  从这些彝语地名的含义可以看出,明清以来,彝族地区的手工业已经相当发达,彝族在与汉族的交流与学习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进步与发展。
  
  3、源于自然的命名习惯
  
  在汉族地区,地名往往与历史传说、历史事件、古代名人、宗法观念、祈求太平富庶、地理特征、名胜古迹等相关联,反映出一个地方历史、地理、人文多方面的文化现象,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彝族也有灿烂的历史文化,但峨山彝语地名则显得自然淳朴,观察自然,源于自然,是峨山彝语地名命名最突出的特征。除上述依山而名、傍水而名、因树林而名外,还可以看到很多体现自然精神的命名。
  以地形山貌命名:得六可(双江镇得六可村),意为掼盆里的村寨,“得六”标记彝语词义“掼盆”,“可”为“里面”,以地形似掼盆而得名。候剥白拉(小街镇喜鹊箐村),意为喜鹊尾巴一样的山箐里的村子,“候剥”标记彝语词义“公喜鹊”,“白”为“山”,“拉”为“箐”,以山形像翘尾巴的喜鹊,村在箐里而得名,今汉译为喜鹊箐。当(岔河乡大哨村),意为台阶山,村寨及村寨下方梯田形似台阶层层叠叠而得名。
  以土地颜色命名:弥勒甸(小街镇弥勒甸村),意为红土田坝里的村庄,“弥”标记彝语词义“田”,“勒”为“红”,“甸”为“平坝”,以田地为红土而得名。色勒白(甸中镇倪家村),意为黄土山包上的村子,“色勒”标记彝语词义“黄土”,“白”为“山”,以田地为黄色而得名。
  以自然景观命名:阿格迭(甸中镇高桥村),意为黄花长得多的平地,“阿格”标记彝语词义“黄花”,“迭”为“平坝”,以村子周边遍地黄花命名。玛依糯(隶属塔甸镇嘿腻村委会),意为马樱紫花盛开的地方,“玛依”标记彝语词义“马樱紫花”,“糯”为“好”,因村寨周围山上马樱紫花树多且长得好看而得名。维木西哩谷(双江镇西谷村),意为彩虹吸水之地,“维木”
  标记彝语词义“天上”,“西哩谷”为“虹吸水”,因此地经常出现彩虹而得名。彝族人民热爱他们生活的这块热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会吸引他们注意,成为他们命名的依据,可以说是彝族人民崇尚自然、融于自然精神的具体展现。
  
  4、地名体现多民族的交融
  
  彝族占峨山县人口的52%,汉族占38%,其他还有哈尼族、回族、傣族、苗族、白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分布,彝族或独居,或与其他民族杂居,不同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彝族村寨不仅用彝语命名,也有借用汉语词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词命名的,从这些地名也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看出民族的团结与交融。
  嘎玛依(双江镇高平村):为汉语“赶马驿”的变音,意为马帮相遇的地方,旧时往返于县城和县西北地区的马帮,经常在此相遇而得名,现为彝族聚居村寨。
  水湾哨(化念镇水湾哨村):该村原借用哈尼语名“布尔谷足”,意为山神庙梁子脚。因地处古驿道上,清代曾在此驻兵设哨,以河水湾湾,借汉语词称“水湾哨”,撤哨建村后沿用汉语名,现为彝族、哈尼族杂居村寨。
  布渡冲(岔河乡布渡冲村):意为豪猪多的山箐,借用哈尼语地名,“布渡”汉译为“豪猪”,“冲”为“箐”,村在半山坡上,以山箐常有豪猪出没而得名。现为彝族、哈尼族、汉族杂居。
  阿勐主(双江镇玉林村):借用哈尼语地名,“阿勐”汉译为“金马”,“主”为“山”,意为金马山,以村后马头山而名。清康熙县志称为“阿补租”,后以村四周树林茂密,山泉清澈,更名为“玉林”。现为彝族、哈尼族、汉族杂居。
  脚落(双江镇回龙村):借用哈尼语地名,“脚落”意为大箐,以村寨坐落于大箐中得名,后以村前大箐蜿蜒如龙,改汉语名为回龙村。现为彝族、哈尼族、汉族、傣族杂居。
  巴嘎(化念镇大巴格村):借用哈尼语地名,“巴”汉译为“悬”,“嘎”为“崩塌”,因村边的他代可山遇到暴雨常崩塌而名,为彝族和哈尼族杂居,各占一半。
  判闷(化念镇判闷村):借用傣语地名,“判”汉译为“石岩”,“闷”为“团”,意为圆形岩石边的村寨,现以汉族为主,彝、哈尼、傣、苗杂居。
  班秧(属化念镇行政村):借用傣语地名,“班”汉译为“扎营地”,“秧”为“坝”,意为驻扎在坝子的村寨,现以汉族为主,部分哈尼族、彝族杂居。
  那哈(化念镇那哈村):借用傣语地名,“那”汉译为“田”,“哈”为“茅草”,意为荒田,过去无人居住,1956年始彝族迁此定居耕种成村,仍以原地名为村名。
  班德(大龙潭乡班德村):借用傣语地名,“班”汉译为“场地”,“德”为“山包”,意为山脑上的小平地,以地形地貌得名,现以彝族为主,部分哈尼族杂居。
  以哈尼语命名的村寨,多为哈尼族与彝族杂居,而用傣语命名的村寨,多已经没有傣族居住。地名常常能反映民族迁徙的情况,戴庆厦先生说:“有些民族从一地迁徙了,其地名往往保留下来为别的民族所使用,成为这一民族的地名。比如,在云南丽江县和剑川县,还保留一些怒语地名,如丽江县九河乡的龙邑、大格拉、小格拉和剑川县的堂郎村均为怒语,但这些地方现在已没有怒族了。这些地名的存在,说明怒族过去曾在这些地方居住过,后来迁至兰坪的澜沧江两岸。”
  峨山傣语地名同样反映出这一现象,“班秧”、“那哈”、“班德”即是如此。再如,“大摆依”(今为双江大白邑村),借用傣语地名,以族名为村名,相传元代以前为傣族聚居村寨,称为“大摆依”,元军入滇,摆依迁徙,随军入滇的回族在此落籍,因方言音异,衍变为“大白邑”。双江镇另有“摆依寨”村,相传也因傣族居住而得名,今村民以彝族为主,有少量汉族、哈尼族杂居。富良棚乡也有一“摆依寨”,初也为傣族居住,彝语称为“白衣卡”(白衣即摆依,卡为村),今为彝族村寨。傣族是峨山古老世居民族之一,这些村寨原为傣族居住,留下了傣语地名,傣族迁徙,傣语地名就为后来居住民使用,这既反映了民族迁徙情况,也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交融。
  地名是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种具有很强稳固性的词汇系统,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山水间的彝族山寨,给后人留下了含义丰富、斑斓多姿的彝语地名,透过这些词汇,看到了峨山彝族社会历史风貌、语言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峨山彝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峨山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峨山彝族自治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峨山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峨山彝族自治县地名志[M].2000.
  [4]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6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