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西方艺术史上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不仅在欧洲的地位至关重要,同时期的影响着世界各个国家的各个领域。本文则仅对艺术赞助做简单的梳理,重点在文化与文明的基础上来探讨当时艺术赞助的文化生态。
艺术极其辉煌的成就,使得世人时常忽略艺术前进的背后真正推手———艺术赞助。艺术在今天所呈现出的具体形式,往往是被表现为各个艺术家成就的一系列传记。艺术品的视觉形象非常重要,但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并非纯粹的满足观赏者视觉性享受,更不是艺术家抒发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是艺术品需满足赞助者特别的目的、功能的作用。制作艺术品的功能与目的并非视觉享受,但不意味着美感在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不起作用。
此类例证也有记录:15 世纪末,西西里岛人马提奥·科拉乔在参观帕多瓦时,就记录下了自己当时所看到的情形,“我几乎看呆了。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我不敢相信他是真的。我走进它,双手抚摸它……靠近天使加百列和马利亚。你会惊叹树枝上竟会有这样的叶子和果实,大自然也造不出更逼真的了……”我们不能否认,这一次文艺复兴百花怒放的原因是精神方面的一个总倾向,普及于意大利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奇妙的才能。这充分体现了艺术品在当时丰富的历史情形、家庭环境、社区生活以及独特的社会内涵。当时的意大利在政治的分化、文明的瓦解,使得社会上充满了自由的政治之风,给艺术家提供了最大的创作空间,最终给艺术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艺术是整个社会的产物,反映并融合了社会价值。
阿尔伯特·博艺姆曾经强调过“将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都放在一个历史和经济的大环境中去,以期植根于基本的物质生活。”今天我们强调的艺术需走向社会,在文艺复兴时期实际艺术就是社会的产物,艺术作品的实际功能对于讨论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辉煌,归根结底得益于赞助人的慷慨。赞助人对艺术审美观念的转变,决定着艺术风格的发展。建立在政治生活上的文明,将宗教、艺术和科学收入囊中整合为一个整体,同时也不忘在社会生活上留下独有的印记。决定着艺术的呈现形式。因此,艺术风格必然是社会生活的产物,艺术风格在社会转型下是如何发展、奠定的,宗教情感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享乐主义与审美情趣又是如何共同作用于艺术发展的,以下做具体分析:
一、宗教情感的抒发
此时教会,在城市中的影响仍然十分广泛,更加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相契合。宗教性质与之前相比,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但这并不能简单的被看作是世俗生活取代宗教世界,而是宗教摆脱了中世纪冰冷高傲的救世主形象。同时,教会内部人员结构与神职人员的素质,受文艺复兴影响也开始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在黑死病的袭击下,正规神职人员大量死亡,教会只能以未经过严格训练的社会人士来填补教会神职人员的空缺。
在这样的教会结构下,不乏凭借财富权势得到自己青睐的职位的教士,使得以权势与财富达成愿望的同类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这无不体现教会世俗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其中利奥十世就是典型的例证。宗教生活的世俗性的普遍化与大众化,促进了教会借助艺术家的才能来巩固与凝聚自身在大众眼中视觉性的形象。
对普通信众而言,人们期望在教堂里留下自己的东西,因为这不仅仅是赠与上帝的祭品和祈祷,还包含了信众对宗教虔诚的内在精神转化为对物质的纪念,以及与上帝、圣人们的力量直接接触的力量。
为体现对基督虔诚的态度,信众将自己的雕像或绘制出自己的肖像,留在某些有影响的神殿中,这样这个教堂就是他们永生的“栖息地”了。由此,制作这些模型的产业也带动艺术产品发展起来了。
工人们用蜡质人的脸和手,再造出和真人一样大小的、穿着衣服的勤勉的皈依者形象,其中包括“豪华者”洛伦佐在奇阿瑞托女修道院雇人制作的自己的人像。这尊人像穿着他 1478 年在帕兹遇刺未遂事件中穿过的那件染血的外衣。像当时的许多人一样“豪华者”洛伦佐想公开表明他对神灵介入和保护的感激之情。
对宗教而言,在社会转型的冲击下基督教向世俗化的转变,以及教会发展的秩序受到教会内部夺权运动不断的冲击,使得教会在信仰上的绝对权威已不能维持中世纪时期的高度,世人对它的敬仰大大降低了。为重塑教会的权威,教会不得不借助艺术作品的直观化形象来宣扬教会的信仰与教义;圣像画、基督受难雕像、圣迹一类的宗教象征物在宗教活动中的大量出现,宗教游行队伍中的化妆表演和奇迹剧比比皆是,所有的宗教活动都借重于具体形象的表达来塑造着教会的形象。宗教宣传的途径更多角度、受众更为广泛,无非是教会宣传的最终目标。
艺术作品的生动程度大大影响了教会对于宗教的宣传效果。基督教更加积极入世的态度决定着它的价值观念,重要的转变是由原来以对神的关注转到对人的关怀,社会性质也由此转变,社会实践更是由原来只重视禁欲苦行与仅对神学的思考转变而来。
对教廷而言,各种宣传活动都以艺术品视觉直观化的外表,满足世俗社会普通大众审美的要求,如:教皇在西克斯图朝廷中的成员帮助下,像世人一样将罗马朝着一个豪华和繁荣的城市形象发展。为进一步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认同感,教会的教士在宗教的各种节日庆典、纪念日中,表现的与普通大众的游行队伍一样,绚丽的色彩与俗人的队伍争奇斗艳。教会在文化上的这种转化过程,也就是宗教向世俗生活发展的普遍化和大众化过程。
二、抬高声望的要求
在宗教情感开始世俗化后,人们开始着眼于对自身的关注,这种关注延伸到了人的形象、人的情感、人的诉求等各方面,并得到了普遍升华。为何这种情感与精神的爆发,只集中性的发生在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正是因为意大利独有的文化特征、地域类型与人的特有内质相结合的产物。
正如伯克哈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界定:“一个欧洲文明史上的独特时期,其典型特征是深深植根于意大利并体现在各个文化层次中的一种崭新的精神。”
个人的意识已经被唤醒,朝着自由的方向发展,个人荣誉感的轮廓被勾画出雏形。因此,变相的对艺术进行赞助,是抬高赞助者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期望能用此礼物换回上帝和圣人的救赎;使人感到自我价值的提升、个人性格的成功凸显。
在大部分家族为赢得声誉,还将艺术赞助的形式停留在宗教祈祷的层面时,美第奇家族已将艺术赞助的形式转化为文化的手段来为自己树立政治声望。作为商人出身执政的家族,他们通过各种手段稳步增强了家族对佛罗伦萨政治财富的控制,最终得到了对佛罗伦萨的实际统治。在政治与经济已稳定的状态下,美第奇家族已考虑并招揽了大批有才能的人,来推动家族在文化方面的发展以赢得声誉。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上的竞争还夹杂着家庭和政治上的对立。如,美第奇家族与斯特罗齐家族两个对立的政治派别,竞相以艺术的手段来赢得在城市的声誉。在当时斯特罗齐家族远比美第奇家族富有,但在艺术品位方面却与美迪奇家族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体现在美第奇家族赞助的圣洛伦佐教堂,聘请了布鲁内莱斯基主持设计建造,他设计出的建筑首先从体积气势上压倒了对方老圣器收藏室,而且更具有古典风格;仅这一项就足以使得美第奇家族在声誉方面更胜斯特罗齐家族。同时,科西莫采取的策略还包括坚持对公共事业慷慨的资助。这些无不为美第奇家族赢得了声誉,巩固了政权。各种竞争下驱使各个家族会要求不同风格的艺术品,最终形成了社会中不同派别的标志。在艺术的赞助中,艺术的风格始终都是与赞助者的声誉紧密联系的,并发展成为以后的艺术风格。
总之,不同阶层的艺术赞助人对于艺术的赞助都存在特殊的意义与原因。不管是促进教会发展,扩大教皇影响力、还是为王朝,权利的辉煌形象、还是出于个人审美形象的追求,这无不体现出艺术赞助对于艺术的推动、艺术在赞助的形式下基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享乐主义与审美情趣的追求
在文艺复兴之前,艺术是奢侈品,是手头宽裕的有钱人手中的玩物;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盛宴被广泛大众所享用,一方面,由于存在的中产阶级构成了活跃的雇主群体,成为绘画和木板画等作品的热心消费者;另一方面,黑死病灾难性的袭击使得人口急剧下降,并导致了人们心理上的极度崩溃,造成了享乐主义情怀的飞涨。人们只想及时行乐,把人生变成一个盛会,让精神、眼睛、身边的环境都得到充分的、豪华的享受。城市的各种活动相继出现,以满足人们对于享乐主义精神的追求。
城市的各种频繁活动,形成了意大利城市文化的重要特征。以各种游行、化妆舞会、节日庆典、宗教纪念日等大型活动,辅以各种本地传统的节日。
华丽夺目的装饰、盛装的女官、扮成各类角色的演员、声势浩大的马队,如此壮观的场面基本满足了人们对于多样化精神生活的需求。同时,赋予了人们多层次、强感官的艺术视觉化享受。此类大型活动基本属于宗教活动的衍生,但已深深的融入了世俗的成分,并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独特的享乐主义文化特征。各种大型活动的增加,丰富了城市的生活,同时又为城市的发展增添了一丝新的文化机制,城市生活与价值观念的转型,更具有普遍性、创造性与包容性。
查阅了大部分关于当时史料后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绝大部分被赞助的艺术品,往往体现的是赞助人对政治声誉与社会地位的考虑,但如果将所有的艺术赞助形式都单一的聚焦于是对政治声望的渴求,这是片全面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教育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其精神核心以人为中心,肯定的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此时的艺术品必定投入了个人的审美情趣。
艺术赞助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的是赞助人审美品味与意向,是个人内在积极主动性的具体表现,这自然是与以倡导个性解放的人文教育人生理念是分不开的。此时的意大利艺术风格是多样的、庞杂的,每一种风格也都为以后的艺术风格提供了可能,而‘豪华者’洛伦佐已经对艺术风格的发展,做着有意识的引领与推动。由此可见,赞助者对艺术内心的追求,体现出的审美趣味与审美意识为以后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人文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文主义为特征新的阶级的意识形态虽未成为社会的统治地位,但为艺术文化的发展增添的思想源泉,已使得人们在思想方面普遍的崛起。对于艺术赞助的动机,并非单纯的艺术性,而是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一件艺术作品包含的无形的关系网的问题,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综合又平均的思考。不管是赞助者出于及时行乐、赢得政治声誉、塑造权威形象,都为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舞台,艺术家才有机会与精力为后世留下并转化人类精神食粮的艺术品。这一结果也是整个欧洲向前迈进的一大步阶梯。
参考文献:
〔1〕〔4〕〔6〕(美)约翰·T.帕雷提,(美)加里·M.拉德克.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丹 纳 . 艺 术 哲 学 [M]. 北 京 : 人 民文学出版社 ,1996.
〔3〕周丽馨.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赞助现象[D].复旦大学,2009.
〔5〕[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7〕[美]玛丽娜·贝罗泽斯卡亚.反思文艺复兴———遍布欧洲的勃艮第艺术品[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分析当前高校文化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如借助新媒体进行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视度不够、复杂多样的信息对主流价值观带来一定的冲击等,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对策,旨在助力高校更好地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大运河世界遗产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三条河流,地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8个省市27个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处遗址点,河道总长1011 km.河南段是大运河与中西部的衔接,是向西的延伸。...
全球时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之中,将有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加深对共同利益的认识,强化对共同理想的追求,从而规避共同风险的可能性,在根本上有益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泰国饮食有其独特文化特点, 可以从泰国人的餐制、典型菜肴和泰餐SPA等方面来了解其特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继承儒家文化中的优良基因,立足于解决当今世界的难题,提供一套属于中国的方案,以促进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多措并举、全力打造一批传播荆楚文化的影视剧精品,可以让荆楚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并形成湖北独具特色的影视文化产业,这对于扩大荆楚文化的影响力,提升湖北省的文化软实力,扩大湖北省的文化知名度,促进湖北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拉动湖北的文化消费...
国产网络电影如何通过对二次元文化的本土化改造,推动青年亚文化与传统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双向破壁",是我们展望网络电影前景的重要方向。...
本文拟探讨传统南音的价值、增值、贬值和保值4方面的问题。此前笔者曾经发表传统音乐走出去的保值问题的文章,并事先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演讲。在此将该文思路与南音传承联系起来,就教于大家。本文重点在最后一部分。一、南音的价值传统南音具有审美价值...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美食文化日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关注热点。法国、中国都是以特色美食文化而闻名于世的美食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