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

日本人色彩观的特征、成因及其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28 共8282字

  色彩观,简而言之,是指人们对色彩的认识。色彩之所以能够成为认识的对象,是因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充满着丰富的色彩,人自身的身体结构具备认识色彩的能力和需求。人眼能够识别的色彩有上千种,每个人对于色彩的感性认识存在个体差异,如若再加上时空的差异,那么色彩观无疑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是极其复杂的感性认识。不过,对于特定的区域和民族而言,在同一自然及人文环境下培养起来的色彩认知往往存在一定的趋向性和稳定性。譬如中国传统的色彩观,从表象上来看,可将之概括为“轻黑忌白、崇黄尚红”; 从内涵上来看,起根本性支撑作用的则是阴阳五行思想。在五行色彩理论的基础上,儒道释三家常常借助色彩去论证各自的学理,以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可以说,中国传统的色彩观是借色喻理的,有着强烈的象征性。那么,与中国一衣带水、在古代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人的色彩观是怎样的呢? 本文即围绕日本人的色彩观展开论述,阐述了日本人色彩观的变迁,分析了日本人色彩观的特征和形成原因,以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一、日本人色彩观的变迁
  
  在 《古事记》《风土记》 《日本书纪》等日本古籍所记载的神话传说中已经涉及到了色彩。

  此时的色彩可以表征祥瑞或凶吉,色彩被赋予了咒术般的神性。奈良时代律令制度的 “衣服令”规定了根据衣服的颜色设立位阶,以此显示身份等级的差异,色彩被用来表征尊卑贵贱。平安时代初期的纪贯之在 《土佐日记》海路日志中描写了他在旅途中观察、细数沿途风景的色彩,却只发 现 了 赤 青 黑 白,呈 现 出 五 色 缺 一 的 情形。

  [1]( P43)由这些实例可见,强调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的中国五行色彩观也曾经在古代日本的上层社会产生一定影响,成为统治阶级彰显文化先进性的标志之一。然而中国传入的五行色彩观也只是作为概念被引入的,其内在的哲学辩证意味却并未被日本摄取。

  随着国风文化的醇熟,中国文化的影响逐渐式微。平安贵族对于色彩的咒术性意识逐渐淡薄,春花秋叶和夏草冬雪等五彩缤纷的自然景象成为人们鉴赏的对象。贵族敏锐地察觉到四季更迭带来的色彩变化,根据季节时令来搭配服饰及日常用品成为风尚。国力充沛保障了染料的充足,再加之染色技术的进步使得贵族享受色彩美成为可能,于是对色彩浓淡深浅的超乎想象的感知能力催生了独特的平安 “色目”文化。所谓“色目”是指将不同颜色的纺线分为经纬进行纺织或者是将衣服的表与里的颜色进行叠加而呈现出的复合色彩。

  [1]( P27)平安贵族女性穿着的 “十二单”即是色目文化的标志之一。平安时代可以说是一个讲究色彩搭配的时代。贵族对色彩的感受机敏,色彩之间的关联、色彩的细微变化都逃不过他们挑剔的眼光。从服饰色彩的搭配到日常生活用品的颜色选用,他们对色彩的考究甚至到了极致的地步。《源氏物语》中就有描绘某位贵族女性由于衣服袖口的色彩搭配出现了一点不和谐遭到众人耻笑而感到羞愧的情节。

  [2]( P102)《源氏物语》的人物描写多从人物装束的服色入手,通过服色来象征人物的性格。而在与之同时代的作品 《枕草子》中提及的色彩更是达到了70 多种,用例 460 余条,[1]( P106)频度之高,令人感叹,显示了平安贵族超凡的色彩感受力。

  从镰仓幕府成立到江户幕府成立的日本中世是战乱迭起和社会动荡的时代。政权转移到武士手中,武士成为最活跃的阶层,王朝贵族华美细腻的色彩被武士清丽舒展的色彩所取代。武士提倡刚健、尚武,在金戈铁马的征战生活中培养了豪放雄健的优雅情趣。武士时代的色彩有着二元性特征。一方面,在色彩上注重绚丽,大量运用了金色,浓厚的色调装饰着武将们的生活。足利义满时期的鹿苑寺金阁,极尽奢华。桃山时代更是金碧辉煌的时代,达到了奢华的顶峰,可以说是日本历史上色彩最耀眼的时期。另一方面,受禅宗和茶道的影响,在色调上又讲究清新素雅。

  足利义政时期的慈照寺银阁,色彩古朴。草庵茶讲究 “恬静”和 “枯淡”,朴素自然的色彩认识得到了发展。中世的色彩二元性也延续到了近世初期的江户时代。作为两种色彩文化的比照,人们常常将日光东照宫和京都桂离宫拿来进行对比。日光东照宫沿袭了桃山时代的豪华遗风,给人光彩夺目和富丽堂皇之感。桂离宫承袭了茶室的建筑精神,不加装饰,保持着简朴自然之美。

  江户时代,商业的发展与大众文化的繁荣促使文化创造的主体转移到了市民阶层。市民阶层对色彩的热情高涨,各种 “流行色”不断被推出。

  在江户时代后期,茶色和鼠色成为主要的流行色。市民阶层对色彩高度关注,色彩感也更加纤细。就流行的茶色和鼠色而言,名目繁多,被称为 “四十八茶百鼠”色。其中,不仅有冠上人名的 “利休鼠”和 “岩井茶”,还有冠上地名的“江户茶”,甚至还出现了 “媚茶”色,对色彩的命名非常随意,显示了市民阶层自如的把握能力。近现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色彩的追求也曾出现过反传统的时期,不过之后总会回归传统。当代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在此潮流中日本人的色彩选择也趋于多样化,但传统的色彩观依然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

  二、日本人色彩观的特征
  
  通过对日本人色彩观变迁的梳理,可以发现日本人的色彩观与中国人的色彩观明显不同。日本人并未将对色彩的认识上升到哲学层次,从而形成系统的色彩理论。虽然没有形成理论,但是日本人却掌握了用色的高超技能。整体而言,日本人擅于用纤细、敏锐的审美眼光去揣摩色彩的细微变化,注重色彩的美感,强调色彩本身的装饰性。平安贵族流行的 “色目”文化和近世流行的 “四十八茶百鼠”色等都可看出日本人享受色彩的微妙差异的嗜好。日本人对色彩的认识主要是为了满足视觉和心理的享受,通过色彩的运用达到表达某种情感和某种观念的目的,还谈不上将色彩运用到政治或教化人心上。如果将中日色彩观进行对比,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在注重政治伦理的基础上,以吉利祥瑞为主要内涵,艳丽明快为主要的表现特征。

  [3]( P108)而日本传统的色彩观在注重感官直觉的基础上,以审美为主要内涵,以华丽与素雅并立为主要表现特征。对于日本人来说,色彩是用来表达情感和展示美感的重要手段,换言之,日本人是用色彩的感官美来满足他们的审美情感的。那么,日本人是如何把握色彩的? 日本人喜好的色彩又是什么? 这需要深入到色彩的内部来加以分析。

  按照西方色彩学理论,色彩包括色相、明度和纯度 ( 饱和度) ,是为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三要素决定了色彩的呈现效果。色相是指色彩的外相,例如,红、黄、蓝、紫、橙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例如,颜色的深浅。纯度,也叫做饱和度,是指彩色中掺灰的程度。高纯度的色彩,在视觉上较鲜艳,色相较清楚,反之则色感模糊。彩色之外的黑、白、灰属于无彩色,也称为消色。它们只有亮度的差别,任何彩色跟它们混合都不会改变色相,而只是纯度的降低,因此也被称为 “百搭色”.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偏好简素和自然的色彩,给人质朴的视觉印象,这是日本式的 “wabisabi” ( わびさび) 审美意识的体现。 “wabisabi”是日本人最具代表意义的审美观念,也是外国人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但正由于此,外国人往往会产生一种文化偏见,认为日本人只钟情于朴素自然的色彩。

  然而,在日本人的文化生活中与此相反的情形也不少。譬如,在传统的庆典和盛会活动中,色彩缤纷的布置和华丽的和服把现场装扮得并不“素气”; 在歌舞伎舞台艺术中,最有影响的色彩是红色;[4]日本传统的屏风画运用了大量的绿色和金色; 日本的 “和菓子”点心,色彩让人眼花缭乱; 日本腌菜亦是五颜六色。可以说,从色相上来看,日本人喜好的色彩既有艳色又有素色,其色域是宽广的,色相是丰富的。在日本传统色中,中高明度的色彩较多。

  [5]( P42)中高明度的色彩涵盖较多的是浅淡的色彩,这些色彩比较接近自然的本色。同时,过于高亮的色彩和过于暗淡的色彩均不被推崇,倘若遇到此种情况,日本人往往会利用色彩的搭配来对其进行消解或提亮。从纯度上看,日本传统色彩的纯度一般不高,浑浊和黯淡的色彩普遍较多。低纯度的色彩,色相较模糊,给人富于变化的视觉感受。日本着名的加贺友禅染,在色调上就富于由浓到淡的晕色特点。借鉴西方色彩学理论对日本人的传统色彩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日本人喜好的色彩特征为多色相、中高明度和低纯度。具体而言,色彩丰富、色感模糊、颜色浅淡并富于变化是日本传统色彩的表现特征。

  最后落脚于色彩的使用上。色彩可以带给人冷暖与轻重、前进与后退、收缩与膨胀、华丽与朴素等心理感受。对于色彩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日本人拿捏自如,并巧妙地将其运用、设计到生活之中。日本人具有 “华丽”和 “素气”两种并存的用色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使用较朴素的颜色,而在隆重盛大的集会场合,则使用较华丽的色彩。日本人的用色理念在于色彩的组合,即通过色彩的搭配表达某种观念或情感,这种理念贯彻在整个日本色彩文化历史中。与生俱来的对色彩的感受力再加上历史的磨砺,使日本人在日常生活及艺术实践中掌握了卓越的配色技巧,注重配色的传统随处可见。日本人会根据季节和场合的不同搭配不同色彩的服饰及日用品,尽量做到与周围的环境一致,这早已成为其搭配原则。色彩的配置表现为色彩的对比与色彩的调和。色彩的对比可以起到强调和突出主体的视觉效果,而色彩的调和可以使内容更加和谐。传统的日本配色习惯于选择色彩的调和,通过将相近色系的颜色互相搭配,体味由于色彩的微妙差异而呈现出的和谐美感。盛装的和服,颜色虽然艳丽但不刺眼,因为和服的颜色经常是将色度很高的相近色一同搭配出来的。

  [6]( P7)对于无彩色的黑、白、灰色,日本人同样喜爱,这是由于它们和任何色彩搭配在一起都会显得和谐。日本人对消色的把握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传统的日本漆艺一般将黑色作为底色,上面搭配金色,这种色彩配置给人豪华但不俗气的视觉体验。黑与红搭配的料理 “食器”,协调沉稳,味道别致。日本人对白色的崇尚,不仅体现于日本国旗纯白的底色上搭配鲜红的太阳,在日常生活中以白为美的倾向也处处可见。例如,在日本最受欢迎的汽车颜色是白色。[7]

  总而言之,在色彩的使用上,对于无彩色情有独钟,对于有彩色注重搭配是日本人的用色准则,而这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达成和谐。

  三、日本人色彩观形成的原因
  
  日本人的色彩观是如何形成的呢? 俗语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日本人对色彩的认识自然离不开日本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和宗教思想的影响。在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民族的色彩记忆得以留存,色彩感觉得以培养和延续。

  日本列岛南北狭长,地形起伏多变,其间散落着山川、湖沼、森林与平原,生息着许多动植物。在气候上,日本春夏秋冬四季分明,色彩的变化非常丰富。春季,樱花自南向北绽放,形成“樱前线”.秋季,红叶自北向南着色,形成“红叶前线”.大自然色彩的变幻自古以来就影响着日本人的视觉神经,打磨了其敏锐感性的色彩感觉。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日本人对自然的认识是要顺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日本的神话传说中,没有如中国 “大禹治水”那样体现人对自然改造与抗争的传说或英雄故事,出现较多的是对丰富美丽的自然国土的礼赞。日本人重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随自然的规律变化,一言概之,其色彩文化是 “变色龙”文化。自然界光与色的变化是无时无刻的,日本人的色彩感知于是也随之富于变化。森林茂密、水质清净,美丽的自然孕育爱美的性情,日本人将发现的色彩运用到服饰、用具、文艺、工艺中,经过不断的观察与探索,摸索出了独到的用色技能。

  和辻哲郎在 《风土》中,将日本的风土归于“季风型”,认为日本属于季风地带中最为特殊的风土,具有热带和寒带的双重性,国民性格感受性强并善于忍耐。

  [8]( P116 -118)这种强烈的感受性加之爱美的天性,使得日本人成为易审美疲劳的民族,必须不断依靠新的刺激来满足情感的需求。因此,追求变化,并在变化中维持对美的追逐热情,是日本人保持精力充沛的 “法门”.日本是单一民族国家,历史上又经历过将近三百年的闭关锁国。这直接影响到日本人的行为模式: 一个是重视 “内”与 “外”的差别,存在对内与对外截然不同的两条标准; 一个是“集团主义”意识。 “日本人始终以内外之别作为行动标准,他们既未能确立真正的个人自由主义,亦不能具备西方式的公共精神。”

  [9]( P27)“棒打出头鸟”,“一亿总中流”,日本社会是一个遏制个人主义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有所属的集团,在集团内各司其职、保持和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此要求大家如 “变色龙”般随时跟上周围的变化。日本人最嫌恶的是 “读不懂空气的人”.为了不被排斥在外,时刻与周围的人保持一致是非常重要的。走在日本的大街上,你会发现人流的服饰色彩非常有特色。色彩整体不鲜艳,学生、工薪阶层、自由职业者、老人、年轻人等各个行业与年龄层都遵循所属 “圈子”的规律,鲜有个性张扬的鲜艳色彩。在人际关系的沟通上,作为民族语言的日语是暧昧的语言,此中真意,全凭对方意会。一句 “ちょっと”,[10]对方已然领会。不说破,给别人台阶下是被日本人赞颂的美德。低纯度的色彩,最有利于展现不张扬、不露骨、谦虚和谨慎,可以说也是最保险的色彩。江户时代流行的鼠色和茶色,彩度较低,在封闭平和的社会环境下,朴素的颜色受到了推崇。二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发达和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高彩度的色彩作为精神开放的象征也曾影响过日本人。不过,和谐朴素的色彩观仍然是日本色彩审美的底流。

  日本的宗教主要包含日本固有的神道教和经由中国传入的佛教。历史上,在佛教刚刚传入日本的时候,有过些许波折,之后二者和谐相处,共同承担着为日本人解释世界和人生的责任。神佛习合促进了宗教的融合,神佛交融的传统一直持续到明治维新,国家神道鼓吹神佛分离,由此神道教与佛教才有过短暂的对立。二战后,新的宪法保障了国民的宗教自由,神佛融合的传统又得以恢复。神道教没有明确的教义,却有明确的神话体系。神话中洋溢着对圣洁的 “生”的赞美和对污秽的 “死”( 黄泉国) 的厌恶。孩子从出生到结婚,重大的仪式多在神社里举行。神道教注重洁净,神社神官的一身白衣、传统婚礼上新娘的一身 “白无垢”等都可看出白色是神道教所崇尚之色。神道教是注重 “生”的宗教,无限的生成力是至高无上的追求,重视现世的享乐,提倡释放天性,因而积极乐观的性格显着。

  在传统的神道教祝福活动中,明艳的彩色装饰着现场。在祭典当日,丛林中平时显得静穆的神社,一下变成了彩色缤纷的场所,男女老幼身着各种华丽的节日盛装表达他们欢快与活泼的心情。

  [11]( P50)与神道教的乐天性相对,佛教是消极悲观的重视 “死”的宗教。佛教主张众生无常、一切皆苦。日本的丧礼跟佛教有关: 日期的选定要考虑佛教的戒规,丧礼上举行的 “告别仪式”要请寺院的和尚来诵经。黑色是日本丧礼的色调。佛教的厌世主义提倡清心寡欲和人生无常。

  生的世界固然令人愉悦,但死的世界更引人思索。佛教的无常观在历史上深深地影响了日本人,奠定了日本审美文化悲哀美的基调。庆祝活动结束,回归日常生活,朴素的颜色又成为了主色调。明艳的彩色表达了对生的喜悦,朴素的色彩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日本民族就是这样运用色彩来表达内心情感的。

  四、色彩观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人类对色彩的认识都经历了从视觉到心理,从感官到精神的升华过程。日本人的色彩观也是在长时间的文化积淀中自然形成的感性认识,这样的色彩观对日本人的生活和心理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色彩观对日本人生活的影响首先在于对季节感的关注。追随自然色彩的变化而变化,将色彩与时令紧密关联,日本生活文化中充满强烈的季节性。从服饰上看,日本人的服饰有日常生活穿着的大众流行服饰和传统节庆日穿着的民族服饰。大众流行服饰色彩普遍素雅,譬如, “优衣库”“无印良品”等知名日本大众服饰和杂货品牌的色调多以浅淡的素色为主。在浅淡色调的基础上,根据季节的变化,配置不同的颜色。朴素的色彩可以显示含蓄和内敛,而应季性可以保持跟周围环境的和谐。日本传统民族服饰 “和服”的穿戴尤其注重季节性。日本女性穿着的和服,色彩与纹样以四季为主题更换,譬如,春天的樱花和菜花、夏天的菖蒲、秋天的枫叶和菊花、冬天的松与梅,穿着 “时服”是和服的穿戴传统。

  从饮食上看,日本料理以清淡美观而着称。通常选用应季的食材,运用最单纯的调理方法,保持食物的自然原味,追求 “色、香、味、器 ( 盛器) ”的统一,日本料理是除了用舌尖来品味,更值得用眼睛来欣赏的烹饪艺术。食材选择紧跟时令,配菜装饰突出季节的特点。餐厅、饭馆自不必说,普通的家庭饭菜也摆盘精致,色调搭配应时而和谐。日本茶道活动中搭配的 “和菓子”根据季节的不同变化着不同的色彩。日本插花艺术亦注重选择应季的花材。日本商场里的宣传海报根据季节不停地 “换装”: 春日的樱花粉或浅葱,夏日的海水蓝,秋日的银杏黄或枫叶红,冬日的雪花白或圣诞红。可以说,日本人生活在一个色彩的海洋之中,生活的色彩追随季节而变化,但同时在变化之中又创造着有规律的节奏。

  既不像中华文化关注于对色彩的哲学思考,又不像西方文化注重对色彩的科学考察,色彩观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还在于对装饰性的关注。注重外在的造型美感是日本文化的显着特色。譬如,在日本人的社交礼仪和人情往来中,赠送礼品是必需的交际活动。日式礼品先不管礼品如何,包装务必要求精美。精美的包装不仅可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还可以彰显品位。商家费尽心思开发出各具特色的包装,何种场合搭配何种颜色的包装纸以及打包成何种造型均有讲究。可以说,世界上很难找到比日本更注重商品包装的国家。再如,日本人的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动漫,其角色造型往往东西合璧,时尚唯美。在造型元素中,笔者认为色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动漫的画面色彩明晰、色调变化均匀饱满且富有视觉穿透力。如果没有娴熟的用色技巧,日本动漫唯美、精良的视觉效果则难以实现。像这样注重装饰的文化实例不胜枚举。综上分析,色彩观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季节性和装饰性等显在影响。

  此外,色彩观对日本人文化心理的隐性影响也值得探究。

  日本文化是一种情的文化。在日本人看来,情之产生的实体是心,其表现则是感动。[12]

  色彩是用来表达情感和展示美感的重要手段,而情感来源于内心,表达情感即在于表达内心,换言之,色彩也可以用来表达内心。人的情感是复杂多变的,色彩的多变性可与之媲美,所不同的是,内心是看不到的,而色彩是可以看到的。日本精神中的 “清明心 ( 清き明き心) ”是受神道教影响而产生的重要的伦理评价标准。那么,用什么色彩来表达清明心呢? 洁净的白色最贴近,因此白色就被用来代表清明之心。同样的,日本人用红色代表赤诚之心。而日本思想中的 “无常”和 “幽玄”观念亦可以用色彩来表达。日本人经常会通过将亮度差别小且为相近色系的浅淡颜色互相搭配来加以表现 “无常”观念,运用弱对比的暗色来表达 “幽玄”意象。[6]( P7)像这样,外在表象的色彩被用来表达了内在的心理意识,这种表达方式本来无可厚非,但对日本人来说却意味着对内在心理的判断可以通过对外在表象的评价来实现了。简单而言,这就是一个通过外相来判断内相的标准。这样的话,只要关注外相就可以了。所谓世间一切,无非色相,一个人的色彩美了,那么他的内心也是美的。神道教讲究通过洗涤来清除身心的污秽。外在的身体是显见的,但是毕竟内心是看不到的,那如何才能知道内心是否洁净呢? 或者说,如何才能知道内与外是否相同呢? 日本精神中的 “诚 ( まこと) ”或许可以解答。 “诚”经历了由 “真言( まこと) ”“真事 ( まこと) ”再到 “诚”的发展历程。

  [13]( P52)“诚”要求人们要吐真言、讲真事,要保持诚实之心。看似只要做到了 “诚”,就可以保障内外一致。但这又引申出来一个问题,如何来界定一个人是否 “诚”呢? 这变成了一个无休止的问题。可见,通过色彩美来表达心灵美,注重外在的感官印象并以此来判断内里是有一定缺陷的。

  日本民族是审美意识发达的民族,对美的孜孜追求培养了国民以 “美”为价值观评价标准的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与以善为美的普世价值观不同,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特殊性。色彩作为最直观的视觉美的载体,承载了日本人对美的欣赏与再造。然而,美是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物我交流的意象,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性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使得价值判断伴随着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起始于感觉、归结于感觉。这种致命的硬伤,归根结底是由日本文化中不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造成的。透过日本人对色彩的认识,可见其色彩观对日本人心理的影响亦是巨大的。
  
  注释:

  [1][日] 伊原昭。 平安朝の文学と色彩 [M]. 东京:中公新书,1982.
  [2][英] 劳伦斯·比尼恩着,孙乃修译。 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 [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3] 回顾。 中国传统色彩的审美特征 [C] / /. 首届亚洲色彩论坛论文集,2004.
  [4][日] 近藤瑞南。 日中古典演剧的色彩观比较 [J].文艺研究,2000 ( 4) .
  [5] 苗芬。 中国、日本、法国三国传统色彩之比较---《世界传统色彩小辞典》之探析 [D]. 北京: 北京服装学院硕士论文,201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