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2010年5月,文化部批准湘西自治州设立我国第六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即“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秀山花灯是当地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是其智慧与劳动的结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族文化意识的不断提高,秀山土家族人民力求积极推广当地的民族文化,2005 年11月,秀山县成功举办了“中国花灯·秀山论坛”,引起了人们对当地花灯的普遍关注。2006年5月,秀山花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 年 4 月,秀山花灯博物馆竣工,秀山县政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利用网络媒体、电子技术、报纸、电视等进行宣传,呼吁民众提高对花灯的重视。
文化生态是在社会经济、文化现代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既是一种对社会现代化的深刻反思,也是一种系统、全面地观察自然、科技以及社会的整体方法[1].从文化生态的视角研究秀山花灯发展面临的困境,探寻秀山花灯发展的生态模式,将对秀山花灯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秀山花灯的生态发展困境
2.1秀山花灯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自然环境是指“被人类改造、利用,为人类提供文化生活的物质资源和活动场所的自然系统。”[2]秀山花灯作为当地土家族人民生产生活实践的产物,它的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环境密切相连。
但受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加之社会保护力度的欠缺和群众保护意识淡薄,秀山花灯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些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村寨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如:矿产的开采和勘探导致秀山花灯调《黄杨扁担》发源地白粉墙村的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原生态自然环境严重破坏;农村化肥使用逐渐增加,规模化养殖不断扩大,造成农业面源污染逐步扩展,花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3].
2.2秀山花灯的改进与发展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秀山县是重庆市最边远的贫困县之一。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教育落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花灯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缺乏财政支持,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一些传统节庆日里举办的花灯表演活动大多是由群众自发组织,文化氛围不浓厚,规模小,吸引力不强。
传统花灯采用的材料主要是木棒和纸糊,虽然成本低,但容易受损、功能脆弱,且难以携带和长期保存,而且制作的工艺繁琐,表演时的花灯大多是由已过花甲之年的老者纯手工制作,不仅制作速度慢,而且在外形和质量上有一定的差异。
而改造成由塑料、绸布等材料制作的花灯,虽然外观漂亮,且经久耐用,但花费的成本高,是制作传统花灯成本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对于秀山县的村民来说无疑是奢侈的追求。因此,秀山花灯的改进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
2.3秀山花灯的传承人才缺乏
人是一切文化的主体,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作为文化主体的民众,特别是文化传承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4].
据调查得知,目前秀山县熟练花灯歌舞及使用花灯乐器的花灯老艺人平均年龄在 80 岁左右,身体状况较差,且大多住在村镇,生活条件简陋,文化水平不高,表达能力不强,记忆力减退,他们手中的才艺亟待继承。但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等原因,对外流动人口较多,大多数青年外出打工、经商,加之青年人对花灯文化专研不深,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久而久之,秀山花灯面临走调、变样和失传的隐忧。
2.4现代文化的交流传播对秀山花灯产生冲击
一直以来,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农业经济状况是秀山县花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秀山县的交通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秀山花灯的生存环境面临挑战,特别是现代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打破了传统文化的固定格局,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娱乐方式变得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居民倾向于现代性的文化活动,如现代舞、篮球、羽毛球等。看电视、上网、打麻将成了秀山县居民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这必然会对花灯文化产生冲击和影响。据《秀山县志》记载,秀山县在解放前有一百多个花灯班,几乎寨寨都有花灯班,户户都唱花灯曲,人人都跳花灯舞。而现如今,全县不足十个花灯班,会唱花灯曲,会跳花灯舞的人逐渐减少,青少年更是寥寥无几。
3 文化生态视角下秀山花灯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秀山花灯的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总是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相关[5].针对秀山花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实际,当地政府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首先,要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坚持“生态立县”发展策略,制定整治的重点内容、工作目标和适用技术。
其次,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依法关闭禁采区内的矿山、矿点,建立绿色矿山开发模式,恢复治理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最后,要加强森林植被的保护,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为花灯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3.2 秀山花灯与生态旅游发展相结合
秀山县地处渝、湘、鄂、黔交界的武陵山中段,四川盆地东南缘的外侧,地理位置独特,被称为“渝东南第一门户”.境内有梅江河、保安渔洞、妙泉湖、浮珠泉等丰富的自然资源。
近年来,随着交通和信息业的不断完善,秀山县生态旅游发展迅速,为花灯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将独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花灯艺术融入到生态旅游业中,不仅能为花灯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而且能促使秀山花灯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开发,有利于花灯艺术的长远发展。
3.3重视花灯传承人才的培养
秀山县政府要重视对花灯传承人才的培养。一是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有贡献的花灯艺人进行奖励,对代表性传承人给予一定的资助,同时让他们明确自己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在当地进行人才培养。二是要重视青少年花灯传承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引导他们学习民族文化,激发他们对花灯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心。
3.4创造开放式的花灯文化生态系统
传统的花灯发展观念认为,要抵制外来文化对其侵蚀,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秀山花灯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一味的抵制,会影响到秀山花灯文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要创造开放式的文化生态系统,积极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吸收、整合外来优秀文化特质,并努力挖掘、发扬花灯自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才能促进秀山花灯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秀山花灯是土家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带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它与当地人们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有紧密的联系,并受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外来文化的制约和影响。近年来,由于秀山花灯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花灯的改进与发展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花灯的传承人才缺乏,现代文化的交流传播对花灯产生冲击等原因,导致秀山花灯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针对秀山花灯发展的困境,笔者提出,必须要加强秀山花灯的自然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相结合,重视传承人才的培养,创造开放式的花灯文化生态系统,才是实现秀山花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熊春林,黄正泉,梁剑宏。国内文化生态研究述评[J].天地人文,2010(3):153- 155.
[2]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明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
[3]黄宗祥,徐 伟。秀山县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措施[J].三峡环境与生态,2009(6):1- 3.
[4]莫代山。旅游背景下禁忌文化的变迁与固守[J].贵州民族研究,2014(4):74- 77.
[5]杨忠实,文传浩。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J].思想战线,2005(5):83- 87.
20世纪中后期,随着世界范围内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对立,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世人要求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呼声业已成为当前世界主流话语之一.其中,西方理论界中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提出用生态有机整体论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见解,对推进中国当下生...
荆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荆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在祖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荆楚文化的地域范畴大体与现今所说的长江中游地区相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荆楚文化多被视为南方文化的代表之一,文...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形成并驾齐驱之势。美丽中国,融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于一体。在这一体中,任何一种美的实现都离不开...
侗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千百年来生活在湘黔桂毗邻地区,以水稻耕作为主,这个民族热爱自然,关注生态,一直传承着丰富的具有原生态特质的古俗文化.所谓古俗文化,民俗学意义上是指源自传统较早时期的被主流文化所超越了的民间古代风俗文化,是一种无法用主...
河洛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与先进的经济社会系统相耦合, 从而构成稳定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良好的人地系统。...
众所周知,西方艺术史上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不仅在欧洲的地位至关重要,同时期的影响着世界各个国家的各个领域。本文则仅对艺术赞助做简单的梳理,重点在文化与文明的基础上来探讨当时艺术赞助的文化生态。艺术极其辉煌的成就,使得世人时常忽略艺术前进...
第二节弹幕视频网站上的迷群生态。一、迷群制度--遵循社群的规约与分工。弹幕视频网站迷群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生产消费群体,这与其早期的发展史有颇深的渊源,也是弹幕视频网站与传统主流视频网站不同、与协作型网站及一些细分型网站相同的重要性质,这...
汝州陶瓷企业应该学会利用自己祖先留下来的多种优质资源,在学习和借鉴发达瓷区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传承和优化汝州历史陶瓷品种。...
有关“侠”这一群体的起源, 学者们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但对于“侠”这一群体最早进行概念界定的是韩非子的《五蠹》:“儒以文乱法, 侠以武犯禁。”文中将“游侠”与“私剑”并称, 而带剑者的特征是“聚徙属、立节操以显其名, 而犯五官之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