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返乡务工人员现状调查
本文选取的调查区域为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的 A 村。巴东县地处湖北省的西部,靠近重庆市,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支柱,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沿渡河镇户籍人口为 7.8 万人,外出务工的人员为 2.4 万,属于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区域。A 村位于沿渡河镇的西北方面,全村管辖 5 个村民组,总人口为 2300余人。2010 年 6 月村委会对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统计,A 村外出务工人数为 780人,占全村总人数的三成左右。整个沿渡河镇也是劳务输出大镇,金融危机对沿渡河镇的务工人员输出的影响非常显着,据巴东县劳务输出情况统计显示 2010 年底全镇外出务工人数分别比 2008 年、2009 年减少了 334 人、487 人,也就是说相当多的务工人员在春节后选择了留在家乡进行务农,这一方面是受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有关,选择 A 村,能够很好的体现返乡务工人员的一些特点。
A 村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村,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的需要,2007 年 9 月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湖北省政府的协商下,对淹没地的居民实行集体统一安置,政府划拨专门的建设用地,同意规划建造新的农民定居点,并按照一定的补贴标准对农民实行住房建设补贴和失地收入补贴。这种集体安置使得部分农民的可耕地面积减少,农业劳务不再繁重;一方面使得许多农民的耕地远离居住区,交通不便,务农成本增加。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务农成本的增加,使得许多农民进城务工,务工收入已经逐渐成为 A 村村名增收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大约有80 左右的务工人员选择了回到 A 村,这和全国 7%的返乡比率大致相同。本文通过随机对 60 位返乡务工人员进行了入户调查,获得了关于返乡务工人员的第一首的资料。
3.1 女性和西部务工人员居多
参与本次调查的男女比例为 3:7,其中男性返乡务工人员 18 人,女性返乡务工人员 42 人,在人数上可以隐形的看出女性在务工待遇上面处于弱势地位;在回归地域上,浙江、广东、江苏等地成为了主要的回归地域,比照 2009 年各省国民生产总值排行榜,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发达的省份特别是制造业、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是务工人员的主要聚集地。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在 2005 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指出:“中国进城务工人员以来自中西部地区为主。2004 年,中部地区外出农民工4728 万人,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 40%;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 3161 万人,占 26.7%。
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 9 省(区、市)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占本省(区、市)农民工总量的 60%以上,占全国跨省流动农民工总量的81%。四川、河南两省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均超过了 1000 万人。安徽、江西、湖北、重庆、四川等 5 个省(市)的外出务工农民占农村劳动力数量的 30%以上。”
3.2 中年务工人员居多
附属图标显示,本次返乡务工人员 25 岁以下的占 10%,25-30 岁的占 15%,30-40岁的占 60%,40 岁以上的占 15%。由于本次调查是采取的年龄段的选择方式,所以无法统计具体的年龄,但是可以看出 30 岁以上的人员是返乡务工人员的主力军。据统计,“2004 年,全国农民工中 16~30 岁的占 61%,31~40 岁的占 23%,41 岁以上的占 16%;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 28.6 岁。”从此可以反映出,随着经济形势的严峻及大批的新生代的务工人员涌进城市,越来越多的中年务工人员将在城市务工竞争中丧失自己的优势,随着一批批年轻的新生代的务工人员进入城市,他们面临的抉择就是返回家乡,回到他们赖以生存的农村。
3.3 低文化水平和技术务工人员居多
在采访的 60 名返乡务工人员中,绝大部分从事制造业、运输业、建筑业、餐饮服务行业等高强度、低技术含量、低报酬的工作,某些男性务工人员还从事着高强度、高危险性、低保障性的工作,例如采掘行业。这是与务工人员的文化水平和技术含量密切相关的。在受访的 60 人中,具有高中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历的人仅有4 人,48 人仅有初中文化水平,8 人仅仅具有小学文化水平;掌握一门技术的人员仅为 6 人,这些掌握技术的人都还是在务工期间自修成才的。在全国范围内,“初中文化程度的占 66%”,务工人员“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就业为主。2004 年,农民工在制造业就业的占30.3%,在建筑业就业的占22.9%,在社会服务业就业的占10.4%,在住宿餐饮业就业的占 6.7%,在批发零售业就业的占 4.6%。但在不同地区,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行业有所不同。在东部地区制造业的比重最大,占 37.9%;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建筑业的比重最大,分别为 30.1%和 37%。”低教育水平、低技术含量导致了绝大部分务工人员仅仅只能靠出卖体力来赚取劳动报酬,由于生活的压力和所接触的工作,他们也无法在务工期间学到相应的谋生技术带回家乡。为今后的生存带来巨大的压力。
通过总结调查我们可以看出返乡务工人员几大突出特点:一是返乡务工人员女性居多,体现出了女性在职业竞争上的劣势;二是年龄偏大,在众多人员可选择的时候,企业往往选择年轻人作为员工;三是文化和技术水平低,返乡后回归到原初状态,返贫的机率大大提高。
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着名的革命老区。在这块土地上,先后走出了59位开国将军、600多位共和国的高级将领,革命薪火在这里生生不息。...
菜品的对外翻译关系到当地独有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更是能够拉动地方经济的稳步增长, 为此我国政府及有关餐饮部门十分重视对部分小吃的翻译工作, 正在努力完善相关的翻译标准并制定有效的策略来应对目前翻译的乱象, 以达到彻底解决外国友人看不懂、不了解陕西小...
西安红色文化遗产既有多样化的一面,也有独特性的一面。红色文创应充分发挥西安红色基因库的优势,扎根本地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根基,汲取新的设计开发营养,推动西安红色文创产业早日成熟壮大。...
3潍坊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现状潍坊市农村文化建设,主要是指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具有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从而达到丰富农民的精神文明的目的。随着我国逐步加强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农村文化建设也得到逐步的加强。农村文化...
多措并举、全力打造一批传播荆楚文化的影视剧精品,可以让荆楚文化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并形成湖北独具特色的影视文化产业,这对于扩大荆楚文化的影响力,提升湖北省的文化软实力,扩大湖北省的文化知名度,促进湖北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拉动湖北的文化消费...
摘要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能够很快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到农村,在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认同过程中,便存在着显现或者隐形的冲突,导致他们对自我...
21世纪是蓝色的海洋世纪,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未来学家托夫勒也曾经指出:在世界文明发展的第三个浪潮中,向海洋进军是一个新的制高点。海洋强国的崛起与制高点的争夺,必将围绕海洋文化展开海权与资源、科技与经济的竞争。...
通过挖掘冰雪旅游文化的内涵来打造具有龙江特色的旅游品牌;可以通过培养相关人才,鼓励本省居民积极参与冰雪旅游活动来打造浓厚文化氛围。...
5返乡务工人员城乡文化认同问题的解决思路人是社会化的产物,任何社会都是由具体的人组成的,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离不开个体,反之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也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活动,两者相辅相成。不同的社会通过文化符号来标示,文化符号的不同区分不同...
朝鲜族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之一。从19世纪中叶起,受自然灾害及殖民统治等因素影响,朝鲜半岛大量边民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进入中国,目前主要聚居在我国的东北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