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精选论文6篇)

来源:未知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21-09-18 共797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和作者个人价值观的载体,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既需要考虑到将文章思想,内涵准确地表达,也需要考虑到读者对内涵的理解.作为中西文化的桥梁之一,翻译人员需要具有扎实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表达和共情的能力等。文中是搜索整理的文学作品分析论文6篇,以供借鉴。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第一篇:当代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作品评析

  摘要:近年来,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取得了辉煌的文学成就。当代的华裔作家有着良好的受教育背景,逐渐融入加拿大社会,他们身为华裔受到传统思想影响,又以英语作为自己的母语,其作为华裔身份创作的英语文学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展现了华裔英语文学的独特魅力,为加拿大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作品分析;

  一、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移民群体的产生

  最早有确切记载中国人大量移民加拿大出现在1850年前后,由于弗雷泽河谷发现了金矿,吸引了众多的华侨陆续来到加拿大,作为华人劳工,他们参与了当地的重大工程建设,但是生活条件非常差,社会地位极其低下,种族歧视也很严重。1923加拿大政府颁布了《排华法案》,对华人进行进一步的限制[1]。一直到1967年华裔取得公民权和选举权,华裔的社会地位才逐渐得到改善,逐渐融入加拿大社会。

  早期的华裔主要聚集在工棚区,是低人一等的劳工,这一群体由于大部分是为了生活出卖力气,受教育水平较低,华人社区整体上比较沉默,沉默的社交、沉默的文学,但是华人群体的聚集也为后来的华裔英语文学产生提供了社会土壤,虽然后来的华裔逐渐融入主流社会,但是这一段历史已经计入了他们的基因。

  (二)华裔英语文学概述

  随着华裔社会地位的提升,华裔群体普遍重视文化教育,华人群体的文学创作逐渐增多。在加拿大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华裔,英语已经成为他们的母语,而且由于英语是加拿大的主要语言,用英语进行文学创作更能突破族裔的小圈子,被更广泛的群体接收,因此华裔作家们选择用英语进行创作。1979年,历史性文集 《不可剥夺的稻米》的出版,标志着华裔文学的诞生。“稻米”是祖籍为中国南方华裔的主要食品,表明华裔文学珍视自己的身份标签。“不可剥夺”强烈的发出了自己的诉求,表达了坚决扞卫自我权利的决心,这部作品不仅奠定了华裔英语文学的主基调,也孕育了一大批的优秀华裔英语文学作家。

  直至20世纪九十年代,华裔英语文学作品的发展十分迅速,华裔作家的历史意识与自我意识开始产生,加上文化底蕴的不断积累,加拿大华裔英文作品集相继出版,题材包括小说、散文集、诗歌、戏剧等。涌现出《玉牡丹》《残月楼》《鬼魂列车》等一批优秀的华裔英语文学作品,比如《不再沉默——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为华裔文学融入主流文学,华裔融入社会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6 年6月22日,加拿大现任总理哈珀为曾经的排华政策向加拿大华人致歉,加拿大华裔英文作家以文学作品为武器,为展示华裔的多元文化,融入社会主流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png

  二、当代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作品评析

  (一)崔维新及其作品《玉牡丹》

  崔维新(Wayson Choy,1939年—2019年4月27日),被称为“加拿大最有讲故事天赋的人”,崔维新作为一名华裔移民的后代,出生在温哥华的唐人街,后移居多伦多,自1967年起在多伦多哈姆勃学院任学院文学教师,并于2005 年被授予“加拿大勋章”。崔维新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其作品中随处可见中国传统神话故事、风俗习惯等中国文化元素,虽然在温哥华出生成长,但是在成长时期亲身体会到那一时期社会对于华裔的不平等对待,感到十分迷茫,其作品还体现出加拿大华人针对自己身份的不断追求与期望获得人们的认同。

  《玉牡丹》是崔维新的第一部小说,故事以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最初是以短篇故事连载的形式面世,后来于1995年出版,由3个中篇小说串联而成,以故事中“陈家”的亮、忠、朗三个孩子的口吻和视角来讲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加拿大唐人街华裔家庭的艰辛生活,获得三叶图书奖及总督文学奖提名[2]。

  在亮的故事中,虽然亮是叙述人,其实真正的主角是老王,老王是一个华工,体现出华工修筑太平洋铁路的心酸历程,刻画了华工勇救铁路老板的人物形象,亮属于一种较为次要的角色,因为是女孩总是被婆婆骂“没用”,婆婆的重男轻女,相信鬼神和中药,具有传统的华人思想,所以亮也一直觉得老王就是他心中的美猴王。向人们展示了第一代劳工的生存环境及精神世界。

  忠是陈家的养子,他的身份与作者崔维新的个人经历有些相似,所以很多故事都是围绕着忠来发散,因为忠的生母经常给他讲鬼故事,忠也很相信中药等,在忠的故事中第一次提道了玉牡丹。

  朗的故事点明了主题,婆婆在临死的时候把玉牡丹给了朗,并告诉朗“玉牡丹的颜色就是我灵魂的颜色”婆婆死后,家人急于抛弃传统,走上新路,让婆婆不能安心离开,阴魂不散,为此全家又开始拜神,祈求得到婆婆庇佑,果然拜神之后家里一片祥和。在作者眼里,作为华裔的后人,完全抛弃华人的根是行不通的,需要在保留华人身份的同时得到西方世界的认同[3,3]。

  《玉牡丹》中出现了许多的中国文化元素,婆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思想有落后的一面,但是作者并不是以批判为目的,而是充满的温情,在加拿大出生的华裔二代、三代接受西方教育也逐渐被社会所同化,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身份,努力摆脱身份的枷锁,作者希望少数族裔在西方世界中,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一份特色,记住自己的“根”,同时又希望少数族裔能够被主流社会所接纳,无论是什么族裔,都是加拿大社会的一分子,都应该被平等以待。

  (二)李群英及其作品《残月楼》

  李群英(Sky Lee,1950—),生于温哥华,李群英大学学习美术专业,学成后并未从事相关工作,而是做护理类工作,闲暇时投入创作,其创作的作品有着女性特有的细腻,既有美术般的画面感又有手术刀式的对女性透彻的剖析,1990年的《残月楼》就是其较为典型的作品,在出版后引发较强的社会共鸣,当时荣获“温哥华城市书奖”,《残月楼》的背景很庞杂,用一句华来概括就是:“百年移民历史,四代妇女命运”[4]。通过四代妇女命运的描写,用文学的手法展现了加拿大的移民历史。

  《残月楼》中有作者的影子,描写了华人在华人聚集区唐人街的生活,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写起,第一代华工漂洋过海来到加拿大修建铁路,他们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很多华人都死在了修建铁路的过程中,有的是积劳成疾生病而死,有的累死冻死,他们的悲惨遭遇和奉献的一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华人备受歧视和虐待。小说的主角王贵昌就是来加拿大寻找逝者遗骸并带回家乡安葬,因为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带着这一目的王贵昌成了王氏家族的第一代人,将当时华人伤亡之重和华人精神世界展示出来。在王氏家族先辈们的不懈努力下,在唐人街开了一家较大的餐馆——残月楼,即使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已经取得了经济上的一些成绩,但是依然受制于当地的排华政策,王氏家族不愿意受到限制,勇敢地对抗和华人周旋,最终打破了种种限制,将自己的生意扩展到了运输业和房地产等行业,逐步融入加拿大主流社会。

  这部小说内容丰富,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曲折,从第一代人的举步维艰,到逐渐站稳脚跟,再到第四代女性凯的经历和思想状态,既反映了华人在加拿大生活的变化,也反映出华人世界逐渐融入主要社会的思想变化,展现了华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坚持不懈通过努力争取自由平等。

  (三)余兆昌及其作品《鬼魂列车》

  余兆昌(Paul Yee,1956-)也是出生在温哥华的唐人街,对于在这里度过的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余兆昌有很深的感情,他不止一次透露出这里“满是血泪,使人伤心”,可见用情之深,在西方人的描述中,唐人街往往意味着脏乱破旧、充斥着黑暗,余兆昌借《鬼魂列车》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是,西方世界对于华人的殖民,华人为加拿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却并没有得到认同。《鬼魂列车》获得了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文学奖。

  小说以华工修筑太平洋铁路为背景,小女孩聪艺的父亲迫于生计,背井离乡来到加拿大成为一名华工,由于极其恶劣的工作条件,一万七千多华工,有四千多人死去,父亲和其他工友因为意外事故而死亡,仅有一只手臂的聪艺来到加拿大打算寻找自己的父亲,但是却发现父亲已不在,在她想要踏上回国历程时,梦见父亲的灵魂告诉她,要将父亲及其他华工的亡灵带回家,并告诉她方法,聪艺经过种种努力画出了列车并让列车带着那些死去的亡灵魂归故里,完成父亲和工友们叶落归根的愿望。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及意象被称为中西文化合璧的典范,小说以儿童文学轻松直观的形式,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就好像作者提出的,应该为身处北美的华人争得一定的地位,建立一座丰碑,保证他们作为开拓者的重要地位。《鬼魂列车》获得的杰出成就重新审视了华人的杰出文化,以华人思想为根以英语表达为枝干,为加拿大文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构建了华人文化身份认同。

  三、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作品的历史成就

  这些在20世纪中叶出生的,在九十年代开始大放异彩的华裔作家已经成为加拿大文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一代华工迫于生计,文化水平较低,但是由于华人世界重视教育的传统,即使物质条件并不丰富,他们也非常注重孩子们的教育,崔维新是大学教授、李群英大学艺术系毕业、余兆昌是历史学硕士、加里?恩肯特是文学博士,他们逐渐走出了唐人街,融入了主流社会,并得到了社会的接受,文学作品获得重要奖项,获得很多读者的拥护。在获得个人成功的同时,他们的内心又有深深的失落感,因为西方历史对于华人、华工语焉不详的态度,让他们期望可以重启自己的历史,重塑华人的形象。

  随着源源不断地华裔英语文学的创作,不仅是加拿大文学史上的重要成就,也展现了丰富多彩又神秘莫测的东方文化,西方世界的读者可以以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桥梁,了解中国,了解东方文化。

  四、结语

  当代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以加拿大作为特殊的创作背景,通过英文创作又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熏陶,有着自身的风格特征,以加拿大华人、华工为描写对象,批判了加拿大社会对于华人、华工的歧视和压迫,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散发着独特的文学魅力。

  参考文献

  [1]赵庆庆加拿大华人文学史论:多元和整合[N].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9(8).

  [2]文晶.神话原型理论与鬼魂列车[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12).

  [3]星笛“面对已有历史,我们无法真正了解自己"-加拿大华裔女作家李群英及其获奖小说《残月楼》[J] 华文文学, 2006(4).

  [3]周小文身份的诉求-评加拿大华裔英语小说《玉牡丹》[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8(2).

  [4]朱徽.当代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述评[J].当代外国文学,2003 (3).

  文学作品分析论文第二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特征分析

  摘要:在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当中,体现民俗文化的作品日益增多,这也是文学在后期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俗文化对于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当中将民俗文化充分融入其中,则能够有效提升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对我国文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激发读者后期的阅读兴趣,对人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现代民俗文化有着前所未有的帮助。由此,本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当中的民俗文化特征分析”作为研究视角,希望通过本文研究,更有效地促进民俗文化与我国文学作品的融合,进而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作品;民俗文化;融合发展;

  我国现当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时代的推动下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对我国文学作品的研究,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够让更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内容与我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相融合、相促进。众所周知目前我国优秀文学作品当中融入传统民俗文化意境成为其发展、变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不仅仅能够全方位提升我国优秀文学作品在后期的可读性,而且还能够从文学作品的内容上引发受众思考,达到心灵共鸣的效果,作品质量的提升,也为后期传承我国优秀民俗文化,提升现当代文学作品质量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一、民俗文化的基本概况

  (一)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

  我国民俗文化又被人们形象的称之为“传统文化”,主要是我国民间固有的风土人情与风俗文化的集合体。从广义上来看,主要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国家或者是特定区域当中的居民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当中逐渐形成某种特定的生活行为与生活习惯。在人类的日常生活过程当中,形成了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性的民俗文化。我国的民俗文学主要指的是专业化研究我国民众生活以及地方民间风俗的科学体系。我国民俗文学在发展过程当中,主要包括:理论民俗学、历史民俗学、应用民俗学这三种。通常指的是一部分的专家通过科学而又非常认真的态度针对现当代我国的民俗生活习惯予以研究,在后期的研究过程当中,同样需要更加全面地进行搜集、调查,然后通过所搜集的相关资料予以更加全面的整理,并且通过自身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特点进行传达,在进一步深入探索社会的功能、基本特征以及本质结构的过程当中,更有效的去解释发展及演变的历程,这也为后期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具服务性的基础保障。传统的民俗文学同时也会促进人类更全面的认识历史、了解历史。

  (二)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融入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民俗文化作为特定时期、特定地域中人民生活习惯与民俗风情的重要体现。民俗文化与我国文学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从远古时期开始,例如:在《诗经》当中早已记录了大量的具有劳动人民生活形象的一些作品。目前,我国有许多的研究者都普遍认为,对于民俗文化来说,主要就是针对地方固有的、特色文化寓意描写,其中包括当地的居住风俗、乡土民居、生活习俗等等。而针对中国的民俗文化进行研究和分析,对整个文学后期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莫言通过自己的文笔将文化与民俗有效融合,其作品也受到国内外众多学术研究者的认可,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也可以充分表明科学的民俗文化意境受到了国内外文学研究者的重视,是文学作品中的关键内容,也是能够抓住阅读者心灵与目光的核心要素。

1.png

  二、民俗文化与我国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的关系

  (一)现当代文学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民俗文化

  在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创作过程当中,其创作的源泉主要来源于优秀的民俗文化,创作者在后期的研究和写作过程当中,会从自我的亲身体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取不同的灵感,而此时的民俗文化也恰巧是人类日常生活与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文化浓缩与积淀,民俗文化源于生活,也是对人们不同生活予以体现的重要表现,是文学构建中,通过借鉴、引用较为鲜活的题材对文学作品进行优化。文学作品的创新发展,需要在深厚的民俗文化中得以提升,也是文学作品构建最为重要的演变基础。针对我国来说,在地大物博的区域中,拥有非常丰富的民俗文化、多元化的民族、民俗特点,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经久不衰积淀下来的丰富宝贵文化元素,如果没有这些,文学作品在后期的发展上必定举步维艰,也很难能够成就今天最为辉煌的中国优秀文学作品。

  (二)民俗文化是我国优秀文学作品的起源

  在我国的文学作品创作与发展中需要具备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历史演变过程当中,人们在历史长河中已经经历无数文化演变的多元化阶段,而且对大自然也表现出来的各方面元素和信息都充满了许多敬畏之情与好奇,并且将难以理解、解释的自然现象都定义为一种“鬼神文化”,这也促使其在后期的演变过程当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神话故事、文化传说以及宗教信仰活动等等。就目前来看,我国优秀文学艺术作品,传统的民俗文化已经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学艺术中极为重要的文化载体,而且在未来的演变进程中会不断推动文学作品的发展。极为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也是文学作品构建极为重要的内容,能够展现出特殊的文化语境,而这些文学语境在历史进程发展中成了文学作品构成中的主要内容,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与提炼的过程当中,成为最高级别的一种语境表现形态,促进了我国文学作品发展的多元化,也有助于我国文学作品对特定情感的传播。例如:沈从文着名的文学作品《边城》,创作者在作品当中构建形成极为特殊的湘西世界,以乡村居住者的视角针对文学作品予以创造,通过特殊的山水景观、民俗风情等予以赞美,而且在这过程当中也会呈现出两种各不相同的表达方式,即:“走马路”和“走车路”。第一种是非常特殊的提媒说亲的表达方式;第二种是通过演唱山歌来进行求爱,这些不同内容发展在脱离原有民俗语境之上,展现出来的情感理念大多会大打折扣。在文学作品表现中,所受到民俗文化的影响同样可以通过有关中西文学翻译予以研究,许多的中国文学作品在后期被人们翻译成为了英语,这就很难展现出其中的文学性特点,审美韵味难以通过外语予以表达,凸显民俗文学对我国文学作品的优化。

  三、现当代文学作品当中优秀民俗文化的重要体现

  (一)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对乡土风情民俗的体现

  乡土风情同样是民俗文化当中极为重要的表现内容,并且也融入了多样化的风俗习惯,同时在特定区域当中通过长时间的生活、工作、学习积淀下来的特殊风俗喜感,也同时包含了非物质形态与物质形态这两种不同的形式。例如:莫言所写的《红高粱》文学作品当中,全面的描绘了婚礼方面的内容、高粱酒文化内容、花轿等多样化的风土民俗文化内容,在这过程当中,高粱酿酒工艺和文化传承可以说是文学作品当中的重要精髓文化内容,酒文化在这一文学作品当中受到了极高程度的重视,在酿酒的过程当中包括有关祭奠酒神方面的过程等等,每一阶段、每一步骤都充满了浓郁的民俗文化特色和传奇的色彩。饮酒文化在这一描绘当中也充分展现出当地居住者的一种不拘小节的豪放性格。“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样一种极具特色化、独特的民风,在这当中能够表现出非常热烈与豪放的北方民居传统的文化特点。其中包括乡土风情当中的民俗文化习俗、庙会等等,让阅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文学创作者的精神理念,进而引发心灵上的共鸣效果。

  (二)现代文学作品中对礼仪民俗文化的体现

  我国作为礼仪之邦,同时礼仪也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自古以来,不同朝代,不同时期,都对礼仪高度重视,人类的一言一行也都会受到礼仪教化与影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白鹿原》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礼仪、礼数与礼貌就是对其重要的体现。在此文学作品当中,创作者将白家的长子与长女诞生礼进行非常详细的描写,并且针对长子的满月酒对亲友的款待礼仪上上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绘,充分凸显当时对此事情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白鹿原》这部作品对葬礼也有非常详细的描述,体现出了我国传统的“厚葬”思想,其中描绘了很多人的葬礼,不同地位、不同死因的人,葬礼也有很大区别,但是葬礼的礼节是不可缺少的。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民间生活中,礼仪占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体现着民间生活的人情味和对礼数的敬重。

  综上所述,优秀的文学作品与民俗文化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促进,乡土民俗、风俗习惯等等,都可以说是我国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体验,也能够展现出我国文学作品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力度,是促进我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文学作品精神内涵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杜希.刍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J.青年文学家,2020,(14).

  [2]张浩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民俗文化评述[J]汉字文化,2019,(24)

  [3]杨文学.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体现[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

  [4]王伊欢.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J]传媒论坛,2019,(21).

  [5]王瑞俊.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03).

  [6]刘志荣.文学的《家》与历史的“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7]沈青青.浅谈当代文学作品改编影视剧的社会效应[J].决策探索(下),2020,(04).

  [8]罗曦.刍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J]今古文创,2020,(38).

  [9]王伟杰.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对外译介的困境与出路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