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批评的成就
1.特殊的时代背景是文学批评改革的助推器。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评论产生在先秦两汉文学思想之后,并且以先秦两汉时期文学为发展依据。尽管先秦时期并没有专门的文学评论作品,但是文学批评的一些观点已经十分普遍,大多在诸子散文中可见。比如说,孟子提倡的写诗、学诗需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气”说,孔子认为诗歌具有“兴观群怨”的功能等,都是文学批评理论的基础和经典阐述。到了两汉时期,最着名的要数王充的《论衡》,强调文人作品要惩恶扬善,不可以文实不符,更不能华而不实。两汉时期的文学发展对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赋和散文是文学发展的重要部分,需要文人的创作形式和标准都符合时代背景要求,不再依赖经史进行创作。因此,对文学创作及赏析进行科学合理的深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2. 特定的时代背景推动了文学批评的快速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局面十分混乱,动荡的社会背景使文人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遭遇也各不相同。由于孔融、杨修惨遭杀害,使其他文人产生畏惧心理,尽管嵇康言行甚微,最终也难逃一死,阮籍表面上快活潇洒,但实际也只是明哲保身之举,这就是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给文人带来的巨大影响。另外,由于当时南朝佛学、道学以及近代玄学已经传入并十分流行,成为了文人思想发生变化的另一重要原因。混乱的政治背景,导致文人畏惧谈论政事,只能潜心研究文学,对文学作品进行品评赏析,从而推动了文学批评的快速发展。
3.曹氏父子的推动作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着名的文学批评性着作就是曹丕的《典论·论文》。着作中,曹丕明确提出了“文本同而末异”、“文以气为主”等前所未有的优秀观点,提倡文人应先审视自己再估量他人。另外,曹丕还分析评价了建安七子的优缺点,对作品及作者都进行了客观评论,这在当时是极具影响力的。此后,大量文人的文学思想受到熏陶,开始追随曹氏父子来逐渐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和政治抱负,这也恰恰符合当时社会的背景和实际情况,给整个时代的文学创作都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二、文学批评的局限性
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仍存在一些问题,基本上没有脱离儒家思想范围,局限性极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文学批评自身的角度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思想大多继承于儒家的思想理论。自古以来,不论是官员大臣、文人墨客,还是平民百姓,都极度推崇儒家思想,思想观念深受其影响。曹丕也不例外,受到孔子“兴观群怨”思想的影响,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章的撰写抬高到了极致。刘勰和陆机二人与孔子一样,也同样看重文学的社会功能,认为文学对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只是一种观点表述和情感抒发。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学、道学和玄学十分受欢迎,但是也只是政治压迫下文人的一种思想转化。可以说,绝大部分文人都受儒家思想影响颇重,这也是当时文学批评的局限性之一。其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内容基本都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这一时期的文人都经历着社会的动荡和政治局势的混乱,因此,文学作品的创作上大多被儒家的民本观念所影响。尽管很多诗人已经将作品改为描写自然景色,但字里行间却掩盖不住对现实社会的关注。比如,王粲的《七哀》、曹操的《嵩里行》都属于这类创作。然而,不管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现思想,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都逃不出儒家思想的本质。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属于政治局势混乱和活跃的时代思潮并存的一个矛盾时期,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文学批评得以更加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成就。然而,由于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当时的文学批评也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古代文学发展史来说,不免有些遗憾。
三、文学批评的方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评论方式还未被科学总结和归类,是在一种约定俗成的情况下形成并应用的。这种约定俗成使文学评论的模式越来越明显,都源于文学本质及其自身的审美需求。这里,我们主要对四种批评方式进行简要论述,分别为心理批评、语言学批评、推理批评以及文化批评。
1.心理批评。心理批评,指的是通过现代心理学理论对文人心理及其作品中的角色心理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发掘文人的写作目的,以便进行科学的客观批评。在我国,古代不存在非常具体和完整的心理学概念,这里我们主要从宏观上进行分析。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很多着作的文学批评方式都属于心理批评。比如说,陆机《文赋》中的一段内容: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分;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这一段描述中,陆机表明了感情的转变是随着物色的变化而改变的,从而激起创作的灵感。可见,整个过程都由心理变化所带动的感情变化这一根本内在要素引领着。在之后的描述中,他也有非常明确表示出心理批评的内容,比如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精悟八极,心游万初。”作者从最初的有感于物,激起写作灵感,再到之后的具体创作,都是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再比如,刘勰《文心雕龙》的《神思》中也对心理状态进行了描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其思理之致乎!”。作者的修养和渊博使其能够具备自由想象的空间和丰富的创作灵感,幽静的环境下进行深思和熟虑,这种心理状态才能创作出更加艺术的文学作品。可见,心理状态与作者所创作作品的优劣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刘勰说过“清和其心,调畅其气”,认为要在这样的良好心理状态下进行创作,才能更富灵感和活跃的思维。刘勰在《物色》篇中的描述,不但是对陆机物感说的传承和延续,而且将其深化,使这一理论更加细致具体。
2.语言学批评。语言学批评是欧美新批评结构主义、俄国形式主义等西方流派所提出的新理念,最大特点就是针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进行批评。我国古代的语言学批评也很多,主要体现在注重语言表现的弹性、效能和张力等方面。比如说,在先秦时代,就有“言有尽而意无穷”“、得意忘言”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学批评与以往相比更加突出,不再只是注重语言表现的弹性、效能以及张力,而是尤其重视语言本身的表达。可以说,建安时期,诗歌的语言特点是显得凄凉悲壮,那么到了东晋,文学作品的风格逐渐开始向淡雅发展。当然,对文学作品语言的修饰和提炼依然是十分看重的,因此,华丽的辞藻成为南朝时期文学批评的众矢之的。这一时期的很多文人及作品都涉及到了语言学批评,比如,曹丕“四科八体”说中,所包括的雅、实、丽、理这四种风格;刘勰《文心雕龙》“六观”说中,所包括的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等。如果从声调韵律的角度来分析,刘勰在其《声律》篇中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认为,声调是有不同的平仄的,同样的声母和韵母会让诗歌显得更加有韵律,如果只用平声或者只用仄声就会使诗歌读起来没有扬抑的区分,或者只是扬没有抑,或者只是抑没有扬,这都会让诗歌失去其朗朗上口的特点,读起来拗口,韵律感不强。只有平仄交替的诗歌,才能使诗歌具有抑扬顿挫之感。另外,针对运韵和改韵的问题,刘勰也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必要的情况下需要“改韵从调”才能够让诗歌的节奏流畅,韵律优美。从整体来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声调韵律的研究推动了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过渡,使这一时期的诗歌发展取得了更大的进步,给唐朝诗歌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更加关注对文学语言的修饰,注重辞藻华丽与风格淡雅的共存性,有关文学作品语言学批评的观点和理论也越来越多,有助于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语言学批评的进步,同时也有助于汉语的发展。
3.推理批评。推理批评,指的是根据逻辑思维进行推理之后进行批评,最终获得相应结论。推理批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很多着作中都有体现,比如说,在萧统的《文选序》中,就提到过有关选文标准的推理论述。他认为,文学作品与那些纪年记事、评论是非的史书是不一样的,选文的标准是史家所写的一部分赞、论、序、述,能通过深沉的构思,运用美丽的语言把事义表达出来。语言美,包括音韵、对偶、辞藻等,文学家所要表现的东西,还必须用美丽的文词来表达。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一篇关于“文道”关系的阐述,包括文与道的概念、二者的关系及演变等,其中包含一些推理的过程,也属于推理批评的一种。在《棕经》篇中,刘勰提出写好文章需要认真学习五经才行,并且强调做人也同样需要根据五经的要求,德行兼备的才是优秀的文人,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同样是推理批评的代表。
4.文化批评。文化批评,指的是用文化学方法来研究文学并进行批评得出结论。孔子在先秦时期就提到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这是对诗歌的社会作用最高度的赞颂。现代诗歌批评所津津乐道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作用,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实际上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最初的文化批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到“文章是乃经过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见,曹丕将文学与国家放在同一个位置上,是十分先进的思想,这同样属于文化批评。
四、结语
总而言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已经逐渐成熟并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后人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将文学批评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可见,文学批评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然,我们在看到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正视其局限性,这样才能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使其更有助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曹媛媛. 浅议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之新成就及缺憾[J].青年文学家,2011,(1):34.
[2]李永玲.浅析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特点[J].文学教育(中),2010,(10):17-20.
[3] 吴长艳. 论魏晋人物品评对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影响[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08-111.
[4]黄彦珽.魏晋南北朝时期新批评方法的出现与文学批评视角的转移[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5):76-80.
近年来,学界对文学理论的反思研究逐渐沉寂,没有了往日理论论争的喧嚣,也没有那么多的热点问题吸引大众的眼球,从长远看,这种沉寂也许是一种力量的积蓄,文学仍然繁荣,文学理论也会在文学实践的回归中闯出一片新天地。...
结语作为美国当代文学理论更迭的见证者,希利斯米勒曾受到英美新批评、意识批评、解构主义批评和言语行为理论的影响。在诸多理论和流派的影响下,米勒对文学批评的认识不断更新,但有一点却从来不曾改变,那就是对文本多义性的探寻。在新批评的影响下,米...
一近些年,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日益脱节,某些批评家迷恋西方的文学理论,用西方理论生搬硬套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实际,文学批评不能客观公正、与时俱进地评价文学创作中出现的新思潮、新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出现了文学批评衰微、缺席、滞后以至失语的现象...
三、女性主义文论语境下他者(Other)思想对文学批评实践的启示结合前两部分的小结论可知女性主义文论的基本特征经历了从超越他者(theOther)到尊重他者(theOther)的思想流变。这也正构成了女性主义文论多元化和差异化叙述策略的生成和流变机制的主要线...
一、前言:左翼系谱与东北文坛五四新文学运动不仅刺激了北京、上海等地的文坛,也启动了东北的新文学脉动。在此新文学风潮的带动之下,作为新文学运动舵手的鲁迅,也为中国的新文学树立了一个标杆,其风格成为后人仿效的书写典范,是揭发现实与抗争的模型,...
摘要文学批评是希利斯米勒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文学理论的实战演练...
引言(一)本选题研究背景和意义。1、选题的研究背景。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德国现象学--存在论哲学传统中,他人/他者问题开始得到重视和研究。从德国哲学家托尼逊的着作《他人》中:他人问题是二十世纪第一哲学主题的论述可以得知其中端倪。在现象学...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开始出现的,而由此衍生出来的网络文学批评则被称为是继报刊批评、广播批评、电视媒体批评之后的第四媒体批评。网络文学批评从一开始就抛弃了正统文学批评所讲究的逻辑性、思辨性的特征...
一在《现时代的根本特点》一书中,费希特将构成人类历史的超时间存在分为先验和后验两个部分。在他看来,前者是必然存在的概念中的时间;后者是现实偶然存在的编年史的时间。前者展现的是作为历史目标的宇宙蓝图及其实现过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逻辑;后者...
现代评论派得名于同人刊物《现代评论》,是五四退潮之后较早出现的现代自由主义政治文化派别,在1920年代中后期的知识分子中有着重要影响,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学术研究的政治化倾向,现代评论派在学界研究中长期处于被遮蔽、压抑的位置,即便出现相关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