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艺术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生产过程、变现方式、接收方式到艺术的概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么,究竟艺术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客观认识这些变化,并以此探寻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向,一直也是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1936年,本雅明发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提出了“机械复制”理论,以一种技术性的视角解释艺术在现代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肯定了电影、摄影等由机械复制技术产生的艺术。可以说,此文的发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现代艺术的认知方式。今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的日益紧密的结合,重新审视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更能感受到其理论的语言性与前瞻性。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首要特点就是充分强调了生产技术的变革给艺术带来的巨大影响。本雅明赋予现代机械复制技术在艺术发展史中以一种革命性的作用。他认为,一切艺术作品原则上都是复制的。复制古已有之。对艺术作品的最普通的模仿就是复制,如学徒模仿师傅的作品。但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却是新鲜事物。复制技术在历史上断断续续地、跳跃式地发展着,但一次比一次加大它的强度。古希腊人有浇铸和制模,使青铜器、陶器和硬币可以复制。其后,木刻的产生,使版画可以复制。再后,印刷术的产生,使文字产品可以复制,等等。十九世纪以后,复制技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先有石版印刷术,然后出现了照相术和声音录制技术等。
可以看到,关于技术复制对艺术发展的作用,本雅明并不是认为单纯的复制技术本身就具有革命性的作用,而是认为复制技术的跳跃式发展积累到1900年前后导致了一种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说,本雅明强调的是以照相术、录音术等为代表的现代复制技术对艺术的发展所产生的根本性影响。因为现代复制技术一方面导致一切传统的和现代的艺术作品都成了可复制的;另一方面导致像电影那样本身就建立在可复制基础上的艺术的出现。他说:1900年前后,技术复制已经达到了那样的水平,不仅允许它复制所有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从而使艺术作品对公众的影响经历了最深刻的变革,而且它还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本雅明说:“艺术作品最完美的复制品也缺乏一个要素:此在性,即其偶然出现的独一无二的存在。艺术作品的这种独一无二的存在决定着围绕它而形成的全部历史。”艺术作品的这种“此在性”就是它的“原真性”。传统的手工复制技术不仅没有推翻这种原真性,有的时候还成了证明原真性、突显原真性的手段。但是,现代的机械复制技术却给原真性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本雅明说:“原作在遇到通常被称为赝品的手工复制品时,原真性还能够保持所有权威性,而当它面对技术复制时,情况就不同了。这有两个原因:首先,技术复制品比手工复制品更不依赖于原作。其二,技术复制可以把原作的复制品带到原作本身无法触及的地方。尤为突出的是,它可以以照片的形式或以唱片的形式,使原作在中途中就与欣赏者相遇。
主教坛离开它原来的位置,艺术爱好者在摄影室观赏它:在大厅或露天演唱的合唱作品,可以在客厅里放着听。”可以说,本雅明的这些话强调的重点是现代技术复制使复制品摆脱了过去的依附性和从属性地位,获得了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现代技术复制使复制品的价值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也同时使原作的价值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一变化直接表现为原作本身受到贬低甚至否定。因此,本雅明说,技术复制也许不会威胁艺术作品本身的存在,但必然要贬低艺术作品的此在性即原真性。他说:“就艺术对象来说,一个最敏感的核心,一个任何自然对象都没有的如此脆弱的核心,即它的原真性,就受到了冲击。事物的原真性是它从起源开始的可流传的一切——从它所经历的物质的持续一直到历史的见证性。”也就是说,技术复制威胁着一向视为艺术作品生命的那种独一无二性。
为了更加深入地说明现代复制技术给艺术本质带来的冲击,本雅明除了使用“原真性”概念之外,尤其特别的是采用了“灵韵”这个概念(。“灵韵”,原文为“Aura”,来自德国学者阿尔弗雷德·舒勒。本雅明1931年在《摄影小史》中首次谈到“Aura”。中国学者对该词有多种译法,如“气息”、“光晕”“、氛围”“、韵味”“、魔法”等。)本雅明对自然现象的“灵韵”概念给了一个定义:“我们把后者(指自然对象)的灵韵定义为独一无二的距离现象,不管它有多接近。如果在一个夏天的午后,你用眼睛悠闲地追逐地平线上起伏的山峦或一根洒下绿荫的树枝,你就体验到了这些山脉或这一树枝的灵韵。”实际上,本雅明认为“独一无二的距离现象,不管它有多接近”不仅是对自然对象的灵韵的规定,而且是对一切对象的灵韵的规定,从而使灵韵概念的基本含义《。摄影小史》给出的定义是一样的:“从本质上看,什么是灵韵呢?一种时间与空间的奇怪编织物:独一无二的距离外观或距离现象,不管它有多接近。”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明显赋予技术以固有的进步性质“。后记”中认为法西斯主义“压制机器”就说明了这一点。在评价马里内蒂的战争宣言时说“:如果对生产力的自然利用收到了所有制秩序的遏制,那么技术手段、速度和能源的增长便会向不自然的利用发展。”其中的“自然利用”“、不自然利用”等词汇暗示出本雅明心目中的技术本身就具有积极肯定的性质(因为“自然利用”意味着技术利用本来就是一种合理的利用)。本雅明在文章中的确也表现出某种“技术决定论”的倾向。他似乎认为机械复制技术本身就具有革命性,认为以机械复制技术为基础的艺术。例如,电影本身就具有进步性。
可以发现,本雅明马克思主义时期的艺术理论,不管是关于灵韵艺术说,还是技术中心说,都是围绕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说展开的。本雅明想证明历史的发展已经导致艺术拜物教的毁灭。他赋予技术的进步性质主要就落实在现代技术队艺术作品偶像性质的摧毁上。所以,他最着名的文章《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既是马克斯·韦伯“非神圣化”思想的美学化,更是马克思反拜物教思想的美学化。然而,现代复制技术是否足以决定某种艺术的性质是可疑的。以复制技术为基础的电影与本雅明所描述的情况也很不相符。现代复制技术本身是无所谓进步与反动的,现代电影也可以是有灵韵的,它可以是自主的,更可以是消费性的。我认为,本雅明的技术决定论是不能成立的。不可否认,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无论如何,技术不是决定社会发展的中心因素,技术也不是先天合理的。
但是追寻艺术从进入工业文明直至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技术因素对艺术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而且在未来的发展中较之其他因素还将日益突出。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正是从这样一个角度探讨了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命运,率先在理论上肯定了以机械复制为基础的现代艺术形式的存在与发展,尽管这种艺术在实践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尚需解决,但是本雅明的这种理论视野对于我们当今的理论建设还是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瓦尔特·本雅明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
中国的西方概念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按时序有关西方的学说大概被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上古时期内外关系基本之形式之形成。第二,秦汉帝国时期神圣方位的东移。第三,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天观点之诞生及神圣方位复归于西的进程。第...
郭绍虞先生在1980年11月5日《人民日报》撰文,他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当时我国多民族文艺理论研究现状:较多注意汉民族的理论而较少注意兄弟民族的理论。这种情况,近年来已有所改变兄弟民族的文艺理论也有所发现。但是,总的说来,这方面的工作还做得不够,还需要有人...
一、引言。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盛行,给经典文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学经典在不断的平面化、娱乐化和商业化过程中,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崇高的审美价值以及高尚的人文关怀等价值被不断削弱。在这种情况下,经典文学陷入了尴尬的生存境地。然而,大众文...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本雅明(WalterBenjamin,18921940)的文艺理论在中国大陆得以持续传播,并于20世纪末一度形成了中国的本雅明热。中国经济及文化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嬗变,是本雅明的文艺理论在中国得以持续传播的社会条件,中国文艺理论现代...
一、文学史如何可能?谈论文学理论的历史,还是要从文学的历史说起。这是一个大问题,需要专门谈,但我想在这里提示一个大意。学界都熟悉亚里士多德的名言,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这个说法受一种三分的逻辑所支配:历史=个别;哲...
作为作家的沈从文,用抒情、唯美、自然的笔触,创作了大量引人注目的小说,从而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作为批评家的沈从文,用平静优美的感悟式的散文化语言表达了他对评论对象的品味。从他的《沫沫集》等一系列批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
卡尔李卜克内西(1871-1919),德国社会民主党革命派的着名领袖,第二国际和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着名的宣传鼓动家和组织家。李卜克内西是在严酷的阶级斗争中和革命家庭影响下长大的,他的成长也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亲切关怀和教导,...
每个人都有他理解的局限性,用自我的方式来理解和表述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终极的意义,所谓的意义都完全基于不同的理解。在文学和文艺评论中,有谁能说他对于文本的解读是彻底正确的?每一位评论家都用他们自己的方法来诠释文本,建立自己的理论。...
2琳达哈琴的后现代戏仿理论产生的背景2.1琳达哈琴之前的戏仿理论概述戏仿是哈琴在后现代理论中的重要范畴,作为古老修辞学范畴之一的戏仿,从古至今,无论是戏仿的表现形式和内涵,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流变,也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过深入探讨和研究。但...
南帆新著《文学理论十讲》系统阐发了文学的意义和文学理论的使命, 建构了理解与阐释文学问题的坐标体系, 以关系主义为方法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文学感性论, 多角度、多层面地回答了文学以何种特殊的方式重新介入社会历史。...